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点公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坐标公式,AB,叁点共线,等价性
中点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俞杏明,吴卫东[1](2019)在《对中点坐标公式的等价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析几何中经常出现与中点坐标公式有关的问题.奇怪的是,在叁点共线的前提下运用中点横坐标公式,与运用中点纵坐标公式有时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一、案例呈现例1 过点P(0,1)作直线l与直线l_1:2x+y-8=0和l_2:x-3y+10=0分别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P,求直线l的方程.解法1 (1)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l的方程为x=0,与l_1,l_2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可(本文来源于《高中数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21期)
沈炜[2](2019)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的形成和运用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后,引入了点的坐标,把代数几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得出重要公式,并加以灵活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运用数学来解决相关问题。像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的形成和运用技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初高中衔接的一块内容,下面我就这一公式的形成和灵活运用作一讲解,与各位同行分享。(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05期)
杜客君[3](2018)在《中点坐标公式及运用(初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定理若A(x_1,y_1),B(x_2,y_2),则线段AB的中点C的坐标为(x_1+x_2)/2,(y_1+y_2)/2().证明设点C的坐标为(x,y),分别作AD⊥x轴于点D,BF⊥x轴于点F,作AG平行x轴交BF于点G,CE⊥x轴于点E,CE交AG于点H.因为AD∥CE∥BF,E(x,0),所以AD=HE=GF.因为点C为AB的中点,(本文来源于《数理天地(初中版)》期刊2018年10期)
白瑾[4](2017)在《巧用中点公式解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公理证明了一维和二维情况下的中点公式,并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巧妙地运用中点公式解决了一类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的动点问题。此方法简单实用,把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问题,化繁为简,便于掌握。(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7年08期)
高荪芳[5](2017)在《《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教学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学》课程本身的抽象、难于理解的特点以及中高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案例通过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抽象与解决,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14期)
吴远宏[6](2016)在《线段中点公式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段中点公式是指:线段上一点到线段中点的距离分式,可分以下两种情形.1.点在线段上公式1如图1,O是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AB上(P不与A、O、B重合),则PO=(PA-PB)/2.(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学》期刊2016年04期)
孙小星[7](2016)在《中点坐标公式“另辟蹊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中点坐标公式在一些特定情况,具有独特的效果,并通过一些实例比较了中点坐标公式的做法和其他的常规做法,效果不言而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我们要灵活运用,即便是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该补充的还要补充,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通讯》期刊2016年02期)
王爱生,周辉,杨育栋[8](2014)在《二次曲线弦的中点轨迹方程的求解公式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研究二次曲线定向弦、定点弦、定长弦这叁种动弦的中点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通过把直线标准参数方程代入二次曲线方程中,利用直线标准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及弦的中点性质,导出了二次曲线这叁种动弦的中点轨迹方程的求解公式,并借用导数记号简化了公式的形式,方便了公式的记忆和运用。从而减少了计算量,简化了过程,不仅能使二次曲线叁种动弦的中点轨迹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能非常简便地解决许多以弦的中点有关的其它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31期)
张建良[9](2014)在《“补新”教学的价值思辨与教学建议——以补充“中点坐标公式”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提出为了在一些考试中有利于学生解答某类数学题,教师会突破课标要求补充新知(教材内容以外的数学公式、性质等),为学生提供解答此类数学问题的新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另辟蹊径"解答问题,并获得较高的得分率.面对这样的补充新知教学,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不是一次有价值的学习?如果不是,那么又该如何让补充新知教学变得更有价值?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补充中点坐标公式的教学案例,然后进行相关问题的(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期刊2014年20期)
毛莺燕[10](2014)在《以简单公式替代复杂的图形分类——中点坐标公式解决二次函数中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牛刀小试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都出现了二次函数中存在平行四边形求相应的点的坐标的综合题.这类题目往往知识容量非常大,它要求学生有非常强的综合及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的能力,还需要学生有非常清晰的图形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操作性强难度大.正因为这类题型重要,在初叁的复习阶段我们每个老师都会就这类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一种想法.(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初中版)》期刊2014年Z2期)
中点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后,引入了点的坐标,把代数几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得出重要公式,并加以灵活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运用数学来解决相关问题。像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的形成和运用技巧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它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初高中衔接的一块内容,下面我就这一公式的形成和灵活运用作一讲解,与各位同行分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点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1].俞杏明,吴卫东.对中点坐标公式的等价性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
[2].沈炜.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的形成和运用技巧[J].考试周刊.2019
[3].杜客君.中点坐标公式及运用(初二)[J].数理天地(初中版).2018
[4].白瑾.巧用中点公式解题[J].报刊荟萃.2017
[5].高荪芳.《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教学案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
[6].吴远宏.线段中点公式及应用[J].中学生数学.2016
[7].孙小星.中点坐标公式“另辟蹊径”[J].数学教学通讯.2016
[8].王爱生,周辉,杨育栋.二次曲线弦的中点轨迹方程的求解公式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4
[9].张建良.“补新”教学的价值思辨与教学建议——以补充“中点坐标公式”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4
[10].毛莺燕.以简单公式替代复杂的图形分类——中点坐标公式解决二次函数中的平行四边形问题[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