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情与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兰亭集序,虚妄,批判,理性
同情与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郑杰,梁一粟[1](2019)在《少些“批判” 多些“同情”——《兰亭集序》主旨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认为王羲之撰《兰亭集序》批判虚妄思想,而实际上王羲之对虚妄思想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既承认虚妄思想是"虚诞"和"妄作",但又没有抛弃这种思想。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虚妄思想的顺应,在《兰亭集序》中则对此流露出反思。他反思自我与虚妄思想之间时即时离的关系,目的在于暗示后人从《兰亭集》非理性的诗歌中,读出深藏在文字背后的诗人们集体的痛苦感,并由此感悟出虚妄思想的理性价值。因此,对于《兰亭集序》,与其站在文章之外对时人进行"批判",不如以作者和时人为出发点,尝试"理解"其明知虚妄但还要坚持的无奈。(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晓辉[2](2018)在《破译特色小镇的政策悖论:一个同情性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并发展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的主要国家战略之一。本文对这一国家发展政策提供了一种同情性的学术批判。文章指出了该政策的主要矛盾之处,即:一方面强调发展"基于地方的"(place-based)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另一方面又设定了具有明显"一刀切"(one-size-fits-all)特点的国家标准、发展重点和目标。文章采用演化和地理综合视角,并进一步通过基于浙江六个特色小镇的实证案例研究,大致提出了叁种典型性特色小镇,即大都市市中心型;县(行政镇)级产业集群型;郊区(乡村)产业园区型。文章认为:特色小镇很难做到空间上的异质性和排他性,即难以做到真正的有"特色"。事实上,它们受限于几个典型的类别中,很难摆脱(以往)当下存在产业发展平台(如产业园区、产业新城、产业集群等)的历史束缚和过去的城乡发展政策框架。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轨迹难以被至上而下的(top-down)政策所规划,而是由过去的产业发展政策,现有的产业空间发展平台,以及地方发展条件和需求所共同影响而成。(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国际化研究”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23)
黄伟[3](2018)在《从批判到同情:黑格尔犹太教观念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对犹太教的认识与评价经历了从批判到同情的复杂演变过程。在早期宗教着作中,由于受启蒙运动和康德哲学的影响,青年黑格尔对犹太教主要持猛烈的批判态度,几乎没什么同情感,且带有欧洲反犹情绪的影子。只是在《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中,其批判的激进情绪才在某些方面得到了缓和。但在1821—1827年的叁次宗教哲学讲演录中,黑格尔对犹太教精神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更为公正和更具肯定性,其批判相当温和并摆脱了欧洲反犹情绪的消极影响,其态度也从早期的激进批判转变为晚期的以同情为主、以批判为辅,并最终在1827年讲演中达到了同情的最高峰。(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8年08期)
苏光恩[4](2018)在《同情、骄傲与社会性——斯密的曼德维尔批判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曼德维尔的道德体系在《道德情操论》中遭到了斯密的严厉批判,但斯密的这一批判很难说是真正成功的,他的"同情"并没有与曼德维尔的"骄傲"真正拉开距离,他的道德学说仍然带来鲜明的曼德维尔的印记。但他们在社会的自然性还是人为性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在曼德维尔那里,道德的产生、人之社会化离不开"政治家"的努力,他致力于探询的是一系列驯化激情的政治技艺;而斯密的道德心理学则没有了"政治家"的位置,他试图揭示的是道德的自然生成机制,在斯密那里,社会成了自然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吴东京[5](2018)在《同情表象下的批判实质——《罗莎蓓儿惊梦记》的隐性叙事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罗莎蓓儿惊梦记》,评论者多认为小说表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年轻女性受到压制的悲惨境况。但细读文本发现,该短篇小说存在双重叙事运动:在显性情节发展的背后存在贯穿全文的隐性叙事进程。显性情节里,在女帽店工作的年轻女孩罗莎蓓儿浪漫爱美,纯洁善良,在男权社会中苦苦挣扎,生活贫困。隐性进程里,却存在一股贯穿全文的反讽性叙事暗流,批判女主人公爱慕虚荣、不切实际、好逸恶劳。叙述者同情的表象下暗讽罗莎蓓儿的困境是怕吃苦、好幻想、虚荣浮华,不思进取所致。这一双重叙事运动相互颠覆、相互补充,增强了审美感受,表现了丰富的主题。(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18年02期)
许艳平[6](2017)在《如何“同情理解”——儒家传统思想当代价值的反思与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力于弘扬传统儒学价值的现代新儒家,要求对儒家思想抱有"同情理解"之态度。但细究起来,现代新儒家们"同情理解"态度背后似乎潜藏着深深的"道统"情结,这使得他们在要求对儒家思想抱"同情理解"态度的同时,却缺少对当代生存处境的"同情理解"。同时,这种"道统"意识不但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同情理解",反而是对儒家思想的抽象化理解,在夸大儒家思想当代价值的同时遮蔽了儒家思想应有的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9期)
高琪[7](2016)在《论尼采关于“同情”的批判及克服》一文中研究指出尼采的超人哲学以冷峻、强硬着称。这与他对"同情"的拒斥具有极大关联。本文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显示,尼采主要从叁个角度对"同情"展开批判。在其过程中,尼采表明了自己同以往大多数"道德教师"分庭抗礼的态度。尼采认为,"同情"是人类情感中的"毒瘤",必须予以祛除。(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林冬梅[8](2016)在《公众同情:民国时期“施剑翘复仇案”与社会批判力量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发生的"施剑翘复仇案",在时代背景、媒体和人为的多重作用下,催生出一种崭新的集体情感——公众同情。被激起的公众同情如同一把利刃,挑战着法律制度的权威,展现了强大的社会批判性。然而,公众情感有时并非理性,极易为人操纵,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李文冰[9](2014)在《公众同情与“情感”公众:大众传媒时代一种新的社会批判力量——析《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郁沁着、陈湘静译的《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于201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林郁沁围绕1935年施剑翘为报父仇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历史化地展示了施剑翘富有伦理激情的复仇行为在大众传媒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如何动员公众同情以及这个过程所蕴涵的政治性。书中提出了"公众同情"这一核心概念,描述了20世纪二叁十年代公众同情蓬勃兴起(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4年15期)
徐弢[10](2013)在《从同情到批判: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转变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特根斯坦对于唯我论问题处理在前后期经历了从同情到温和批判再到彻底批判的转变。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唯我论的命意是正确的,只是不可说,而是显示出来,对唯我论持一种同情加理解的态度;中期维特根斯坦开始从感觉经验层面上考察唯我论,将唯我论放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直接经验范围内加以分析,主张唯我论在区分语法陈述和事实陈述方面是有贡献的,但本身断言却是荒谬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持坚决批判态度,他通过提出"语言游戏"概念,强调语言的可交流性与公共性,特别是通过私人语言和私人定义不可能的论证,彻底取消了唯我论者的"自我"的观念,宣告了唯我论的破产,实现了哲学观上的革新。(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同情与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设并发展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的主要国家战略之一。本文对这一国家发展政策提供了一种同情性的学术批判。文章指出了该政策的主要矛盾之处,即:一方面强调发展"基于地方的"(place-based)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另一方面又设定了具有明显"一刀切"(one-size-fits-all)特点的国家标准、发展重点和目标。文章采用演化和地理综合视角,并进一步通过基于浙江六个特色小镇的实证案例研究,大致提出了叁种典型性特色小镇,即大都市市中心型;县(行政镇)级产业集群型;郊区(乡村)产业园区型。文章认为:特色小镇很难做到空间上的异质性和排他性,即难以做到真正的有"特色"。事实上,它们受限于几个典型的类别中,很难摆脱(以往)当下存在产业发展平台(如产业园区、产业新城、产业集群等)的历史束缚和过去的城乡发展政策框架。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轨迹难以被至上而下的(top-down)政策所规划,而是由过去的产业发展政策,现有的产业空间发展平台,以及地方发展条件和需求所共同影响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情与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郑杰,梁一粟.少些“批判”多些“同情”——《兰亭集序》主旨新探[J].中学语文教学.2019
[2].胡晓辉.破译特色小镇的政策悖论:一个同情性批判[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国际化研究”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8
[3].黄伟.从批判到同情:黑格尔犹太教观念的演变[J].理论月刊.2018
[4].苏光恩.同情、骄傲与社会性——斯密的曼德维尔批判再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吴东京.同情表象下的批判实质——《罗莎蓓儿惊梦记》的隐性叙事进程[J].外国语言文学.2018
[6].许艳平.如何“同情理解”——儒家传统思想当代价值的反思与批判[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高琪.论尼采关于“同情”的批判及克服[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
[8].林冬梅.公众同情:民国时期“施剑翘复仇案”与社会批判力量的兴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
[9].李文冰.公众同情与“情感”公众:大众传媒时代一种新的社会批判力量——析《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J].中国出版.2014
[10].徐弢.从同情到批判: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唯我论思想转变之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