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锦鸡儿论文-刘浩地,卢曦,张友民

红花锦鸡儿论文-刘浩地,卢曦,张友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花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花锦鸡儿,茎,解剖结构

红花锦鸡儿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地,卢曦,张友民[1](2017)在《红花锦鸡儿茎的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红花锦鸡儿茎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锦鸡儿茎木材为环孔材,环髓带明显。晶簇的数量多且分布范围较大,主要集中在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髓薄壁组织细胞、木栓层当中,这从解剖学角度解释了其抗性强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刘浩地[2](2017)在《红花锦鸡儿的植物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为豆科(Leguminosae)锦鸡儿属植物,温带亚洲分布型属,全世界约有80-100多种,亚洲和欧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地带。我国是锦鸡儿属植物的重要生长地区之一,该属在我国有62种9变种12变型。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其系统学分类、形态学解剖等方面,很少涉及到解剖结构和其自然生态适应性关系的分析。此次实验将以红花锦鸡儿属林下植物的红花锦鸡儿为研究对象,仔细探究植物结构和生物习性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植物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希望能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为植物选择以及园林应用提供借鉴,也为种间选择以及现实应用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论文供试材料于2016年6月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对红花锦鸡儿的形态进行观察,对植物不同部位进行解剖,希望能为植物栽培应用和其他研究提供铺垫,为红花锦鸡儿属间植物划分提供依据,能够促进和拓宽红花锦鸡儿属植物食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促进此类食品产品开发,拓宽产业发展方向。此外,本研究能够拓展红花锦鸡儿生物学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种间亲缘关系提供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红花锦鸡儿根的解剖学结构显示:初生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等组成。初生根具体构成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其中表皮构造类似1层状为长方形的细胞紧密排列而成。中柱为星状,初生木质部3原型,外始式发育。红花锦鸡儿的次生根属散孔材,生长年轮模糊,主要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木薄壁组织细胞等组成。导管主要为孔纹导管,网纹导管和环纹导管较少。红花锦鸡儿根的管胞主要是环纹管胞,穿插少数纤维管胞和普通管胞。红花锦鸡儿根的木射线大体为多列。红花锦鸡儿的木纤维主要为韧性纤维,根的木薄壁组织中主要是离管型木薄壁组织,较少的傍管型木薄壁组织。次生韧皮部具体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纤维组成。在根的韧皮薄壁细胞中有晶簇。周皮主要有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木栓形成层是在皮层薄壁细胞中发生的,跟有大量的分泌结构存在。2.红花锦鸡儿初生茎由表皮、皮层、维管柱叁部分组成。中柱为真中柱,中央有薄壁细胞构成的髓。环髓带明显。在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及髓中有大量晶簇的分布。茎横切面由内到外结构分别是髓、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周皮。次生木质部为环孔材,横切面图能够明显分辨植物年轮。在结构上包括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及木薄壁组织细胞。茎的导管主要是网纹导管,螺纹导管较少,穿孔主要为单穿孔板。单管孔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复管孔为椭圆形居多。茎的木射线属于异型?,射线以多列射线为主,单列射线少。红花锦鸡儿茎的木纤维在整个组织细胞中分布较多。红花锦鸡儿茎的木薄壁组织中离管型木薄壁组织多,傍管型木薄壁组织少。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组成。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分布许多晶簇。红花锦鸡儿茎的周皮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气孔。木栓形成层的细胞近似长方形。红花锦鸡儿茎的周皮的木栓层中分布着大量的晶簇。3.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下表皮各由一层排列紧凑的表皮细胞构成。气孔为平列型,气孔大,分布密集,主要处于下表皮的叶脉周围,上表皮鲜少存在。叶肉组织细胞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属于背腹型叶。栅栏组织细胞多为长柱型,海绵薄壁组织细胞形状多样化,不是很紧凑的排列在组织细胞中。叶肉薄壁组织细胞中分布着少许晶簇。叶脉:红花锦鸡儿叶脉表皮细胞相较其它部位小,叶脉的主脉上下均存在厚角组织。主脉处的维管束基本形状是半圆,木质部接近轴面,主要包括导管、管胞和薄壁组织细胞。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叶脉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2~3层的形成层细胞,并在韧皮薄壁细胞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存在大量的晶簇。(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桂炳中,赵丽丽[3](2014)在《华北地区红花锦鸡儿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花锦鸡儿,又名金雀儿、黄枝条等,为蝶形花科锦鸡儿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中等地,俄罗斯也有分布,常生于山坡灌丛、干燥地或树丛附近,是华北地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笔者所在的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工矿区,土壤为中度盐碱,红花锦鸡儿生长良好,现将(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14-05-22)

杨国勋,亓建斌,程科军,胡昌奇[4](2007)在《红花锦鸡儿地上部分抗HIV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抗HIV作用的药用成分。在抗HIV生物活性指导下,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红花锦鸡儿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myricetin(1),mearnsetin(2),对羟基桂皮酸(3),cararosinol A(4),cararosinol B(5),并推测了cararosinol B与该植物中发现的另一白藜芦醇四聚体kobophenol A的转化关系。化合物4和5为新的白藜芦醇四聚体,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上述化合物体外均无明显的抑制HIV作用。(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杨国勋[5](2004)在《红花锦鸡儿抗HIV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 Turcz.)是豆科锦鸡儿属的一种矮小灌木,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都有分布。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有健脾强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经的功效,可以治疗虚损劳热、阴虚喘咳,淋浊白带等症。为了开发祖国传统药学资源,我们在锦鸡儿(C. sinica)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红花锦鸡儿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抗艾滋病病毒(HIV)筛选,发现其乙酸乙酯部位显示一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并确定红花锦鸡儿中抗病毒活性成分:即在抗HIV生物活性测试指导下,对红花锦鸡儿乙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本论文涉及16个化学成分,包括1个茋木脂体:cararosin A (4);11个茋类:piceatannol (5), (+) α-viniferin (6), kobophenol A (7), cis-scirpusin A (8) , scirpusin A (9), scirpusin B (10), maackin(12)和cararosinols A (13)、B (14)、C (15)、D (16);2个黄酮:myricetin (1)和mearnsetin (2);1个苯丙酸:对羟基桂皮酸(3);以及1个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醇) 酯(11)。其中化合物cararosinols A、B、C、D和cararosin A为新化合物,cis-scirpusin A是第一次分到的天然产物。体外生物活性测试显示,scirpusin A和scirpusin B具有明显的抑制HIV-1IIIB作用(IC50分别为10ug/ml和7ug/ml)。(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4-04-28)

崔益泠,穆青,胡昌奇[6](2003)在《红花锦鸡儿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红花锦鸡儿CaraganaroseaTurczexMaxim的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位分离获得 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 (UV、IR、MS、1D和 2DNMR)分析 ,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肉桂酸、5个木脂素 :(± )落叶松脂素、(± ) 5 ,5′ -二甲氧基 -落叶松脂素、(± ) lyoniresinol、(± ) 松脂素、(± ) 丁香脂素和叁个倍半木脂素 :(± ) ficusesquilignanA、(± ) bud dlenolC、(± ) buddlenolD。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3年04期)

杨国勋,胡昌奇[7](2003)在《红花锦鸡儿中一个新的茋木脂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从红花锦鸡儿 (CaraganaroseaTurcz .)的地上部分分离到四个化合物 ,综合IR ,UV ,2D NMR和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一个为新的木脂体 ,命名为cararosinA ( 1) ;其它叁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的类化合物 :piceatannol( 2 ) ,( +)α viniferin ( 3 )和kobophenolA ( 4 ) .对化合物 1~ 4进行体外生物活性试验 ,没有发现它们具有抗HIV作用 .(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3年08期)

邱昌恩,向显智,潘继承,屠治本[8](1997)在《红花锦鸡儿根的化学成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红花锦鸡儿的根中提取分离得叁个化学成份,经IR、MS、HNMR等波谱数据及文献资料鉴定为β-谷甾醇,C_(28)脂肪酸,芦丁.(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3期)

红花锦鸡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花锦鸡儿(Caragana rosea)为豆科(Leguminosae)锦鸡儿属植物,温带亚洲分布型属,全世界约有80-100多种,亚洲和欧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地带。我国是锦鸡儿属植物的重要生长地区之一,该属在我国有62种9变种12变型。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其系统学分类、形态学解剖等方面,很少涉及到解剖结构和其自然生态适应性关系的分析。此次实验将以红花锦鸡儿属林下植物的红花锦鸡儿为研究对象,仔细探究植物结构和生物习性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植物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希望能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为植物选择以及园林应用提供借鉴,也为种间选择以及现实应用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论文供试材料于2016年6月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对红花锦鸡儿的形态进行观察,对植物不同部位进行解剖,希望能为植物栽培应用和其他研究提供铺垫,为红花锦鸡儿属间植物划分提供依据,能够促进和拓宽红花锦鸡儿属植物食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促进此类食品产品开发,拓宽产业发展方向。此外,本研究能够拓展红花锦鸡儿生物学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种间亲缘关系提供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红花锦鸡儿根的解剖学结构显示:初生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等组成。初生根具体构成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其中表皮构造类似1层状为长方形的细胞紧密排列而成。中柱为星状,初生木质部3原型,外始式发育。红花锦鸡儿的次生根属散孔材,生长年轮模糊,主要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木薄壁组织细胞等组成。导管主要为孔纹导管,网纹导管和环纹导管较少。红花锦鸡儿根的管胞主要是环纹管胞,穿插少数纤维管胞和普通管胞。红花锦鸡儿根的木射线大体为多列。红花锦鸡儿的木纤维主要为韧性纤维,根的木薄壁组织中主要是离管型木薄壁组织,较少的傍管型木薄壁组织。次生韧皮部具体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纤维组成。在根的韧皮薄壁细胞中有晶簇。周皮主要有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木栓形成层是在皮层薄壁细胞中发生的,跟有大量的分泌结构存在。2.红花锦鸡儿初生茎由表皮、皮层、维管柱叁部分组成。中柱为真中柱,中央有薄壁细胞构成的髓。环髓带明显。在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及髓中有大量晶簇的分布。茎横切面由内到外结构分别是髓、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周皮。次生木质部为环孔材,横切面图能够明显分辨植物年轮。在结构上包括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及木薄壁组织细胞。茎的导管主要是网纹导管,螺纹导管较少,穿孔主要为单穿孔板。单管孔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复管孔为椭圆形居多。茎的木射线属于异型?,射线以多列射线为主,单列射线少。红花锦鸡儿茎的木纤维在整个组织细胞中分布较多。红花锦鸡儿茎的木薄壁组织中离管型木薄壁组织多,傍管型木薄壁组织少。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韧皮射线组成。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分布许多晶簇。红花锦鸡儿茎的周皮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气孔。木栓形成层的细胞近似长方形。红花锦鸡儿茎的周皮的木栓层中分布着大量的晶簇。3.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下表皮各由一层排列紧凑的表皮细胞构成。气孔为平列型,气孔大,分布密集,主要处于下表皮的叶脉周围,上表皮鲜少存在。叶肉组织细胞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属于背腹型叶。栅栏组织细胞多为长柱型,海绵薄壁组织细胞形状多样化,不是很紧凑的排列在组织细胞中。叶肉薄壁组织细胞中分布着少许晶簇。叶脉:红花锦鸡儿叶脉表皮细胞相较其它部位小,叶脉的主脉上下均存在厚角组织。主脉处的维管束基本形状是半圆,木质部接近轴面,主要包括导管、管胞和薄壁组织细胞。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叶脉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2~3层的形成层细胞,并在韧皮薄壁细胞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存在大量的晶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花锦鸡儿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浩地,卢曦,张友民.红花锦鸡儿茎的解剖学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

[2].刘浩地.红花锦鸡儿的植物解剖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3].桂炳中,赵丽丽.华北地区红花锦鸡儿栽培技术[N].中国花卉报.2014

[4].杨国勋,亓建斌,程科军,胡昌奇.红花锦鸡儿地上部分抗HIV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7

[5].杨国勋.红花锦鸡儿抗HIV化学成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

[6].崔益泠,穆青,胡昌奇.红花锦鸡儿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

[7].杨国勋,胡昌奇.红花锦鸡儿中一个新的茋木脂体[J].有机化学.2003

[8].邱昌恩,向显智,潘继承,屠治本.红花锦鸡儿根的化学成份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标签:;  ;  ;  

红花锦鸡儿论文-刘浩地,卢曦,张友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