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响应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南高原,NDVI,气温,降水
响应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索朗卓嘎,益西卓玛[1](2019)在《青南高原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基于1982-2006年期间的GIMMSNDVI数据及青海省南部高原区域的4个气象站点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趋势分析法)、相关统计及检验(相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南高原植被覆盖多年变化特征,气温、降水和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趋势,NDVI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地区NDVI下降且下降明显,少数地区NDVI上升,上升可能得益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2)年平均气温1982年到2006年间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平稳;3)NDVI与气温、降水在部分地区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其中气温是影响青南高原NDVI的主导因子。(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9期)
何朝霞[2](2019)在《复杂地形下植被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形复杂的湖北省松滋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Landsat 8数字影像和ASTGTM2的DEM数字高程数据,在深入研究各种植被指数的基础上,选用地形效应较小的归一化差值山地植被指数(NDMVI),构建决策树模型获得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同时将该植被指数应用于大气校正法的地表温度反演,最后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NDMVI的决策树分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DMVI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具有可行性,结果准确性高;陡坡、丘陵、平原等地形下NDMVI植被指数均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性,且相关性显着。(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朱文会,毛飞,徐影,郑军,宋立雪[3](2019)在《叁江源区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9—2008年NOAA-AVHRR的NDVI旬合成资料和地面月降水量、平均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叁江源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通过建立不同季节NDVI统计预测模型,对未来40多年间不同排放情景下叁江源区NDVI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叁江源区NDVI分布呈现由东南部、东部向西、向北逐渐变低的趋势。4—10月为植被生长季,8月NDVI达最大值。(2)针对春、夏、秋季,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显着正相关(夏季降水除外),春、秋季较为显着; NDVI对气温的响应显着高于降水; NDVI对前一个月的气温、降水时滞效应最为显着。(3)未来40年,在叁江源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微弱增加的气候背景下,源区平均NDVI呈显着上升趋势,前10年增速缓慢,后30年持续稳步上升,且增幅较大。源区NDVI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RCP8. 5情景下NDVI的高值中心较RCP4. 5范围更大。RCP4. 5情景下NDVI迅速增长期为2026—2035年,高值中心位于澜沧江源区; RCP8. 5情景下为2016—2025年和2036—2045年两阶段,高值中心均在长江源区。两种情景下,源区变率高值中心均表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4期)
周龙飞,张云鹤,成枢,顾晓鹤,杨贵军[4](2019)在《不同生育期倒伏胁迫下玉米叶面积指数高光谱响应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倒伏胁迫下不同生育期LAI高光谱响应模型,提高LAI高光谱响应模型精度,获取不同生育期倒伏玉米LAI与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6种传统变换方式对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处理,构建不同生育期倒伏玉米LAI分期与统一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LAI能够直接反映玉米受倒伏胁迫程度及自身恢复能力;传统光谱变换有利于提高光谱同LAI的敏感性及模型响应精度;不同生育期倒伏玉米LAI分期响应模型优于统一响应模型。该结果可有效诊断倒伏胁迫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为实现不同生育期倒伏玉米长势精确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玉米倒伏胁迫灾情监测可提供必要的先验知识。(本文来源于《遥感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徐泽华[5](2019)在《山东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干旱指数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范围内干旱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加强,干旱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山东省干旱频发,对植被动态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研究山东省干旱对植被动态的影响,可以揭示区域干旱对地表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结合ArcGIS和Matlab等软件,基于2000-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km的NPP和NDVI数据集分析了山东省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地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典型土石山区—沂河流域植被NPP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同时,利用植被NPP数据,计算了山东省植被NPP的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以检测植被变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运用Sen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分析了1970-2017年山东省年尺度、季节尺度和月尺度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干旱对植被NPP和NDVI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省2000-2015年植被年NPP平均值整体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多年平均NPP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威海、烟台和青岛市,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2000-2015年山东省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年NPP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为414.3 g C·m~(-2)·a~(-1),最小值出现在2000年,仅299.4 g C·m~(-2)·a~(-1)。植被NPP空间变化上,增长区域占92.13%,减少区域占7.87%。极显着上升的面积占研究区的12.66%,显着上升的地区占17.6%;而极显着下降的面积仅占研究区的0.63%,显着下降的区域占0.72%,表明山东省植被生长状况整体上得到了改善。山东省植被NPP变异系数有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植被NPP变异系数处在较低范围,说明山东省植被NPP变化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中。山东省植被NPP整体以弱持续序列为主,山东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生长的弱持续性表明山东地区植被改善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沂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格局具有显着的地形梯度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其分布指数在低地形级别上占据优势位,而在高地形级别上,林地和草地呈现优势分布。植被NPP最大值分布在斜坡阴面或平原地区,植被NPP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的地区是斜坡阴面且地表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植被最为稳定的地区位于平原地区。(3)山东省季节和年尺度NDVI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不过低值区域较为一致,都分布在黄河叁角洲、莱州湾和南四湖等湿地以及城市地区。2000-2015年山东省季节和年尺度植被NDVI值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秋季NDVI对年NDVI增长贡献最大,春冬季次之。同时山东省植被NDVI和NPP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NDVI和NPP在表达区域植被状况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4)多时间尺度的SPEI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反映山东地区干旱出现的年份和干旱程度。1970-2017年山东省不同时间尺度SPEI数值整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表明1970-2017年山东省呈干旱化趋势,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加大,发生干旱的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增长。其中,年尺度和秋季干旱化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最弱的是冬季。SPEI空间变化格局上,秋季全域几乎都呈干旱化趋势,春夏和年尺度上,大致上有东部沿海地区呈干旱化趋势,西部内陆地区呈微弱湿润化趋势的特征,而冬季与之相反。山东省干旱发生强度的范围稳定在15.50%-24.85%%之间,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有东部和东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强,西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弱的特征。干旱发生频率上,月尺度干旱频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和夏季,最低为冬季,空间差异显着。(5)植被NPP和NDVI与SPEI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SPEI和NPP的相关性强于SPEI与NDVI的相关性,其中SPEI与草地的相关程度最高,与水域相关程度最弱。人为因素对山东省植被NDVI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消极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作用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张振伟[6](2019)在《基于国际不平度指数和车辆振动响应的路面统计特性幂函数模型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国公路总里程数和汽车保有量也逐年增加。路面不平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道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还是车辆工程领域的研究内容。因此,准确描述路面不平度至关重要。国际不平度指数和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是描述路面不平度常用的两个指标。前者,将车辆响应与路面不平度描述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多用于道路工程;后者,在频域内描述了路面波长分布,多用于车辆工程,其中,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已经成为反映路面不平信息的标准模型。因此,利用国际不平度指数是车辆振动响应的属性,将其由道路工程引入到车辆工程,应用于基于车辆振动响应的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重点对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进行研究,以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和空间域描述以及频率域描述为基础,结合车辆振动响应,提出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的新方案,通过试验,验证新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和空间域描述建立了1/4车辆振动模型,推导了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求解过程,给出了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描述;利用变量由时间域向空间域转化公式,实现了国际不平度指数由时间域向空间域描述的转换;最后,对比了国际不平度指数时间域和空间域描述,提出了基于精细方法的国际不平度指数求解新方案,根据实测路面数据,对新方案进行了验证和分析。(2)国际不平度指数的频率域描述给出了一种特殊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结合路面不平度与车辆线性系统振动响应量的统计特性,建立了国际不平度指数的频率域描述;根据标准路面等级,提出了基于国际不平度指数的道路分级方法;利用实测路面数据,对国际不平度指数频率域描述进行了分析和验证。(3)路面统计特性幂函数模型参数的求取定义了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Expanded 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IRIE),在频率域内,对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进行了分析;利用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提出了描述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的新方法;基于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路面不平度时域重构模型和实测路面数据,分析和验证了描述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4)平面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的关系研究建立了平面轿车6自由度振动模型,利用广义单点虚拟激励法,仿真了车速80km/h下轿车振动响应;选取了20个振动响应量,基于Isight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了轿车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平面轿车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关系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平面轿车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的关系。(5)空间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的关系研究考虑到轿车的侧倾运动,建立了空间轿车11自由度振动模型,利用多点虚拟激励法,构造了空间四轮虚拟路面激励,仿真了车速80km/h下轿车振动响应;选取了39个振动响应量,基于Isight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了轿车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空间轿车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关系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空间轿车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的关系。(6)路面统计特性幂函数模型识别研究以轿车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关系研究为基础,选取了用于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的轿车振动响应量;结合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描述新方法,提出了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新方案;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识别新方案是正确的和有效的。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为:(1)提出了基于精细方法的求解IRI的新方案,并与CEN标准和ASTM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新方案优于ASTM标准和CEN标准。本文提出的求解IRI的新方案,能完全兼顾IRI的计算精度、计算效率和计算稳定性,为求解IRI标准的修订和统一、人们对IRI的认识和理解以及IRI在道路工程和车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时间频率IRI和空间频率IRI的新概念。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随机数学理论,采用简单数学方法,建立了国际不平度指数频域描述,提出了时间频率IRI和空间频率IRI的新概念,为国际不平度指数在频域内测量和估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基于实测路面数据,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对国际不平度指数频域描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解决了目前采用理论推导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国际不平度指数和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关系时结果不一致的问题。(3)提出了描述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的新方法。定义了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新概念,基于此,推导了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参数的求取过程,提出了描述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的新方法。在频率域内,论证了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组合}IRIIRI{xEy E,和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参数}),({0Wn Gq是等价的。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本文推荐使用广义国际不平度指数组合}IRI,IRI{E40描述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4)提出了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识别新方案。基于振动响应量与两种国际不平度指数关系的分析,分别建立了以前、后轴非簧载质量质心垂直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和单位行驶里程内前、后悬架动行程的累积量为测量对象的第一回归模型和第二回归模型;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相较于以往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幂函数模型的获取途径,本文提出的新方案不需要建立车辆模型,具有可在线识别、运算量小、效率高、成本低、识别系统简单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孙倩,吉丽,吴晓红[7](2019)在《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对分析植被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发生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托里县2011-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数据,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TRMM卫星降水量在托里县多年来的时空变化趋势,实现了降水量与NDVI数据的移动平滑,探讨了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对NDVI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①TRMM卫星降水量与NDVI两者的趋势变化呈现相辅相成;从空间分布特征角度而言,NDVI的空间分布规律往往呈现与同期或前期TRMM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影响NDVI的因子众多,降水量变化不能全面的解释NDVI的动态变化;②从时间角度而言,降水量与NDVI存在时间上的梯度关系,降水量增加后,NDVI才逐步随之增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均证明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作用具有典型的滞后性;③5年里的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相关性较为显着,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呈正相关,TRMM卫星降水量能促进NDVI的增加。【结论】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显着的驱动力作用,伴随降水量的变化,植被覆盖情况会随之慢慢产生相同的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余玉洋,王银苹,秦奋,郭鹏飞[8](2019)在《河南省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遥感数据分析河南省2000—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及变化趋势,并分析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变化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性。结果表明:由于河南省东西部地形差异较大,NDVI分布呈现出西部和东部高,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河南省植被生长条件的改善,2000—2015年河南省植被改善明显,植被改善区域占全省面积的88.08%,减少区域占6.61%,稳定不变区域占5.51%;不同植被类型的NDVI均值会存在差异性,河南省2000—2015年8种植被类型NDVI均值大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栽培植被>草丛>灌丛>沼泽>草甸>其他;河南省植被NDVI的变化与气温和降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并且16 a间河南省的植被大面积处于改善的趋势;不同的植被类型对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是不同的,8种植被类型与降水和气温的最大响应期都在当月;从空间相关性看出降水的相关系数要高于气温,表明河南省年平均NDVI受降水的影响比气温的影响要显着。(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段利民,李玮,罗艳云,刘廷玺,Buren,Scharaw[9](2019)在《锡林河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摸清欧亚大陆大草原重要的组成部分锡林河流域在外界环境和人类活动干扰下植被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响应关系,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及基于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RVI)的统计模型,反演了1985—2015年4个典型代表年份的LAI,从长时间尺度上分析了LA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 a,锡林河流域LAI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为0.8~1.5,从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植被恢复状况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发展态势为恢复。LAI在0.78~0.82,0.82~0.86所占面积比例随着海拔、坡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东南方向上的面积占比大于其他方向;LAI在0.92~1.5,1.5~3.0所占面积比例随着海拔、坡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西、西南方向上的面积占比大于其他方向。高程对LAI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438,远大于坡度和坡向对LAI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草原型流域陆面过程及生态水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雷倩,章新平,王学界,贺新光,尚程鹏[10](2019)在《基于MODIS-EVI和CI的洞庭湖流域植被指数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洞庭湖流域2000~2012年98个气象站点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对研究时段内生长季干旱强度和EVI时空变化特征,典型春、夏、秋季干旱年月和湿润年月干旱强度和EVI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研究EVI指数能否反映大范围气象干旱事件,探讨该指数作为流域干湿状况度量标准的潜力。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上,EVI在2001、2005、2009年出现低谷值,与其对应年份的干旱强度出现高峰值;在季节变化上,干旱强度的高值段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低值段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EVI值最大,冬季EVI值最小;(2)去除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影响的生长季干旱强度、EVI和森林覆盖率年际波动变化明显,并且干旱强度高峰值的年份对应EVI和森林覆盖率出现低值的年份;(3)典型干旱年月干旱强度高值区的空间分布与EVI距平低值区的空间分布存在高度一致性,其中夏、秋季干旱年月的干旱强度和EVI的相关系数分别通过了0.01、0.1的显着性水平检验;(4)除部分地区外,典型春夏秋季湿润年月的干旱强度空间分布与EVI距平的空间分布对应较差,两者的相关系数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上述结果表明,在典型干旱年月,流域植被的生长状况能够响应大范围的区域气象干旱情况。(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4期)
响应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地形复杂的湖北省松滋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Landsat 8数字影像和ASTGTM2的DEM数字高程数据,在深入研究各种植被指数的基础上,选用地形效应较小的归一化差值山地植被指数(NDMVI),构建决策树模型获得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同时将该植被指数应用于大气校正法的地表温度反演,最后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NDMVI的决策树分类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DMVI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具有可行性,结果准确性高;陡坡、丘陵、平原等地形下NDMVI植被指数均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性,且相关性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响应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索朗卓嘎,益西卓玛.青南高原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农家参谋.2019
[2].何朝霞.复杂地形下植被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响应[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朱文会,毛飞,徐影,郑军,宋立雪.叁江源区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分析[J].高原气象.2019
[4].周龙飞,张云鹤,成枢,顾晓鹤,杨贵军.不同生育期倒伏胁迫下玉米叶面积指数高光谱响应解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9
[5].徐泽华.山东省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干旱指数的响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9
[6].张振伟.基于国际不平度指数和车辆振动响应的路面统计特性幂函数模型识别[D].吉林大学.2019
[7].孙倩,吉丽,吴晓红.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
[8].余玉洋,王银苹,秦奋,郭鹏飞.河南省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9].段利民,李玮,罗艳云,刘廷玺,Buren,Scharaw.锡林河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9
[10].雷倩,章新平,王学界,贺新光,尚程鹏.基于MODIS-EVI和CI的洞庭湖流域植被指数对气象干旱的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