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家庭化迁移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非家庭化迁移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家庭化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新型城镇化,住房保障

非家庭化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1](2019)在《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刘欢,席鹏辉[2](2019)在《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宋旭光,何佳佳[3](2019)在《家庭化迁移经历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个体随家庭迁移的经历对家庭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家庭化迁移经历的个体代际流动性明显更强,并主要通过影响子代的努力程度和生活环境两个渠道间接完成。具体而言,随家庭迁移后的个体努力程度有显着提升,突出表现为其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工作时长增加,能明显改善代际流动性;而环境因素对迁移个体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既包括因普通话熟练程度提高等因素导致的正向效应,也包括因信任度受损等因素导致的抑制效应。从户籍分组看,家庭化迁移对农业户籍群体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大于非农业户籍群体,侧面反映出农村未家庭化迁移群体更易陷入代际低收入传递的陷阱。鉴于家庭化迁移经历对提高代际流动性的整体正向作用,文章建议进一步改革城市落户政策,妥善安排随迁子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迁移群体对迁入地的信任感,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聂飞[4](2019)在《行动情境: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在农村,传统农业转型缓慢,农业现代化滞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城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坚冰"难破,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想留却留不下。在非均衡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通过家庭化迁移来实现家庭弥合并非易事,不得不处于"半市民"状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本文来源于《党政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聂飞[5](2019)在《非均衡的城乡: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制度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面临困境,制度安排并未给予农民工均等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待遇,导致他们"想留却留不下、想回却回不去",家庭城镇化滞后于就业城镇化。制度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伴生的农民(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19年04期)

聂飞[6](2019)在《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制度分析——以H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为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城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大约有2亿多农民工及随迁家属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吸纳的是农村的劳动力资源,而不是劳动力本人及其家庭,多数农民工家庭因此处于离散状态。文章试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进行解读,找寻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治理之道。(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海笑,尹勤,赵妍[7](2018)在《江苏省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了解江苏省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现状,并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家庭化迁移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江苏省流动人口中实现完整家庭化迁移的比例为52.8%,部分家庭化迁移的为23.5%,独自流动的为23.6%。已婚、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住房性质稳定的人群实现完整家庭化迁移的概率较高,子女数量少的人群实现完整家庭化迁移和部分家庭化迁移的概率较低,流动次数少、流入时间长的人群更容易实现完整家庭化迁移。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5期)

康勤国,李东涛[8](2018)在《家庭化迁移增长 青壮年占比下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农民工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解陕西外出农民工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在宝鸡、榆林等地组织开展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受用工(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报》期刊2018-06-20)

李吉品,郭晓光[9](2018)在《东北跨省流出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跨省迁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东北地区从2000年开始流动人口逐渐由个人跨省流动转变为家庭化迁移,然而国内有关东北地区跨省家庭化迁移的人口学、社会学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家庭结构、定居意愿、家庭化迁居方式、迁居水平、影响因素对东北地区家庭化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跨省迁移家庭结构的稳定、流入地家庭收入的增长、定居意愿的加强等因素使家庭在跨省流动家庭化迁移进程与迁移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年龄越大、在流入地时间越长、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越高,家庭化迁居水平就越高。面对东北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增强的情况,政府应顺应社会规律,强调责任主体意识,深化政策领域改革,建立为流动家庭服务的社会政策。(本文来源于《人口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柳发根[10](2016)在《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加入后现代化的视域上来看城镇化,城镇化无疑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当下的城镇化问题,其重点是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然而,城镇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正在形成新的二元分割,进城农民工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人的城镇化还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叁农问题已经由“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转变为“农村散了、农民老了、农业依然脆弱”的新格局,但是“叁农”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身份问题。就农民身份问题来说,农民工的身份认定与权益保障最为关键和极其紧迫。在居住地点、社会身份、职业和家庭诸多方面出现分离,农民工及其相关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于政治问题。在中央政府提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新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来说,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了更好的认识视角。与个体化迁移不同,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条件来满足新的需求,如农民工家庭进城之后需要住房和教育资源。他们的社会权利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不仅如此,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之后,其劳动权利也需要得到更好地保障。本文认为,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缺失及其享有的社会权利不平等;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险及救助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处于屏蔽或锁定状态,即在这些项目上对农民工的供给、条件性及成员资格存在不足;解决之道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出台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切入、围绕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这一中心主题,提出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并从“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叁个方面谋篇布局,搭建研究框架。本文除绪论、结语与附录之外,共包括叁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通过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叁个主题即“供给”、“条件性”、“成员资格”在各个福利类型中存在差别。围绕这叁个方面建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析框架,能够剖析问题的本质,是非常合适的。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二章,样本村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实态分析。本章主要考察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生活状态,在深描农民工及其家属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状态及后果,并实证探究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可能导致的家庭离散乃至解体问题,从而为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奠下现实需求的基础。第叁章,谁来供给: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与资源。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就业权利保障不足与生活权利保障水平低下的状况,并分析得出:供给主体单一与农民工权利与义务倒置是农民工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需要什么条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责任与认同。本章主要分析社会政策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排斥”,无论就业、住房保障,还是社会救助,都对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视而不见”。随迁子女教育及社会保险政策已经面向农民工放开,但在具体执行中附加了诸多条件。农民工真正享受到这些就业和生活保障权益还尚待时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农民工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张力,其背后是国家责任的缺失。第五章,提供给谁: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分配与参与。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成员资格的两种理解:分配利益与参与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分界线,这甚至在部分农民及农民工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较低的劳动市场参与率导致女性农民工进城受阻。追根究底,这是农民工成员资格“差等正义”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同时受限的参与权也不利于农民工成员资格的发展。从历史与现实来看,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正在启动,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完整的农民工成员资格将在近期完全有可能形成,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会有切实保障。第六章,家庭化迁移政策:国内外的典型经验借鉴。本章选取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分析其国内非农化移民政策;选举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深圳、昆山与成都,分析叁个城市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最终得出:农民工社会权利的改善是促进其家庭化迁移的关键,社会政策的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落脚点。第叁部分,包括第七章至第八章。第七章,路径与行动: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本章分析中国农民及农民工的公民身份发展路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即二元社会结构,因此要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逐步建构平等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第八章,立足点: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社会政策调适。本章首先对农民工社会政策进行总体研判,然后分析农民工社会政策调适的机遇(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及维度(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最后分析应该如何调整具体的社会政策。具体社会政策的调适从供给、条件性与成员资格叁个方面展开分析,力图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本文得出叁个基本结论:(1)农民工非家庭化迁移的制度动因是:社会政策供给不足;社会政策对农民工设置的门槛条件较多,有的甚至对农民工进行排斥;农民工不具备城市的社会公民身份资格。(2)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必须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发展完备的社会政策体系。(3)建构农民工社会公民身份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从农民工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政策诸方面进行调适,以利于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本文立足于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包括就业参与权、住房保障权、教育权、社会保险权及救助权,从供给、条件性和成员资格叁个层次展开,探讨农民工家庭化迁移问题。运用社会公民身份理论并力争在理论运用上有所突破,此为本文的特色之一。特色之二在于:本文将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探寻农民工迁移面临的权利困境,建构平等的社会公民身份,以此促进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从社会政策调适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提供有效的实践模式。(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12-01)

非家庭化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家庭化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9

[2].刘欢,席鹏辉.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3].宋旭光,何佳佳.家庭化迁移经历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9

[4].聂飞.行动情境:IAD框架下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乡城情境分析[J].党政研究.2019

[5].聂飞.非均衡的城乡: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制度环境分析[J].学习月刊.2019

[6].聂飞.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制度分析——以H村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9

[7].张海笑,尹勤,赵妍.江苏省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

[8].康勤国,李东涛.家庭化迁移增长青壮年占比下降[N].中国信息报.2018

[9].李吉品,郭晓光.东北跨省流出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8

[10].柳发根.基于社会公民身份理论的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非家庭化迁移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