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课的创设“情境”与新课导入

浅谈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课的创设“情境”与新课导入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710054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导入方法,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铺设学习桥梁,明确学习目的,获得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教学等作用。为了让“导入”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根据教材体现的任务与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采用讲故事、设置悬念、游戏、旧知导入等形式激发学生情趣而导入新课。

关键词:导入情境情趣

新课的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课连接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教材因篇幅限制,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极其有限,“信息”也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学生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教师如能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合理有效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呈现方式和程序,优化新课导入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积极探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达到尝试成功的目的。

一、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一种新颖的导入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种分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放配乐录音,出示情景片(小兔、小羊、小猴、小熊)。教师口述:小兔、小羊、小猴、小熊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块去郊外游玩,它们游览了很多的山山水水,小熊喊着累了要停下来休息,吃饱了再游玩,于是它们拿出了8个面包来分。小熊说:“我来分。”它分的结果是:小熊4个,小兔2个,小猴、小羊各1个。这时,小猴有意见了,喊道:“不行,这样分不公平,每人分得不同样多,我再来分。”教师设疑:“你们想知道小猴怎样把这些面包分得同样多吗?”全班学生齐答:“想!”于是学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二、悬念导入

悬念是一种能造成听课者急切期待和猜疑的授课技巧。教师巧设悬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先问:“小朋友,我们已学过哪些数?”学生答:“0、1、2、3、4、5、6、7、8、9。”学生每答一个数,拿着相应数字卡片扮演数学娃娃的同学就上来,并且要求按顺序排好队。然后教师口述: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做“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

扮演数字娃娃9的同学表演:“哈哈!我是9,我最大。”然后他大摇大摆地走到0面前,指着0说:“你呀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啦!”扮演数字娃娃0的同学表演:数字娃娃0伤心地哭了,并且边哭边说:“我真是个没用的东西。”扮演数字娃娃1表演:数字娃娃1转过身子安慰0说:“别哭了,每个数字都有每个数字的用处,谁也少不了谁。”然后他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队长,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比你还要大呢!”扮演数字娃娃9表演:“什么,比我还要大?”

这时老师导入:“数字娃娃l说的话是不是对呢?这就有待于我们这一节课去寻找答案。”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这出“戏”由学生自己去演,牢牢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三、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与一、二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相符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说:“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请7位同学上来排成横对(教师点名让学生上来排队,且排队同学面向全班同学),其他同学从左往右数,数第8时,再从l开始,这样一直数下去,只要同学们告诉我你数到几了,我就能知道你数到第几位同学了。(教师背向学生),好,游戏开始。”

生:44

师:第二位同学。

生:69

师:第六位同学。

生:哗!老师你真“神”了。

师:这个办法并不难,等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你们也能同老师一样变“神”了。

四、旧知导入

旧知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而导入新课的方式。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把老师手中题目的答案迅速地写在练习本上(出示卡片)。”

76-236-547-4

39-796-538-8

学生分别写出答案,同桌互相对照,并且向老师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出示卡片)23-8,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被减数的23中,个位上的3不够8减。

师: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

五、创设迁移情境导入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就要做好“导入”工作。

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这样导入新课:首先出示一道题:白羊有5只,黑羊有4只。(1)白羊与黑羊的只数的比是():();(2)白羊的只数是羊的总只数的几分之几?(3)黑羊的只数是羊的总只数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接着拿出一个盒子,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想把盒子里的东西分给同学们,你们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后老师引出课题——按比例分配,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探索。

总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同时,导入新课的形式与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标签:;  ;  ;  

浅谈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课的创设“情境”与新课导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