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分离论文-叶玉洁

母婴分离论文-叶玉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母婴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护理干预,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后焦虑

母婴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叶玉洁[1](2019)在《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显着,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郭丹[2](2019)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16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路径,从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等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48 h内,乳汁充足率是41.3%,母乳喂养率是74.1%;实验组产妇的乳汁充足率是86.2%,母乳喂养率是96.6%。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过程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可以有效提高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杨凤涛,董玉红,王粉,秦俊晓[3](2019)在《袋鼠式护理对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早产儿70例,上半年为对照组25例,下半年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袋鼠式护理。对两组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大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和出院后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帮助早产儿适应宫外环境,增进母婴感情,提高家庭护理质量,降低再住院率。(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郑淑文[4](2019)在《乳房按摩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自信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房按摩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自信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母婴分离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乳房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乳房按摩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明显增加(P<0.05);干预后次日,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也较对照组具有较大提升(P<0.0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乳房按摩护理措施,可极大的提升产妇泌乳量,增强其母乳喂养自信,值得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8期)

陆久凤[5](2019)在《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产妇为研究数据,本研究中将产妇进行平均分组,分组采用入院先后顺序,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应用乳房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上文数据可得,观察组产妇经过护理后整体的泌乳率得到全面提升,并且提升幅度较大,达到30.00%,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房硬度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分离产妇泌乳过程中选择乳房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泌乳时间,提升泌乳量,协调产妇进行角色转换,为产妇的产后护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条件,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蒋玮玮,孔雯,姚周燕,吕云飞,商祯茹[6](2019)在《NICU早产儿母婴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不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母婴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不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246例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跟踪测定所有早产儿母亲产后14 d的每日泌乳量,统计泌乳量不足发生率,并应用影响因素综合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分析泌乳量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14 d内所有早产儿母亲的泌乳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泌乳量不足发生率较高,达49. 1%(121/246)。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母亲年龄≥30岁、产时孕周≥30周、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EPDS评分≥10分、产后开奶时间≥6 h、泌乳Ⅱ期启动时间≥72 h、吸奶频率≥6 h/次、液体入量≤3 000 ml/d的研究对象泌乳量不足发生率更高(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母亲年龄、产时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EPDS评分、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吸奶频率为NICU早产儿母婴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 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该关注NICU早产儿母婴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不足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以保证早产儿出院后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7期)

郑海洋,谢小曼,黄洁[7](2019)在《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在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效果。方法将3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产后初期采用手挤奶用注射器收集母乳,在泌乳Ⅱ期阶段联合吸奶器收集母乳。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着早于对照组(P<0.01),产后第1至4 d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更多一些,且均P<0.01,组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可使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始动分泌时间提前,使乳汁产量增加。(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0期)

许娟娟,陈浪,梁玮伦,钟远梅[8](2019)在《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与探究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0例足月分娩产妇,参考随机奇数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早接触、早吸吮等母乳喂养正确指导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模拟新生儿吸吮。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涨奶发生情况及3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产后第1天乳量>100 ml、第2天乳量>200 ml、第3天乳量>300 ml的占比情况;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和乳房硬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涨奶发生率36.33%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92.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7.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天乳量>100 ml、第2天乳量>200 ml、第3天乳量>300 ml的占比分别为50.67%、64.33%、7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7%、11.33%、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乳房胀痛程度以及乳房硬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采用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几率,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帮助产妇实行母乳喂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谭利花[9](2019)在《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母婴分离产妇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乳房护理、手法挤奶、科学存储奶、合理送奶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缩短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持续增加产妇母乳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4期)

刘守桓,滕腾,李泽钧,石雪雯,李雪梅[10](2019)在《母婴分离模型的应用及其诱导抑郁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的病因错综复杂,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着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早期压力所引发的效应与其强度、方式、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生命早期是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与早期遭受生活压力有关。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是早期生活压力动物模型中最经典的模型。本文主要探讨母婴分离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以啮齿类动物模型为主,从表观遗传学和神经内分泌两个方面阐述母婴分离-抑郁症之间的机制。(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母婴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16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路径,从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等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48 h内,乳汁充足率是41.3%,母乳喂养率是74.1%;实验组产妇的乳汁充足率是86.2%,母乳喂养率是96.6%。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过程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可以有效提高产后泌乳率和母乳喂养率,值得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母婴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叶玉洁.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

[2].郭丹.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杨凤涛,董玉红,王粉,秦俊晓.袋鼠式护理对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

[4].郑淑文.乳房按摩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自信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5].陆久凤.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6].蒋玮玮,孔雯,姚周燕,吕云飞,商祯茹.NICU早产儿母婴分离期内母亲泌乳量不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

[7].郑海洋,谢小曼,黄洁.分阶段指导母乳收集方法对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许娟娟,陈浪,梁玮伦,钟远梅.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9].谭利花.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10].刘守桓,滕腾,李泽钧,石雪雯,李雪梅.母婴分离模型的应用及其诱导抑郁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

标签:;  ;  ;  ;  

母婴分离论文-叶玉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