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比例定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数学,比例定势,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比例定势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1](2016)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比例定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关的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比例问题为知识点,在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寻找数学情境问题,建立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生态化课堂的实验班,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比例定势。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非比例问题解决中呈现显着差异,实验班显着优于控制班。(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A)》期刊2016年09期)
薛钧东[2](2014)在《立思维目标 破思维定势——例析反比例函数与面积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数学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体现在函数及其图像上,尤其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有关面积和的关系的基本图形。可以利用形来确立解题的方向,明确目标,在找不到目标时找关键点(特殊点),利用其坐标构建与面积的联系,以点带面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减少探索过程和节省解题时间。(本文来源于《文理导航(中旬)》期刊2014年12期)
关善玲,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范晓红[3](2008)在《不同年级学生解应用题过程中的比例定势及其发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小学2年级到大学1年级共选取614名学生,对其在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存在的比例定势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解题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但解决非比例问题的正确率低于比例问题;学生比例定势错误率随着年级的增加呈倒U型分布,在3、4年级阶段出现比例定势错误率的最高峰;学生犯其它类型错误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有、无插图对比例应用题影响不大,却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解决线性问题和加法问题。(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关善玲[4](2008)在《学生解应用题过程中比例定势现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数学问题的结构特征、表征机制、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影响数学解题的因素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本研究从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学生解题结果和解题过程的眼动指标,考察学生在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的比例定势倾向现象,和学生解题过程中采用的解题策略。本研究包含了两部分实验,被试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第一部分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时表现出来的比例定势现象的发展趋势以及插图对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影响;第二部分实验主要考察不同水平学生解数学应用题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学生解题水平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提高;比例定势错误率随着年级的增加呈倒U型分布。(2)有、无插图对学生解比例应用题影响不大,却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解决线性问题和加法问题。(3)高水平解题者的解题效率高于低水平解题者,高水平解题者的解题策略倾向于问题模型策略,而低水平解题者的解题策略更倾向于直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8-03-01)
关善玲,闫国利[5](2007)在《2—5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过程中比例定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会比例方法后,经常会用比例方法来解决非比例问题,即比例定势。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 了解在我国小学生中比例定势存在的情况,并以眼动仪为工具,探讨解决问题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解题时的眼动特征。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4(年级)×4(题目类型)×2(插图)混合实验设计,描述比例定势在我国小学生中(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比例定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初中数学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体现在函数及其图像上,尤其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有关面积和的关系的基本图形。可以利用形来确立解题的方向,明确目标,在找不到目标时找关键点(特殊点),利用其坐标构建与面积的联系,以点带面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减少探索过程和节省解题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比例定势论文参考文献
[1].韩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比例定势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
[2].薛钧东.立思维目标破思维定势——例析反比例函数与面积问题[J].文理导航(中旬).2014
[3].关善玲,臧传丽,闫国利,冯本才,范晓红.不同年级学生解应用题过程中的比例定势及其发展特征[J].心理研究.2008
[4].关善玲.学生解应用题过程中比例定势现象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5].关善玲,闫国利.2—5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过程中比例定势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