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构造论文-赵立东,曹万林,阚文亮,陈泽巧,陈钱佳

抗震构造论文-赵立东,曹万林,阚文亮,陈泽巧,陈钱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式钢管混凝土柱,分腔焊接钢板,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抗震性能

抗震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赵立东,曹万林,阚文亮,陈泽巧,陈钱佳[1](2019)在《不同构造复式钢管混凝土足尺柱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3种截面形式、2种剪跨比共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各试件施加相同轴力.截面钢构形式分别为圆钢管、外圆内圆复式钢管和带分腔焊接钢板的复式钢管.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试验结果表明:除剪跨比2.2且未设置腔体构造的钢管混凝土柱外,其余试件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稳定;增加截面含钢率或提高剪跨比,可使试件在达到相同位移角时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设置内圆钢管和分腔焊接钢板可提高构件承载力,对较小剪跨比试件的延性改善显着;降低剪跨比可显着提高构件初始刚度,但刚度退化速度较快,累积损伤效应更加显着;各试件在达到极限位移角时,设置腔体构造的剪跨比较小试件的累积耗能更高;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本文采用的钢管混凝土柱实用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偏于保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玉,赵婷,成斌,高明[2](2019)在《丹巴碉楼抗震减灾构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丹巴县藏羌碉楼在高烈度地震中存在并沿用至今,其中必然蕴藏着科学的抗震设防思想和合理的抗震构造设计。文章通过对丹巴地区藏羌碉楼构造技术调查,从建筑的平面形态、高宽比、形体的收分、石材的组砌、乾棱子的设计、过江石的布置、木圈梁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其抗震构造技术,期望通过对地域建筑技术的发掘和改进,为藏族和羌族碉楼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赵立东,曹万林,刘亦斌,申朝旭,陈学鹏[3](2019)在《不同腔体构造圆钢管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腔体构造对圆钢管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不同腔体构造的大截面尺寸圆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钢构件分别为圆钢管、圆钢管腔内焊接环向及竖向肋板并设置钢筋笼以及圆钢管内置圆钢管,其中后两者钢构件用钢量相等。各试件的轴力均相等。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延性、耗能及破坏特征。研究表明:竖向肋板的设置可以提高构件的受弯承载力;环向肋板可以显着约束钢管径向变形;内置圆钢管强化了核心区混凝土的约束,使得外钢管弹塑性变形能力增强;含钢率相等条件下,圆钢管内置圆钢管混凝土短柱与圆钢管腔内焊接环向及竖向肋板并设置钢筋笼混凝土短柱相比,虽然水平承载力略有下降,但是其延性系数和累积耗能能力有显着提高; 3个不同腔体构造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为0. 41、0. 53、0. 58,均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圆钢管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试验值高于按照我国规范和规程所得出的计算值,表明我国规范和规程在计算足尺试件承载力时,结果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倩[4](2019)在《建筑幕墙抗震构造优化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幕墙的基本要求,这也需要幕墙的构造和检测能力能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改进。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幕墙抗震构造优化建模方法作为切入点,给出有限元模型、虚拟BIM模型、重点区域模型等内容,再以此为基础,借助仿真测试方式对不同建模方法的优劣势进行评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6期)

王凌锋[5](2018)在《对比研究中美抗震规范中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构造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每每谈到地震犹如谈虎色变。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十年前的8.0级汶川地震让我们仍然记忆犹新。据调查,汶川地震中大多数框架结构未能出现“强柱弱梁”的结构破坏形式,相反,柱铰先于梁铰出现并逐步发展到破坏,即发生“强梁弱柱~([2])”脆性破坏,导致了大量建筑物的倒塌,给国人带来了灾难性损失。据研究,RC框架结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下结构的延性远比“强柱弱梁”延性差。本文依据中国、美国、欧洲抗震设计规范,结合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形成的机制,指出了影响“强柱弱梁”形成的几个因素如现浇楼板及其钢筋作用、轴压比、地震力降低系数、梁柱配筋率、填充墙等。本文主要研现浇楼板及其钢筋与框架梁一起参与受力影响“强柱弱梁”的实现。为了提高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储备能力,本文采用SAP2000对RC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了中、美、欧洲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构造措施的延性储备。得出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美国ACI规范中构造措施下RC框架结构实的延性储备最高,我国抗震规范中采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值稍显不足。并给出了不同抗震等级下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建议值。本文完成的工作具体如下:1、本文根据RC框架结构形成“强柱弱梁”机制延性的特点,先后列举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美国ACI、欧洲Euro Code规范有关这一方面的构造措施,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RC框架结构关于“强柱弱梁”的实现特点。并在第二章专门着重介绍了弹塑性分析理论。2、本文先用PKPM对不考虑现浇楼板及其钢筋的作用的矩形截面梁进行配筋计算和弹性分析,再结合SATEWE弹性计算出来的结果,参照有关文献中的公式通过手算,将美国ACI规范、欧洲EC8规范里的有关现浇楼板及其钢筋的作用转换成柱端弯矩增大系数~([2])。3、本文依据转换成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值重新计算RC框架柱配筋,假定理想的RC框架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各模型分别在7度(0.15g)、8度(0.30g)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各模型在的基底剪力、位移以及梁柱塑性铰出现的时间、顺序、发展状态以及结构的损害程度来研究中、美、欧洲抗震规范中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耗能机制和延性储备。结合弹塑性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给出了一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8-12-06)

马恩品[6](2018)在《砖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设计的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砖砌体结构房屋由于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并可就地取材的优点在我国中小城镇及美丽乡村建设中仍然受到广泛应用。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对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文章结合新规范,对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探析,供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时参考。(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18期)

何瑞玺[7](2018)在《山区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要点与构造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分析了高墩桥梁的震害特点,从而提出山区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法与要点,分别从桥梁选址、上部结构、支座体系、下部墩柱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归纳了高墩桥梁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山区高墩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保证交通运输系统的通畅。(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陈磊[8](2018)在《地铁车站与区间工程中抗震分析及抗震构造措施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是地铁设计中保证地铁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南京地铁某地下车站、地下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地震作用下地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采用静力分析法、反应位移法、二维时程分析法、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地下空间结构的结构内力、结构变形进行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以南京地铁某地下车站、地下区间为工程背景,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在地质评价指标、稳定性评价指标及抗震设计指标下分析了地铁建设的可行性;(2)以南京地铁某地下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车站等效静力计算、反应位移法抗震计算和动力时程计算分析,得到结构变形和受力的最不利位置。通过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与静力计算法、反应位移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对结构内力、结构变形进行抗震设计性能评价,得出其地下车站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设计满足抗震性能I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设计满足抗震性能II要求。(3)以南京地铁某地下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静力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分析计算,发现区间隧道变形和受力最不利位置为隧道顶部、肩部和左右侧拱腰。(4)利用上述地铁车站和区间的抗震分析中结构变形和受力薄弱处,针对性地对工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设计,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和抗弯承载能力。基于南京地铁某地下车站、地下区间进行抗震分析的结果在实践上对地质条件相差不大的地区进行修建地铁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另外,本文采用了传统的、典型的抗震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其同样也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相对有价值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8-01)

林信武[9](2018)在《装配式桥墩的抗震设计技术与构造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装配式桥墩的技术特点,该结构型式抗震性能的关键是连接处的易损性;总结了装配式墩柱节段间及其与盖梁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灌浆套筒连接和后张预应力连接两种方式,并分析了这两种连接方式的技术要点和抗震构造;归纳了装配式桥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特别对承插式连接进行了总结分析。保证装配式桥墩接缝连接的易损性,是对该结构型式抗震性能保障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武海鹏,乔崎云,曹万林,殷飞,李翔宇[10](2018)在《不同构造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截面加强构造对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长轴方向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5个试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水平荷载往复加载2次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截面构造主要包括1种基本构造和4种加强构造,加强构造主要有,上柱及下柱分叉面下一层纵向受力钢板加厚构造,下柱分叉面下一层增加腔体构造,及在多腔加强基础上角部腔体内设置角钢或圆钢管的加强构造。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大多发生在下柱下水平隔板处,表现为焊缝边缘热影响区钢板开裂及延伸引起的钢板撕裂;焊缝布置位置是影响试件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角部腔体内设置角钢或圆钢管构造效果最好,增厚钢板构造效果次之,多腔加强构造效果最差;各试件承载力退化不明显,上柱变形、耗能较下柱高;各试件的屈服位移角均值约为1/101,峰值荷载对应位移角约为1/42,最大弹塑性位移角约为1/29,可用于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设计。(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抗震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丹巴县藏羌碉楼在高烈度地震中存在并沿用至今,其中必然蕴藏着科学的抗震设防思想和合理的抗震构造设计。文章通过对丹巴地区藏羌碉楼构造技术调查,从建筑的平面形态、高宽比、形体的收分、石材的组砌、乾棱子的设计、过江石的布置、木圈梁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其抗震构造技术,期望通过对地域建筑技术的发掘和改进,为藏族和羌族碉楼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赵立东,曹万林,阚文亮,陈泽巧,陈钱佳.不同构造复式钢管混凝土足尺柱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2].陈玉,赵婷,成斌,高明.丹巴碉楼抗震减灾构造技术[J].四川建筑.2019

[3].赵立东,曹万林,刘亦斌,申朝旭,陈学鹏.不同腔体构造圆钢管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学报.2019

[4].陈倩.建筑幕墙抗震构造优化建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5].王凌锋.对比研究中美抗震规范中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构造措施[D].安徽建筑大学.2018

[6].马恩品.砖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设计的问题探析[J].智能城市.2018

[7].何瑞玺.山区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要点与构造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

[8].陈磊.地铁车站与区间工程中抗震分析及抗震构造措施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9].林信武.装配式桥墩的抗震设计技术与构造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

[10].武海鹏,乔崎云,曹万林,殷飞,李翔宇.不同构造异形截面多腔钢管混凝土分叉柱抗震性能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18

标签:;  ;  ;  ;  

抗震构造论文-赵立东,曹万林,阚文亮,陈泽巧,陈钱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