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一类疫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疫苗,免疫规划,损耗系数
第一类疫苗论文文献综述
潘爱珍,顾丽华,李敏红,韩宗梅,徐校平[1](2019)在《浙江省第一类疫苗损耗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18年浙江省第一类疫苗损耗情况,为规范疫苗管理和合理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浙江省11个地市第一类疫苗接种和使用资料,统计各种疫苗的损耗系数,分析不同规格、剂型、地区的损耗系数差异。结果 2018年浙江省第一类疫苗平均损耗系数为1.22,其中单人份疫苗损耗系数为1.01,多人份疫苗损耗系数为1.76;液体型疫苗损耗系数为1.17,冻干型疫苗损耗系数为1.32。卡介苗损耗系数最高,为2.45;其次为白破二联疫苗,为1.73。3类城市群中Ⅲ类城市群损耗系数最高,为1.31;Ⅱ类城市群最低,为1.17。结论 2018年浙江省第一类疫苗损耗系数均低于国家标准,规格、剂型、地域与损耗系数有关,需因地制宜制定分配计划,合理安排接种周期以最大程度减少疫苗浪费。(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甘明,陈世毅,吕慧瑜,钟革,杨仁聪[2](2019)在《智能手机应用(APP)对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预防接种智能手机应用(APP)对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的效果,为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新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5个市的1~2岁、2~3岁和7~8岁叁个年龄组的适龄儿童,分为关联和未关联预防接种APP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CIIMS)分析比较两组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1~2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基础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35%和86.99%(χ2=5,519.53,P<0.05);7~8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9.44%和96.37%(χ2=785.02,P<0.05),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次的接种率分别为92.28%和87.80%(χ2=523.11,P<0.05);2~3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含麻类疫苗第一剂次的及时率分别为76.44%和68.75%(χ2=2,705.93,P<0.05),第二剂次的及时率分别为67.41%和56.39%(χ2=4,648.36,P<0.05)。结论预防接种APP能有效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本文来源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期刊2019年03期)
高晨辉[3](2019)在《第一类疫苗受种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基于疫苗异常反应的法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为保障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受种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必要在对比研究域外其他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明确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扩大行政补偿的范围,偶合症也应当予以考虑;提高行政补偿的标准,完善行政补偿的方式等。同时,探讨我国试点地区基础保险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保障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受种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林光灿,潘伟毅,萧剑雄,陈俊磊[4](2018)在《福建省2017年第一类疫苗报废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福建省第一类疫苗报废情况及原因,为加强管理,减少疫苗损耗报废,提高疫苗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各级CDC上报的2017年第一类疫苗损耗报废数据。结果 2017年全省共报告报废疫苗12 889支/瓶,报废率0.14%(12 889/9 472 689);疫苗报废主要原因是冷链故障(37.91%)、意外停电(31.27%)、疫苗过期(13.6%)。结论应科学制定第一类疫苗计划,规范冷链管理,并对脱离冷链情况开展合理评估,将有助于减少疫苗报废。(本文来源于《海峡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华蕾,寇光平,王志谦,杜红忠,巨洲峰[5](2018)在《2004-2016年陕西省宝鸡市免疫规划儿童第一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宝鸡市近年来第一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分析宝鸡市2004-2016年GAVI项目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第一类疫苗有关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信息。结果 2004-2016年宝鸡共报告第一类疫苗不良反应个案897例,报告发生率为9.77/10万,其中一般反应701例(78.15%),异常反应196例(21.85%)。报告例数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85例,31.77%),儿童白破疫苗(163例,18.17%)和A群流脑疫苗(89例,9.92%)。异常反应临床诊断居前3位的分别为过敏性皮疹(159例,81.12%),无菌性脓肿(13例,6.63%)和血管性水肿(7例,3.57%)。结论儿童疫苗不良反应以无细胞百白破为主,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性皮疹。(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8年07期)
张首富,姜仁杰,卢正祥,潘铭[6](2017)在《儿童监护人购买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补充保险影响因素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儿童监护人对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补充保险的认知、投保方式和投保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接种日对前来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留守儿童、城区的儿童、接受村或社区医生宣传和感觉无经济负担的家长更愿意投保;58.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推行该保险的必要,购买的家长中,45.1%的家长选择微信自助投保。结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充保险的投保率受是否为留守儿童、城乡经济差异、保险知晓途径和家长经济负担影响,应结合多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宣传,开辟多种投保方式,方便家长投保。(本文来源于《江苏预防医学》期刊2017年06期)
陈鑫龙[7](2017)在《发生异常反应最高可获3万元保险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陈鑫龙) 日前,为规范云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出台了《云南省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对象为在云南省范围内接种(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7-07-25)
田燕,史学慧[8](2017)在《走出第一类疫苗供货困局》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对于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政府有关部门也有明确的时间表。可近段时间来,湖南日报接到不少群众反映,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经常缺货,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接种。对此,近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7-06-01)
李沃林,李韶忠,莫艳玲[9](2016)在《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某镇0~7岁儿童第一类疫苗和部分第二类疫苗接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5年东莞市某镇0~7岁儿童第一类疫苗及部分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按1∶5比例随机抽取全镇2 268名儿童的疫苗接种档案,分析本地和外地户籍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和在不同年龄内的接种完成率、部分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对第一类疫苗的替代率。结果本地和外地儿童11种第一类疫苗接种率分别在86.12%~96.89%、83.72%~96.18%之间,各疫苗接种率在本地与外地儿童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0~1岁、2~3岁、4~5岁、6~7岁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完成率分别为93.85%、86.61%、73.94%、68.60%,呈逐渐下降趋势。本地儿童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接种率(69.37%、65.72%)显着高于外地儿童(56.88%、55.06%)。本地儿童的自费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灭活甲型肝炎疫苗的替代率(32.68%、40.59%、22.82%、26.14%)显着高于外地儿童(23.41%、30.77%、16.41%、19.66%)。结论该镇小年龄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较高;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大龄儿童的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促进儿童第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本文来源于《中国疫苗和免疫》期刊2016年05期)
汪丹[10](2016)在《同种疫苗儿童优选第一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月23日晚,市疾控中心公布本市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详细名单。有家长疑惑,第一类疫苗和第两类疫苗为何有重复的品种?该如何选择两类疫苗?昨天,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孙美平详解疫苗名单,建议市民同种疫苗儿童优选接种第一类。两类疫苗为何有重复?(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6-03-25)
第一类疫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智能手机应用(APP)对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的效果,为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新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5个市的1~2岁、2~3岁和7~8岁叁个年龄组的适龄儿童,分为关联和未关联预防接种APP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CIIMS)分析比较两组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1~2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基础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35%和86.99%(χ2=5,519.53,P<0.05);7~8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9.44%和96.37%(χ2=785.02,P<0.05),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二剂次的接种率分别为92.28%和87.80%(χ2=523.11,P<0.05);2~3岁年龄段两组儿童的含麻类疫苗第一剂次的及时率分别为76.44%和68.75%(χ2=2,705.93,P<0.05),第二剂次的及时率分别为67.41%和56.39%(χ2=4,648.36,P<0.05)。结论预防接种APP能有效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一类疫苗论文参考文献
[1].潘爱珍,顾丽华,李敏红,韩宗梅,徐校平.浙江省第一类疫苗损耗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2019
[2].甘明,陈世毅,吕慧瑜,钟革,杨仁聪.智能手机应用(APP)对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影响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9
[3].高晨辉.第一类疫苗受种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基于疫苗异常反应的法律研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
[4].林光灿,潘伟毅,萧剑雄,陈俊磊.福建省2017年第一类疫苗报废情况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
[5].华蕾,寇光平,王志谦,杜红忠,巨洲峰.2004-2016年陕西省宝鸡市免疫规划儿童第一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8
[6].张首富,姜仁杰,卢正祥,潘铭.儿童监护人购买第一类疫苗异常反应补充保险影响因素的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7
[7].陈鑫龙.发生异常反应最高可获3万元保险补偿[N].云南日报.2017
[8].田燕,史学慧.走出第一类疫苗供货困局[N].湖南日报.2017
[9].李沃林,李韶忠,莫艳玲.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某镇0~7岁儿童第一类疫苗和部分第二类疫苗接种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
[10].汪丹.同种疫苗儿童优选第一类[N].北京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