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放大系数论文-李瑞山,袁晓铭

场地放大系数论文-李瑞山,袁晓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场地放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场地放大系数,理论解答,地震动参数区划图,NEHRP

场地放大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山,袁晓铭[1](2019)在《场地放大系数的理论解答》一文中研究指出场地系数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规范中考虑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关键指标,决定着各类工程结构设防水准,但国内外规范就此存在显着差别。采用土层–基岩理想场地模型,导出了土层场地与参考基岩场地地震动响应定量关系解析表达。提出了场地放大系数一般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规范场地系数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土层场地地震动响应与参考基岩场地相比,在全频域空间恒定表现为放大,场地放大系数随场地变软整体表现出增大趋势,这与美国新规范场地系数取值和规律一致;中国规范中软场地系数取值严重偏于保守,强烈地震动作用下软场地系数小于1的现象不合理,中国规范Ⅳ类场地系数普遍小于Ⅲ类的取值方案有待商榷。(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姜治军[2](2018)在《强震动台站的场地V_(S30)估计及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具有显着影响,是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面运动(地震动)是震源特征、路径特性和场地特征叁方面因素的体现,其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因此是研究场地条件影响机制的重要数据基础。虽然目前全球强震记录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强震台站场地资料的完整性,大量已获取的强震记录无法应用,进而严重制约了对场地条件影响的研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强震记录及部分台站的剪切波速数据估计缺乏勘测试验数据、或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强震台站的场地条件参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强震资料对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估计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参数V_(S30)。在确定中国西部地区台站场地V_(S30)的前提下,以其为变量建立了定量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经验模型。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广义反演技术获取了强震台站的场地放大,再利用均方根阻抗比方法,建立了不同强震台站的场地1/4波长深度内等效剪切波速间的关系,根据剪切波速已知的台站,确定了缺乏剪切波速数据的台站的场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V_(S30)。(2)基于台站场地的浅层(深度小于30 m)土体剪切波速以及单台场地放大曲线,提出了确定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的方法。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该方法避免了估计V_(S30)时对速度梯度延拓模型的依赖。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3)以中国西部地区强震台站的场地资料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场地卓越周期T0与场地V_(S30)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经验模型。利用经验模型确定了中国西部地区缺乏剪切波速、且不满足广义反演前提的台站的场地V_(S30)。将经验模型与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相比较表明:经验模型估计值在表征场地放大方面具有优势,其与场地放大系数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利用其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离散性更小。(4)以中国西部地区实际钻孔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土体非线性特性对场地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强震记录建立了考虑土体非线性效应的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符合中国西部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利用包含这一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的衰减关系计算了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衰减关系能够反映土体非线性反应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8年09期)

解全才[3](2018)在《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及实时校正场地放大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五期间,我国累计部署约2000个强震动台站,台站分布密度增加,观测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我国即将实施“国家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工程”建设,建成后台网台间距将达到20km-40km,资料能够快速获取。但强震动数据在滑动分布反演方面尚未应用于地震应急和灾害评估中。强震动数据大量应用于实时或者近实时地震动预测系统中,在实时场地放大系数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大多利用标量值来表征场地放大系数,缺少实时校正依赖于频率的场地放大系数的研究,期望通过研究改进实现在地震应急与地震动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强震动数据深入应用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和地震动预测方面主要研究了快速基线校正获取可靠永久位移的方法、利用近场位移进行快速滑动分布反演、实时校正依赖于频率的场地放大系数叁个方面的内容。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分析了强震动记录基线漂移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提出的基线校正方法,针对现有基线校正方法自动化程度低,难以快速获取近场位移的问题,改进和完善了自动基线校正方法,形成了针对国内外多种强震动仪器记录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获取永久位移的能力,并利用改进的基线校正方法对不同强震动台网的强震动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附近GPS台站记录的位移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显示改进的方法能够获得近场专业强震动仪记录到的强震动记录的永久位移,同时也检测到P-alert台网近场永久位移偏离严重,显示大地震发生时MEMS传感器记录强震动数据可能难以恢复可靠近场永久位移。2.总结了均匀半空间和水平成层半空间的同震位错理论和反演理论及方法。利用台湾CWB和NCREE强震动台网记录到的近场永久位移数据,GPS数据,Sentinel-1A和ALOS-2 InSAR数据基于单断层模型和双断层模型分别反演与联合反演得到了美浓地震滑动分布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模型下反演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单一发震断层模型结果更加合理。研究显示地震以倾滑为主,主要滑动破裂集中在9千米到15千米之间,并没有延伸到地表,破裂主要发生震中西北区域,近地表最大滑动量为0.95米,最终矩震级为6.29,平均应力降为1.21MPa,最大应力降为6.31MPa。3.利用日本F-net测震数据基于考虑震源时间函数效应的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得到了熊本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动台网记近场永久位移,ALOS-2 InSAR数据,Geonet位移数据分别建立单一断层和分段式断层模型进行滑动分布单独反演与联合反演研究,显示分段式断层模型结果更加合理,滑动分布主要在震中东北方10到30千米间,同时震中附近具有较大的滑动量,破裂延伸到地表,分段1断层模型平均滑动量为2.19米,最大滑动量6.00米,平均应力降19.66MPa,最大应力降90.75MPa。分段2断层模型平均滑动量约1.48米,最大滑动量为4.00米,平均应力降为15.72MPa,最大应力降为116.62MPa,矩震级为7.04,破裂过程在阿苏火山西南段结束。基于K-net和Kik-net快速获取的永久位移反演滑动分布结果和基于Geonet GPS位移数据、Sentinel-1A InSAR形变数据反演得到滑动分布结果都比较一致而且可靠,研究显示大震后利用高密度强震动台网后快速获取滑动分布用于震后应急响应和灾害评估是切实可行的。4.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场地放大系数校正研究现状,显示利用标量数值来校正场地放大系数的方法不能产生依赖于频率的放大系数,因此研究实时校正依赖于频率的场地放大系数,设计因果递归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IR)来建模场地放大系数,完成了软件实现。收集了Kik-net IBRH10与IBRH19两个台站208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利用谱比法得到了井下台站和地面台站之间的相对场地放大系数,设计IIR滤波器对井下观测数据滤波模拟得到了自由地表地震动。利用谱比法计算IBRH10和IBRH19两个台站间的相对谱比,设计因果递归滤波器实现场地放大系数,模拟得到了IBRH10台的加速度时程和傅里叶谱。统计分析所有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仪器地震烈度,发现预测准确程度有较大提高。本方法很好的改进了加速度时程和仪器地震烈度的预测。为场地放大系数的实时校正提供了一种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5.以熊本地震为例,基于联合反演滑动分布结果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模拟得到了熊本地震KMMH12台站与KMMH13台站的基岩加速度时程,提出将IIR方法引入到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模拟。通过熊本地震两个台站从井下到地表的模拟和自由地表台站之间的模拟,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将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对更加准确的预测地震动场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8-05-01)

卞方东,丁海平[4](2017)在《基于KiK-net强震记录场地放大系数的深度校正因子估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KiK-net强地震动观测台网记录了大量的地表和钻孔下基岩加速度记录,这为分析场地地震效应提供了基础。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合理性,对震级、震中距及震源距进行了选择,筛选出102个台站1 233组数据记录。利用这些地震记录,采用Cadet提出的场地放大系数的校正因子方法,计算、拟合了基于土层深度的放大系数校正曲线函数,并根据得到的场地放大系数的校正因子,计算了场地影响系数Fa,给出了不同场地影响系数的建议值。结果表明,深度校正因子的估计对基于中国场地分类的场地调整系数有着潜在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7年04期)

姜治军[5](2017)在《强震动台站的场地V_(S30)估计及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具有显着影响,是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面运动(地震动)是震源特征、路径特性和场地特征叁方面因素的体现,其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因此是研究场地条件影响机制的重要数据基础。虽然目前全球强震记录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强震台站场地资料的完整性,大量已获取的强震记录无法应用,进而严重制约了对场地条件影响的研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强震记录及部分台站的剪切波速数据估计缺乏勘测试验数据、或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强震台站的场地条件参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强震资料对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估计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参数V_(S30)。在确定中国西部地区台站场地Vs30的前提下,以其为变量建立定量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经验模型。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广义反演技术获取了强震台站的场地放大,再利用均方根阻抗比方法,建立了不同强震台站的场地1/4波长深度内等效剪切波速间的关系,根据剪切波速已知的台站,确定了缺乏剪切波速数据的台站的场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V_(S30)。(2)基于台站场地的浅层(深度小于30 m)土体剪切波速以及单台场地放大曲线,提出了确定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的方法。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该方法避免了估计V_(S30)时对速度梯度延拓模型的依赖。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3)以中国西部地区强震台站的场地资料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场地卓越周期T0与场地V_(S30)的关系,建立两者的经验模型。利用经验模型确定了中国西部地区缺乏剪切波速、且不满足广义反演前提的台站的场地V_(S30)。将经验模型与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相比较表明:经验模型估计值在表征场地放大方面具有优势,其与场地放大系数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利用其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离散性更小。(4)以中国西部地区实际钻孔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土体非线性特性对场地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强震记录建立了考虑土体非线性效应的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符合中国西部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利用包含这一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的衰减关系计算了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衰减关系能够反映土体非线性反应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7-05-01)

吴晓阳,陈龙伟,袁晓铭,王维铭[6](2017)在《场地PGA放大系数与场地特征参数相关性及地震动快速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场地地震动PGA放大系数是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烈度速报技术及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输入的基础。搜集整理日本Kik-net台网239个Ⅱ场地台站的地震记录,以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特征周期T、场地v_(s30)以及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_(se)为场地特征参数,以井下记录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场地PGA放大系数F_(PGA)与场地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地表PGA值40 Gal作为预警阈值,采用回归决策树CART方法建立了地震预警的特征参数组合标准。分析结果表明:场地F_(PGA)与场地覆盖层厚度D及场地特征周期T负相关,与场地vs30正相关,与vse相关性可忽略;F_(PGA)与场地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随着场地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增大;通过搜集的地震数据对基于CART分类方法建立的场地地震动预警参数指标进行回判检验,检验的总体成功率达到90.09%,其中不预警的成功率为93.64%,预警成功率82.68%。虽然地震动快速评估方法总体成功率达到90%以上,但仍存在5.61%偏于危险的"漏判",所以本文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7年01期)

姜金征,蒋越,惠杨[7](2016)在《基于DEM的场地放大系数的烈度速报修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震后烈度速报是应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场地条件是影响烈度速报结果的重要因素。根据高程、坡度、剪切波速及土层放大因子系数之间的关联特征,计算得到场地校正后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应用于辽宁地区灯塔5.1级和盖县4.3级两次实际震例,对场地校正前、后的烈度图以及实际宏观调查烈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经场地校正后的烈度分布图更符合实际宏观调查结果。(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伍林伟[8](2016)在《含软弱夹层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含软弱夹层是场地土层分布的常见现象,现行抗震规范有关场地分类的相应规定中却并未考虑软弱夹层这一特殊土层单元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抗震设计时合理考虑软弱夹层的隔震减震作用可以节约抗震设防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含软弱夹层场地地面地震响应规律具有具大的工程应用价值。等效线性化方法是目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通用方法,本文在阐述等效线性化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运用等效线性化程序EERA计算了不同输入地震动、不同软弱夹层厚度和不同软弱夹层位置情况下,含软弱夹层场地的地面地震响应,得到了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各因素的变化关系曲线图,总结了各因素对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计算与分析发现: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受输入地震动强度、软弱夹层厚度和软弱夹层位置的综合影响,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和软弱夹层所处位置的加深,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均会呈现逐渐减小直至保持不变的规律,且变化曲线的转折点处所对应的强度或位置值均受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在2~20m的范围内,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这可能是由于在其中一段软弱夹层厚度值范围内,场地的卓越周期与输入地震动的主周期接近所导致的,且该范围受输入地震动和软弱夹层位置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姜治军,胡进军,张齐,谢礼立[9](2016)在《考虑土层非线性效应的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四川地区场地放大效应对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该地区105个场地的钻孔资料和897条强震记录,结合强震数据分析和等效线性化计算结果讨论了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场地放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土层非线性反应的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并探讨了模型在地震动估计中的应用效果。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表明:当地震动强度较小时,场地放大系数随Vs30增大而减小,减小的幅度与反应谱的周期相关,当周期为0.2 s时,减小得最为显着;当地震动强度较大时,在同一场地上,场地放大系数随地震动强度增大而减小,减小的幅度与反应谱的周期相关,当周期大于1 s时,场地放大系数与地震动强度无关;此外,土层非线性反应对地震动的影响随场地变硬而不明显,当Vs30大于500 m/s时,可忽略这一影响。与只考虑线性场地反应影响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相比,利用本文模型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可显着地减小估计四川地区地震动时的标准差,尤其对于近场短周期地震动减小幅度可达12%。(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刘林超,闫启方,刘滕[10](2015)在《上覆分数阶粘弹性饱和场地土位移地震放大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土体液相和固相的耦合作用,将基岩上覆场地土视为两相饱和多孔介质。为了考虑饱和场地土的粘弹性特性,其固相土骨架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分数阶Kelvin粘弹性模型来描述,建立了上覆分数阶粘弹性饱和场地土在简谐地震波作用下的运动控制方程。运用分数导数的性质并考虑上覆场地土的边界条件和透水性条件求解了上覆分数阶粘弹性场地土在简谐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问题,得到了饱和场地土的位移地震放大系数。采用数值算例分析讨论了分数导数的阶数、液固耦合系数、土体模型参数、基岩土体剪切模量比等参数对位移地震放大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数导数的阶数、液固耦合系数、土体模型参数、基岩土体剪切模量比对饱和场地土的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压实场地土,可以达到增大液固耦合系数减小地震响应的作用,通过增大饱和场地土的粘性和剪切模量也可以减小地震反应。(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场地放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具有显着影响,是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面运动(地震动)是震源特征、路径特性和场地特征叁方面因素的体现,其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因此是研究场地条件影响机制的重要数据基础。虽然目前全球强震记录较为丰富,但是受限于强震台站场地资料的完整性,大量已获取的强震记录无法应用,进而严重制约了对场地条件影响的研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强震记录及部分台站的剪切波速数据估计缺乏勘测试验数据、或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强震台站的场地条件参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强震资料对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估计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参数V_(S30)。在确定中国西部地区台站场地V_(S30)的前提下,以其为变量建立了定量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经验模型。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广义反演技术获取了强震台站的场地放大,再利用均方根阻抗比方法,建立了不同强震台站的场地1/4波长深度内等效剪切波速间的关系,根据剪切波速已知的台站,确定了缺乏剪切波速数据的台站的场地V_(S30)。利用日本、美国加州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强震台站的场地V_(S30)。(2)基于台站场地的浅层(深度小于30 m)土体剪切波速以及单台场地放大曲线,提出了确定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的方法。利用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区的强震资料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效果。该方法避免了估计V_(S30)时对速度梯度延拓模型的依赖。将方法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确定了部分钻孔深度小于30 m的台站的场地V_(S30)。(3)以中国西部地区强震台站的场地资料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场地卓越周期T0与场地V_(S30)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经验模型。利用经验模型确定了中国西部地区缺乏剪切波速、且不满足广义反演前提的台站的场地V_(S30)。将经验模型与其他方法估计结果相比较表明:经验模型估计值在表征场地放大方面具有优势,其与场地放大系数之间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利用其估计场地放大系数的离散性更小。(4)以中国西部地区实际钻孔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土体非线性特性对场地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强震记录建立了考虑土体非线性效应的场地放大系数模型。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符合中国西部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利用包含这一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的衰减关系计算了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衰减关系能够反映土体非线性反应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场地放大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瑞山,袁晓铭.场地放大系数的理论解答[J].岩土工程学报.2019

[2].姜治军.强震动台站的场地V_(S30)估计及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8

[3].解全才.断层滑动分布反演及实时校正场地放大系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4].卞方东,丁海平.基于KiK-net强震记录场地放大系数的深度校正因子估计及应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7

[5].姜治军.强震动台站的场地V_(S30)估计及场地放大系数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

[6].吴晓阳,陈龙伟,袁晓铭,王维铭.场地PGA放大系数与场地特征参数相关性及地震动快速评估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

[7].姜金征,蒋越,惠杨.基于DEM的场地放大系数的烈度速报修正方法研究[J].防灾减灾学报.2016

[8].伍林伟.含软弱夹层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

[9].姜治军,胡进军,张齐,谢礼立.考虑土层非线性效应的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6

[10].刘林超,闫启方,刘滕.上覆分数阶粘弹性饱和场地土位移地震放大系数[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

标签:;  ;  ;  ;  

场地放大系数论文-李瑞山,袁晓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