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地区7级强地震前中强地震条带特征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郭培兰,莫佩婵,李莎,牟剑英[1](2021)在《广西东部两次5级地震预测回顾与讨论》文中指出2016—2019年间,广西东部发生2016年7月31日苍梧5.4级地震和2019年10月12日北流5.2级地震,震前给出了正确的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意见。两次地震的长期预测主要依据是东南沿海地震带中强地震期幕特征及桂西、桂东南5级地震所具有的韵律特征,是长期预测的主要依据;中期和短期预测依据主要是3级地震增强异常、震群活动、桂平西山水位、北海咸田水位、合浦石康水位、南宁石埠水位等前兆异常及桂北弱震区2.8级地震平静;发震地点的依据主要是4级显着地震、震群有序分布、地震条带、地震空区、地磁低点位移等地震活动异常和地震前兆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
谢卓娟[2](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郭培兰,向巍,阎春恒,莫佩婵,黄惠宁,谢夜玉[3](2019)在《广西北流MS5.2地震测震学异常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10月12日广西北流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该地震的发生,标志着东南沿海地震带已经进入第5活跃幕。在收集北流地震前广西及邻区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此次地震序列和测震学指标异常的特征,结果显示:北流5.2级地震属前-主-余型地震序列,震前存在地震活动性异常。为广西地区强震震后趋势判断、震前预测提供依据。
王霞,梁向军,宋美琴[4](2019)在《华北地区地震条带的统计分析》文中认为该文对华北地区1970-2017年的地震条带进行识别清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MS≥5地震前出现条带的比例约为50%,且华北地区ML≥3.0地震条带的持续时间、长度、起始震级均与主震震级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可将地震条带作为地震预测的依据之一,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来综合做出未来震情的判定。
张年明,王绍然,郑健志,张华,郑永通,赖福霖[5](2017)在《再论台湾岛及邻近海域强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现象及成因初探》文中认为台湾岛1999年9月21日在南投发生7.6级地震前有出现地震条带现象,在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用地震条带方法对2004年12月台东海外7.0级地震、2006年12月高雄海外7.2级地震和2016年2月6日高雄6.7级地震前的地震图像进行分析发现,这3次地震前也存在ML5.5级以上地震条带现象,说明近年来台湾岛及邻近海域强地震前都有地震条带出现.对这些条带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EN向地震条带是受菲律宾板块挤压形成的,沿台湾岛东部海岸排列的地震条带是受台湾岛东部的地震断层影响形成的,沿琉球海沟方向排列的地震条带是受琉球海沟断裂带影响形成的.研究结果对台湾岛及邻近海域的地震预报具有参考意义.
王金霞[6](2016)在《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前震现象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震是地震学术界公认的短临预报最有效的指标。为了研究全球7级以上大震的前震现象及特征,本文选取了1977年—2014年7级以上的大震,结合震源物理给出的前震定义,并根据定义从553次(478组)震例中挑选出64组前震震例,占总地震事件的13.4%。进而用统计学的方法,从前震与主震的时空强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前震与主震在时间间隔的分布上比较短且密集,前震主要发生在主震前10天以内,并且在这个时间段内,前震活动有明显的加速现象;空间距离优势分布在30km范围内;震级差优势分布在0.5~2.5级之间;在92%的前震震例中最大前震和主震的震源机制类型是一致的。通过对区域A、B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2013年2月6日所罗门岛8.0级地震和2014年4月1日智利8.2级地震前震现象的研究发现,前震具有以下特点,前震与主震震源机制具有一致性;前震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高度的成丛性,主震前地震活动有明显的加速现象:加速之后前震在空间分布上出现条带现象;主震前中小地震以每天几千米的速度向未来主震震中附近迁移;以及前震的b值较小,主震发生之后b值升高等特征。通过以上现象对前震加以识别,即使前震与主震的时间间隔、空间距离和前震的震级与主震震级不相关,也可以根据时间间隔、空间距离和震级差的优势分布对未来主震加以判断。
赖智华,钟智东[7](2015)在《赣南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MapSIS软件[1]编制地震震中分布图、M-t图、频度图、活动性参数扫描,台湾强震与赣南及邻区、闽粤沿海地区中强地震对应统计对赣南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发生需经历微震或有感地震活动增强过程,且中强地震发生具有与台湾地区、巴士系断裂带强震同步活动的特征,未来13年具备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条件,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蒋卉[8](2014)在《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使用基于统计物理概念的图像信息学(PI)算法分析了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研究中所用的数据为川滇地区(20.8°-34.0°N,97.2°-107.0°E)1970年1月1日到2012年6月1日的ML3.0以上的微震目录,算法中的参数设置是0.2°×0.2°的空间网格划分,地震活动的“参考时间窗”、“异常学习时间窗”、以及“预测时间窗”分别是10年、5年、5年。计算得到的热点丛集分布表示预测时间窗内相对的地震危险性,并且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了ROC检验。利用PI算法对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0级地震,以及2013年7月22日的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两次地震的震中都落在PI热点的丛集区。在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沿着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交汇的“三岔口”地区仍有热点的丛集。因此,在5年尺度上,“三岔口”地区的地震危险行仍值得关注。针对川滇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做了PI算法预测的回溯性检验。作为PI算法的拓展,研究中考虑了活动块体边界带对强震发生地点的约束,并利用活动块体边界带上的热点分布,定性地讨论了7级以上强震可能的发生地点以及变化趋势。考虑到地震目录中地震参数测定的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地震目录的扰动数字实验(结合川滇地区真实的GR关系以及截止震级的测定不确定性),来检验PI算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PI算法在面对一系列的震级扰动时表现稳定,这也显示了算法作为预测模型抗干扰的稳定性优点。论文工作在运用PI算法分析川滇地区中长期尺度的地震活动特征的同时,主要关注这一中长期地震预测算法与实际地震监测工作和实际强震预测工作之间的联系。且从强震预测的角度,考虑了活动块体边界带的因素;从地震监测的角度,考虑了震级测定的误差对PI算法的影响。
戴勇,高立新,胡博,尹战军,赵星[9](2012)在《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阴山地震带6.0级以上地震周期性规律等角度,着重研究了该区域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阴山地震带6.0级以上强震自公元849年以来,具有百年尺度的周期性特征,1900年之后进入第五活跃期,且当前应变处于较高状态,未来几年内该地震带发生6级以上地震可能性较大。临河—乌海—巴彦浩特地区是7.0级地震的主体空区。ML5.0以上地震具有以东经110°为轴东西对跳特征,东经110°以西地区是新一轮中等以上地震活动的主体区域。1970年以来,发生的6次5.9级以上地震前,均存在ML4.0级以上地震空区或条带。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阴山地震带逐渐形成两条明显的ML4.0级以上地震条带,条带交汇部位所在临河—乌海地区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区域。
薛艳[10](2012)在《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指出在天然地震研究中,巨大地震(本文指8级以上地震)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这首先是因为巨大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地震预测的首要对象。2004年以来全球特大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展全球地震活动,特别是巨大地震的预测研究已成为全球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从科学意义上看,巨大地震的孕育、发生需要特殊的构造环境和条件,包括地质构造环境与构造条件和地球内部物理条件。因此,本文首先地震活动性方面研究全球巨大地震,再对巨大地震的深部、浅部孕震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地震活动性方面,本文定量计算了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分析了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总结归纳了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特点,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序列演化的统计特征。数值模拟方面,首先从区域应力应变场特征、动力学发震机制、大震间的黏弹性应力触发、库水载荷触发等方面研究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其次,研究了板块俯冲带附近区域应力场特征,解释了逆冲型浅源巨大地震震源区附近俯冲角度比较小的原因,探讨了中深源地震的发生对浅源地震的影响。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全球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为45.5年,其次为32年;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显着周期为45.5年;低纬度环球剪切带为30.9年,其次为47.5年。②全球8级以上浅源地震中绝大多数为逆冲型,主要发生在俯冲型板块边界带上,其震源附近Benioff带倾角较小,俯冲板块的运动方向与海沟夹角较大;逆冲型巨大地震发生在两个板块接触部位,正断层型巨大地震发生在洋壳的侧坡上。③绝大多数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出现两类地震空区(空段);板内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中强以上地震形成增强活动环分布区(也称增强区),主震位于活动环包围的空区内,增强区内地震分布不均匀,震群活动显着;板缘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表现为强震的集中活跃或异常平静;板内巨大地震前中短期阶段震群频度增多,并形成小震活动图像;中深源地震活动增强、震源深度增大是板缘特大浅源地震前中短期阶段的特有现象。④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以逆冲型破裂为主,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前-主-余型地震和多震型地震均为逆冲型破裂;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中29.4%具有7级前震,明显高于中强地震中有前震的比例。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在印度板块的强烈推挤作用和下地壳软流层的水平拖拽下,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的水平运动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造成川西高原相对于四川盆地的差异性抬升,这是汶川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发生的重要动力学成因;汶川地震受到的来自巴颜喀拉地块边界带7级以上大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很小。地震孕育主要依赖于在背景应力场作用下,孕震断层自身的能量积累,地震间的触发作用仅仅是外因。地震强度和空间距离是影响触发作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应力触发角度解释了龙门山南段未破裂的原因;汶川地震的初始破裂点位于紫坪铺水库蓄水时库伦应力的减少区和放水时的库仑应力的增加区,但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非常有限,库水载荷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没有明显的触发作用。②通过库仑应力计算,得到当俯冲带倾角为30。时,最容易产生逆冲型破裂;当倾角大于60。和小于10。时,发生逆冲型地震的可能性不大。③岩石圈分层结构的水平差异运动(或地幔和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地形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台湾地区7级强地震前中强地震条带特征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地区7级强地震前中强地震条带特征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华北地区地震条带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和数据 |
2 分析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5)再论台湾岛及邻近海域强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现象及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活动条带的认识 |
2 2002年5月以后台湾岛出现的中强地震条带 |
2.1 2003年12月10日台东海域7.0级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 |
2.2 2006年12月25日高雄海外7.2级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 |
2.3 2016年2月6日高雄6.7级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 |
2.3.1 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形成EN向地震条带 |
2.3.2 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EN向条带加强并形成WN向条带 |
2.4 2014年5月以来形成的中强地震条带 |
2.5 台湾岛中强地震条带特性 |
2.6 台湾岛中强地震条带的成因初探 |
3 结论 |
(6)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前震现象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前震资料选取及震例挑选 |
2.1 资料及来源 |
2.2 前震资料的选取 |
2.2.1 前震定义及资料选取方法 |
2.2.2 挑选结果 |
2.3 有显着前震活动的震例 |
第三章 前震时空强特征分析 |
3.1 前震与主震的时空关系 |
3.2 前震与主震的震源机制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震震例特征分析 |
4.1 两个典型地区震例分析 |
4.1.1 区域A——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及其周围地区 |
4.1.2 区域B——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及其周围地区 |
4.2 2011年3月11日日本M_w9.0级地震研究 |
4.3 2013年2月6日所罗门群岛M_w8.0级地震研究 |
4.4 2014年4月1日智利M_w8.2级地震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问题与不足 |
附录一 广义前震序列基本特征参数表 |
附录二 广义前震中主震与最大前震之间的基本参数表 |
附录三 前震活动震例中主震震源机制解参数表 |
附录四 前震震例基本图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统计地震学的研究与进展 |
1.1.1 地震活动中的统计规律 |
1.1.2 统计地震学与地震预测预报 |
1.1.3 地震预测预报的统计检验 |
1.2 基于地震活动性的PI算法 |
1.2.1 地震活动性分析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
1.2.2 图像信息学(PI)算法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图像信息学(PI)算法的应用与改进:近期研究进展 |
2.1 图像信息学(PI)算法及其应用 |
2.1.1 PI算法在南加州地区的应用 |
2.1.2 PI算法在日本地区的应用 |
2.1.3 PI算法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
2.1.4 PI算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 |
2.1.5 PI算法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
2.2 PI算法的改进 |
2.2.1 川滇地区与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运用PI算法的尝试 |
2.2.2 ETAS模型“去丛”及其对PI算法的影响 |
2.2.3 PI算法与RTP方法结合 |
2.2.4 PI算法应用于电离层 |
2.2.5 定位误差对PI算法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章 基本算法与数据资料 |
3.1 PI算法的实现 |
3.2 地震预测的统计检验方法 |
3.3 研究区的构造背景 |
3.4 研究区与CESP中国检验中心 |
3.5 地震目录的选取和基本参数设置 |
3.6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PI算法的两个实际震例检验 |
4.1 汶川地震的回顾 |
4.2 PI算法的回溯性检验:芦山地震 |
4.2.1 芦山地震概况 |
4.2.2 芦山地震前的热点分布以及讨论 |
4.3 PI算法的回溯性检验:岷县漳县地震 |
4.3.1 岷县漳县地震概况 |
4.3.2 岷县漳县地震前的热点分布以及讨论 |
4.4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从块体边界带的角度看PI算法:PI算法用于强震危险性估计的尝试 |
5.1 研究7级以上强震的意义 |
5.2 中国大陆活动块体边界带 |
5.3 川滇地区7级强震的热点分布 |
5.4 川滇活动块体边界带和龙门山断裂带 |
5.5 川滇活动块体边界带的PI热点分布 |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震级不确定性与PI算法的稳定性 |
6.1 震级测定的不确定性 |
6.2 震级扰动处理 |
6.2.1 朝鲜三次核爆事件确定震级的高斯分布 |
6.2.2 按震级分布增加地震事件到PI计算中 |
6.2.3 考虑GR定律的数字模拟实验 |
6.2.4 不同截止震级下震级扰动处理 |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和后记 个人简介 |
(9)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阴山地震带历史强震活动 |
1.1 6级以上强震活动特征 |
1.2 应变累积释放特征 |
2 阴山带中等地震活动特征 |
2.1 ML5.0级以上地震空间迁移 |
2.2 阴山带强震前ML4.0级以上地震演化格局 |
3结论与讨论 |
(10)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与我国大陆及邻区巨大地震活动概况 |
1.2 巨大地震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设计 |
第二章 全球巨大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
2.1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分析 |
2.2 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板内、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 |
3.1 板内2次巨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 |
3.2 板缘5次Mw≥8.5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 |
3.3 板内与板缘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巨大地震的序列统计特征研究 |
引言 |
4.1 日本本州以东附近海域9.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 |
4.2 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序列统计分析 |
4.3 8级以上地震余震区尺度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俯冲带浅源巨大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模拟研究 |
引言 |
5.1 库仑破裂应力 |
5.2 俯冲带应力应变场特征及中深源地震对浅部应力场的影响 |
5.3 逆断层倾角与库仑破裂应力 |
5.4 俯冲带附近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发生地点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汶川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
引言 |
6.1 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活动 |
6.2 汶川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 |
6.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汶川地震孕育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黏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
7.1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
7.2 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与演化 |
7.3 青藏高原的震源机制解 |
7.4 GPS观测揭示的青藏高原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
7.5 青藏高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7.6 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7级以上地震间粘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紫坪铺水库蓄水和放水对汶川地震的影响 |
引言 |
8.1 紫坪铺水库概况与有限元模型设计 |
8.2 计算结果分析 |
8.3 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岩石圈分层结构的差异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
9.1 地幔与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板块俯冲带附近地形的影响 |
9.2 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地形的影响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与进展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台湾地区7级强地震前中强地震条带特征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东部两次5级地震预测回顾与讨论[J]. 郭培兰,莫佩婵,李莎,牟剑英. 华北地震科学, 2021(02)
- [2]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广西北流MS5.2地震测震学异常研究[J]. 郭培兰,向巍,阎春恒,莫佩婵,黄惠宁,谢夜玉. 华北地震科学, 2019(S1)
- [4]华北地区地震条带的统计分析[J]. 王霞,梁向军,宋美琴. 山西地震, 2019(01)
- [5]再论台湾岛及邻近海域强震前的中强地震条带现象及成因初探[J]. 张年明,王绍然,郑健志,张华,郑永通,赖福霖.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7(03)
- [6]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前震现象及特征研究[D]. 王金霞. 云南大学, 2016(02)
- [7]赣南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赖智华,钟智东.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 [8]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川滇地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的研究[D]. 蒋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3)
- [9]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戴勇,高立新,胡博,尹战军,赵星. 防灾减灾学报, 2012(01)
- [10]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D]. 薛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