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名词论文-盛春

形式名词论文-盛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式名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形式名词,「こと」「もの」「ところ」,语法化

形式名词论文文献综述

盛春[1](2017)在《日语形式名词「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语法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事件义的「こと」「もの」与判断助动词「だ」组合后发生语法化。表示场面义的「ところ」与对象格「を」组合后出现语法化。日语的复合辞是以「こと」「もの」「ところ」为中心处在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的,并存在着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40期)

罗兴瑶[2](2017)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用法——以《斜阳》为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语教学中,关于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用法一直是辨析的难点所在。两者作为形式名词,常常被互换使用,但是在日语中学习中,由于两者语感用法的微弱差别,学生误用的情况不时出现。因此,本文以太宰治的作品《斜阳》为文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の」和「こと」的用法区分。(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04期)

成洁[3](2016)在《论日译汉中形式名词的翻译——以“こと”“もの”“の”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有不少形式名词,如"こと""もの""の"等,是日语中特有的一个成分。在日语中,形式名词也称不完全名词或形式体言,是相对实质名词而言的,日语中常见的形式名词主要有有"こと""もの""の""ところ""わけ""はず""ため""とおり"等。形式名词在句中主要是起语法作用,没有或很少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因此,在日译汉中,如何对形式名词作出恰当的处理,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侧重从形式名词的特点出发,以"こと""もの""の"为中心,针对日译汉过程中遇到的形式名词,通过实例来详细分析形式名词翻译的基本技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08期)

杜娜[4](2015)在《日语中常用形式名词的用法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有一类特殊的名词叫形式名词,形式名词中除"の"以外,其他的词都由实义名词转化而来,它们部分或完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仅有形式上的意义,在句子中起一定的修辞造句的语法功能。在日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形式名词"こと"、"もの"和"の"的用法最为抽象,其意义和用法较多而且复杂,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错。本文将通过对意义和用法进行辨析,以掌握其叁者之间的异同。一、"こと"和"の"使用言和句子名词化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29期)

洪洁[5](2015)在《日语形式名词「もの」的语法化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もの」为例,从语法化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形式名词的语法化现象。形式名词「もの」发生语法化的最大动因是其意义的淡化,与「だ」结合用于句尾时往往语法化为助动词。助动词「ものだ」可以表达"本质属性""命令""回想"和"感叹"的意义。这四个意义并非同时产生,而是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四种意义用法中的「ものだ」按照"本质属性→命令、回想→感叹"的顺序,语法化程度依次升高。(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杨红丽[6](2014)在《日语形式名词“の”的用法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语中,形式名词"の"表达的是直接感觉或体验到的具体的动作、状态和事物。从句中的用法和意义来看,它可以与作为实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使用的"こと"互换,也可以与作为抽象名词使用的"もの"互换。因此,形式名词"の"就拥有了实质名词"こと"、抽象名词"こと"和抽象名词"もの"的用法和意义。在句中,它与谓语成分的内涵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4年18期)

刘孟洋[7](2014)在《日语形式名词「こと」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会和掌握形式名词「こと」的方法,可按本稿分类进行。首先弄清形式名词「こと」的词义。其次是构文上的语法功能。然后是已形成了的惯用表达方式。如果学习者注意到了这几点,无论是再抽象难以掌握的语法问题也能化难为易。(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4年35期)

任宏昊[8](2014)在《试论动词叙述文中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形式名词,特别是「の」和「こと」的区别的先行研究已经有很多,基本的区分方法主要有:(1)依据形式名词所表示内容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内容进行区分;(2)根据动作的内容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进行区分。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例句,发现了以上两个标准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并加以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22期)

付云慧[9](2014)在《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作文中形式名词「こと」的习得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除了普通名词,还存在着与它起同样作用却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名词。形式名词数量虽然不多,使用频率却很高。而汉语中没有形式名词这一词类,那么中国日语学习者对这一目的语中存在而母语中没有的词类在习得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会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要探明这些疑问,必须对学习者使用形式名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根据笔者对先行研究进行的调查得知,关于形式名词,至今已经发表了若干相关研究,其中以具有特殊性的形式名词「の」的研究居多,而形式名词「てと」处于「の」的下位概念,更加接近普通名词,而且其使用极其频繁,以至对它的存在反而疏于关注。目前对形式名词「て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形式名嗣「の」、「もの」的对照研究以及对「てと」各个句型的习得研究。但是对形式名词「てと」的各句法形式的系统习得研究至今还没有见到。因此,本文在详细考察形式名词「てと」语法化过程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其语法化层级和习得顺序的关系。文中首先对形式名词「てと」的各句法形式从意义和形态两方面进行考察,确定了其各句法形式的语法化层级。接着通过作文语料,获得了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形式名词「てと」各句法形式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学习者各句法形式的正确率的高低对其进行习得顺序的排列。最后,将语法化层级和习得顺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在得出这一结论的同时,本文也对形式名词「てと」的语法化层级和习得顺序之间的相异之处作出了原因推测,习得顺序可能是受到了如“使用频度效果”“过剩一般化”、“语法的规则化程度”、“策略的形成”、“教材的指导顺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与语法化层级不是完全的一致。本稿认为,如果能将这一结论在现在的日语教学语法中进行运用,用语法化理论对教材语法点编写的顺序进行一定的指导,相信也会大有裨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4-21)

陈汝倩[10](2013)在《关于形式名词「こと」和「の」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式名词「こと」和「の」的用法即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这些尤其对于中国人学习者来说都成为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语法意义上详细区分了二者的区别用法,希望为学习者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19期)

形式名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日语教学中,关于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用法一直是辨析的难点所在。两者作为形式名词,常常被互换使用,但是在日语中学习中,由于两者语感用法的微弱差别,学生误用的情况不时出现。因此,本文以太宰治的作品《斜阳》为文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の」和「こと」的用法区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式名词论文参考文献

[1].盛春.日语形式名词「こと」「もの」「ところ」的语法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7

[2].罗兴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用法——以《斜阳》为文本[J].科技视界.2017

[3].成洁.论日译汉中形式名词的翻译——以“こと”“もの”“の”为中心[J].校园英语.2016

[4].杜娜.日语中常用形式名词的用法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5

[5].洪洁.日语形式名词「もの」的语法化现象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

[6].杨红丽.日语形式名词“の”的用法及其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4

[7].刘孟洋.日语形式名词「こと」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8].任宏昊.试论动词叙述文中形式名词「の」和「こと」的区别[J].科技资讯.2014

[9].付云慧.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作文中形式名词「こと」的习得考察[D].湖南大学.2014

[10].陈汝倩.关于形式名词「こと」和「の」的区别[J].青春岁月.2013

标签:;  ;  ;  

形式名词论文-盛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