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游憩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重游意愿,资源供给
游憩者论文文献综述
郭帅,李新华[1](2019)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关注生态休闲和运动健康,"休闲体育游憩"成为新的消费需求。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以其浪漫的环境和刺激的体验成为近几年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海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以供需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从资源供给的视角出发,建构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以海滨参与休闲体育游憩活动人群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海滨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滨城市休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建构理论模型和调查问卷,以中国深圳、叁亚、湛江叁座海滨城市参与休闲体育游憩的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22.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对游憩者重游意愿具有促进作用(路径系数为0.34),这一结果与其它研究中关于体验价值与重游意愿关系的探讨相一致,也符合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同时,游憩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游憩过程中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服务人员的素质、滨海特色休闲体育文化感知以及滨海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对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因子载荷均介于0.55-0.85之间),游憩设施的安全性对体验价值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因子载荷为0.495)。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正向影响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路径系数为0.50),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正向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路径系数为0.45),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通过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间接效果明显(0.50×0.45=0.225)。另外,沙滩类运动等岸上运动场地、专门的水上运动区域、滨海休闲体育娱乐游戏、滨海休闲体育文化景观、专业服务人员、基础配套设施的因子载荷均在0.50以上,说明这些是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主要内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体验价值情境下,科学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能够促进重游意愿的产生。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认知价值对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2)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体验型运动资源、观赏型运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具有较强影响;3)在考虑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在规划管理上可以从以下入手来提高游憩者重游意愿: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注重岸上运动场地和水上运动区域的有效供给,合理设置沙滩类、垂钓类、船艇类等运动项目场地和区域,并且配备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教练员、救生员等,同时高度重视游憩者人生安全,保证相关设施的安全,建立应急预案,努力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努力开发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娱乐活动,包括农家活动和传统活动等,适时承办滨海体育运动相关的国际、国内赛事,积极打造滨海休闲体育特色的文化节、主题公园等文化景观,同时关注餐饮、住宿、出行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升级;3)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该以满足游憩者需求为目的,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物美价廉、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游憩者在游憩体验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认知价值,进而产生重游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宇佳,刘笑冰[2](201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都市现代创意农业园游憩者忠诚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农业嘉年华为例,基于游憩者调研数据,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园游憩者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都市现代创意农业园的发展升级提供相关战略思想。结果表明:园区产品、园区管理服务以及园区可达程度对游憩者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而园区的可达性对游憩者满意度及忠诚度的影响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园区价格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影响不显着,这与游憩者较高的收入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为了高质量的农产品愿意付出更高的货币代价的事实相符合。研究游憩者的感知价值与其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4期)
罗文斌,唐叶枝,潘慧敏[3](2019)在《基于主客区域身份差异的城市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比较研究——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游客是城市游憩活动的主体,激发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既关系到游客文明旅游行为的规范,也关系到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更关系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不同区域身份的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景区的依恋情感不一样,其环境责任行为也会存在差异。而对主客区域身份差异的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是深化环境责任行为管理、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区环境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以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两类游憩者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社会统计学方法对主客区域身份差异的城市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差异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因子分析显示,城市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主要表现为环境维护行为与环境促进行为两大因子;#区域身份对城市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差异存在影响,本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强于外来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愿;(2)两大游憩者群体在具体的环境维护行为、环境促进行为表现上存在差异。本文最后提出若干基于区域身份差异的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管理建议。(本文来源于《旅游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曾真,朱南燕,戴忠炜,高惠灵,程哲炀[4](2019)在《城市绿道游憩者游憩动机、满意度与健康效益评估的关系研究——以叁明绿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叁明城市绿道为例,对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健康效益评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满意度和健康效益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满意度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绿道游憩者的满意度对健康效益评估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2)。依据研究结果,绿道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优化设施,加强管理,从而满足游憩者的内在需求,提升游憩者的满意度,加强城市绿道对游憩者的健康恢复功能。(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皇亚丽[5](2019)在《地方依恋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园是具有生态价值、娱乐休闲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活动场所,是集娱乐功能与生态功能为一体的功能性区域。随着人们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多,城市公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城市公园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增大,环境维护的额外成本也逐渐增加,给当地政府和城市公园管理部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城市公园管理的过程中,游憩者作为主要受益人,其环境友好行为十分有助于促进城市公园的生态保护以及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更加深入的了解游憩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保护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城市公园这一特定情境下,以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中的地方理论为基础,探讨地方依恋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及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在地方依恋和环境友好行为水平上的差异,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沙市城市公园为例,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472位游憩者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上,以期拓展环境友好行为的研究视野,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实践上,从微观上指导城市公园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游憩者对城市公园的地方依赖、社会联系均对地方认同有显着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的叁个子维度中,地方依赖和社会联系均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的一般性环境友好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地方认同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的一般性环境友好行为没有显着影响;(3)社会联系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的特殊性环境友好行为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的特殊性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并不显着;(4)在地方依恋水平上,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在地方认同、社会联系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而在地方依赖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在环境友好行为水平上,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在对城市公园的一般性环境友好行为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特殊性环境友好行为水平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6)在地方依恋对一般性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水平上,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对城市公园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不存在显着差异,而社会联系对一般性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在地方依恋对特殊性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水平上,本地居民与外地旅游者存在显着性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为城市公园相关管理部门如何通过游憩者的地方依恋来激发游憩者的环境友好行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积极引导游憩者保护城市公园生态环境,减轻城市公园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资金压力,进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缓解城市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叶榕标,余栋华[6](2019)在《基于游憩者感知的森林景观规划与安全措施分析——以广东省东江林场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区是以森林生态体验、森林康养、林业科普教育为主要方式,兼顾城市人到森林休闲度假、文化观光的游憩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休闲健身、登山揽胜的好去处,为培养青少年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提供良好的林业科教场所。本文以东江林场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为例,分析了园区的现状、景观及安全情况,在大量调查分析基础上,基于游憩者感知进行"人性化"的森林景观规划和安全措施分析。(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9年02期)
李佳仪[7](2019)在《上海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实现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变,成为本市居民及游客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随着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上海打造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浦江两岸要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必须要对居民、游客在滨水公开空间的休闲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明确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关注滨水公共空间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合理地、高效地开发滨江公共空间,真正实现“还江于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滨水公共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学者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景观规划和设计方面,因而研究创新性地从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即游憩者角度出发,对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的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进行问卷调研,借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叁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与关系。经验证分析之后,本文所有假设显着成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游憩者的感知价值由功能感知价值和情感感知价值两大类构成,功能感知价值包括五个维度,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设施及服务感知、环境感知、文化感知、滨水活动感知和水上活动感知;第二,感知价值内部存在层次作用关系,即功能感知价值对情感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第叁,揭示了滨水区游憩者感知价值对满意度、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通过以上分析,验证了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关系,探究了影响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为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提供更具体的参考和建议,实现滨江公共空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化开发,为浦江两岸新一轮叁年行动计划助力。(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欧阳雪莲[8](2019)在《生态景观解说序列研究:基于中西方游憩者审美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序列是以客观景物为中心,按主次关系加以科学组合分类排序的动态空间形式,使旅游景观系统更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文章从思维方式特征角度解读中西方森林游憩者游览景区的先后次序观,剖析解说与景观空间相互耦合的运动轨迹,作为解说序列的测量项目,并选取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问卷调研地,对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序列评价分布进行数据分析。(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01期)
李英,朱思睿,陈振环,王学瓅[9](2019)在《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城市休闲服务供给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休闲服务供给视角,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游憩者个体特征对城市森林公园休闲供给的感知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游憩者对休闲服务供给因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年龄与游憩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家庭月收入则与游憩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城市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包含基础设施、游憩交通与服务、游憩网络与信息、游憩环境4个维度结构;此外,通过最优尺度回归分析估测了包括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在内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为休闲氛围浓厚、卫生设施分布合理。对此,为城市森林公园提出营造浓郁的休闲氛围,完善休闲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休闲服务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1期)
冯娴慧,陈渊博[10](2018)在《广州城市公园游憩者幸福感水平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现阶段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游憩领域的幸福感研究鲜见。基于国内外有关城市公园游憩幸福感的研究文献梳理,构建测量幸福感的维度框架,并以广州市内的大型城市公园天河公园、越秀公园和流花湖公园为案例地,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556份问卷数据和文本资料,并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结论是广州城市公园游憩者幸福感指数为4.05,幸福感评价维度中的游憩意义均值最高是4.20,其次是游憩满意度4.18,然后是积极情感3.93和FLOW体验的3.90,这说明整体上游憩者在城市公园感知的幸福感属于高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8年S2期)
游憩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北京农业嘉年华为例,基于游憩者调研数据,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园游憩者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都市现代创意农业园的发展升级提供相关战略思想。结果表明:园区产品、园区管理服务以及园区可达程度对游憩者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而园区的可达性对游憩者满意度及忠诚度的影响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园区价格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影响不显着,这与游憩者较高的收入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为了高质量的农产品愿意付出更高的货币代价的事实相符合。研究游憩者的感知价值与其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憩者论文参考文献
[1].郭帅,李新华.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李宇佳,刘笑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都市现代创意农业园游憩者忠诚度研究[J].北方园艺.2019
[3].罗文斌,唐叶枝,潘慧敏.基于主客区域身份差异的城市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比较研究——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旅游导刊.2019
[4].曾真,朱南燕,戴忠炜,高惠灵,程哲炀.城市绿道游憩者游憩动机、满意度与健康效益评估的关系研究——以叁明绿道为例[J].生态经济.2019
[5].皇亚丽.地方依恋对城市公园游憩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叶榕标,余栋华.基于游憩者感知的森林景观规划与安全措施分析——以广东省东江林场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为例[J].林业勘查设计.2019
[7].李佳仪.上海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欧阳雪莲.生态景观解说序列研究:基于中西方游憩者审美比较分析[J].装饰.2019
[9].李英,朱思睿,陈振环,王学瓅.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城市休闲服务供给视角[J].生态经济.2019
[10].冯娴慧,陈渊博.广州城市公园游憩者幸福感水平测量研究[J].中国园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