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平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踝足部感觉输入,脑卒中偏瘫,直立位静态平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静态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章国伟,毛显禹[1](2019)在《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对照组在治疗室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后增加常规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治疗室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后增加踝足部感觉输入训练。两组疗程均为6 w。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 w和干预6 w平衡功能、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运动轨迹长度(WL)和外周面积(CIRCU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WL和CIRCU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Holden步行能力Ⅲ~Ⅳ级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Holden步行能力Ⅲ~Ⅳ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arthel指数(B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直立位静态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改善患者步行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蒋莹[2](2019)在《五禽戏运动对髌骨脱位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髌骨脱位,在膝关节局部结构发育不良或肌肉力量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轻微外伤而引起的关节外科疾病,初次发生脱位后容易复发,是青少年常见的关节疾病,约占膝关节损伤的2%-3%。髌骨在膝关节的构成及运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疾病可造成长期的膝关节疼痛、肿胀、不稳定、脱位感等症状,临床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或矫形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但愈后效果一般。患者主诉愈后膝关节依然伴有活动受限、疼痛,难以受力和剧烈跑跳等,影响日常生活。出于对膝盖的保护故逐渐减少体育锻炼,静坐少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拥有良好的平衡稳定性和下肢力量,能保护膝关节并延缓伤痛,可预防和减少失误、跌倒引起的各种损伤。长期习练五禽戏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目前学者大多在对太极拳、广场舞等方面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关于五禽戏对髌骨脱位学生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有髌骨脱位病史的大学生进行10周五禽戏干预,观察患者静态平衡能力相关指标变化,以探讨该项目对下肢平衡稳定性以及髌骨脱位愈后康复性训练提供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保健课现场循环报名的形式召集学生,通过抽取安徽师范大学康复保健班60名有髌骨脱位病史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人,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五禽戏进行10周锻炼,练习频率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对照组30人,予以保健按摩理论学习,作息生活照常,静坐少动。采用BX-BAL平衡台对测量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和评价。检测在10s单位时间内,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mm/s),越小表明平衡能力越好,反之稳定性越差。通过下肢重心的移动轨迹来获取平衡能力量化评估,获取受试者平衡能力的增减,观察两组不同干预方式对有髌骨脱位病史学生的影响。研究结果:1研究结果。对照组10周前后5个条件指数的比对:受试者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变化不大,P>0.05无显着性意义,无统计学意义,伤腿略有进步,可能与人体自我修复有关,但长期静坐少动,因此下肢平衡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无显着性意义。实验组10周前后5个条件指数的比对:显示30名实验组受试者通过10周五禽戏锻炼后,5个测试条件的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都有降低,P<0.01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伤腿单足项目效果最显着。两组10周前5个条件指数的组间比对:两组10周前比较,P>0.05不具有显着性意义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受试人群干预前平衡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两组10周后5个条件指数的组间比对:两组10周后比较,选取的5个测试条件都有显着性变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在闭眼单足站立的两个项目中干预效果最佳。2结果与分析。良好的髌骨功能维持还需依靠有效的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是髌骨矫治术后维持疗效的重要因素,有助于防治和缓解受试者的下肢无力、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对照组10周前后指数表明,受试者下肢平衡无明显变化,肌肉收缩能力不足,对髌骨脱位学生的体质健康和校园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而实验组数据显示在10周锻炼后,下肢稳定性优于10周前;其中闭眼伤腿、健腿单足站立效果明显,下肢平衡和肌肉力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健身气功·五禽戏运动中,膝关节基本保持在半蹲位,也有单腿支撑平衡姿势,为完成起伏、旋转、轮换等交替动作,需要前庭系统与其他系统良好的协调配合。从生理层面讲,10周锻炼对受试者静态平衡能力干预有显着提高,间接说明肌肉、本体、视觉、前庭这四个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14]。从肌肉力量层面讲,10周五禽戏锻炼,腿部肌肉得到较长时间的机械按摩,很好地锻炼下肢的耐力灵活性与屈伸肌力量,肌力的提高可增强股四头肌的链带与力矩作用,保护与稳定膝关节,改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研究结论:10周五禽戏锻炼能改善受试者的静态平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髌骨脱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生理机能,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预防和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对下肢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是可以作为改善髌骨脱位大学生平衡能力和髌骨脱位治疗愈后的康复锻炼项目。(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孙飙,徐金牌,王雁娇,朱剑豪[3](2019)在《技巧类和小球类项目优秀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技巧类(蹦床、单跳、体操)和小球类(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江苏省优秀运动员,以及普通人群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性研究,为技巧类和小球类项群的平衡评估和选材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对象与方法实验对象:现役江苏技巧类(蹦床、单跳、体操)优秀男运动员25名、现役江苏小球类(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优秀男运动员18名,以及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男大学生35名。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仪器采用PK 254P平衡仪(意大利Tecnobody公司生产),通过运动斜板将每个单一运动转化为电脉冲,传感网将所得的数据直接传输到电脑,软件将分析后的数据在电脑控制端以描迹的形式显示。静态平衡测试:清理受试环境保证受试者在受试期间不会受到外界事物或噪音的干扰。受试者脱鞋后站立于平衡仪中心,上肢自然下垂,以优势脚单脚闭眼站立,控制身体摆动幅度,保持静立不动30秒,记录平衡能力测试仪所显示的测试数据。休息5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测试,取成绩最好的。主要观察指标有(1)压力中心(COP):测定摆动重心与足底中心在X轴、Y轴上的距离;(2)前后方向平均移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移动速度;(3)前后方向标准差;(4)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5)运动椭圆面积:测定重心摆动轨迹所包含的面积;(6)运动长度。(2)数理统计法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明显具统计意义。研究结果:(1)技巧类和小球类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对比:技巧类运动员重心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平均位移均小于小球类运动员。二者在X轴方向比较的P值约为0.547>0.05,在Y轴方向比较的P值约为0.373>0.05。而在前后方向标准差、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速度、左右方向运动平均速度以及运动长度的数据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技巧类运动员在这五个方面较小球类运动员有明显优势。而运动椭圆面积的P值为0.089大于0.05,技巧类运动员和小球类运动员无明显差异。(2)技巧类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对比:技巧类运动员在所有指标中平衡能力均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在X轴方向重心移动的平均位移以及运动椭圆面积方面P值分别为0.037和0.023,P值均小于0.05,差异性显着。而在Y轴方向重心移动平均位移、前后方向标准差、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速度、左右方向运动平均速度以及运动长度的数据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1,技巧类运动员较普通大学生有非常明显的平衡能力优势。(3)小球类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对比:小球类运动员重心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平均位移均小于普通大学生。二者在X轴方向比较的P值约为0.047<0.05,在Y轴方向比较的P值约为0.043<0.05。而在前后方向标准差、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速度、左右方向运动平均速度以及运动长度的数据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1,小球类运动员在这五个方面较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运动椭圆面积的P值为0.038大于0.01,小球类运动员较普通大学生有微弱优势。研究结论:技巧类项目运动员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时大部分使用右侧脚,即单脚维持身体平衡时更多地使用脚掌外侧和前侧,推测这和项目优势有关,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较多地使用脚掌外侧和前侧来完成较高难度的训练动作。小球类项目运动员单脚维持身体平衡时更多地使用脚掌外侧和后侧,推测这和平时运动员在训练中需要保持下肢的稳定有关。技巧类和小球类项目运动员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有明显差异,而在运动椭圆面积方面却无明显差异。虽小球类项目运动员在维持自身身体稳定时虽然移动幅度大一点,但身体重心依然出于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技巧类项目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略优于小球类项目运动员。普通大学生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与专业运动员有较大差异,且摆动幅度较大,静态平衡能力较优秀运动员有明显差距。建议:对优秀运动员建议,可根据自身维持平衡能力时脚掌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布方向上的调整,同时结合自身运动项目优势对自身平衡能力做出针对性的锻炼。对普通大学生建议,平时适当进行运动或平衡能力锻炼,在身体状态不稳定时能及时调整避免受伤,同时注意脚腕活动不要太剧烈以免发生扭伤,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永敬[4](2019)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超重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超重肥胖是影响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体重增加会使人的平衡能力下降,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平衡能力。高强度间歇训练是近几年热门的训练、健身方法锻炼对于不同肥胖程度人群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否会引起超重肥胖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变化,从而为大学生科学健身和体制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招募年龄在18至26岁之间大学生,分为正常组(BMI值在17.2-23.9之间)和超重组(BMI值在24.0以上)。要求受试者身体健康、近半年无严重疾病、运动损伤、无规律的运动锻炼史等。选定正常组12人,超重组22人,两组身高、年龄等基本情况对比无差异。两组均进行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且训练开始前24h和训练后的48小时后对全部受试者进行体重、平衡能力的测试。训练方案采用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90%VO2max强度,运动4min为一运动单元,然后安静休息7分钟作为间歇,运动4组,训练12周,4次/周,每次训练隔天进行;每次正式运动前、后进行10min负荷为60w的功率自行车热身、整理拉伸运动,正式运动时要求转速达到60±5转/min;运动干预期间受试者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平衡能力测试采用芬兰产平衡测试仪对受试者进行双足支撑站立睁眼、闭眼两种状态的平衡水平测试,测试时间均为30s。测试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形式,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两组在运动干预前后体重、BMI平均值均下降,且肥胖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2、运动干预前双足支撑站立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正常组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摆动速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超重组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移动面积、重心摆动速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两种状态下,正常组RQ系数、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摆动速度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重心移动的面积、X轴平均摆幅、Y轴平均摆幅有显着性差异(P<0.05);超重组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X轴平均摆幅、Y轴平均摆幅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干预前后两组均表现为双足支撑站立睁眼状态下平衡能力优于闭眼状态。3、运动干预前两组睁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RQ系数、重心动摇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重心摆动速度四个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闭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四个指标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且均为超重组平均值高于正常组。X轴平均摆幅、Y轴平均摆幅超重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组,但睁眼状态下无统计学差异,闭眼状态下有显着差异(P<0.05)。运动干预前睁眼、闭眼状态下超重组平衡能力均低于正常组。4、运动干预后两组睁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RQ系数、重心动摇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重心摆动速度四个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5),闭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四个指标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且均为超重组平均值高于正常组;X轴平均摆幅、Y轴平均摆幅超重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组,但睁眼状态下无统计学差异,闭眼状态下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运动干预后睁眼、闭眼状态下超重组平衡能力仍低于正常组。5、运动干预前后睁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正常组RQ系数、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有显着差异(P<0.05),超重组RQ系数有显着差异(P<0.05);运动干预前后闭眼双足支撑站立状态下,正常组RQ系数有显着差异(P<0.05),超重组RQ系数、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重心摆动速度均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两组睁眼、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运动后均较运动前有所提高,且超重组提高的效果更显着。6、运动干预前后、睁眼闭眼两种状态下两组的体重分布较平均,右侧支撑体重略大于左侧。超重组运动干预后闭眼状态下右侧支撑体重分布值高于睁眼状态下,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运动干预前后双足支撑站立睁眼、闭眼时重心移动轨迹长、重心移动的面积超重肥胖者显着高于体重正常者;运动干预前、后,两组闭眼双足支撑站立时重心移动的面积远大于睁眼双足支撑时重心移动的面积。肥胖导致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下降,肥胖程度越大平衡能力下降幅度相对越大。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减重减脂,提升躯干肌肉适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以及协调性,有效改善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肥胖大学生的平衡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晓丽,高唯[5](2019)在《基于多模态的人体静态平衡能力定量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平衡能力评估的精确性,提出使用测力板和肌电信号仪所测量的多模态人体信息来计算平衡指标的评估方法。选取两组健康的青年与老年受试者进行数据采集,应用功率谱密度理论原理,计算分段频率上功率谱百分比,综合分析老年组和青年组的平衡能力。再多尺度熵提取特征,完成测力板、肌电采集模块对平衡能力的评估。结果表明,使用测力板与肌电采集模块,将人体静态平衡和非线性时域分析理论相结合来研究人体静态平衡机能稳定性,可分析视觉、性别及年龄等对平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晓利[6](2019)在《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极拳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大量的爱好者与受众群体。太极拳作为一种中小强度的运动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心肺组织的各项功能,具备强身健体的健身作用,为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人体能力的影响,提出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强化平衡姿势控制和强化下肢肌肉力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9期)
刘淑文[7](2019)在《不同鞋子静态平衡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双足、单足睁眼与闭眼站立时平衡性的差异,探讨穿普通鞋、负跟鞋、光脚时静态平衡的特征。方法采用Zebris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普通人进行穿着不同鞋(光脚、普通鞋、负跟鞋)静态平衡能力的测量,得出包络宽度、包络长度、包络角度、包络面积等九项平衡参数。结果双足睁眼站立时,包络宽度、压力中心全长、压力中心垂直摆动、左脚压力百分比(后)、右脚压力百分比(后),右脚压力百分比(全部),均p<0.05存在组间差异;单右足闭眼站立时,包络长度、包络面积、压力中心垂直摆动上,均p<0.05存在组间差异;双足闭眼与单右足睁眼站立时,3种鞋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同鞋型会对人体的静态平衡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王金之,丁明超,马继政,胡斐,王增刚[8](2019)在《大强度间歇跑练习对健康青年男性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评定大强度间歇跑练习以及训练量对人体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6健康男性学员完成3次练习(10 km大强度持续跑,10 km大强度间歇跑和20 km大强度间歇跑),分别记录RR间期,并进行平衡能力测试。结果:与静息状态和10 km大强度持续跑相比,10 km大强度间歇跑平衡能力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与10 km持续跑相比,EPOC和TRIMP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10 km大强度间歇跑相比,20 km大强度间歇跑平衡能力指标、EPOC、TRIMP显着增加(P<0.05)。结论: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练习手段对人体平衡产生的影响不同。跑步对平衡能力的影响超过走和自行车运动。运动负荷相同(距离、EPOC、TRIMP),与持续跑相比,平衡能力未受到影响。此外,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样对平衡能力产生影响。运动强度相同,随着训练量的增加,躯干的平衡能力受到损害。然而目前对于运动后平衡能力受损的潜在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长持续时间运动,平衡能力受损和肌体疲劳有关,而短时大强度的练习可能和过度换气有关。总之,在一定运动距离内,大强度间歇跑和大强度持续跑对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相同,平衡能力未受到影响,但随着大强度间歇跑训练量的增加,平衡能力受到损害。(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省华,王连成,申慧圆[9](201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48例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为其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48例AIS患者作为AIS组,另外选取30名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两组受试者双足睁眼站立、双足闭眼站立、左足睁眼站立、右足睁眼站立、左足闭眼站立、右足闭眼站立6种姿势进行测试。结果双足睁眼站立时,AIS组水平距离大于对照组[8. 07 (5. 86,13. 43) mm比5. 78 (3. 85,10. 87) mm,P <0. 05]。左足睁眼站立时,AIS组重心移动的轨迹长度、包络面积、平均速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大于对照组[386(289,506) mm比299(250,354) mm、800(479,1 945) mm~2比330(172,693) mm~2、30. 35(21. 03,43. 07) mm/s比21. 94(17. 09,27. 02) mm/s、26. 93(18. 63,41. 64) mm比16. 92 (13. 62,24. 29) mm、38. 71 (26. 27,66. 48) mm比20. 84 (17. 03,39. 79) mm,P <0. 05],AIS组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小于对照组[0. 45(0. 29,0. 73)比0. 83 (0. 55,1. 38),P <0. 05]。右足睁眼站立时,AIS组重心移动的轨迹长度、包络面积、平均速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大于对照组[385(342,511) mm比346(322,395) mm、610 (319,1 215) mm~2比350(252,688) mm~2、26. 73(20. 36,36. 97) mm/s比19. 18(15. 89,25. 93) mm/s、22. 89(17. 06,31. 55) mm比18. 94(15. 14,24. 12) mm、35. 82 (20. 12,52. 25) mm比22. 89 (16. 44,34. 13) mm,P <0. 05],AIS组单位面积的轨迹长度小于对照组[0. 65(0. 43,1. 08)比1. 01(0. 62,1. 50),P <0. 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低于正常健康青少年,姿势调节能力低于正常青少年。(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4期)
金晓晓,张丽琼[10](2019)在《“盛氏动静态平衡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盛氏动静态平衡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我院伤科门诊2016年1月-2018年1月确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盛氏动静态平衡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两组每周各治疗3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盛氏动静态平衡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静态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髌骨脱位,在膝关节局部结构发育不良或肌肉力量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轻微外伤而引起的关节外科疾病,初次发生脱位后容易复发,是青少年常见的关节疾病,约占膝关节损伤的2%-3%。髌骨在膝关节的构成及运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疾病可造成长期的膝关节疼痛、肿胀、不稳定、脱位感等症状,临床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或矫形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但愈后效果一般。患者主诉愈后膝关节依然伴有活动受限、疼痛,难以受力和剧烈跑跳等,影响日常生活。出于对膝盖的保护故逐渐减少体育锻炼,静坐少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拥有良好的平衡稳定性和下肢力量,能保护膝关节并延缓伤痛,可预防和减少失误、跌倒引起的各种损伤。长期习练五禽戏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目前学者大多在对太极拳、广场舞等方面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关于五禽戏对髌骨脱位学生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有髌骨脱位病史的大学生进行10周五禽戏干预,观察患者静态平衡能力相关指标变化,以探讨该项目对下肢平衡稳定性以及髌骨脱位愈后康复性训练提供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保健课现场循环报名的形式召集学生,通过抽取安徽师范大学康复保健班60名有髌骨脱位病史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人,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五禽戏进行10周锻炼,练习频率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对照组30人,予以保健按摩理论学习,作息生活照常,静坐少动。采用BX-BAL平衡台对测量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和评价。检测在10s单位时间内,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mm/s),越小表明平衡能力越好,反之稳定性越差。通过下肢重心的移动轨迹来获取平衡能力量化评估,获取受试者平衡能力的增减,观察两组不同干预方式对有髌骨脱位病史学生的影响。研究结果:1研究结果。对照组10周前后5个条件指数的比对:受试者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变化不大,P>0.05无显着性意义,无统计学意义,伤腿略有进步,可能与人体自我修复有关,但长期静坐少动,因此下肢平衡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无显着性意义。实验组10周前后5个条件指数的比对:显示30名实验组受试者通过10周五禽戏锻炼后,5个测试条件的重心动摇平均速度指数都有降低,P<0.01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伤腿单足项目效果最显着。两组10周前5个条件指数的组间比对:两组10周前比较,P>0.05不具有显着性意义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受试人群干预前平衡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两组10周后5个条件指数的组间比对:两组10周后比较,选取的5个测试条件都有显着性变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在闭眼单足站立的两个项目中干预效果最佳。2结果与分析。良好的髌骨功能维持还需依靠有效的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是髌骨矫治术后维持疗效的重要因素,有助于防治和缓解受试者的下肢无力、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对照组10周前后指数表明,受试者下肢平衡无明显变化,肌肉收缩能力不足,对髌骨脱位学生的体质健康和校园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而实验组数据显示在10周锻炼后,下肢稳定性优于10周前;其中闭眼伤腿、健腿单足站立效果明显,下肢平衡和肌肉力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健身气功·五禽戏运动中,膝关节基本保持在半蹲位,也有单腿支撑平衡姿势,为完成起伏、旋转、轮换等交替动作,需要前庭系统与其他系统良好的协调配合。从生理层面讲,10周锻炼对受试者静态平衡能力干预有显着提高,间接说明肌肉、本体、视觉、前庭这四个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14]。从肌肉力量层面讲,10周五禽戏锻炼,腿部肌肉得到较长时间的机械按摩,很好地锻炼下肢的耐力灵活性与屈伸肌力量,肌力的提高可增强股四头肌的链带与力矩作用,保护与稳定膝关节,改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研究结论:10周五禽戏锻炼能改善受试者的静态平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髌骨脱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生理机能,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预防和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对下肢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是可以作为改善髌骨脱位大学生平衡能力和髌骨脱位治疗愈后的康复锻炼项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1].章国伟,毛显禹.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蒋莹.五禽戏运动对髌骨脱位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孙飙,徐金牌,王雁娇,朱剑豪.技巧类和小球类项目优秀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分析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刘永敬.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超重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王晓丽,高唯.基于多模态的人体静态平衡能力定量评估方法[J].长春大学学报.2019
[6].李晓利.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7].刘淑文.不同鞋子静态平衡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9
[8].王金之,丁明超,马继政,胡斐,王增刚.大强度间歇跑练习对健康青年男性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
[9].李省华,王连成,申慧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48例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研究[J].医学综述.2019
[10].金晓晓,张丽琼.“盛氏动静态平衡针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