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始名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袁宏,正始名士传,辑佚
正始名士论文文献综述
李正辉[1](2009)在《《正始名士传》辑校》一文中研究指出晋袁宏《正始名士传》叁卷,上卷曰《正始名士传》,中卷曰《竹林名士传》,下卷曰《中朝名士传》。盖佚于元。是书尚无辑本,今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郦道元《水经注》、《北堂书钞》、《文选》李善注、《职官分纪》诸书,采得佚文叁十节,事涉十七人,分卷仍原书之旧。并考佚文史实、文字之正误。(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徐斌[2](2007)在《正始名士的政治抱负——析夏侯玄《答司马宣王时事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玄学思潮的背景,从新的视角深入透析了《答司马宣王时事议》。提出,正始名士所发动的正始改制,实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不寻常的改革。它以玄学"无为而治"的理念为指导,针对名教之治的弊端,具体推出了调整选官标准、裁并行政建置、简化官场排场等叁大措施,企图对人们已然习惯的体制结构提出挑战。改制的深刻内容及其所触动的利益关系,难免引发尖锐的政治冲突。其结局便是政归司马氏的"高平陵之变"。所以说,"高平陵之变"并非一场简单的权力之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胡普信[3](2007)在《旨酒盈樽 鸣琴在御——正始名士嵇康》一文中研究指出嵇康字叔夜(223-262)。谯郡(今安徽宿县)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又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会嵇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后来因避怨仇,迁至铚地。地有嵇山,嵇康祖先在嵇山安家落户,便舍奚姓而改为嵇姓。景元二年,因为答山巨源信中有“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话,司马昭以为嵇康含有讥讽其“周公摄政,汤武革(本文来源于《中国酒》期刊2007年06期)
张鹏[4](2007)在《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魏正始(公元240—249年),是汉晋文化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也是汉魏思想革故鼎新的转关和枢纽。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的煊赫诞生及其之于文学史和思想史的特殊贡献是这一时代留给我们的巨大课题。其时,数位年龄在二十岁之下的少年名士同时亮相于思想文化舞台,共同构成一个可供多元阐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主要成员有王弼、嵇康、锺会、向秀、卫瓘、裴秀等。他们是名士集团的新生力量,凭依其绝代颖慧与创新奇勋令正始玄风大炽,他们笔下魅力独具的玄学论说文亦为正始文坛敷彩增荣。本文由“正始少年名士群体成因考述”、“正始少年名士群体与魏晋名士精神谱系”和“正始少年名士群体与正始文学”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立意在于重点以玄学为视角考索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的成因,从而透示出魏晋玄学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座思想重镇的独特个性;第二部分立意在于把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置于宏观的汉晋名士流变与精神史谱系中,深化对魏晋名士人格以及“魏晋风度”这一美学范畴的研究;第叁部分重点在于通过对王弼、嵇康为代表的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的玄学着作的文学考察,探寻正始玄学论说文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从而深拓对正始文学的研究。在“正始少年名士群体”主题的统领下,叁个子论题相互支撑、彼此依存,以内在的运思理路通贯全文,以期将这一主题下几个最具研究价值的方面总揽其间。(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高建立[5](1996)在《儒道合流与正始名士人格的双重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儒道合流与正始名士人格的双重化特征高建立汉末的社会大动荡和叁国纷争,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面对传统经学的日益衰朽,一些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新的视野,开始以道家思想对儒教进行改造,使儒道思想进一步溶入社会生...(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3期)
孔毅[6](1992)在《论正始名士傅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正始名士中,大多数是拥戴曹魏政权并因此而殒身于司马氏屠刀之下的一代新贵,诸如夏侯玄、何晏、邓谧、李丰、王广等,也有少数党于司马氏的名士,其中钟会未得善终,卢毓事迹平淡,而傅嘏却始终是司马氏集团的核心人物,并在关键时刻为司马氏之代曹魏立下了特殊的功勋。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3期)
王晓毅[7](1989)在《正始名士双重人格特点及其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新兴社会思潮的诞生,总以某个具有新时代性格的知识分子群为社会载体。早期玄学的形成也不例外,它首先萌发于曹魏正始年间洛阳的一批青年士族知识分子中,并主要在这个阶层中迅速弥漫开来。这些人物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正始名士。研究正始名士的人格特点及其形成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知早期玄学的社会内涵及其取代汉代经学思潮的历史必然性。(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9年04期)
正始名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结合玄学思潮的背景,从新的视角深入透析了《答司马宣王时事议》。提出,正始名士所发动的正始改制,实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不寻常的改革。它以玄学"无为而治"的理念为指导,针对名教之治的弊端,具体推出了调整选官标准、裁并行政建置、简化官场排场等叁大措施,企图对人们已然习惯的体制结构提出挑战。改制的深刻内容及其所触动的利益关系,难免引发尖锐的政治冲突。其结局便是政归司马氏的"高平陵之变"。所以说,"高平陵之变"并非一场简单的权力之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始名士论文参考文献
[1].李正辉.《正始名士传》辑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2].徐斌.正始名士的政治抱负——析夏侯玄《答司马宣王时事议》[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
[3].胡普信.旨酒盈樽鸣琴在御——正始名士嵇康[J].中国酒.2007
[4].张鹏.正始少年名士群体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高建立.儒道合流与正始名士人格的双重化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6].孔毅.论正始名士傅嘏[J].许昌学院学报.1992
[7].王晓毅.正始名士双重人格特点及其形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