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返乡论文-徐玉卉

精神返乡论文-徐玉卉

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返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故乡》叁部曲,意象化营构,情感诉求

精神返乡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卉[1](2019)在《《故乡》叁部曲:“精神返乡”的意象化营构与情感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故乡是贾樟柯电影的立足点,也是贾樟柯电影灵感的主要来源。从他的早期电影《小山回家》中就已窥见贾樟柯对故乡的关注。贾樟柯的《故乡》叁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试图展现故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现实巨变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迷失,寻找精神的故乡并使精神返乡是其故乡系列电影的主题。他以感性缅怀故乡,以理性审视故乡,使其故乡系列电影充盈着丰沛的"返乡"情感。贾樟柯倾力绘制故乡的意象化营构,真实地表达了被时代裹挟下大众的情感诉求,力图勾勒出一个独具美学形态的"精神返乡"的影像世界体系。(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6期)

刘敏[2](2019)在《精神困境与精神返乡——非鱼小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其他许多女作家文风的细腻柔美,非鱼的文风更为硬朗、犀利,富有浓烈的思辨色彩。非鱼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人精神世界中的种种病症,进而将自己的思考与反思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打上个人独特的风格烙印。她的小小说题材也较为多元,涉及的内容驳杂且深刻,(本文来源于《大观》期刊2019年06期)

谭五昌[3](2019)在《一个诗人的精神返乡之旅——念琪诗歌近作阅读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仍然活在世间的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必然是一名怀乡病患者。这个诗人在大地上行走,苦苦寻找自己的归宿:一方面是其肉身安居之处,另一方面是其精神栖息之所。二者合一,则为灵魂意义上的故乡。一个诗人若要重返故乡,须对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物质世界予以疏离。否则,人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返故乡。在一个众人汲汲于追名逐利、贪娱求乐泛滥的世界上,城市欲望和物质膨胀将人引离故土,人们的生活被形形色色的市场原则所主宰,诗心漂泊到自由、激情和想象力之外的边缘土壤上。然而,人类的精神之灯却从未熄灭,在那古老恒久的美的中心,有诗人个体活生生的性情与呼吸。诗人念琪用浓郁而充沛的南方气息,以抒情达成对流逝时间的抵抗,以完成自我人生的诗性回归。(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9年05期)

余燕莉[4](2018)在《精神返乡与女性之殇——解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具有古典情怀的作家,贾平凹以水墨画的笔触反复书写"乡土挽歌"的主题。长篇小说《极花》通过一个被拐故事诉说城市化进程中乡土的命运与困境,农村男性青年在"无后之罪"和"铤而走险"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而女性则被困于现代性和父权错综交织的暴力网络中无望挣扎。不难发现作者面对社会现实所持的精神立场杂糅着批判、犹疑和无奈,其溢于言表的乡土留恋和哀叹最终淹没了对女性的悲悯关怀。这不仅反观出其民间乡土立场背后的女性之殇,更加可见其乡土书写的精神无力感。(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永军[5](2017)在《“致美”文化:艺术教育的精神返乡》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南京小红花"是南京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它是全国首创的集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与舞台表演于一体的少儿艺术学校。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教育,许多人都以为这仅仅是一所让孩子们唱唱跳跳的艺术学校。其实不然,南京市艺术小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公办小学。该校具有一切现代优质学校的主要元素,体现了现代优质教育的气质与精神,是江苏乃至全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范型。因此,学校提出的"致美"文化理念,就具有超越单纯艺术训(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7年90期)

张劲松[6](2017)在《家园回望与精神返乡——翰儒乡土散文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翰儒是粤东文学星空中的一颗耀眼之星,近年创作势头强劲,成果颇丰。其散文集《远去的风景》《岁月有情》既为过往的艰难时世作证,亦为自己的心灵成长立传。他对于宁静乡村的精神返乡与浅吟低唱无疑打开了读者尘封已久的乡村记忆,为浮躁时代的人们打通了记忆与现实的精神通道,直抵人性深幽处。(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建光[7](2017)在《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精神返乡——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尽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精神苦痛,也写尽了中国人顽强寻找自我的种种努力,这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小说动人心魄的力量。在刘震云的小说世界中,这种意义结构的新变,源于刘震云向故乡持续掘进中的精神历险,以及对故乡更为宏阔的认识。通过文本细读,揭示新世纪以来刘震云在精神返乡中的发现,或许对认识"城/乡"格局中的当代中国小说不无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7年06期)

王干[8](2017)在《精神返乡中的美学立场——关于余继聪的散文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是一个色彩丰富的地方,云南的文学也异常丰富。云南作家的散文也是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谈到的余继聪的散文作品,就有着显着的云南地域性表征,鲜明质朴、新颖沉厚、时而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时而跌宕流转,繁复细腻。作者笔下沉默的土地、农具、炊烟、稻谷、土灶、树木、河流、田埂、繁花、月光、村庄等等,这一切,已深入作者的精神DNA,成为其作品的久久不散主题旋律。从对泥土乡野的热爱,到灵魂下意(本文来源于《金沙江文艺》期刊2017年10期)

李艳爽[9](2017)在《精神返乡——贾大山《梦庄记事》系列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大山是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小说风格清新淡雅,于些微小事中探究生命的本真。《梦庄纪事》是23篇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说,是贾大山对知青生活的追叙。这一系列小说用简洁的叙事歌行冷静地述说历史,是贾大山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本文来源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勃[10](2016)在《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重断裂是政权易代之际的一种社会现实,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断裂感、破碎感、漂泊感、无方向感和人生如梦的空幻感,浓重的乡愁油然而生。中国易代之际出现了诸多怀旧式民俗文献,这正是在乡愁寻寄的情况下文人们精神返乡的结果。它们在重构了故乡的同时,也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人们寄托现代乡愁的精神家园。阅读它们并凭借想象穿越至其书写记述的那些美好、安定、和谐、统一而完整生活,是当下精神返乡的重要方式。(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6年04期)

精神返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于其他许多女作家文风的细腻柔美,非鱼的文风更为硬朗、犀利,富有浓烈的思辨色彩。非鱼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人精神世界中的种种病症,进而将自己的思考与反思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打上个人独特的风格烙印。她的小小说题材也较为多元,涉及的内容驳杂且深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返乡论文参考文献

[1].徐玉卉.《故乡》叁部曲:“精神返乡”的意象化营构与情感诉求[J].名作欣赏.2019

[2].刘敏.精神困境与精神返乡——非鱼小小说研究[J].大观.2019

[3].谭五昌.一个诗人的精神返乡之旅——念琪诗歌近作阅读印象[J].星星.2019

[4].余燕莉.精神返乡与女性之殇——解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5].吴永军.“致美”文化:艺术教育的精神返乡[J].江苏教育.2017

[6].张劲松.家园回望与精神返乡——翰儒乡土散文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7

[7].王建光.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精神返乡——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中心[J].当代文坛.2017

[8].王干.精神返乡中的美学立场——关于余继聪的散文写作[J].金沙江文艺.2017

[9].李艳爽.精神返乡——贾大山《梦庄记事》系列小说研究[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

[10].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J].民族艺术.2016

标签:;  ;  ;  

精神返乡论文-徐玉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