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认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识论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认识论,中国道路,现代化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道路研究,胡敏中,哲学学院,脑科学
社会认识论论文文献综述
明海英[1](2019)在《关注社会认识论研究创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武汉12月1日电 (明海英)11月30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高校及出版机构的110余位社会认识论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认识论的“元”命题研究、社会认识论视域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04)
邢慧[2](2019)在《社会档案意识形成过程透视——基于认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引导和促进社会档案意识的提升和完善。笔者从认识论出发,将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过程视作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站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认识论相关理论,透视这一过程中的规律和实质内涵,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提升社会档案意识的几点策略。结果表明:社会档案意识是感性形式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形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和完全同步,而是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本文来源于《北京档案》期刊2019年11期)
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理论学习中心组[3](2019)在《强化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省委政策研究室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要论述,聚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作为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深深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价值观(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9-08-01)
汪小宁[4](2019)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调查运动中的认识论转向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经历了从认知型调查到验证型调查两个阶段。从认识论来看,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是实现这一认识论转向的主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调查活动与民国其他组织的调查活动统一起来加以论述,在比较中凸显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批判推动社会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历程,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于以认识和改造社会为目的的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的指导作用,指出它对社会学调查方法论的包容性和对其中国化的指导性。正是通过在社会调查运动中的认识论转向,中国共产党才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社会,走上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道路,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董志博,王紫璇,陈立颖[5](2019)在《国内网络舆论与媒介审判的审视——基于社会历史和认识论视域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媒介的自身特性和中国现实语境共同影响下的网络舆论在构建社会公共话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在提高公共事件公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媒介审判"的弊端。针对中国语境下审判模式的规避之方不能局限于媒介和司法范畴,其本质反映了发展转型期间中国社会历史问题和公众认识论问题,必须深入到民主法治进程和公众心理诉求的内在机理,提出更为深远根本的规避举措。(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3期)
成本长[6](2019)在《社会认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时文化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国家肯定文化的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驾齐驱,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建设依然相对落后,形形色色的国外文化产品不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国内文化市场,也对我国公民的信仰、价值观形成冲击。故而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文化建设在硕果累累的同时也存在的许多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进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因素—“主体性”进行探析,以加深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本文以社会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社会认识是一种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在简述社会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中介,分析社会认识主体的作用以及与中介和客体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社会认识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性,说明本文选用社会认识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并对“主体性”主体性的内涵与“主体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做了分析。另一方面,追溯中国文化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理清不同历史阶段“主体性”思想的发展概况和特征。最后,以社会认识与“主体性”相关内容作为分析框架,以中国文化中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逻辑为根据,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第一章运用社会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阐释文化建设“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这部分作为整篇论文的基调,先论述“主体”的社会认识论内涵,然后将之作为一种理论视角透析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问题,最后从“主体”过渡到“主体性”,阐明“主体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当代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第二章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渊源做了文化意义上的思考,旨在寻求当代文化建设“主体性”问题的历史根源。此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入手,反思主体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发展;第二,着眼于“主体性”的特征,从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对“主体性”进行了辩证分析。第叁章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现状、原因与建议分析。第一,阐释“主体性”自身的两个维度的发展现状,说明影响“主体性”两个因素的当前状态。第二,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第叁,针对现状以及形成原因,给出解决文化建设“主体性”问题的一些建议,以希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期刊2019-03-01)
李晓丹[7](2018)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社会认识论的可能性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看,社会认识论问题的研究需要区分人的叁种基本存在形态,即个体、群体和人类,认识实践的主体是人的个体,个体既受制于政治、经济等显性权力,亦受制于社会、文化、历史、性别等隐性权力和价值因素,从而导致社会认识的多样复杂性。人的实践是历史性的实践,这决定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必须秉持历史总体观的视角,关注社会历史总体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拓展性。知识、认识的根本目标和目的是实践,社会认识论必须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关注现实实践既是社会认识论的出发点,也是其目标和归宿。(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曙光[8](2019)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两种基本人观模型的认识论基础及其演替》一文中研究指出造成社会心理学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研究者对于人性莫衷一是,以致一直未能建构出统一且广为认可的人观模型。英国学者布尔曾在其对社会心理学的人观的研究中,总结提炼出了两种基本人观模型,即"内在心理模型"与"人际与社会模型",但未能阐明它们的认识论基础及演替动力逻辑。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析,不仅弥补了缺憾,还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讨论了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应具备怎样的心智素质。(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1期)
吴畏[9](2018)在《可治理性、社会突现与社会认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验社会科学的治理研究当中出现了常被忽视的两个概念——"不可治理性"和"可治理性",库伊曼还把后者阐发成为"可治理性理论"。相对于其他学科化和领域化的治理概念,它们当中隐含着独特的治理哲学问题。通过社会突现论这一视角来分析可治理性的基本预设,可以为治理哲学研究开辟一个新方向——分析社会认识论。分析社会认识论对于把治理理解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和建构性的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曾祥云[10](2018)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解读——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其形成方式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反映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体;从其构成要素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合规律性的继承与合目的性的发展;而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看,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和创造性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表现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境界、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社会认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引导和促进社会档案意识的提升和完善。笔者从认识论出发,将社会档案意识的形成过程视作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站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认识论相关理论,透视这一过程中的规律和实质内涵,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提升社会档案意识的几点策略。结果表明:社会档案意识是感性形式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形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和完全同步,而是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认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明海英.关注社会认识论研究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邢慧.社会档案意识形成过程透视——基于认识论的视角[J].北京档案.2019
[3].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理论学习中心组.强化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N].云南日报.2019
[4].汪小宁.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调查运动中的认识论转向考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董志博,王紫璇,陈立颖.国内网络舆论与媒介审判的审视——基于社会历史和认识论视域的探究[J].今传媒.2019
[6].成本长.社会认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
[7].李晓丹.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社会认识论的可能性拓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8
[8].张曙光.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两种基本人观模型的认识论基础及其演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9].吴畏.可治理性、社会突现与社会认识论[J].求是学刊.2018
[10].曾祥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解读——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J].社会科学.2018
标签:认识论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认识论; 中国道路; 现代化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道路研究; 胡敏中; 哲学学院; 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