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成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松辽盆地,青一段,地震异常,介形虫层
地震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杨懋新,高哲红,张成成[1](2019)在《胡吉吐莫地区青一段上部地震异常的解释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胡吉吐莫地区青一段地层主要以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在叁维地震解释过程中,在该套地层的中、上部解释出大量的地震异常,经过对井标定为介形虫层生屑滩的地震响应。本文详细描述了这类异常的地震特征:在剖面上表现为断续的强反射、在振幅属性上显现出定向排列的"亮点"、在相干属性上为圆环或带状、在叁维透视图上则成球状、棒状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的地质原因:介形虫属微体生物范畴,主要分布在水体清澈、富氧、钙质成分高、营养物质丰富、p H值呈弱碱性的浅水中,青山口组一、二段沉积时期,由于湖泊面积快速扩大,水体稳定,为介形虫的兴盛创造了条件,而其后的大面积的生物灭绝事件则造就了生屑滩的广泛发育。(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史双双,赵强,薄建杰,韩晓飞,张丽[2](2019)在《山西平陆黄河北岸第四纪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古地震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山西南部平陆地区黄河北岸一级阶地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对观测剖面中发育的碟状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球枕构造等3类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形成机制,通过总结对比软沉积物变形的地震成因,推测剖面中的变形构造为地震成因,并依此建立山西南部平陆地区的地震成因地层沉积序列。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该变形构造形成年龄为1.9±0.2 ka,通过影响烈度的计算并结合山西及邻近省的地震资料发现,2次历史地震可能与该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相关。(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丁学文,高树义,陈永新[3](2019)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唐山地区莫霍面隆升、大地构造、新构造运动特征,探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唐山地震区位于辽翼台向斜北部,北邻燕山台褶带,地表发育规模不大的基岩断裂,为燕山期活动形成,新生代断裂活动性不强;地下发育深切地幔的深大断裂,与地表断裂位置相当。由震前地震前兆及震后异常现象,提出了地震发生的成因机制。唐山地震是由震前地幔拱起、岩浆上涌垂直力作用下,受NEE-SWW向区域应力场水平挤压,NNE-NE向唐山右旋剪切逆断裂活动,受阻于NW向蓟运河左旋剪切正断裂,地壳岩石间摩擦、破裂,两断裂在深部共轭交汇区应力闭锁、释放,最终导致该次地震的孕育、发生。(本文来源于《山西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赵小辉,于宝利,刁宛,刘振宇,祁君[4](2019)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层间多次波成因分析及其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勘探中,多次波是一种常见且对有效信号影响较大的干扰波。由于其波场及运动学特征非常复杂,目前的处理手段很难对多次波,尤其是层间多次波进行有效的压制。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为例,通过正演模型与实际资料结合,分析了研究区多次波的成因机理,明确了层间多次波的来源及其对二、叁迭系目的层的影响,并对层间多次波发育的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处理与解释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胡久常,郭明瑞,王锡娇[5](2019)在《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测地震的效能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磁日变形态异常主要是指其垂直分量日变的"双低点"或"低点位移"异常。判别指标一是在相对磁静日单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出现"双低点"异常;二是同日出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在空间上大致沿区域地磁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分界线。本文首先通过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磁台站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的分析,严格按照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董培育,柳畅,石耀霖[6](2019)在《2008年汶川M_S8.0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成因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模型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接收断层参数和断层面有效摩擦系数等不同模型参数,计算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在考虑不同模型参数条件下,2017年九寨沟地震震源处的库仑应力增量(同震及震后)约为3~7 kPa,尚未达到地震触发阈值10 kPa。综合分析认为,2008年汶川地震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九寨沟地震的发生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及地壳流变结构。分析不同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不同破裂模型的选取对2018年汶川地震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大,这可能是导致前人研究结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8期)
李伟,储日升,王烁帆[7](2019)在《2017年6月16日湖北秭归M_S4.3地震成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时间2017年6月16日19时48分,湖北省秭归县发生M_S4.3地震(震中位置31.06°N, 110.48°E)。此次地震导致当地160多间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损坏, 100多人生活受到影响,震区中危岩体出现一定程度破坏。分析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将有助于了解其震源特征和发震机制。本文首先获取了震中距在3°以内的40个宽频带固定台站的叁分量数据,然后利用FK(Frequency wavenumber)方法计算了在不同深度下Crust2.0模型和改进的1-D模型的格林函数,分别使用Cut And Paste(CAP)方法反演得到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并采用基阶Rayleigh波振幅谱进一步约束了质心深度。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68°/59°/163°;节面Ⅱ:166°/75°/32°,最佳矩震级为M_W4.3,最佳深度约为5 km。对比2013年巴东地震、 2014年秭归地震以及2011年湖北阳新—江西瑞昌地震的震源参数和余震信息,此次地震有可能是水库诱发地震,但要判断成因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师皓宇,马念杰,石建军,李楠,马骥[8](2019)在《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岩体能量释放模拟与地震成因探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为背景,基于岩体应变能基本理论,使用FLAC软件模拟地震能量源和能量释放形式,计算结果显示:在0.01 MPa水平应力增量作用下,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可释放的应变能约为3.24×10~(13) J;使得断层面之间发生滑移,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所需消耗的能量约为2.10×10~(13) J;岩体在重力方向上产生位移,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约为1.14×10~(13) J。由此可推断:在一定区域内,应力触发释放能量值与克服断层面滑动摩擦和克服重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之和大致相当;应变能可能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集中释放,形成地震效应。本次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周围岩体能量释放事件中,在映秀—北川断裂与灌县—安县断裂之间的局部区域集中释放的能量为7.67×10~(12) J,相当于一次M_S5.39地震发生所释放的能量。(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赞军,秦娟,李翠平,王宏超,董娣[9](2019)在《1856年重庆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课题调查研究,解析历史地震记载和小南海地震遗址的现存形迹,梳理前人的认识,推算重力崩塌的势能及其相当的地震震级,探讨几种可能的地震地质灾害成因,同时也提出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认为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可能是多次构造地震迭加的结果,也可能是纯粹的山体自然坍塌形成的塌陷型地震,而彻底揭开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谜团还需人类科研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更广泛学科的共同探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崔圣华,裴向军,黄润秋,朱凌,孟祥瑞[10](2019)在《汶川地震黄洞子沟右岸大型滑坡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5·12"汶川地震发生于龙门山逆冲构造带映秀—北川断裂,此次地震沿约300 km地表破裂带触发了大型滑坡百余处,其中大光包滑坡、红石沟滑坡和老鹰岩滑坡发育于绵阳安州区黄洞子沟右岸不到5 km区段内,规模均超过千万方,且大光包滑坡是此次地震中最大滑坡,也是世界罕见的巨型滑坡。本研究通过大量现场照片、遥感影像和实地测绘,结合XRD、岩石薄片手段在此3个滑坡滑源区展开了详细的地质调查。结果表明:(1)先期深埋的中-缓倾构造层带为大光包滑坡提供了潜在侧滑面,与岩体结构面组合触发了大光包大型楔形体破坏;(2)红石沟滑坡发育于含多级角砾、糜棱质次级错动带的碎裂结构坡体,地震中这些倾坡外的次级错动带快速贯通形成滑坡底滑面;(3)老鹰岩滑坡主控于厚层陡倾构造带,地震中该带沿走向拉裂破坏,加之两侧陡倾结构面组合切割触发了老鹰岩大型楔形体破坏。研究进一步发现,红石沟斜坡紧临大水闸背斜轴部、老鹰岩和大光包斜坡位于其两翼,认为该背斜构造对研究区斜坡地震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仅揭示了3个典型地质构造滑坡类型,汶川地震百余处大型滑坡地质构造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地震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山西南部平陆地区黄河北岸一级阶地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触发机制,对观测剖面中发育的碟状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球枕构造等3类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形成机制,通过总结对比软沉积物变形的地震成因,推测剖面中的变形构造为地震成因,并依此建立山西南部平陆地区的地震成因地层沉积序列。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该变形构造形成年龄为1.9±0.2 ka,通过影响烈度的计算并结合山西及邻近省的地震资料发现,2次历史地震可能与该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杨懋新,高哲红,张成成.胡吉吐莫地区青一段上部地震异常的解释及其成因分析[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史双双,赵强,薄建杰,韩晓飞,张丽.山西平陆黄河北岸第四纪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古地震成因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3].丁学文,高树义,陈永新.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成因探讨[J].山西地震.2019
[4].赵小辉,于宝利,刁宛,刘振宇,祁君.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层间多次波成因分析及其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胡久常,郭明瑞,王锡娇.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测地震的效能及成因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6].董培育,柳畅,石耀霖.2008年汶川M_S8.0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成因关系探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7].李伟,储日升,王烁帆.2017年6月16日湖北秭归M_S4.3地震成因初探[J].地震.2019
[8].师皓宇,马念杰,石建军,李楠,马骥.应力增量触发断层岩体能量释放模拟与地震成因探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J].地震学报.2019
[9].王赞军,秦娟,李翠平,王宏超,董娣.1856年重庆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成因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19
[10].崔圣华,裴向军,黄润秋,朱凌,孟祥瑞.汶川地震黄洞子沟右岸大型滑坡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J].工程地质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