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737200
曾经听一位专家说,怎样才算一个有眼光的人——能把远的拉近了看,又能把近的推远了看。这样的眼光正是物理教学中师生所需要的——把问题“拉近了看”,可以像显微镜一样观察并关注知识的细枝末节;又“推远了看”,可以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弊端,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师生学会用这样的眼光学习物理时,或能学得更为轻松、更有效率,进入到一种灵活、多彩、厚重的物理学习新时空中。
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运用“橡皮筋”推拉艺术进行教学的典范教材。且看以下案例:听过一堂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的公开课,教师出示了一道思考题:“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摩擦力?”随后,通过“PPT”课件,直接出示“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重、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不得不说,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什么是摩擦力?”——尽管这个问题的选点较好,但是反复细究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学生还没有了解有关摩擦力的具体事例,还没有从观察、操作、对话和反馈中触摸有关摩擦力的一些基本知识,就贸然地告诉学生“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的“告知”太早,太急于求成,太草率。窃以为,新课伊始,学生不宜回答“什么是摩擦力”这样太笼统的问题,而应了解摩擦力产生的具体事例,正所谓要“帮助学生理解到信息从哪里来,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告知学生摩擦力概念之前,不妨把“什么是摩擦力”这样的问题“拉近”,分解成一个个小环节,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问题并思考“摩擦力”:
1.播放视频刷牙广告,并设疑:为什么牙刷可以迅速去除牙齿上的污垢,使牙齿亮白如新呢?足球在绿茵场上慢慢滚动,最后停下来了;很多饮料的瓶盖上有许多竖纹;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摩擦总是阻力吗?摩擦总是有害吗?
2.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小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小组合作进行分组演示实验:用两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两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并思考: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摩擦力向什么方向?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可以看出,设计1通过“刷牙广告”事例,刹那间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足球停止、瓶盖花纹、润滑油帮助开锁”等动态画面比之“什么是摩擦力”这样的直白问答,更能唤醒孩子们的兴趣、热情和动力。设计2中,让学生自己去演示摩擦力,并试着让他们做出解释,使学生感受到摩擦力并不稀奇,它随时随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设计3中,把“什么是摩擦力”这样笼统的问题,肢解为“摩擦力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作用点在哪里?什么方向?”等问题,“问题退回到原点”成为师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而事实证明,经过“拉近”后,学生果然学得更加轻松惬意,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仍然以“摩擦力”的学习为例,教学结束是可以进行以下“推远”环节:
1.讨论一下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哪些摩擦要增大?哪些摩擦要减小?各用的什么方法?……
2.设计实验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并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3.让学生分析以下改变摩擦的方法:(1)轮胎、鞋底花纹。(2)行李箱下的滚轮。(3)体操运动员手上涂镁粉。(4)冰壶运动中擦地面。
这样的拓展已经从课本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从课堂“推远”到生活。的确,经过这样的推远,孩子们头脑中的“摩擦力”,无疑已经和生活中的更多细节联系在一起,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获得了其内在联接和结构统一。而学生头脑中对“摩擦力”的认识,也因此有了一次新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相对于摩擦力有益的一面,那么,摩擦力的危害就是一种“推远”,相对于课本内的“摩擦力”知识,那么课外随处可见的“摩擦力”现象就是一种“推远”。其中的第3点的“你还知道哪些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具体例子”,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自主自悟,正所谓:“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
事实上,这样的推远,隐含着教师对于物理教学更美好、更富理想化的一种假设,那就是:相对于物理知识或物理学习的技能技法而言,学生自主探索经验的积累,把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的眼光,以及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无疑是物理教学中更重要的目标。
实践证明,物理学习需要“既拉近又推远”的眼光。“拉近”一点,让孩子们能够“爬上梯子摘到果子”;“推远”一点,让孩子们能够“登上险峰”,领略到物理王国中更旖旎的风光,以此引领孩子们在物理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杨林一次虚拟的对话:我的教学勇气[J].教师月刊,2016,(4):114。
[2]曹永国教学提问:理性审视与理念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