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粉榕小蜂论文-武士波,柳青,杨培,杨大荣,彭艳琼

非传粉榕小蜂论文-武士波,柳青,杨培,杨大荣,彭艳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传粉榕小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瓜榕,传粉榕小蜂,非传粉小蜂,染色体核型

非传粉榕小蜂论文文献综述

武士波,柳青,杨培,杨大荣,彭艳琼[1](2019)在《木瓜榕传粉榕小蜂与一种非传粉榕小蜂核型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明确木瓜榕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 Mayr及另外一种寄生于木瓜榕雌果内的非传粉小蜂Platyneura sp.染色体核型特征和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小牛血清培养脑神经节的方法对寄生于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eiro的两种小蜂进行了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木瓜榕传粉小蜂的染色体数目为2n(♀)=10,染色体臂指数NF值为20,整个染色体组包含5对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别属Stebbins-1A型;非传粉小蜂Platyneura sp.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染色体臂指数NF值为24,染色体组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别属Stebbins-1A型。【结论】两种小蜂除染色体类型和核型类别相同,在其他染色体特征方面均表现出差异。结合前人和本研究结果,我们推测两种小蜂之间染色体核型可能发生了由传粉者向非传粉者的演化,即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由少到多的演化。(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晨迪,杨丽媛,刘涛[2](2019)在《聚果榕传粉榕小蜂性比率调节机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榕小蜂是检验局域交配竞争和近交条件下性比调节机制的模式动物,通过控制放蜂试验可进一步了解榕小蜂的性别资源分配策略。【方法】通过控制亲本雌蜂数量(1~12头),统计在不同亲本雌蜂数的情况下,榕小蜂后代的性比(sex ratio)、窝卵数(clutch size)和后代数(broods size),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亲本雌蜂量的后代性比调节与LMC模型的预测基本一致,尤其是当用基于分子方法估计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F=0.21时,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同时,亲本雌蜂量为1头和多头的平均每头雄性后代数有明显差异;当亲本雌蜂量超过1头时,平均每头雌蜂的雄性后代数基本保持不变,但窝卵数(clutch size)则随着进蜂量的增加而减少,窝卵数与性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聚果榕榕小蜂的性比率调节基本符合局域交配竞争理论的预测,但通过定量的模型预测与实际试验得出的性比仍存在误差,且认为该误差一方面来源于近交对榕小蜂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聚果榕榕小蜂在1头蜂和多头蜂时存在不同的评估局域交配竞争强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建峰,徐睿,彭艳琼[3](2018)在《榕–传粉榕小蜂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榕–传粉榕小蜂系统是研究动植物专性互惠共生关系的经典体系。早期形态学研究认为它们之间遵循一对一原则,即1种榕树只有1种榕小蜂为其传粉,而1种传粉榕小蜂也只能在1种榕树上繁殖后代。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报道了越来越多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案例,尤其是隐存种的发现,打破了一对一原则在榕–传粉榕小蜂系统中的普适性。非一对一共生关系包括多种传粉者共现于1种宿主榕树和多种榕树共享1种传粉者两种情况,有各自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规律。本文从形态学描述阶段、多学科综合证据阶段和传粉榕小蜂隐存种的发现3个阶段综述了榕–传粉榕小蜂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所引发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多种传粉者共现于1种宿主榕树的情况,使得榕小蜂的种间杂交成为可能;而多种榕树共享1种传粉者,为宿主榕树的种间杂交提供了机会。然而,杂交事件的检出率却很低,暗示存在明显的生殖隔离。另外,传粉者共现和共享传粉者两种情况在不同性系统榕树上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暗示不同性系统榕树的宿主专一性不同。大量小蜂隐存种的发现,引发了对其成种机制、共现机制的研究,以及对小蜂生物多样性的重新评估,并给人工控制实验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每个榕–传粉榕小蜂组合都具有其独特的协同进化历史,为研究动植物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素材。对榕–传粉榕小蜂专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维持和打破机制开展综合研究,才能充分认识该系统,也有助于认识动植物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和规律。(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03期)

苗白鸽,杨大荣[4](2016)在《榕小蜂传粉模式与花粉形态的协同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特征,同时也承载着植物与其传粉者协同演化过程中的直接选择压力。榕属是高等植物中最奇特的一类植物,它的花是隐头花序,榕树只允许榕小蜂类群给它传粉授精,形成有性繁殖的种子。在全球800多种榕树中,有一半是雌雄同株的,另一半是雌雄异株的;在传粉模式上,一部分榕树是主动传粉类群,其(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6年04期)

徐睿,张媛,彭艳琼,杨大荣[5](2016)在《高榕雌花期传粉榕小蜂和欺骗性小蜂的繁殖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榕树及其专一性传粉榕小蜂组成了动植物界最为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传粉榕小蜂演化出欺骗性是非常罕见的。在雌雄同株的高榕隐头果内,共存着一种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和一种欺骗性的小蜂Eupristina sp.,两种小蜂在雌花期进入隐头果内繁殖,但有不同的繁殖特点。对比研究了两种小蜂从成虫羽化到产卵和传粉这个阶段的雌蜂个体大小、孕卵量及繁殖差异,结果表明:羽化期两种雌蜂的平均个体小,经飞行小个体的雌蜂易死亡,大个体雌蜂到达接受树,但通过苞片通道,一些个体较大的传粉榕小蜂被夹死导致进入果腔的雌蜂相对小,而欺骗性小蜂易通过苞片以至进入果腔的雌蜂个体较大。两种未产卵雌蜂均表现为个体大者孕卵量较多,但两种雌蜂的平均孕卵量没有差异。即使有充足雌花资源产卵,两种雌蜂均未产完所有卵,产卵后两种雌蜂卵巢中的卵量均显着减少,遗留下的卵量两种小蜂间没有差异。传粉榕小蜂只有部分个体传完所携带花粉,并表现为传粉越成功的雌蜂,产卵越多。存在种内竞争时,两种小蜂的产卵量均减少,传粉榕小蜂的传粉效率也降低。在种间竞争背景下,欺骗性小蜂产卵更成功,传粉榕小蜂的产卵和传粉量均受到极大抑制。研究结果说明雌花期隐头果内传粉榕小蜂只适量利用雌花资源产卵繁殖后代,更有效地传粉繁殖榕树种子,这可能是维持榕-蜂互惠系统稳定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欺骗者稳定存在需降低与传粉者的直接竞争,而欺骗者和传粉者分散在不同果内,甚至是不同的树上繁殖是理想的繁殖策略。(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媛,陈欢欢,李宗波[6](2015)在《榕果及其传粉榕小蜂形态特征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研究物种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3种榕树的进蜂量、榕果直径、榕果雌花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榕树的专一性传粉小蜂的体大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3种榕树的榕果直径与单果进蜂量并无种间相关性。3种榕树的进蜂量、榕果直径、单果雌花数呈现相同的种间规律,均为垂叶榕>高榕>钝叶榕,但3种榕树的传粉小蜂的体大小的对比却不同于其他3个特征,为高榕>钝叶榕>垂叶榕。研究结果说明,在大部分特征上,榕果与小蜂之间已经产生了种间严格的对应特征,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榕-蜂系统的稳定机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李宗波,杨培,赵健,杨大荣[7](2014)在《传粉榕小蜂雌蜂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与适应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传粉榕小蜂(Chalcidoidea:Agaonidae)雌蜂触角上的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系统发育关系,探讨多孔板形感器的适应性进化。【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传粉榕小蜂12属70种雌蜂触角上多孔板形感器的超微形态、密度、排列形式等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适应性。【结果】传粉榕小蜂雌蜂触角上共存在长形、刺形和圆形3种多孔板形感器,长形多孔板形感器有单螺旋环状(类型Ⅰ)和多螺旋环状(类型Ⅱ)2种排列形式,刺形多孔板形感器有边缘着生型(类型Ⅲ)和轴向螺旋环型(类型Ⅳ)2种,圆形板形感器仅存在于Eupristina、Ceratosolen、Waterstoniella、Tetrapus属中,且只分布于触角第3棒节的腹面。从类型Ⅰ到类型Ⅳ,多孔板形感器具有明显的延伸、增多、末端分离等形态特征,而末端分离程度是提高感器灵敏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孔板形感器的数量与榕果果径呈正相关(r=0.249,P=0.003),分离程度与榕果直径负相关(r=-0.231,P=0.017)。【结论】传粉榕小蜂雌蜂触角上存在长形、刺形和圆形3种多孔板形感器,其延伸、增多、末端分离等特征是一种明显的形态适应性,使之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感知寄主的特异性挥发物。(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媛,彭艳琼,杨大荣[8](2014)在《母代雌蜂数、进果时间及非传粉小蜂对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及性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性比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生物的选择压力及其所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榕树和榕小蜂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使其成为研究性比和局域配偶竞争模型(local mate competition)的理想材料。本研究旨在探明榕小蜂性比调节和进化机制。【方法】对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进行了人工控制性放蜂实验。测定了母代雌蜂数量及其进果时间间隔、非传粉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数量对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gravelyi后代数量(成蜂数量)和性比的影响,并分析了小蜂后代数量和性比的相关性。【结果】在榕果发育期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母代雌蜂数量的增加,每头雌蜂的平均后代数量明显下降(P<0.001),后代性比显着升高(P<0.001),后代数量和性比呈显着负相关(P<0.05);随着雌蜂进果间隔的延长,后代数量亦呈现下降趋势,且性比增大,放2头雌蜂和3头雌蜂的处理呈同样趋势,但差异均不显着(P=0.87;P=0.49),小蜂后代数量与性比无显着相关性(P=0.86)。此外,非传粉小蜂数量与传粉小蜂后代数量呈显着负相关(P<0.001),与传粉小蜂性比呈正相关(P<0.001),小蜂后代数量和性比同样呈现显着负相关(P<0.001)。【结论】本实验模拟了自然界中榕-蜂的相互作用,所得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状态下榕小蜂性比调节模式和机制,以及榕-蜂互利共生系统的进化机制。(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楠[9](2014)在《对叶榕传粉榕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进化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感受对昆虫有着很大的影响,昆虫的觅食、产卵、交配、躲避天敌、寻找寄主等一系列行为都与化学感受有很大的关系。昆虫的化学感受分为2大过程:嗅觉感受和味觉感受。昆虫的化学感受需要识别大量的化学信号,参与的蛋白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BPs、化学感受蛋白CSPs、嗅觉受体ORs、味觉受体GRs、促离子型受体IRs,其中OBPs和CSPs参与第一步反应。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系统是一个经典的植物与昆虫之间专性互利共生的系统。传粉榕小蜂的整个发育过程均在黑暗封闭的榕果里的虫瘿里完成,一个独立的虫瘿里有一头小蜂。待成熟后,雄蜂从自己所在的虫瘿里钻出至榕果果腔,并在榕果内寻找尚在虫瘿中的雌蜂并完成其交配;而交配后的雌蜂则将飞离自己成长的榕果并寻找新的合适的榕果,以完成其产卵和传粉行为。跟其它昆虫一样,化学感受在榕小蜂的整个生命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现在榕小蜂对榕树严格的寄主专一性以及其复杂的交配过程中。大多数榕小蜂雌蜂对其寄主榕树物种的识别均是表现出严格的专一性。大多数榕树的挂果表现为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而成熟的传粉榕小蜂雌蜂的生命周期很短,最多存活1-2天的时间,故当雌蜂出瘿离开榕果后必须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合适的榕果进行产卵,榕小蜂的世代才能得以延续。那么精准的寄主榕树找寻与识别过程对雌蜂至关重要。而对传粉榕小蜂的雄蜂来说,它们终生生活在黑暗的果内,到小蜂成熟期时,总是雄蜂先羽化并钻出虫瘿,继而寻找尚处于虫瘿中的雌蜂进行交配。由于同一榕果里还生活多种别的小蜂(如非传粉小蜂),在黑暗的榕果环境里,雄蜂如何排除其它小蜂的干扰,从而最有效地找到其可交配的雌蜂资源?显然通过化学感受来感知其同种雌蜂发出的性信息素的过程是关键环节。在榕小蜂的生活习性中OBPs和CSPs的作用毋庸置疑,故识别了专一寄生在对叶榕Ficus hispida榕果中的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的OBPs和CSPs,进行了进化分析,并利用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雌雄蜂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之间OBPs和CSPs基因的表达情况。最终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在传粉榕小蜂C. solmsi中克隆得到2个OBPs、3个CSPs,并都在基因组中得到了验证。从基因组中识别了7个OBPs成员,在已报道OBPs的昆虫中数量是很少的,这可能是因为榕小蜂C.solmsi生境单一,不需要太多的OBPs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与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昆虫相比,生境相对单一、密闭的昆虫的OBPs基因数量少。通过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模式的分析发现榕小蜂C. solmsi的OBPs可能还在进化中。在已有基因组数据的膜翅目昆虫中具有2组显着的同源序列CsolOBP1-NvitOBP02-AmelOBP10-SinvOBP10和CsolOBP2-NvitOBP76-AmelOBP1-SinvOBP1。综合配体结合试验、基序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得到拥有3-2-1-4和3-2-1基序结构的OBPs可能是结合普通气味的,拥有2-1-4基序结构的CsolOBP1和CsolOBP2可能是结合性信息素。榕小蜂C. solmsiCSPs的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排布模式是C1-X6-C2-X18-19-C3-X2-C4,也存在保守的基序基序,在膜翅目CSPs的系统发育变异非常大。雌雄蜂这2个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表明:1)在雌蜂中除了CsolOBP6之外所有的基因均在其出虫瘿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尤其是CsolOBP4和CsolOBP5,说明OBPs在榕小蜂C. solmsi雌蜂的寄主识别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且CsolOBP4和CsolOBP5很可能在雌蜂寻找寄主榕树的过程中主要感知榕果的挥发性气体;2)在雌蜂中CSPs基因均在其出榕果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说明传粉榕小蜂C.solmsi雌蜂到达榕果表面后,需要感知触觉信号判断是否是合适的榕果,此时主要是CSPs起主要作用;3)出虫瘿后的雄蜂大部分OBPs基因的表达量相比蛹期显着增高,其中CsolOBP1、CsolOBP2和CsolOBP5的表达量超过了190倍,说明CsolOBP1和CsolOBP2(或CsolOBP5)可能在榕小蜂C. solmsi雄蜂中行使感知性信息素的功能;4)在雄蜂中CSPs基因均在其出虫瘿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雄蜂在虫瘿之间爬行寻找合适的雌蜂进行交配需要感知触觉信号,CSPs起主要的作用;5)除了CsolOBP1外,所有基因在出果雄蜂的表达量比出虫瘿雄蜂的表达量高,这可能与简单的社会分工有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出虫瘿成虫不同部位的OBPs和CSP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OBPs在出虫瘿雌蜂的头胸腹部都有表达,大部分OBPs基因在头部进行高表达,尤其是CsolOBP4、 CsolOBP5;2) CSPs在出虫瘿雌蜂的头胸腹部都有表达,并且在头胸部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腹部的表达量,在头部和胸部的感受器上表达了CSPs;3) OBPs在出虫瘿雄蜂的头胸腹部上都有表达,所有的基因在头部的表达量最大,特别是CsolOBP1、CsolOBP2和CsolOBP5,说明头部是雄蜂感知气味的重要部位;4)CSPs在出虫瘿的雄蜂的头胸腹部上都有表达,CsolCSPl和CsolCSP4在头部和胸部的表达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李永兴[10](2014)在《对叶榕传粉榕小蜂转录因子的注释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粉榕小蜂形态差异显着,存在极端的雌雄异型现象。传粉榕小蜂的雌蜂需要穿过榕小孔进入榕果产卵,因此其头部发生了显着的特化,在产卵交配后,雌蜂需要出果并长期飞行,所以它们具有发达的复眼和翅;雄蜂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潮湿的榕果内,其形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特化,相对雌蜂来说,雄蜂个头小,体表光滑,体色为黄色,复眼、跗节、触角等退化。最近,我们实验室完成了传粉榕小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工作,并且发现雌雄榕小蜂之间的基因表达有显着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榕小蜂极端雌雄异形现象的分子机理。而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重要蛋白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就决定了其它基因的表达情况。本论文的工作就是要全面的研究转录因子在雌雄榕小蜂之间的表达情况。首先,我们对传粉榕小蜂的转录因子进行了全面的预测。通过整合DBD数据库预测法和同源序列比对预测法(以黑腹果蝇转录因子为参照)的预测结果,共计得到传粉榕小蜂的特异性转录因子868个。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对蝇蛹金小蜂和意大利蜜蜂的转录因子也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传粉榕小蜂相对其他2种膜翅目物种而言,其转录因子的结构域数目较少,功能也相对单一。其次,通过对传粉榕小蜂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转录因子的表达趋势和其它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转录因子的表达和其它基因的表达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转录因子的平均表达量在每个时期都比其它基因的平均表达量要高。雌雄差异表达显着的转录因子,尤其是雌性高表达的转录因子在雌雄差异显着的基因中存在富集。可以推测,是雌雄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调控导致了差异表达的基因存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有一些转录因子是阶段特异性表达的,还有一些转录因子在4个时期均出现雌雄显着的差异表达。结构域对转录因子的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雌雄榕小蜂之间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的差异,对雌雄榕小蜂之间基因表达的显着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为传粉榕小蜂极端的雌雄异型现象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非传粉榕小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榕小蜂是检验局域交配竞争和近交条件下性比调节机制的模式动物,通过控制放蜂试验可进一步了解榕小蜂的性别资源分配策略。【方法】通过控制亲本雌蜂数量(1~12头),统计在不同亲本雌蜂数的情况下,榕小蜂后代的性比(sex ratio)、窝卵数(clutch size)和后代数(broods size),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亲本雌蜂量的后代性比调节与LMC模型的预测基本一致,尤其是当用基于分子方法估计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F=0.21时,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同时,亲本雌蜂量为1头和多头的平均每头雄性后代数有明显差异;当亲本雌蜂量超过1头时,平均每头雌蜂的雄性后代数基本保持不变,但窝卵数(clutch size)则随着进蜂量的增加而减少,窝卵数与性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聚果榕榕小蜂的性比率调节基本符合局域交配竞争理论的预测,但通过定量的模型预测与实际试验得出的性比仍存在误差,且认为该误差一方面来源于近交对榕小蜂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聚果榕榕小蜂在1头蜂和多头蜂时存在不同的评估局域交配竞争强度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传粉榕小蜂论文参考文献

[1].武士波,柳青,杨培,杨大荣,彭艳琼.木瓜榕传粉榕小蜂与一种非传粉榕小蜂核型比较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19

[2].马晨迪,杨丽媛,刘涛.聚果榕传粉榕小蜂性比率调节机制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3].黄建峰,徐睿,彭艳琼.榕–传粉榕小蜂非一对一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18

[4].苗白鸽,杨大荣.榕小蜂传粉模式与花粉形态的协同演化[J].大自然.2016

[5].徐睿,张媛,彭艳琼,杨大荣.高榕雌花期传粉榕小蜂和欺骗性小蜂的繁殖特点[J].生态学报.2016

[6].张媛,陈欢欢,李宗波.榕果及其传粉榕小蜂形态特征相关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5

[7].李宗波,杨培,赵健,杨大荣.传粉榕小蜂雌蜂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与适应进化[J].应用昆虫学报.2014

[8].张媛,彭艳琼,杨大荣.母代雌蜂数、进果时间及非传粉小蜂对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及性比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4

[9].王楠.对叶榕传粉榕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进化和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4

[10].李永兴.对叶榕传粉榕小蜂转录因子的注释与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  

非传粉榕小蜂论文-武士波,柳青,杨培,杨大荣,彭艳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