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双酯论文-田朝瑜,许良忠

合成双酯论文-田朝瑜,许良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双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酯型丙烯腈,杀螨活性,新化合物

合成双酯论文文献综述

田朝瑜,许良忠[1](2019)在《双酯型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杀螨剂腈吡螨酯为先导化合物,将3-[4-(叔丁基)苯基]-3-氰基-2-羟基丙烯酸乙酯与不同酰氯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5个具有杀螨活性的新型双酯型丙烯腈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过~1H NMR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TM-3和TM-5具有优异的杀螨活性,化合物TM-5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对朱砂叶螨螨卵的致死率达到93%,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9年02期)

郭乃妮,郑敏燕,杨连利[2](2018)在《季铵盐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CDESA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甲胺、环氧氯丙烷、硬脂酸和硬脂酰氯为原料,在超声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季铵盐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N,N,N-叁甲基-2,3-硬脂酰氧基丙基氯化铵(CDESA)。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对CDESA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CDES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超声水浴振动下,n(CMESA)∶n(硬脂酰氯)=1.5∶1.0,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p H=8,反应时间为3.0 h,反应温度85℃,CDESA的产率达94.39%,熔点为152.2~153.2℃。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CDESA进行了结构表征。(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唐勇斌[3](2016)在《乌头GGPS基因克隆分析及双酯型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药用及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常被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虚寒吐泻及脘腹冷痛等症状,有毒。附子药用价值巨大,栽培历史虽久,但目前生产上仍然采用“山区育种,坝区栽培”的传统生产模式,栽培区每年引种的种源地都不固定,导致种源混乱及不稳定,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高的栽培新品种。附子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乌头碱,在生物碱分类中属于二萜类生物碱,本研究通过对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基因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基因(GGPS)进行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同时通过HPLC对不同生长期、不同植物组织中主要的药用活性乌头碱: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进行含量检测,预测了GGPS基因的功能,探讨了乌头GGPS基因对于附子植物体内乌头碱类生物碱生物合成的作用,为揭示乌头碱类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奠定了基础,为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培育具有高乌头碱含量的附子新品种提供了途径。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乌头GGPS基因的克隆:首次从附子种根组培材料中通过同源克隆的方式,结合RACE与转录组数据克隆得到了一个长为1420bp的cDNA序列,NCBI同源比对显示其与芍药丹参等物种GGPS基因同源性较高,与金盏花(Adonis aestivalis)同源性最高,达80%;ORF Finder显示其CDS区长为861bp,编码287个氨基酸;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及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具有GGPS基因共有的2个多聚异戊二烯基合酶的特异序列“LMHDDLPCMDNDDLRRG" "IGLLFQVVDDILD",以及全部5个保守域;预测到GGPS蛋白分子质量为30.95kDa,等电点为5.24;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其主要在叶绿体中表达,线粒体及其他部位也有少量表达;多维结构分析显示其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30.56%,α-螺旋占65.28%,p-折迭占4.17%;结构比较显示其叁维结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2、GGPS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对所有材料的荧光定量PCR数据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纵向比较,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植株的不同生长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具体到植物组织,不同植物组织在不同时期的表达量不同,表达峰值时期也有组织间差异,但总体来说就,其表达量与植株的生命代谢活动的强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GGP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GGPS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量差异较大。在生长旺盛期,组织间表达量比较为叶>茎>根>须根。4、有效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在每个批次的不同组织样品中都检测出了乌头碱,说明了在附子植株中乌头碱的合成部位并不仅限于根部,而是植株各个组织都有合成,但含量却不一样,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植株不同组织间乌头碱含量高低依次为须根>子须根>根>子根>叶>茎。5、有效成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附子乌头碱含量检测实验结果中,不同组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不同,且线性关系也不一样,叶和根中含量随时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中乌头碱含量一直升高,而须根中的乌头碱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6、GGPS基因与乌头碱生物合成的关系:对于GGPS基因的表达及乌头碱含量分析发现,乌头碱的合成与目的基因的表达在植株部位上高度一致,且其表达强度随时间的趋势与乌头碱含量动态变化随时间的趋势一致,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993,表明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说明了乌头碱的合成与GGPS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从而可以推断得知乌头碱的生物合成与二萜代谢途径有关、其生物合成途径为从二萜到二萜生物碱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边磊,关玲,徐烜峰,高杨,张奇涵[4](2016)在《α-联苯双酯合成的绿色化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α-联苯双酯的绿色化学合成是一个面向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的探索性实验。实验以没食子酸为原料,用安全低毒的碳酸二甲酯和二溴海因替代传统生产工艺中剧毒的硫酸二甲酯和强腐蚀性的溴素,制备α-联苯双酯。探索了一条适合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制备α-联苯双酯的绿色合成路线。(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少岩,陈成[5](2016)在《马来酸双酯磺酸钠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目前来看,叁元复合驱虽然有助于提升原油的采收率,但是碱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采油的成本和难度,近年来,关于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二元体系发生的色谱分离现象非常严重,驱油效果不明显。所以需要开发具有高界面活性和高粘度的驱油剂,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亲型表面活性剂丙烯酰胺共聚物驱油剂合成及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4期)

刘勇[6](2016)在《负载型催化剂合成马来酸双酯及成对电解法制备富马酸》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来酸是一种重要的四碳平台化合物,常见的衍生物有马来酸双酯、酒石酸、富马酸、琥珀酸、DL-苹果酸等。马来酸双酯作为重要的一类不饱和羧酸酯,在颜料/涂料的固着剂、纤维物的分散剂、合成塑料、造纸工业、石油化工业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的用途;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由于无毒、低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防腐、调味、饲料、化工及增塑剂等领域,也可以用于合成一系列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合物。本课题在马来酸双酯的合成及成对电解法制备富马酸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以顺酐与正丁醇反应生成马来酸二丁醇作为探针反应,研究负载型催化剂对该类酯化反应的影响。分别探讨了不同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带水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就实验所得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考察了负载型催化剂在合成其他马来酸双酯反应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得出最佳条件为:顺酐用量0.1mol时,二氧化硅作为载体,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在400℃下焙烧2h、酐醇摩尔比1:3、催化剂用量8.2%、带水剂苯用量为6m L、反应4h,酯化率可达96%,酯收率最高可达84%,催化剂回收重复使用叁次酯化率仍有91%以上。将催化剂用于其他马来酸双酯的合成试验中,也有较好的效果。采用成对电解法在阳极槽电解马来酸水溶液制备富马酸,分别探讨了电解方式、电极材料、离子隔膜、支持电解质种类及用量、电解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富马酸收率的影响并对所得产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利用自制单极槽2L的电解槽对电解合成富马酸作了小试试验,讨论放大试验的影响因素,为进行大规模实验及模拟工业化提供参考。试验发现,通过电解法在阳极槽中催化马来酸构型转化为富马酸是可行的。在恒压稳流电源恒定电流的电解方式,铂片作为电解电极,阳离子交换膜作隔膜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2%、0.1mol/L支持电解质用量5%、电流密度204A/m2、电解温度0-10℃、电解3h,富马酸的收率可达82%。另外,在阴极电解槽可得到丁二酸产品,收率可达87%。放大试验中,采用钛镀铂板作为阳极,钛板作为阴极,催化剂用量2%、支持电解质硫酸浓度0.08mol/L、电流密度200A/m2、电解4h,电解效率可达67%。(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孙津鸽,高得瀛,刘红坤,李文杰,李志军[7](2016)在《阿德福韦双酯合成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阿德福韦双酯的合成工艺。以9-(2-膦酰甲氧已基)腺嘌呤(阿德福韦,PMEA)为原料,在叁乙胺催化下与特戊酸氯甲酯酯化合成阿德福韦酯。目标物阿德福韦酯的物质的量收率稳定在55%以上,且目标产物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确认结构。改进后的工艺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03期)

宝贵荣,孟和,娜日苏,昭日格图,博·格日勒图[8](2016)在《胡椒酸1.6-己二醇双酯的合成、结构表征和降血脂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蒙药药材荜茇为起始原料,经提取、分离、水解、酯化等过程,得到胡椒酸1,6-己二醇双酯,为一种新型的胡椒碱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碳氢核磁共振、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确证了该胡椒碱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初步研究了其降血脂活性.结果表明胡椒酸1,6-己二醇双酯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泓棣,马建中,吕斌,高建静,薛丹[9](2015)在《不对称型磺基琥珀酸双酯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及月桂酸单乙醇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不对称型磺基琥珀酸双酯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化了双酯化反应条件,其较佳反应条件为:n(十二醇马来酸单酯)∶n(月桂酸单乙醇酰胺)=1∶1,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6 h。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所得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泡沫性能、乳化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21×10-5mol/L,γcmc为31.1 m N/m;乳化分水时间为278 s,起泡性和稳泡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5年12期)

王红庄,蔡红岩,周朝辉,张群,田茂章[10](2015)在《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与表/界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顺丁烯二酸酐分别与正辛醇、异辛醇、正癸醇和异癸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再与亚硫酸氢钠发生磺化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SS)表面活性剂SSN8,SSI8,SSN10和SSI10。采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评价了SS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和与直链烷烃间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SS系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在10-6~10-3mol/L数量级,对应的表面张力在24.90~30.00 m N/m;界面性能评价表明,支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比相应的直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适合碳数更高的油相。(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5年11期)

合成双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叁甲胺、环氧氯丙烷、硬脂酸和硬脂酰氯为原料,在超声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季铵盐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N,N,N-叁甲基-2,3-硬脂酰氧基丙基氯化铵(CDESA)。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对CDESA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CDES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超声水浴振动下,n(CMESA)∶n(硬脂酰氯)=1.5∶1.0,反应溶剂为1,4-二氧六环,p H=8,反应时间为3.0 h,反应温度85℃,CDESA的产率达94.39%,熔点为152.2~153.2℃。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CDESA进行了结构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双酯论文参考文献

[1].田朝瑜,许良忠.双酯型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J].现代农药.2019

[2].郭乃妮,郑敏燕,杨连利.季铵盐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CDESA的合成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3].唐勇斌.乌头GGPS基因克隆分析及双酯型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6

[4].边磊,关玲,徐烜峰,高杨,张奇涵.α-联苯双酯合成的绿色化学探索[J].大学化学.2016

[5].王少岩,陈成.马来酸双酯磺酸钠合成及性能研究[J].化工管理.2016

[6].刘勇.负载型催化剂合成马来酸双酯及成对电解法制备富马酸[D].淮北师范大学.2016

[7].孙津鸽,高得瀛,刘红坤,李文杰,李志军.阿德福韦双酯合成工艺改进[J].山东化工.2016

[8].宝贵荣,孟和,娜日苏,昭日格图,博·格日勒图.胡椒酸1.6-己二醇双酯的合成、结构表征和降血脂活性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王泓棣,马建中,吕斌,高建静,薛丹.不对称型磺基琥珀酸双酯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2015

[10].王红庄,蔡红岩,周朝辉,张群,田茂章.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与表/界面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2015

标签:;  ;  ;  

合成双酯论文-田朝瑜,许良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