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榆论文-胡一民

醉翁榆论文-胡一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醉翁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醉翁榆,琅琊山,琅琊榆,大果榆

醉翁榆论文文献综述

胡一民[1](2016)在《栖身千年琅琊山的榆科宿老:琅琊榆、醉翁榆》一文中研究指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使安徽滁州琅琊山声名远播海内外。除唐宋以来历代文人留下的众多赋诗题咏等人文景观外,琅琊山还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现有树木3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86%,是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落叶阔叶林的典型代表,并分布着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本文来源于《绿色视野》期刊2016年11期)

赫佳[2](2016)在《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醉翁榆种群动态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琅琊榆(Ulmus chenmoui)、醉翁榆(Ulmus gaussenii)均为榆科(Ulmaceae)榆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狭域分布的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滁州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琅琊榆、醉翁榆集中分布区均为核心景点,树下地表固化现象十分严重,种群自然更新受到限制,人为干扰(旅游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园林管理)亦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近叁十年来,醉翁榆已出现古树个体大量死亡现象,而琅琊榆留存的大树也较少,且多属老龄植株,幼树多分布于灌丛中,生长不良,干形弯曲,侧枝横生,有濒于绝灭的危险。琅琊榆、醉翁榆均被列为国家Ⅲ级保护植物。2014年5月,选择琅琊榆分布集中的南天门附近(32°16.5506'N,118°16.5685'E),以及醉翁榆分布集中的醉翁亭附近(32°17.1317'N,118°17.0101'E),划分样方,对每株进行定位和采样。按照胸径变幅将琅琊榆、醉翁榆种群划分为6个径级:小于2.5cm为Ⅰ径级,2.5-7.5cm为Ⅱ径级,7.5-12.5cm为Ⅲ径级,以此类推,每间隔5cm为一个径级,大于22.5cm为Ⅵ径级(其中Ⅰ径级为苗木群体,Ⅱ-Ⅵ径级为立木群体)。进行种群径级结构和动态,以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琅琊榆种群总个体数116株,其中Ⅰ径级个体数最多,占该种群总数的58.6%,其他各径级分别占种群总数的8.6%、3.4%、3.4%、3.4%和22.4%,仅Ⅰ径级个体为聚集分布,其它径级个体均为随机分布。相邻各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值(Vn)仅前两个径级大于零,种群动态指数46.7%,考虑种群外部干扰时,种群动态指数1.9%。琅琊榆虽属增长型种群,但种群径级结构不合理,种群更新不良,幼苗发育到下一年龄级受到严重干扰。醉翁榆种群总个体数422株Ⅰ径级个体最多,达到种群总数的61.1%,Ⅱ径级个体占种群总数的31%,其他径级分别占种群总数的3.1%、0.9%、0.7%、3.1%。醉翁榆Ⅰ、Ⅱ径级个体为聚集分布,其它径级个体均为随机分布。相邻各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值(Vn)除V径级外均大于零,种群动态指数59.9%,考虑种群外部干扰时,种群动态指数3.3%。醉翁榆属增长型种群,但种群结构增长性低,趋于稳定型。幼树(包括幼苗)在长成过程中,由于竞争或自疏导致个体大量死亡,个体在进入主林冠层的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Ⅱ径级的个体从亚林冠层进入主林冠层,竞争作用加强,个体死亡率较高。(2)本实验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样本DNA,使用经过改进的基于锚定PCR技术的筛库法,进行复合核微卫星(nSSR)引物开发。设计琅琊榆nSSR引物44对,醉翁榆82对。筛选后分别选取9对、1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nSSR引物对琅琊榆、醉翁榆种群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另外,在琅琊榆基因组内检测烟草叶绿体微卫星(cpSSR)的通用性,选取6对有多型的cpSSR引物对琅琊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分析。(3)琅琊榆种群在nSSR水平(He=0.679)和cpSSR水平(h=0.419)均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琅琊山森林公园成立时间较短,其种群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时间不长,对于长寿命树木来说,生境片段化、随机漂变、近交衰退等情况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能还未显现出来。琅琊榆IV径级期望杂合度显着低于其他径级,综合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考虑,琅琊榆大树(V、Ⅵ径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并能传递给子代,但由于幼苗、幼树在长成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导致中等径级的个体遗传多样性显着下降。琅琊榆种群共有7种单倍型,Ⅰ径级单倍型种类最多,共6种,其中3种为Ⅰ径级独有,表明在琅琊榆苗木群体中存在高度变异,或种子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Ⅳ、V径级仅有一种单倍型,表明幼龄个体在长成过程中个体的大量死亡,导致单倍型种类丢失。醉翁榆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e=0.433),上世纪90年代醉翁榆古树的大量死亡给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造成了严重的、无法挽回的遗传损失。各径级间不存在遗传多样性的显着差异,但Ⅴ、Ⅳ径级He略低于其他径级,可能是由于幼苗、幼树在长成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导致中等径级的个体遗传多样性显着下降。两个种群较高的近交水平可能是由于琅琊榆(Fls=0.492)、醉翁榆(FIs=0.413)天然种群属狭域分布种,分布范围极为有限,种群内亲本数量有限,且不存在异地花粉、种子迁入,故而存在较为强烈的近交,导致幼年群体具有较大的近交系数,而随着植株密度的不断增大,个体间竞争加剧,导致近亲个体大量死亡,即在种群自疏过程中更多地选择杂合基因型,从而造成成年个体具有更低的近交系数。(4)琅琊榆种群在64m范围内存在显着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SGS),且强度较大(Sp=0.0293),立木群体及苗木群体在58m、56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Sp=0.0459、0.0343)。琅琊榆翅果主要靠风力传播,群落内较高的植株密度限制其基因散布,是该种群高强度SGS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种群内老龄树个体较少,且亲缘系数较高,建立者效应及微环境的选择作用可能是该种群最初形成SGS的原因,而种群高度的近交水平及受限的基因流使SGS在世代中得以维持。在种群更新过程中,种群密度增高增加了种子雨重迭,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苗木群体的SGS,同时根据基因流估算,苗木群体较立木群体有更广泛的基因流(56m,47m),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苗木群体的SGS。醉翁榆种群在46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强度处于中等水平(Sp=0.0107),立木群体及苗木群体在49m、40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 (Sp=0.0072.0.0149)醉翁榆基因流主要靠风力传播,而其分布区域醉翁亭附近处于山脚较为平坦开阔地,风力较弱,不利于其基因散布,同时,该处是游客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筑物较多,土地固化严重,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限制,这些因素是该种群形成SGS的主要原因。实验种群内老龄树个体较少,且亲缘系数较高,建立者效应及微环境的选择作用可能是该种群最初形成SGS的原因,而种群高度的近交水平及受限的基因流使SGS在世代中得以维持。由于种子流受限,幼苗多集中分布于母本附近,使得醉翁榆苗木群体形成较高强度的SGS,而幼树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自疏或种间竞争导致个体大量死亡,同时根据基因流估算,立木群体较苗木树群体有更广泛的基因流(68.3m、35m),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立木群体的SGS。(5)琅琊榆、醉翁榆种群生境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种群自然更新不良,二者均存在很高的杂合子缺失,同时存在显着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暗示着种群可能出现近交衰退风险。针对种群生存现状,有必要开展相关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构建种子库和利用营养体繁殖保存关键基因型等。在迁地保护时,琅琊榆采样个体距离应大于64m、醉翁榆采样个体距离应大于46m,以降低样本间遗传相似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4)

李贻林,陈维[3](2013)在《醉翁榆实生种子园营建及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醉翁榆种子园的种类选择、总体规划、建园材料、园地改造、开穴施肥、培育苗木、家系定植、抚育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醉翁榆实生种子园的建植技术,以期通过合理科学的培育措施,增加优质种子的生产能力、提高所采种子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韩雪,智颖飙,张保卫,周忠泽,何家庆[4](2011)在《基于ITS、atpB-rbcL序列的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廓清我国特有濒危植物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系统地位,用分子标记ITS和atpB-rbcL手段分析醉翁榆与其他榆属相关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4种榆属植物atpB-rbcL扩增片段长度为735~834 bp,G+C的含量在29.3%~31.6%之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偏差;基于ITS(包括5.8 s)扩增片段,醉翁榆与黑榆系的毛果旱榆、栓枝春榆以及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U.lamellosa)相近;基于atpB-rbcL扩增片段,醉翁榆与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以及明陵榆的关系比较近,两种标记都表现出醉翁榆与黑榆系中变种毛果旱榆、栓枝春榆的关系比较近;atpB-rbcL的NJ和Bayesian树完全支持榆属组下的分类以及榆属系统的演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韩雪[5](2010)在《基于花粉形态特征和ITS、atpB-rbcL序列对醉翁榆(Ulmus gaussenii Cheng)与相近榆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醉翁榆(Ulmus gaussenii Cheng)作为安徽特有濒危种子植物,由我国着名的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教授于1955年发现并命名,之后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为了廓清醉翁榆与相近榆属植物亲缘关系,本研究分别从孢粉学和分子标记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醉翁榆在榆属中的系统分类地位,同时该研究结果将为濒危植物醉翁榆及其近缘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分子学和系统学理论基础。首先,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醉翁榆(Ulmus. gaussenii Cheng)、琅琊榆(U. chenmou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 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醉翁榆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上多为近圆形,或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萌发孔主要是4~6孔,位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外壁纹饰主要是疣状纹饰。白榆表现为粗拟网状纹饰,这些特点与之前的相关榆科榆属花粉形态的报道相一致,醉翁榆和琅琊榆从花粉纹饰特征上应该归为亲缘种。其次,应用ITS和atpB-rbcL手段探讨醉翁榆在榆属中的系统地位,以及醉翁榆与24种榆属相关种亲缘关系的远近,得出如下结果:1) 24种榆属植物atpB-rbcL扩增片段长度735~834bp, G+C的含量在29.3%~31.6%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偏差。选用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和朴树(Celtis sinensis)做外类群,用于分析的序列长度为975bp,用系统发育软件PAUP 4.0、Mega 4.0、MrBayes 3.0进行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在贝叶斯树和邻接树中,醉翁榆与黑榆系(Ser. Glabrae Moss)中的毛果旱榆(U.glaucescens var.lasiocarpa)、栓枝春榆(U. japonica var. suberosa)以及榆系(Ser. Glabrae Moss)中的大果榆(U. macrocarpa)、明陵榆(U. erythrocarpa)以及白榆(U. pumila)和垂枝榆(U. pumila var. pendula)相近,而与琅琊榆(U.chenmoui)较远,我们认为醉翁榆的系统位置与传统分类学的观点相吻合。2)20种榆属ITS(包括5.8s)扩增片段长度549~646bp,G+C的含量在61.5%~68%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偏差。转换碱基和颠换碱基出现次数分别为7和4,发生突变位点为11个,与平均位点614.5的比值为1.8%,序列变异比atpB-rbcL要高。同源保守性位点达到了86.8%,变异位点为12.7%,可以看出序列的进化度比atpB-rbcL要高,其中信息位点为4.0%。ITS序列选用刺榆(Hemiptelea davidii)和榉树(Zelkova schneicleriana)做外类群,用于分析的序列长度为625bp,然后分别用PAUP 4.0软件、Mega 4.0、MrBayes3.0分析系统发育表明:在贝叶斯和邻接树中,醉翁榆与黑榆系的毛果旱榆、栓枝春榆以及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U. lamellosa)相近。3)通过两种标记综合,结果表明:醉翁榆与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以及明陵榆的关系比较近,并且与传统分类学的观点相吻合,醉翁榆在两种标记都都表现出与黑榆系中变种毛果旱榆、栓枝春榆的关系比较近,可能他们的分类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是应该被归于榆系还是黑榆系。4)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距离法(Neighbor Joining, NJ)以及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完成系统树的构建,其中贝叶斯树和邻接树在两种标记中比最大简约树、最大似然树在属中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支持率。5)属内种间的关系也在文中有所探讨,基于atpB-rbcL的NJ和Bayesian树完全支持榆属组下的分类以及榆属系统演化关系。第叁,通过花粉形态特征以及分子标记的角度对醉翁榆系统位置进行探讨时,并未得到一致结果,但从分子角度支持了醉翁榆在传统分类学的位置。(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0-04-01)

孙主义[6](2009)在《珍稀树种——琅琊榆、醉翁榆培育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滁州市琅琊山的植物多样性,在皖东地区乃至江淮之间是最为丰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长期严格的保护管理,使这里形成了以榆科植物占优势的茂盛天然次生林,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之一。(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期刊2009年04期)

韩雪,智颖飙,周忠泽,高超[7](2008)在《醉翁榆(Ulmus gaussenii Cheng)的濒危特征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安徽特有濒危植物醉翁榆(Ulmus gaussenii)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遗传变异等种群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现有醉翁榆种群均为高群集分布,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年龄结构不合理,且已经演化为小种群,种群已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对醉翁榆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部分野生种群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醉翁榆生殖过程中胚胎败育可能是导致醉翁榆濒危的根本原因.所以应加强对醉翁榆遗传学和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以期为醉翁榆以及其他近缘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吴仕振[8](2007)在《醉翁榆的苗木培育与营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醉翁榆的苗木培养与营林技术,主要介绍了包括采种、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播种育苗方法,以期为培育醉翁榆苗木及保护醉翁榆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07年24期)

孙主义[9](2006)在《秋四脉绵蚜对琅琊榆、醉翁榆的危害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滁州市琅琊山,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长期严格的保护管理,使之成为以榆科植物占优势的茂盛天然次生林区。在众多的榆科植物中,以琅琊榆和醉翁榆最为出色,并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树种保护名录。后来,在江苏句容宝华山上,也发现有少量的琅琊榆零星分布。秋四脉绵蚜,在滁州市一(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期刊2006年06期)

孙主义[10](2006)在《珍稀树种醉翁榆培育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醉翁榆播种育苗技术研究,摸索出播种育苗的可行方法,培育出了一批优质实生苗,对珍稀濒危树种醉翁榆的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扩繁是一个新的突破;选用两种不同的立地条件进行对比造林研究;同时,进行了苗期秋四脉绵蚜的综合防治。(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06年11期)

醉翁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琅琊榆(Ulmus chenmoui)、醉翁榆(Ulmus gaussenii)均为榆科(Ulmaceae)榆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狭域分布的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滁州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琅琊榆、醉翁榆集中分布区均为核心景点,树下地表固化现象十分严重,种群自然更新受到限制,人为干扰(旅游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园林管理)亦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近叁十年来,醉翁榆已出现古树个体大量死亡现象,而琅琊榆留存的大树也较少,且多属老龄植株,幼树多分布于灌丛中,生长不良,干形弯曲,侧枝横生,有濒于绝灭的危险。琅琊榆、醉翁榆均被列为国家Ⅲ级保护植物。2014年5月,选择琅琊榆分布集中的南天门附近(32°16.5506'N,118°16.5685'E),以及醉翁榆分布集中的醉翁亭附近(32°17.1317'N,118°17.0101'E),划分样方,对每株进行定位和采样。按照胸径变幅将琅琊榆、醉翁榆种群划分为6个径级:小于2.5cm为Ⅰ径级,2.5-7.5cm为Ⅱ径级,7.5-12.5cm为Ⅲ径级,以此类推,每间隔5cm为一个径级,大于22.5cm为Ⅵ径级(其中Ⅰ径级为苗木群体,Ⅱ-Ⅵ径级为立木群体)。进行种群径级结构和动态,以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琅琊榆种群总个体数116株,其中Ⅰ径级个体数最多,占该种群总数的58.6%,其他各径级分别占种群总数的8.6%、3.4%、3.4%、3.4%和22.4%,仅Ⅰ径级个体为聚集分布,其它径级个体均为随机分布。相邻各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值(Vn)仅前两个径级大于零,种群动态指数46.7%,考虑种群外部干扰时,种群动态指数1.9%。琅琊榆虽属增长型种群,但种群径级结构不合理,种群更新不良,幼苗发育到下一年龄级受到严重干扰。醉翁榆种群总个体数422株Ⅰ径级个体最多,达到种群总数的61.1%,Ⅱ径级个体占种群总数的31%,其他径级分别占种群总数的3.1%、0.9%、0.7%、3.1%。醉翁榆Ⅰ、Ⅱ径级个体为聚集分布,其它径级个体均为随机分布。相邻各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值(Vn)除V径级外均大于零,种群动态指数59.9%,考虑种群外部干扰时,种群动态指数3.3%。醉翁榆属增长型种群,但种群结构增长性低,趋于稳定型。幼树(包括幼苗)在长成过程中,由于竞争或自疏导致个体大量死亡,个体在进入主林冠层的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Ⅱ径级的个体从亚林冠层进入主林冠层,竞争作用加强,个体死亡率较高。(2)本实验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样本DNA,使用经过改进的基于锚定PCR技术的筛库法,进行复合核微卫星(nSSR)引物开发。设计琅琊榆nSSR引物44对,醉翁榆82对。筛选后分别选取9对、1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nSSR引物对琅琊榆、醉翁榆种群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另外,在琅琊榆基因组内检测烟草叶绿体微卫星(cpSSR)的通用性,选取6对有多型的cpSSR引物对琅琊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分析。(3)琅琊榆种群在nSSR水平(He=0.679)和cpSSR水平(h=0.419)均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琅琊山森林公园成立时间较短,其种群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时间不长,对于长寿命树木来说,生境片段化、随机漂变、近交衰退等情况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能还未显现出来。琅琊榆IV径级期望杂合度显着低于其他径级,综合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考虑,琅琊榆大树(V、Ⅵ径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并能传递给子代,但由于幼苗、幼树在长成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导致中等径级的个体遗传多样性显着下降。琅琊榆种群共有7种单倍型,Ⅰ径级单倍型种类最多,共6种,其中3种为Ⅰ径级独有,表明在琅琊榆苗木群体中存在高度变异,或种子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Ⅳ、V径级仅有一种单倍型,表明幼龄个体在长成过程中个体的大量死亡,导致单倍型种类丢失。醉翁榆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e=0.433),上世纪90年代醉翁榆古树的大量死亡给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造成了严重的、无法挽回的遗传损失。各径级间不存在遗传多样性的显着差异,但Ⅴ、Ⅳ径级He略低于其他径级,可能是由于幼苗、幼树在长成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导致中等径级的个体遗传多样性显着下降。两个种群较高的近交水平可能是由于琅琊榆(Fls=0.492)、醉翁榆(FIs=0.413)天然种群属狭域分布种,分布范围极为有限,种群内亲本数量有限,且不存在异地花粉、种子迁入,故而存在较为强烈的近交,导致幼年群体具有较大的近交系数,而随着植株密度的不断增大,个体间竞争加剧,导致近亲个体大量死亡,即在种群自疏过程中更多地选择杂合基因型,从而造成成年个体具有更低的近交系数。(4)琅琊榆种群在64m范围内存在显着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SGS),且强度较大(Sp=0.0293),立木群体及苗木群体在58m、56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Sp=0.0459、0.0343)。琅琊榆翅果主要靠风力传播,群落内较高的植株密度限制其基因散布,是该种群高强度SGS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种群内老龄树个体较少,且亲缘系数较高,建立者效应及微环境的选择作用可能是该种群最初形成SGS的原因,而种群高度的近交水平及受限的基因流使SGS在世代中得以维持。在种群更新过程中,种群密度增高增加了种子雨重迭,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苗木群体的SGS,同时根据基因流估算,苗木群体较立木群体有更广泛的基因流(56m,47m),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苗木群体的SGS。醉翁榆种群在46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强度处于中等水平(Sp=0.0107),立木群体及苗木群体在49m、40m范围内存在显着SGS (Sp=0.0072.0.0149)醉翁榆基因流主要靠风力传播,而其分布区域醉翁亭附近处于山脚较为平坦开阔地,风力较弱,不利于其基因散布,同时,该处是游客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筑物较多,土地固化严重,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限制,这些因素是该种群形成SGS的主要原因。实验种群内老龄树个体较少,且亲缘系数较高,建立者效应及微环境的选择作用可能是该种群最初形成SGS的原因,而种群高度的近交水平及受限的基因流使SGS在世代中得以维持。由于种子流受限,幼苗多集中分布于母本附近,使得醉翁榆苗木群体形成较高强度的SGS,而幼树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自疏或种间竞争导致个体大量死亡,同时根据基因流估算,立木群体较苗木树群体有更广泛的基因流(68.3m、35m),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立木群体的SGS。(5)琅琊榆、醉翁榆种群生境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种群自然更新不良,二者均存在很高的杂合子缺失,同时存在显着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暗示着种群可能出现近交衰退风险。针对种群生存现状,有必要开展相关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构建种子库和利用营养体繁殖保存关键基因型等。在迁地保护时,琅琊榆采样个体距离应大于64m、醉翁榆采样个体距离应大于46m,以降低样本间遗传相似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醉翁榆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一民.栖身千年琅琊山的榆科宿老:琅琊榆、醉翁榆[J].绿色视野.2016

[2].赫佳.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醉翁榆种群动态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李贻林,陈维.醉翁榆实生种子园营建及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

[4].韩雪,智颖飙,张保卫,周忠泽,何家庆.基于ITS、atpB-rbcL序列的醉翁榆(Ulmus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韩雪.基于花粉形态特征和ITS、atpB-rbcL序列对醉翁榆(UlmusgausseniiCheng)与相近榆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D].安徽大学.2010

[6].孙主义.珍稀树种——琅琊榆、醉翁榆培育试验[J].安徽林业.2009

[7].韩雪,智颖飙,周忠泽,高超.醉翁榆(UlmusgausseniiCheng)的濒危特征与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吴仕振.醉翁榆的苗木培育与营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

[9].孙主义.秋四脉绵蚜对琅琊榆、醉翁榆的危害及防治[J].安徽林业.2006

[10].孙主义.珍稀树种醉翁榆培育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

标签:;  ;  ;  ;  

醉翁榆论文-胡一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