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居民节能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居民,节能行为,个人认知,人际互动
居民节能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赵欢欣[1](2018)在《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及能源紧缺问题逐渐显现,其中全球几乎1/3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建筑能耗相关。研究发现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运行使用阶段的能耗最大,约占全寿命期能耗的80%-90%。由此可见,对于降低建筑能耗的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建筑运行使用阶段。虽然政府已采用大量节能技术来降低建筑运行阶段能耗,但并没有扼制住建筑使用阶段能耗急剧上升的势头,因此有研究者发现由于用户对节能产品的不理解以及信息的缺失等,削弱了节能技术的效果,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行为。本文以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研究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从社会-技术角度(人与技术互动)和社会学习角度(信息作用)探究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建立居民节能行为的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居民行为节能的潜力,也为减少建筑运行使用阶段能耗提供新的视角。首先,通过对节能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梳理,界定了本文对节能行为的界定,分为购买性和习惯性节能行为两种类型,并结合社会技术系统和社会学习理论初步建立本文研究框架,将影响因素划分个人认知因素、人际互动因素和社会信息因素叁个维度,基于此框架开展访谈调研,把握城市居民对节能的关注点及节能行为现状,分析差距作为研究的初始变量。从中识别了节能知识、个人规范、自我效能感、价值感知、接受度、沟通、从众、社会网络、节能风气、经济激励、节能宣传、信息反馈、品牌关注共13个变量,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本文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712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验证假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证实了将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划分为叁个维度:个人认知因素、人际互动因素和社会信息因素,这叁个维度从内部和外部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叁方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影响城市居民的节能行为。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价值感知对购买性节能行为的影响最明显,自我效能感对习惯性节能行为的影响最显着,不同的人口特征其节能行为也具有显着的差异,社会信息因素对个人认知因素和人际互动因素对节能行为的影响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的提升对策。首先,加快节能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宣传,提高节能产品的质量,降低节能产品的成本,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其次,拓展电费账单的内容,通过信息透明化和反馈机制来提升居民的自我效能感。最后,政府应丰富经济激励措施,多方面刺激用户响应。(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6)
杨君茹,王宇[2](2018)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引导城镇居民的家庭节能行为,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心理动因理论模型。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节能意愿是导致其实施节能行为的最直接心理动因,居民的节能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节能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此外,用能习惯对城镇居民节能行为起到了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财经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贾君君[3](2018)在《居民部门节能和碳减排:消费者行为、能效措施和政策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CO2)排放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民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持续增长。居民部门的节能和碳减排对能源系统的转型和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居民用能行为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为促进居民部门节能减排提供科学的支撑。本文从节能和碳减排两个模块出发,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手段,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分别就居民对节能措施的偏好行为,居民用电的行为特征,居民节能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碳价格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评估现有或者未来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居民用能情况的一手数据。以节能措施为载体,定性分析居民使用代表性节能措施的现状、使用原因和障碍因素;定量研究影响居民对节能措施偏好的决定因素,特别是政策类因素。厘清政策影响居民节能偏好的作用机制,评估现有或未来政策的效果。第二,将市场营销学中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偏好的分析框架应用于能源领域,研究居民对节能措施自身特征的效用评价,以及不同分组居民对节能措施的异质性偏好。针对居民的偏好,讨论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首次定量化24个节能措施的年均节能量,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第叁,考虑居民用电的短期和长期差异,借助面板和时间序列局部调整模型,刻画居民电力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通过使用工具变量估计技术,解决在阶梯电价政策实施期间电力边际价格与电力消费量同时决定的问题。分析居民电力需求的季节性周期特征,评估阶梯电价政策的实施效果,探究促进居民节电的备选政策。第四,定性分析居民节能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从居民节能促进碳减排和碳减排政策工具促进节能的路径展开,重点分析在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碳价格波动对居民用能和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和效果。在此基础上,第五部分研究碳市场管理制度对碳价格波动的影响。第五,在理顺碳市场对居民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之后,该部分以欧盟碳市场(EUETS)为案例,研究碳市场管理制度对碳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方面,提出双边修正虚拟变量的事件影响过程建模方法,刻画核证排放公告制度对市场的影响过程。另一方面,首次系统总结EUETS成立以来的制度变革事件,定性分析不同类别的事件对碳市场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渠道,使用事件学习方法定量研究变革事件对市场收益率的影响。讨论碳市场建设中的机制设计,在为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供借鉴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碳价波动如何影响居民节能减排打下基础。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经济因素(或省钱)与减少能源消费量是居民采用节能措施的重要原因;充电桩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房屋租赁者与风险偏好高的人群对节能空调的接受意愿较低。燃油价格、充电桩的便利性、电动汽车优惠政策和环境关注度显着影响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周围人的影响(溢出效应)会显着增加在供暖时关闭窗户的意愿。针对电动汽车的价格政策和优惠政策对居民交通模式的选择有显着影响。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和环境关注度有助于节能措施的推广。第二,居民对节能措施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而对技术节能措施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节能领域是影响节能措施接受程度最重要的属性。与交通节能措施和技术节能措施相比,居民更偏好家里的节能措施和行为节能措施。宣传活动有助于改善居民对节能措施的熟悉程度,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会更加有效。第叁,收入和季节性是居民电力需求的重要驱动因素;一般情况下,制冷导致的电力需求的增长大于取暖导致的电力需求的增长。在电力价格受管制的市场环境下,电力价格与电力需求之间的传导路径并不通畅,阶梯电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较弱。但基于电力市场与天然气市场的交叉影响路径,管道天然气的价格政策可以作为调节居民电力需求的备选工具。第四,居民节能和碳减排具有显着的协同效应。居民在采用节能措施和改变用能行为的同时会减少CO2的排放。在我国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以及电力逐步市场化的进程中,碳价格的波动会通过电厂传导到居民电力价格中,在调节居民用电的同时会促进居民部门的碳减排。第五,作为一项信息披露制度,EUETS中的核证排放数据公告的确在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价格发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对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冲击,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公告的事前事后影响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事后影响一般超过7天。碳市场的建设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管理制度更新以达到最优的效果。通过对EU ETS排放上限设定机制、履约机制和期间存储机制的初步评估,为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3-01)
Chen,Jun[4](2018)在《城镇居民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居民在家庭中的生活节能是中国能源节约的突破口,研究城镇居民节能能够提高居民用能水平、降低生活用能能耗。本研究旨在对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意识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的形成过程,确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对节能行为的影响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设计和优化居民节能政策提供参考。论文首先以浙江省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居民家庭生活能源使用状况以及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浙江省城镇居民普遍具有节约能源的观念,但是尚缺乏节能的意识,家庭节能的潜力较大。其次,根据心理学对意识阶段的划分,从意识中的信息交流传递的角度出发,对意识形成过程中各要素参与的过程进行了细化;依据行为习惯的双向影响性质,通过分析节能意识、行为习惯和节能行为叁者之间的关系,探索节能行为的影响路径;对节能行为发生之前参与因素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叁,分析既往研究中各个模型的优势和缺陷,将不同的影响因素融合到本文提出的行为影响路径之中;从内外界条件、意识与行为的关系、习惯对行为的作用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最终构建出城镇居民节能行为影响路径初始模型。第四,根据上述模型设计问卷,以浙江省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对本研究所构建的城镇居民节能行为影响路径初始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研究发现:节能知识、能源问题关注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个人规范、行为控制感知等节能意识的构成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以节能行为意愿为中介,对节能行为产生影响;节能行为习惯也对节能行为产生正向作用并受行为控制感知的影响;情境因素中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宣传教育对节能行为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王光强[5](2017)在《江苏省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解决工业污染、降低工业能耗出台了诸多政策。然而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工业节能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居民生活节能的潜力逐渐显露出来。目前政府大力扶持居民生活领域节能产业的发展,诸多的节能产品企业开始在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竞争态势,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市场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节能产品企业对居民的节能消费行为不够了解。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为节能产品的推广管理提供对策,以江苏省为例,对我国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明显不同的两类居民—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展开了差异性研究,并探究了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首先本研究基于以往居民节能消费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的研究模型,将居民的节能消费行为划分为购买选择行为和日常使用行为两个维度,将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归类划分为个体因素、情境结构因素和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叁个维度。并在以往居民节能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的研究量表。然后在江苏省的苏北、苏中、苏南选取代表性区域发放回收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汇总,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差异性检验,得出江苏省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产异性研究的结论。研究发现:第一,江苏省居民的节能消费行为存在城乡差异性。城市居民在节能消费行为上的表现总体优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具有购买选择节能产品的倾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比农村居民更加倾向节能;第二,江苏省居民的购买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性。城市居民的购买选择行为与生活习惯与方式、低碳行为意愿、政策法规、环境价值观的相关性较强,农村居民的购买选择行为与宣传教育与信息反馈、社会技术、舒适偏好的相关性较强;第叁,江苏省居民的日常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性。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行为与生活习惯与方式、节能知识、环境责任感、经济成本的相关性较强,农村居民的日常使用行为与低碳行为意愿、社会技术、节能知识的相关性较强。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政府角度出发给出了政策建议,从节能产品企业角度出发,给出了具体的管理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帮助规范节能产品市场竞争,增强节能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吕荣胜,李梦楠,洪帅[6](2016)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能源消费量是当下除工业用能以外最大的能源消耗来源,减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了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节能态度、示范性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节能意愿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节能行为,且知觉行为控制可以直接影响节能行为;节能习惯对节能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经济因素对节能意愿向节能行为转化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促进居民节能行为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6年12期)
石洪景[7](2016)在《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福建省福州市470份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低碳政策不仅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节能行为,而且还会因为受到部分控制变量的调节作用,使得影响力度有所下降;价值观、从众心理、年龄、月均收入、行为便利性等5个控制变量会与一系列低碳政策共同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可适时对一系列低碳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增强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引导与调控作用;认知并调节对低碳政策实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营造更加有利于实施节能行为的社会环境;同时,对不同城市居民节能行为意愿的引导要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李国志[8](2016)在《农村居民节能家电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浙江省614位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节能家电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品认知水平对农村居民节能家电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而产品价格感知则是最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此外,日常节能习惯、生态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村居民节能家电购买行为也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因此,企业对节能家电宣传和促销时,要强化对节能家电的特性、标识以及消费者如何选择等知识的传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水平。节能家电的价格偏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的购买行为,针对农村地区,应进一步实施对节能家电的专项补贴,推动农村居民购买节能家电。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多种渠道,营造全社会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使节能家电在全社会尤其是农村得到大范围推广。(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芈凌云,杨洁,俞学燕,杜乐乐[9](2016)在《信息型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基于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Meta分析方法(元分析),对1977~2014年期间发表的42篇实验类文献进行综合定量检验,评估信息型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的干预效果,并通过亚组分析对信息型策略的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干预频率、干预时长、信息反馈内容五个调节变量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信息干预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和信息反馈内容对信息干预策略与居民节能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调节作用。其中,事后干预优于事前干预,外部反馈和设备监控优于宣传教育;反馈内容上,对比反馈效果最好,其次是环境反馈和评估反馈,标准反馈效果最弱,而信息干预频率和干预时长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杨君茹,翟姣莉[10](2015)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动机及干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家庭领域的用能增长迅速,但对于家庭领域的节能行为动机研究还不多见。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的动机包括道德考量、经济考量、规范考量和快乐考量四大动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具有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样本其节能行为动机的异质性,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可为相关部门识别不同类型的能源消费者及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能源消费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居民节能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好地引导城镇居民的家庭节能行为,促进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居民节能行为的心理动因理论模型。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家庭节能意愿是导致其实施节能行为的最直接心理动因,居民的节能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节能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此外,用能习惯对城镇居民节能行为起到了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民节能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欢欣.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18
[2].杨君茹,王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研究[J].财经论丛.2018
[3].贾君君.居民部门节能和碳减排:消费者行为、能效措施和政策工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4].Chen,Jun.城镇居民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王光强.江苏省城乡居民节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6].吕荣胜,李梦楠,洪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
[7].石洪景.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李国志.农村居民节能家电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
[9].芈凌云,杨洁,俞学燕,杜乐乐.信息型策略对居民节能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基于Meta分析[J].软科学.2016
[10].杨君茹,翟姣莉.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节能行为动机及干预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