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党际和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恩来,党际和谐思想,内容,特点
党际和谐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14)在《建国后周恩来的党际和谐思想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恩来的党际和谐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务实性、科学性、原则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周恩来的党际和谐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际关系理论,为新中国的政党外交提供了指导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谭来兴[2](2014)在《党际和谐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5年党际和谐理念被提出后,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从各自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党际和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际和谐的科学内涵、党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党际和谐的构建等方面。总体来看,党际和谐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鲍跃华[3](2012)在《中国党际和谐的文化基因及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际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核心本质。党际和谐的政党关系因应了政治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际和谐的产生和维系不仅是主观设计和客观发展的契合成果,更是和谐文化的文化基因长期优化的结晶。党际和谐的基本精神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党际和谐的制度机体根植于和谐文化的深厚土壤,而党际和谐的发展完善,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给养。因为,文化对党际和谐起着更根本、更长期和更稳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潘薇[4](2011)在《党际和谐与和谐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和谐社会构想需要很多要件,和谐的党际关系是诸多要件中举足轻重的一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和谐的党际关系正是产生于中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过程中。党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反过来,构建和谐社会也对党际和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郭红军[5](2011)在《关于党际和谐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党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在新时期,要切实推进党际关系和谐,就必须从多层面探寻党际和谐的依据,全方位理解党际和谐的意义,并适时建立有助于党际和谐的科学运行机制。(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章舜钦[6](2010)在《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的党际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际和谐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基于共同或相似的理想和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宪法、法律和党的规章制度办事,进而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利益和行动等方面形成的长期共存、团结合作、民主协商和互相监督的有序发展状态。我国党际和谐具有差异性、共同性、平等性和合作性的特征。实现党际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我国党际关系和谐的主要路径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法制保障、加强政党监督。(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程岩[7](2010)在《新时期党际和谐的历史考察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土壤之上,是一种新型政党模式。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就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其中首次提出了“党际和谐”这个新概念。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处理好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党际关系,探索促进和谐党际关系的对策,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参政党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党际和谐”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执政党与参政党要有和谐的党际关系。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奠定了党际和谐的基础;从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几十年来的紧密合作共商国是,蕴含了党际和谐的理念。本文以十一届叁中全会为起点,梳理中共积极着手修复在“左”倾错误指导下被损毁的党际关系、中共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重新认识的历程,考察民主党派在政治上获得新生以后,如何焕发青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拓新领域、献计献策;如何从单纯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始向发挥政党职能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转变,用民主党派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执政党决策优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证明:民主党派在国家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地位是通过八个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共的政治领导,甘心用自己的强大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一切的努力赢得的。所以,尽管“党际和谐”作为概念出现于2005年,可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这种和谐的状态却是早就存在的。虽然,在现实条件下提出“党际和谐”并不是意味着党际之间出现多大的裂痕或是矛盾,但无庸置疑的是,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运行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种不和谐,有政党制度本身的“时代性”与“适应性”的问题,更有我国社会和政治发展不够成熟导致的具体执行中的不和谐。无论是哪种不和谐,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对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回避,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促进党际和谐的不二法则。(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王雪燕[8](2010)在《论党际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关系是一个国家的各个政党在领导、控制、组织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特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分配为内容的政治关系。在当今政党政治世界中,政党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国家政治与社会和谐的关键,也是执政党能否长期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我党首次提出了“党际和谐”这个新概念。这一概念既是我党执政理论研究的崭新课题,也表明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所在。正确认识这一概念,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探索和谐党际关系的构建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正确处理我们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党际和谐为研究对象,正文第一部分对党际关系和党际和谐的科学内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并论述了构建党际和谐的现实意义;第叁部分概述了当前党际关系存在问题,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党际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就如何实现党际和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党际和谐的系统研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的历史与现实,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认识,从而发挥具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期刊2010-06-01)
方彦明[9](2010)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主党派地位功能——基于党际和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方式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挑战。在当前中国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中,良好的和谐党际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利益的整合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会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政治保障和有效途径。从党际和谐的角度来看,民主党派必须要在这种全新的格局中主动寻求自己的合适位置,积极推进党际和谐的实现,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功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闫东伟[10](2010)在《对新时期“党际和谐”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政党制度格局中,有一支有别于任何国家、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力量——参政党。这是我国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给予的法律上的定位。2005年,在我国政治术语中首次出现"党际和谐"一词,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与民主党派就已经有了和谐的基础。文章主要对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后双方合作、和谐的关系进行梳理,展示政党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历程。(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0年05期)
党际和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从2005年党际和谐理念被提出后,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从各自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党际和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际和谐的科学内涵、党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党际和谐的构建等方面。总体来看,党际和谐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党际和谐论文参考文献
[1].李珊珊.建国后周恩来的党际和谐思想评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
[2].谭来兴.党际和谐研究述评[J].领导科学.2014
[3].鲍跃华.中国党际和谐的文化基因及其优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4].潘薇.党际和谐与和谐社会[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
[5].郭红军.关于党际和谐的若干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
[6].章舜钦.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的党际和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7].程岩.新时期党际和谐的历史考察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王雪燕.论党际和谐[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0
[9].方彦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主党派地位功能——基于党际和谐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
[10].闫东伟.对新时期“党际和谐”的历史考察[J].世纪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