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丰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地集团,借壳上市,金丰投资
金丰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乔[1](2018)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借壳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如火如荼。本文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为例,分析其借壳的方式和过程,以及对借壳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建议及启示,以期给其他公司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8年14期)
杨娟[2](2018)在《金丰投资资产重组绩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如果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就需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的提升。资产重组是指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资产配置与整合,它能够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化、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资产重组成为众多上市公司扩大产业规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资产重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房产行业的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金丰投资为实现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和绿地集团借助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这一平台实现集团业务快速发展为主线,介绍了重组前的基本情况和动因、重组中的实施方案和过程、重组后的股权变动和主要指标情况。本文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对金丰投资资产重组绩效进行分析,在进行财务绩效分析时,运用事件研究法中的超额收益率法来进行短期市场反应分析,运用会计研究法从横向和纵向对盈利、营运、偿债、成长能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运用EVA指标分析来反映经营业绩和重组效果,得出此次重组被股东和投资者看好,市场反应良好,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采用非财务绩效分析方法,从市场份额、产业结构、企业文化和潜在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金丰投资资产重组非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得出重组提升了市场份额、优化了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保障了上市公司利益。最后,通过归纳金丰投资重组绩效,得出重组后金丰投资短期市场反应良好、财务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企业价值得到提升和非财务绩效得到优化,同时重组后存在资产负债率高、部分指标低于行业水平的问题。通过分析金丰投资重组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重组后存在的问题,给金丰投资重组后的发展和其他上市公司开展资产重组事项提供了一些启示,如企业应该顺应政策走势,坐实可行性调查,开展实质性重组,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面对重组后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排查和解决,比如对资产负债率实现目标化管理提升偿债能力,向优秀企业看齐,实现跨越性发展。(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15)
王嘉婷[3](2018)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动因及绩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普遍的存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想要成为上市公司呢?企业存在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追逐利益,企业要不断地发展,资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资源。企业想要追逐更加长远的利益就要使自己处在不断发展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企业合并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市场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整合。借壳上市作为企业合并中一种重要的特殊的方式可以使企业避开正常IPO过程中的复杂和冗长的程序和等待时间,让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在这种情况下的今天借壳上市自然成为众多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热门选择。本文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成功上市为案例,在分析的时候运用了理论分析加上经典借壳案例的组合方法分析了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及绩效。简述了借壳上市的内涵、特征、动因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案例的具体研究部分,介绍了借壳双方的公司背景和案例公司借壳上市的动因,再利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借壳上市后的绩效。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对绿地集团借壳上市的动因及绩效展开分析。首先本文的第一个部分为引言、文章的选题意义以及背景,然后对借壳上市相关方面的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后,提出了本文基本研究的思路加方法,在前面这些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则是理论基础概述。主要介绍了一般借壳上市内涵和拥有的特征,对企业借壳上市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介绍了一般企业采取借壳这种方式上市的动因主要有哪些;其次,介绍了一般常用的两种借壳上市后的绩效评价方法——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为后面的绿地集团借壳上市后的绩效分析铺垫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通过介绍契约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文章后面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是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案例介绍,包括借壳上市之前双方的情况、借壳的主要动因、借壳上市的过程回顾。首先,主要介绍了借壳上市之前借壳双方的公司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了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哪些,包括为了避开正常IPO的门槛和长时间的等待,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的高负债率问题,企业成功上市后带来企业品牌的提升等动因;最后,介绍了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整个过程,包括在重组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引入了PE战略投资者、改制内部员工持股会、绿地集团也趁此摆脱国资控股身份,在并购过程中通过资产与股权等额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成功借壳上市。第四部分是对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首先,财务绩效的分析从绿地集团成功借壳后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四个角度来剖析借壳上市后的绩效,表明借壳上市前企业的指标都有一定的下行趋势,在绿地集团2015年借壳当年,企业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说明借壳上市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各项指标。接下来研究了企业的非财务绩效,比如通过成功借壳上市,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得到改善;企业成功借壳上市后,融资渠道拓宽解决了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率困境;借壳同位于上海的地产集团,缓解了同业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资源的优化。第五部分是绿地集团成功借壳上市的结论与启示。通过剖析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成功上市的案例得出本文的结论,再通过对其值得借鉴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来得出给其他企业的启示。绿地集团成功借壳上市意味着想要成功的借壳上市就需要选择适当的借壳时机;然后对壳公司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包括壳公司的价值、整合壳公司将发生的成本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壳公司;并购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加大成功的机会等;在并购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也是并购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广泛的阅读相关文献综述和资料的前提下,从交易主体出发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和研究了企业借壳上市的可能动因和成功上市后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具有非常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研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企业有借鉴的意义。研究结论表明绿地集团成功借壳上市后改善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为其他那些想要通过借壳成功上市的非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案例。(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赵静[4](2017)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企业上市的方式十分有限,首要选择是在公开市场上发行股票,如果这个办法行不通的话,另外一种就是借壳上市。但是由于我国的IPO实行核准制,企业直接上市审核周期长,成本高,受中央决策导向干扰影响大,有非常难控制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大背景下借壳上市凭借着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获得更多企业青睐。首先宏观层面,借壳上市规模的扩大和合理的利用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聚焦到企业,也有助于改善企业本身的经营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得资本组成更加多样化。通过上述一系列积极的效应,使得资本的营运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必然性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借壳上市对解决资源稀缺性,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对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借壳双方的基础上,对借壳双方的借壳背景和动机、借壳方案和运作过程以及上市后的财务效果分析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终在总结绿地集团借壳上市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借壳上市的参考借鉴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11-26)
徐梦操[5](2017)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整体上市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断地完善,市场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上市企业的不断涌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应运而生,中国证券市场更是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到2016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3052家,股票市值高达55.68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资产重组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对企业的产权结构、存在方式和资产进行重新整合,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了企业的经济结构,但这一过程中也引发了一系列财务会计问题。资产重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更成为了当今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但我国上市企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资产重组的目的、方法、手段等存在的明显问题和不足。尽管我国证券市场从1986年逐步形成以来,已经形成30多年的时间,中国证券市场也不断建立和完善,并且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但是财务和会计问题还是会出现滞后性等各类问题。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敏感话题之一,虽然依旧带动了诸多企业的发展,但近些年的房地产企业处境已不如往常乐观,房地产企业想要谋求更大发展,就需要做出必要的创新和改革。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引言简要介绍资产重组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资产重组的概况、类型和支付方式对资产重组进行了解;第叁部分就描述绿地集团与金丰投资两个企业的概况和交易过程;第四部分进行分析交易过程前后的财务会计问题;第五部分从资产重组的问题分析提出对策;最后简要总结。(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陈媛[6](2017)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绩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创新与变革,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与更新,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始终保持着不断波动的状态。尽管不断有投资者进入却也多充满敬畏。为了追求市场的稳定,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证监会不断地努力,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台对应的解决对策:严格限制企业上市条件、提高企业上市的门槛、暂停IPO的审核工作、限制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等。一系列重大有效举措是稳定金融市场的良方,但是对于一些被政策等原因限制却又迫切渴望上市的企业来说,这并不能成为它们的拦路虎,因为它们可以选择另外一条大路——借壳上市。作为进入证券市场的次优化选择,借壳上市不仅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自身的资源得到合理优化,更让其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实现融资便捷、知名度提升、增大竞争力等愿景。然而,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借壳上市的大道上,很多公司都可能面临半路夭折的悲剧,也不乏有公司尽管通过借壳成功上市,却也因为后期整合和决策等问题给公司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借壳上市蕴含的各种风险,恰当运用借壳上市机会,实现其正面效应,是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文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案例为文章主线,对其借壳上市的原因、过程及业绩变动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全文共由五大板块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是描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目的、综合考虑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在分析上的共识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文章运用的分析方法叁大模块。主要是分析了本文写作的动因和必要性,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过程及结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归纳。研究综述具体分为了借壳上市动因、借壳上市风险与借壳上市绩效方面,陈述了各方学者的思想碰撞,而后对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的介绍,文章主要涉及到的理论有借壳上市相关概述、企业并购效果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绩效研究方法和与IPO的比较分析,写作时也主要总结了前人在研究借壳上市时运用的理论。第叁部分与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对绿地集团及金丰投资的基础信息进行一个初步了解后,再对其借壳上市的过程及细节进行了深度剖析。绿地集团的借壳上市是在上海国资委的撮合下进行的,实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实现绿地集团做大做强的双赢举措。尽管在借壳上市的过程中遇到大量员工持股和估值难等障碍,绿地集团也能够实现乘风破浪,一挽狂澜。文章对集团的绩效分析由财务绩效及市场绩效两部分组成:财务绩效的分析运用了财务比率分析法对借壳上市前后的四大能力进行评估;市场绩效方面对公司的股价、财富效应及股东财富进行了评价,其中财富效应采用了事件研究法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经验与启示部分:绿地集团借壳上市的成功举措带来的不仅是其自身的名利双收,更是其他民营企业应效仿的正面教材。文章结尾总结了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成功的经验,在借壳上市方式和壳公司的选择等方面得到了启示,得出最终结论:企业在利用借壳上市方式进入证券市场时,正确选择壳公司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同时应合理选择借壳上市的模式以规避相关的财务风险及法律风险等,而成功上市后的整合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文章以民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借壳上市提供参考借鉴为出发点,以绿地集团成功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综合绩效为主线,重点探析了绿地集团在借壳上市的过程中的关键决策及其协同效应的实现方式,为其他希望通过借壳上市方式实现战略性的目标发展和价值提升的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模板。(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马铮[7](2017)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其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有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受到限制。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许多公司将注意力放在了上市融资上。但作为上市的主要形式,IPO直接上市的门槛很高,成本也很高,不仅如此,周期也十分长,很多希望上市的中小企业都放弃了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借壳上市以其周期短、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排队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2012年11月,IPO将关闸一年的消息一经传出,让数百家正排队等待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开始纷纷考虑间接上市的方式,这也直接导致了2013年借壳上市现象在A股市场上层出不穷。通过对借壳上市的经济性质、资源配置方式及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借壳上市中发生的重组,其实质在于借壳公司通过这一行为获得上市资格。从会计角度考虑,这一资格不应该在账面进行体现,应该将整体交易理解为“反向资本结构调整”,属于一项权益性交易,并且现实中大部分借壳上市的企业也都选择了适用权益性交易法的借“净壳”的交易结构。本文借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案例,分别运用权益性交易法与反向购买法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点,旨在通过研究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案例中来分析公司“借壳上市”过程中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的不同会计后果,及其最终引发的经济后果。本文通过把反向购买法和权益性交易原则同时运用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这个案例中,并通过进行对借壳上市行为及其经营后果等延伸的研究,为借壳上市会计处理方式选择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由于金丰与绿地的重组案有其特殊性,双重组前后实质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资委,因此本文的案例研究对于同属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的重组交易来说还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讨论该案例探索现有会计准则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再结合借壳上市的动机以及前人关于借壳上市模式的分析,完善反向购买会计准则,通过揭露我国企业借壳上市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及其背后的成因,并以此对监管机制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得到了如下启示:首先,为了规范借壳上市的会计处理原则,必须要明确权益性交易原则,增强借壳上市信息披露程度,并且尽最大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为了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应持续关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针对借壳上市中不同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有关准则制定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准则制定;对于借壳上市过程中如何确定交易价格,以及置换资产的原因等问题,需要上市公司在其重组文件中做出更多的披露,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证券监管部门也应该完善相应的监管法规。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才能实现借壳上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郑继兴,吴艳菊[8](2016)在《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整体上市逐渐成为企业金融创新的热点话题。整体上市能够有效地避免分拆上市模式下的种种弊端,也能够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对公司绩效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对整体上市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绿地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动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系统分析绿地集团整体上市前后绩效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6年08期)
李芳[9](2016)在《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房地产行业也告别了高速增长,迎来行业改革转型期。房地产行业中国企占比较大,但是资产运营效率却低于行业均值,因此房地产国企改革是整个行业改革转型的重点。很多国企选择上市来改善企业运营效率,但是证券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房地产企业审核更加严格,只有少数才能达到IPO的标准,所以借壳上市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本文基于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绿地集团,成功借壳上市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期望为其他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走出融资困境提供指导,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借鉴。本文针对绿地成功借壳上市的案例,结合房地产行业宏观经济背景,分析了双方的交易动因,发现绿地借壳上市的动因如下:(1)宏观环境因素使企业IPO持续受阻;(2)希望通过借壳上市来解决融资困境;(3)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4)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5)借上市来取得协同效应。金丰投资的让壳动因是:(1)与原控股股东其他子公司构成了同业竞争;(2)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结合双方交易的动因,本文通过财务状况、短期市场反应、公司治理叁方面对借壳上市的效果进行分析。财务状况方面利用会计指标法进行分析,发现公司借壳上市后拓展了融资渠道,优化了资本结构,财务状况得以改善;利用事件研究法对短期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市场对于借壳事件反应良好,企业价值增加;公司治理方面,完善了治理结构,提高了治理效率。综合以上分析,说明此次绿地借壳上市达到了预期效果。针对此次成功借壳的案例,本文提出以下经验借鉴:(1)借壳上市交易方案可操作性要强;(2)要选择适宜的时机和方案;(3)充分利用中介机构专业资源优势;(4)重视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本文来源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2016-05-01)
高芸,苏茜[10](2015)在《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交易流程,主要从并购动因,并购具体方案,并购亮点,以及本次并购的意义和对我们的启发来阐述。本次并购是国资国企改革的先锋者,是国有体制和市场机制相融合的重要实践。并购完成后,金丰企业将成为国资系统中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实现了合理分权。同时,此次并购巧妙地用低成本解决了规范职工持股会的问题,以及避免了社会公众持股低于10%将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39期)
金丰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如果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地位,就需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的提升。资产重组是指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资产配置与整合,它能够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化、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资产重组成为众多上市公司扩大产业规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资产重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房产行业的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金丰投资为实现上市公司转型发展和绿地集团借助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这一平台实现集团业务快速发展为主线,介绍了重组前的基本情况和动因、重组中的实施方案和过程、重组后的股权变动和主要指标情况。本文从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对金丰投资资产重组绩效进行分析,在进行财务绩效分析时,运用事件研究法中的超额收益率法来进行短期市场反应分析,运用会计研究法从横向和纵向对盈利、营运、偿债、成长能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运用EVA指标分析来反映经营业绩和重组效果,得出此次重组被股东和投资者看好,市场反应良好,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采用非财务绩效分析方法,从市场份额、产业结构、企业文化和潜在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金丰投资资产重组非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得出重组提升了市场份额、优化了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保障了上市公司利益。最后,通过归纳金丰投资重组绩效,得出重组后金丰投资短期市场反应良好、财务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企业价值得到提升和非财务绩效得到优化,同时重组后存在资产负债率高、部分指标低于行业水平的问题。通过分析金丰投资重组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重组后存在的问题,给金丰投资重组后的发展和其他上市公司开展资产重组事项提供了一些启示,如企业应该顺应政策走势,坐实可行性调查,开展实质性重组,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面对重组后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排查和解决,比如对资产负债率实现目标化管理提升偿债能力,向优秀企业看齐,实现跨越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丰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乔.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案例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8
[2].杨娟.金丰投资资产重组绩效评价[D].湘潭大学.2018
[3].王嘉婷.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的动因及绩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8
[4].赵静.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徐梦操.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整体上市案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6].陈媛.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绩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
[7].马铮.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8].郑继兴,吴艳菊.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为例[J].河北企业.2016
[9].李芳.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案例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10].高芸,苏茜.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J].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