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二旗论文-塔娜

巴林二旗论文-塔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林二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近代,巴林二旗,人文地理变迁

巴林二旗论文文献综述

塔娜[1](2013)在《清近代巴林部二旗人文地理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人文地理是中国边疆和民族史地研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林的人文地理是内蒙古人文地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清近代巴林部二旗人文地理变迁为研究对象,利用一些原始档案史料,结合相关地图及其他资料,对巴林部二旗的行政建制、界域、山川、寺庙、驿站、人口、名胜古迹及其演变进行了阐述并作了一些考证。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组成。前言包括选题意义、基本史料、研究概况、论文创新等内容。正文共分叁章,第一章为“巴林部二旗的设置及行政建置变迁”,首先,从“巴林”一词的由来入手,简述了巴林部的来历及从北元至归顺清朝的历史沿革,其次,简述了巴林二旗和林西县的行政建置变迁。第二章为“巴林二旗旗界的变迁”,首先,通过文献资料及地图,对巴林部二旗的界域进行了考证,二是阐述了巴林部二旗放垦蒙地及林西县的设置,叁是论述了巴林部二旗的分界,最后叙述了林东县的设置并通过档案及地图明确了林东县的县境。第叁章为“山川地理及其他”,本章分别阐述了巴林部二旗的山川、寺庙、驿站、人口、名胜古迹及其演变。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3-06-01)

格日乐塔娜[2](2008)在《清末官垦在巴林左右二旗的推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的官垦是在专任的垦务大臣或各地将军、都统直接主持下派员设局招垦的,其开垦规模非常大。巴林垦务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开始的。本文以清末年间的官垦在巴林左右二旗推行的过程为线索,全面讲述开垦巴林蒙旗土地的开始。(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08年12期)

格日乐塔娜[3](2008)在《20世纪前30年巴林左右二旗土地开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的蒙旗土地开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以20世纪前30年的巴林左右二旗开垦为研究对象,利用一些原始档案史料,并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对巴林二旗土地开垦开端、过程以及一些土地纠纷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组成。前言包括选题意义、论文创新、内容分析、研究概况和基本史料等内容。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巴林左右二旗开垦的历史背景”,从巴林左右二旗的基本概况和清末对蒙政策转变入手,简述了巴林二旗土地开垦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为“清末巴林左右二旗的开垦”,本章探讨以巴林右旗为中心的清末官垦的推行情况;第叁章为“北洋政府时期的巴林二旗开垦”,北洋军阀时期延续了清末的开垦政策,不断扩展开垦规模;第四章为“山林的砍伐和各种土地问题”,随着巴林二旗开垦的向北推进,罕山山林遭到砍伐,本章最后举出各种土地纠纷问题。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8-06-01)

巴林二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末的官垦是在专任的垦务大臣或各地将军、都统直接主持下派员设局招垦的,其开垦规模非常大。巴林垦务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开始的。本文以清末年间的官垦在巴林左右二旗推行的过程为线索,全面讲述开垦巴林蒙旗土地的开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林二旗论文参考文献

[1].塔娜.清近代巴林部二旗人文地理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2].格日乐塔娜.清末官垦在巴林左右二旗的推行[J].前沿.2008

[3].格日乐塔娜.20世纪前30年巴林左右二旗土地开垦[D].内蒙古大学.2008

标签:;  ;  ;  

巴林二旗论文-塔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