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议栈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C2530,Z-Stack,Joystick,ADC
协议栈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郭猛[1](2018)在《Z-Stack协议栈的按键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Z-Stack协议栈中普通按键和Joystick按键驱动的原理,包括按键触发事件、ADC处理键值、按键回调处理以及应用层按键处理的总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了简单梳理和总结,最后提出了Z-Stack协议栈中按键中断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曹绍华,史永宏[2](2016)在《基于32位处理器的网络驱动及协议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嵌入式Web的飞速发展,以Internet为中间环节使不同嵌入式设备进行通信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工业监控领域。采用项目组自行研发的内嵌有MAC模块的定制版32位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基于描述符的DMA传输机制的网络驱动。同时,为了实现稳定数据通信及Web浏览器功能,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进行了无操作系统移植,并对协议栈内部的数据管理方式及底层接口进行详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LwIP协议栈适用于工业远程监控,能够在实现稳定通信的同时兼顾速度与小内存消耗。(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19期)
张林江[3](2014)在《基于aCoral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模型及USB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式系统具有悠久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随着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嵌入式系统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aCoral正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实时计算实验室研发的一款支持实时和多核cpu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aCoral系统已取得良好进展,已经支持多种cpu和外设以及丰富的基础软件如文件系统、tcp/ip协议等。嵌入式系统需要支持繁杂多变的外部设备,因而驱动程序作为支持设备正常工作的的必要程序也变得繁杂多样。这使得驱动变得难于管理和开发。同时由于驱动和系统内核紧密连接,驱动的不稳定增加了内核崩溃的风险。在aCoral发展到多平台扩展时也遇到这样的问题。驱动模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通过内核和驱动间的解耦,降低内核崩溃危险,同时驱动模型定义了各种接口和管理模块,使得驱动变得易于开发和管理。aCoral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设备驱动模型。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主流操作系统RT_thread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RT_thread的驱动模型的设计理念和实现代码,找出了不同驱动模型的共同特性,分析了其中的优缺点。分析得出大部分驱动模型都是借鉴了软件工程领域的解耦特性,采用分层分类的思想,通过抽取出驱动共有的特性来作为系统中单独的一层,用来管理设备驱动以及作为系统和驱动之间的消息桥梁。这样各种驱动就不会冗杂在一起,使得设备驱动易于管理,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在具体实现中,各种不同系统还借鉴了面向对象的思想,通过父子继承的特性来管理各种总线以及设备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上述思想,针对于aCoral操作系统,选择性的吸收了其中的优点,并且根据aCoral系统自己的特点,实现了适合于其自身的驱动模型。为了验证驱动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为aCoral操作系统添加usb功能支持,实现了usb ohci协议栈。首先阅读了usb协议栈,然后分析了RT_thread内核里usb协议的实现,理解了usb协议栈如何实现,然后实现了usb ohci协议。借助于aCoral里fat文件系统,成功实现了对u盘的支持。最后,将u盘插入系统对OHCI协议进行测试,系统能够正确识别u盘设备,能够正常完成u盘文件的读写。验证了OHCI协议以及驱动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汤升,马越,余综[4](2012)在《基于模型驱动的CMCE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集群通信网络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采用基于模型驱动的开发模式,对数字集群电路模式控制实体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首先简要地分析数字集群空中接口协议栈的总体结构,概述CMCE(电路模式控制实体)的结构框架,然后详细说明呼叫控制部分的设计,重点介绍呼叫控制部分的业务流程、原语和PDU(协议数据单元)的设计以及状态机的设计。最后采用Rhapsody作为开发软件对协议栈进行实现和一致性测试,各项测试结果符合协议标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2年11期)
翟海超[5](2012)在《LTE网络底层驱动及空中接口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最新一代的通信标准,通过采用多种新的移动通信技术使无线通信速率获得大幅提升。与3G标准相比,在网络架构上采取了一种平滑的升级方式,大大节省了投资。这两个方面使得LTE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更具竞争力。尽管在中国LTE仍处于试验阶段,且主要由大型通信厂商参与主导,但是LTE所具有的高带宽和高移动性特点,使得它在未来必然被小型无线通信系统所采用。标准LTE空中接口技术在面向小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时,显得过于庞大和复杂,因此本文通过对空中接口的深入分析并结合项目需求和实际的开发平台,针对LTE空中接口协议采用了一种基于多缓冲队列的实现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在Xilinx平台上开发LTE链路底层驱动的方法和步骤,接着从LTE空中接口协议的结构展开,由顶向下分别对LTE协议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子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详细描述了目标系统中各子层所使用的数据结构、数据处理的流程以及空中接口各子层功能模块实现过程。最后通过顶层软件测试表明,所开发的空中接口协议栈工作正常,并且数据处理速率基本满足当前系统对传输速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2-06-01)
吴振国[6](2011)在《基于操作系统驱动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广电有线网络业务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广电现有的网络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开展双向业务的需求,为了提高竞争力,广电正对有线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在网络改造中,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OC(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方案受到普遍重视。EOC交换机作为一种适用于该方案的接入设备,使有线电视信号和网络数据信号可以同时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本文基于EOC交换机硬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款精简高效的TCP/IP协议栈。目前,应用最广的嵌入式协议栈为Linux操作系统中的TCP/IP协议栈。该协议栈调度时需要切换进程上下文,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另外协议栈代码复杂,剪裁难度很大。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在EOC交换机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精简的TCP/IP协议栈,采用基于操作系统驱动的方法,将协议栈设计成操作系统网络驱动的形式,使其工作在一个任务中,避免了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通过设计各层协议之间数据传递方式,实现缓冲区零拷贝的内存调度策略,提高了协议栈对存储空间的使用效率。本协议栈采用C语言编写,使其可以很容易移植到其它嵌入式系统中。最后针对协议栈底层驱动、ARP、ICMP、UDP和TCP协议编写了服务器应用程序,对其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协议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梁军学,郁滨[7](2008)在《Linux蓝牙协议栈的USB设备驱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Linux下蓝牙协议栈BlueZ源代码的分析,给出BlueZ的组织结构和特点。分析蓝牙USB传输驱动机制和数据处理过程,给出实现蓝牙设备驱动的重要数据结构和流程,并总结Linux下开发蓝牙USB设备驱动的一般方法和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8年09期)
韩志耕,罗军舟[8](2006)在《NP防火墙协议栈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彻底打通网络处理器光口到本地协议栈间通路需要协议栈驱动提供支持。针对协议栈驱动基本组成和内在驱动机制,同时确保遵循Intel IXA软件架构分层设计原则,该文提出了在Linux平台上的实现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现过程中牵涉的关键技术。Enp2611评估板上硬件光口打通测试表明设计达到了预先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6年21期)
王洪杰,王金刚[9](2006)在《Windows CE下蓝牙协议栈驱动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CE下以驱动程序的形式编写蓝牙协议栈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文章对流接口模型中的接口及接口间关系进行了定义与说明,并重点介绍了子模块间相互关系、数据结构以及应用程序模块和接口间的对应关系,指出了程序的测试跟踪方法,最后对多层驱动模式的扩展与升级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06年05期)
韩志耕[10](2005)在《NP防火墙中协议栈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式防火墙技术旨在克服传统防火墙功能单一并且依赖于“内部网安全”的假设,可有效防御“数据驱动”的攻击方式。同时技术上采用了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防火墙架构的性能障碍以及功能与协议快速支持障碍的网络处理器平台。但鉴于其采用多处理器的硬件架构以及分层体系结构,迫切要求充分发挥结构优势使核上TCP/IP协议栈能够处理本地目的地报文,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务必需要在TCP/IP协议栈与硬件光口设备驱动之间设计协议栈驱动,彻底打通网络处理器光口到本地网络协议栈之间的通路,同时也为操作系统用户态下配置光口提供方便。针对协议栈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主要围绕叁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通过对Intel IXA架构中协议栈驱动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挖掘,描述协议栈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系统具体实现情况,同时确保遵循整个系统功能兼容和IXA架构分层设计两原则,对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协议栈驱动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划分;并由此出发对Linux下驱动程序设计技术进行研究,阐明了驱动程序需要解决的一般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Linux下驱动模块设计的一般模式,具体实现了NP防火墙中基于Linux平台下的协议栈驱动系统;同时对实现中牵涉到的重要数据结构和关键数据包流程跟踪分析,并对协议栈驱动系统进行多方位功能测试。第二部分从协议栈驱动系统体系结构中包分类思想出发,在具体实现了协议栈驱动系统中简单包分类功能基础上对目前业界所采用的包分类算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NP防火墙中所采用的包分类算法进行研究,给出了各种算法优缺点;同时基于对RFC算法和Grid of Tries算法的深入挖掘,设计出了一种可以适用于NP防火墙的结合RFC以及Grid of Tries两算法优势的包分类算法,并从理论上进行性能分析。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且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05-09-01)
协议栈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嵌入式Web的飞速发展,以Internet为中间环节使不同嵌入式设备进行通信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工业监控领域。采用项目组自行研发的内嵌有MAC模块的定制版32位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基于描述符的DMA传输机制的网络驱动。同时,为了实现稳定数据通信及Web浏览器功能,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进行了无操作系统移植,并对协议栈内部的数据管理方式及底层接口进行详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LwIP协议栈适用于工业远程监控,能够在实现稳定通信的同时兼顾速度与小内存消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议栈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郭猛.Z-Stack协议栈的按键驱动机制分析[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8
[2].曹绍华,史永宏.基于32位处理器的网络驱动及协议栈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
[3].张林江.基于aCoral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模型及USB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4].汤升,马越,余综.基于模型驱动的CMCE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
[5].翟海超.LTE网络底层驱动及空中接口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2
[6].吴振国.基于操作系统驱动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梁军学,郁滨.Linux蓝牙协议栈的USB设备驱动[J].计算机工程.2008
[8].韩志耕,罗军舟.NP防火墙协议栈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6
[9].王洪杰,王金刚.WindowsCE下蓝牙协议栈驱动的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06
[10].韩志耕.NP防火墙中协议栈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