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任亚初,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任亚初,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荧光定量PCR,gD基因,诊断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任亚初,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1](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快速定量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本研究根据IBRV的 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IBR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引起牛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其它几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达6.1×10~1拷贝/μL,敏感性较高且高于普通PCR方法;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0%,重复性良好。利用该方法检测了3个规模化奶牛场送检的47份奶牛鼻拭子样品,结果显示检出了12份阳性样品,与常规PCR检测方法的相比,总符合率为97.87%。本研究建立的检测IBR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准确可靠,为IBRV的早期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小丽,李凡飞,王文佳,张凯,程成[2](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g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B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利用笔者所在实验室已构建好的gB-BL21重组阳性菌落,进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对培养及诱导表达条件(IPTG最佳浓度、作用时间)等影响表达的因素进行优化,然后将表达的gB重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g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32.4 ku,与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经BC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测定,gB重组蛋白浓度为1.84 mg/m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gB重组蛋白能被标准IBR阳性血清识别,说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作为IBRV检测的特异性抗原。试验为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及研究gB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李成绪,齐艳萍[3](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常见的两种疱疹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牛的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病牛通常直接扑杀不予治疗。预防该病发生以接种疫苗为主。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人的皮肤、黏膜出现疱疹,可垂直传播,常用治疗药物有阿昔洛韦等,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预防疫苗。(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马小静,李继东,许立华[4](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D是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且对于病毒侵入细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是病毒感染细胞期间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本实验旨在构建一种能表达g D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该真核表达载体携带的g D基因在外源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深入探究其在诱导保护性免疫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张康,张凯,王磊,张景艳,王旭荣[5](2019)在《某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甘肃省张掖市某奶牛场犊牛严重腹泻的病因,试验无菌采集发病犊牛血液、鼻黏液及粪便样品,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16S r DNA 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发病犊牛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及粪便等样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呈阳性;从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且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敏,对其他抗菌药物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该奶牛场犊牛腹泻是由BVDV、I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同时配合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4期)

陈颖彬,常丽云,李林,王紫燕,赵越[6](2019)在《河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离与鉴定河北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 IBRV),试验对河北省某规模化奶牛场IBRV初检阳性病料进行处理,采用病毒分离培养、分离毒毒价测定、中和试验、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测序、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的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病变毒株,其TCID_(50)为1×10~(-4.7)/0.1 mL,分离株抗原能够被IBRV阳性血清中和,PCR扩增出大小为314 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的gB基因片段共编码316个核苷酸,与GenBank中部分IBRV毒株的同源性为99.3%~100%,该毒株与BH81株(DQ006854)亲源关系较近,将其命名为HBXT-IBRV。(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3期)

张颖慧,岳华,汤承,黄建德[7](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恒温隔绝式荧光PCR (iiPCR)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报道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首次建立了检测IBRV核酸的ii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特异性检测出IBRV,而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副流感3型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腺病毒3型、牛冠状病毒、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等病原则不能检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4拷贝/μL质粒标准品,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配合PetNAD核酸萃取试剂盒,从核酸提取到报告检测结果仅需1 h,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可现地化的特点。对9个省29份商品化冻精检测结果显示,IBRV阳性率为24%(7/29),表明我国流通的商品化冻精携带IBRV情况普遍。本研究为IBRV的现地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敏[8](2019)在《MicroRNA-2361通过直接靶向EGR1基因抑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复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病原体,常呈现脑炎、结膜炎、呼吸道感染、产奶下降以及牛致病性细菌性肺炎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世界养牛业的经济发展。尽管疫苗免疫可预防IBR,但该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深入研究IBR复制的分子机制,尤其是miRNA与IBR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等,以期发现药物靶点,进而为抗IBR新药研发提供线索和思路。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RNA,可以通过碱基配对机制来调控宿主或病毒的基因表达,进而通过靶向mRNA 3'非翻译区(3'UTR)降低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细胞miRNA在病毒感染可以显着表达。宿主miRNA可改变细胞内环境使病毒逃避抗病毒免疫应答,或使宿主细胞触发抗病毒防御机制。例如,miRNA-649可通过靶向MALT1促进人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复制。然而,与HSV-1同科的IBRV与宿主miRNA的相互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IBRV感染牛肾细胞MDBK后不同时间点的样品进行深度miRNA测序,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12h有105个miRNA上调,152个miRNA下调;感染后24h有146个miRNA上调,41个miRNA下调;感染后48h有242个miRNA上调,78个miRNA下调。随后对表达差异比较显着基因进行分析,挑选出在叁个时间点表达一致的miRNA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miR-2361在IBRV感染后这叁个不同的时间点均显着下调。为了检测miR-2361在IBR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将miR-2361 mimic转染MDBK细胞后进行病毒滴度检测,发现miR-2361可以抑制IBRV的复制。为了更有效地筛选miR-2361的候选靶基因,我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IBRV感染MDBK细胞后的上调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的结果,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是miR-2361的候选靶标。随后,使用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检测技术进一步验证了miR-2361和EGR1的3'UTR之间的靶标关联。此外,miR-2361的过表达导致EGR1 mRNA和蛋白质水平降低,表明EGR1基因是miR-2361的靶标分子。此外,在过表达EGR1后,通过检测病毒滴度发现可以促进IBRV复制,而沉默EGR1具有相反的效果。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EGR1刺激IBRV UL46启动子活性,而miR-2361的过表达抑制了EGR1及UL46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IBRV的复制。本研究通过深度miRNA测序及转录组学测序技术发现了与IBRV复制可能相关的miRNA及EGR1基因,以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率先发现miR-2361和EGR1分别抑制和促进IBRV的复制,揭示了miR-2361通过靶向EGR1基因抑制IBRV复制的分子机制,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靶标分子。(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向文杰[9](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毒性病原,感染后主要表现流涕、流泪、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IBRV感染除引起呼吸道炎症外,还可引起结膜炎、乳房炎、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或龟头包皮炎、幼牛脑膜脑炎和流产等。此外,IBRV还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进而继发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IBRV阳性率达46.03%(3933/8545),所调查的样品均为未免疫IBRV疫苗的牛血清,高血清阳性率说明我国牛群中IBRV感染非常普遍。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IBRV的诊断试剂盒,有必要开展相关诊断技术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对IBRV Bartha nu/67株进行纯化,纯化的IBRV经灭活并乳化后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的脾脏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4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cp-1-1、cp-6-5、cp-8-1和cp-8-2。亚类鉴定4株单抗重链均为IgG1,轻链均为kappa。制备腹水并测定腹水效价分别为10~4、10~4、10~5和10~4。经间接ELISA、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鉴定,4株单抗均与IBRV呈阳性反应,显示良好的反应性;IFA显示4株单抗仅与IBRV呈阳性反应,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及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不反应,显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经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4株单抗的相对亲和常数分别为2.5mol/L、3mol/L、1.5mol/L和5mol/L。质谱分析和原核表达检测证明4株单抗均针对IBRV VP8蛋白。本研究以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的IBRV作为包被抗原,以单抗cp-1-1作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IBRV血清抗体的阻断ELISA。50份IBRV抗体呈弱阳性(中和抗体效价为1:4~1:16)的牛血清作为标准参考血清,确定了阻断率52.06%为该方法的cut-off值,当阻断率高于52.06%时判为阳性,低于52.06%时判为阴性。特异性试验显示只有IBR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腺病毒3型和牛口蹄疫病毒O型阳性牛血清均阻断效果不佳,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诊断方法可检测到IBRV灭活疫苗免疫诱导的抗体最早时间为首次免疫后1周;此外,该方法可检测的最低中和抗体效价为1:4,与中和试验的敏感性基本一致。重复性试验显示该方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显示良好的可重复性。符合率试验显示该方法与中和实验的符合率为98.46%,与IDEXX gB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9.23%。用该方法对某牛场进行IBRV灭活疫苗免疫后的血清进行监测,抗体阳性率为99.51%(205/206),对我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801份牛血清进行监测,IBRV阳性率为41.57%(333/801)。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获得4株针对IBRV VP8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研究VP8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以其中的一株单抗cp-1-1建立了检测IBRV牛血清抗体的阻断ELISA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可用于IBRV疫苗免疫监测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IBR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仝晓丹[10](2019)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多表位嵌合蛋白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发展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IBRV感染牛体后,主要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母牛的流产及其他神经性系统疾病。潜伏感染的特性给该病的防治及净化造成了极大困难。目前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来防控此病。IBRV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及活载体疫苗,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因此,研发更有效的疫苗是防控IBR中最重要的问题。与传统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相比,多表位疫苗可克服MHC类分子的限制使其得到高效提呈,且能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的变异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将已鉴定出的IBRV的gB、gC和gD相关抗原表位及破伤风毒素通用T细胞表位P2以GGGGS或AAYAAY为接头进行串联连接,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分析其抗原性以选择最佳连接组合,化学合成嵌合蛋白基因序列。构建pET-28a-P2-gB/gC/gD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ISA206佐剂等体积乳化后经后腿肌肉注射免疫中国白兔,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pET-28a-P2-gB/gC/gD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且以AAYAAY为接头连接的重组蛋白诱导的抗体水平显着高于以GGGGS为接头连接的重组蛋白(21天时P=0.0113;42和63天时P<0.0001)。以AAYAAY接头连接的P2-gB/gC/gD序列为基础,构建pET-28a-P2-gB/gC/gD-BoIL-6、pET-28a-P2-gD-BoIL-6和pET-28a-BoIL-6重组质粒。同时提取中国白兔脾脏中的RNA,扩增兔IL-6基因,构建pET-28a-P2-gB/gC/gD-RaIL-6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并纯化,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ET-28a-P2-gB/gC/gD-BoIL-6、pET-28a-P2-gD-BoIL-6、pET-28a-BoIL-6和pET-28a-P2-gB/gC/gD-RaIL-6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均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纯化后的产物能与抗His标签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ISA206佐剂乳化后免疫中国白兔,同时设置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和ISA206佐剂对照组。每隔3周免疫1次,共3次,在首免前及每次免疫后3周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效价及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3免后3周用IBRV鼻腔攻毒,在0、1、3、5及第7 d时采集鼻拭子并测定体温,建立实时定量方法检测鼻拭子中病毒的拷贝数。7 d后安乐死1只家兔,取肺脏和气管制作病理学组织切片并测定肺脏中病毒拷贝数。在攻毒后30 d,注射地塞米松(0.1 mg/kg),连续注射5 d,在0、1、3、5及第7 d时采集鼻拭子并测定体温,7 d后安乐死实验兔,取肺脏和气管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并测定鼻拭子和肺脏中病毒的拷贝数。在免疫后21 d、42d和63 d时,P2-gB/gC/gD-BoIL-6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其他重组蛋白组(P<0.05),而低于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P<0.001)。在42 d和63 d时P2-gB/gC/gD-BoIL-6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显着高于其他重组蛋白组(P<0.05),与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无明显差异。与其他组相比,P2-gB/gC/gD-BoIL-6可有效诱导IL-4和IFN-γ的产生,表明其可同时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在1、3和5 d时均可在鼻拭子中检测到病毒,其中P2-gB/gC/gD-BoIL-6鼻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均低于其他重组蛋白组,攻毒后第1 d与P2-gB/gC/gD-RaIL-6组无显着差异,在第3 d和第5 d差异显着;但是与其他组在第1、3和5 d差异均显着(P<0.05),与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排毒滴度差异不显着。此外,在攻毒后7 d,P2-gB/gC/gD-BoIL-6免疫组,肺脏中的病毒拷贝数显着低于其他重组蛋白免疫组(P<0.05),但与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差异不显着。病理切片结果显示,P2-gB/gC/gD-BoIL-6组肺脏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气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肺脏和气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注射地塞米松再激活IBRV后,实验组体温之间无明显差异;P2-gB/gC/gD-BoIL-6组鼻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显着低于其他重组蛋白组,但在第1 d和第5 d时,与P2-gB/gC/gD-RaIL-6组及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病毒拷贝数差异不显着。肺脏中病毒拷贝数均显着低于其他重组蛋白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P2-gB/gC/gD-BoIL-6组肺脏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气管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IBRV-BVDV二联灭活苗组肺脏可见淋巴组织增生,气管壁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实验表明,相比于柔性接头GGGGS,刚性接头AAYAAY更适合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多表位序列的连接,以AAYAAY为接头连接的重组嵌合蛋白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同时,分子佐剂牛IL-6可有效提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多表位嵌合蛋白的免疫原性,促进中和抗体的产生及提高免疫保护效果。通过本实验可以为高效IBR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B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利用笔者所在实验室已构建好的gB-BL21重组阳性菌落,进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对培养及诱导表达条件(IPTG最佳浓度、作用时间)等影响表达的因素进行优化,然后将表达的gB重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g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32.4 ku,与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经BC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测定,gB重组蛋白浓度为1.84 mg/m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gB重组蛋白能被标准IBR阳性血清识别,说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作为IBRV检测的特异性抗原。试验为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及研究gB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任亚初,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2].何小丽,李凡飞,王文佳,张凯,程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g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李成绪,齐艳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比较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9

[4].马小静,李继东,许立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5].张康,张凯,王磊,张景艳,王旭荣.某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6].陈颖彬,常丽云,李林,王紫燕,赵越.河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7].张颖慧,岳华,汤承,黄建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8].赵敏.MicroRNA-2361通过直接靶向EGR1基因抑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复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9].向文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10].仝晓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多表位嵌合蛋白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标签:;  ;  ;  ;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论文-任亚初,楚会萌,程凯慧,解晓莉,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