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看镜头,间离效果,第四堵墙,观众
间离性论文文献综述
滕宜娴[1](2019)在《浅析电影中“看镜头”的间离性及其艺术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叙事电影中使用演员直视镜头的"看镜头",与戏剧里打破"第四堵墙"的概念相似,可以实现"间离效果",避免观众陷入剧情,使其保持理性客观的角度观看。但仍有很多电影,通过"看镜头"却引导、感染了观众情绪,塑造了独特的人物角色。本文聚焦几部运用"看镜头"的叙事电影,浅析"看镜头"强调银幕内外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不同的同时,如何作用于电影氛围、观众情绪和角色塑造。(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王彦霖[2](2017)在《作者化符号与间离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像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电影导演富有宏大的家国叙事情怀,注重色彩和影像的表现形式,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审美,而第六代导演则不同,他们有极其强烈的知识分子情怀和鲜明的自我意识,影像建构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是游离于体制之外且独立存在的群体。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贾樟柯将镜头对准社会历史变迁中边缘人物、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具有深沉厚重的平民意识和草根情结,追求影像对现实表现的穿透力,注重对作品的纪实性表达和现实性批判。其电影作品在国际上赢得极大的反响,但却疏离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观众,失去国内市场,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文艺个性与票房市场的较量可能不仅是贾樟柯电影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大部分文艺电影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研究案例,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出发,对贾樟柯电影语言构造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阐述贾樟柯电影的创作历程及其语言构造的特点。第二部分是结合具体案例,从写实的纪实美学、另类的表达方式和创新的形式元素叁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贾樟柯电影的形式语言。第叁部分是结合具体作品,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作者化表达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分析作者化叙事语言的表达。第四部分是通过观摩影片,从社会表征符号、角色形象符号、情感表达符号、时代背景符号四方面分析贾樟柯电影中具有表意性的影像符号语言。第五部分则是从影视传播学视角分析贾樟柯电影的市场接受度,探讨贾樟柯电影的文艺与市场对我国文艺电影发展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5)
吴迪[3](2016)在《《叁分钱歌剧》戏剧“间离性”与音乐“客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分钱歌剧》是由布莱希特和魏尔合作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叁分钱歌剧》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魏尔和布莱希特的音乐戏剧观,创立了一种“叙事剧”的体裁,与传统戏剧体裁不同的是戏剧功能的改变,让观众不再是简单被剧情感染,而是以“间离”的效果,获得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启迪。“间离效果”的实现正是通过戏剧的“间离性”与音乐的“客观性”实现的。本文由叁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概述了《叁分钱歌剧》的影响以及对《乞丐歌剧》的继承与创新。第二部分着重分析“间离效果”实现的方式。第叁部分谈《叁分钱歌剧》的艺术特色和其对社会的批判。(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16-05-06)
闵志荣[4](2014)在《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性与京剧间离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性和中国京剧间离性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少有学者从两者产生的原因入手。本文立足于此,通过具体分析布莱希特戏剧以及京剧间离性效果的成因,试图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03期)
任伟利[5](2012)在《间离性、镜像与张力:迪金森诗歌的现代性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艾米莉·迪金森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她的诗歌离经叛道,间离自我与社会;意象新颖荒诞,隐晦狡诡,呈现出多元、动态的镜像;文本打破陈规,运用新奇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彰显诗性的多重张力,这些特征无不印证了迪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品格。(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王旋[6](2011)在《从叙事学角度看间离性的运用方法及作用——以哈姆莱特和乔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姆雷特》《天龙八部》这两部作品无论从题材、体裁、时代还是作者风格、国籍来说,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哈姆莱特和乔峰的形象在作品中都是生动而鲜明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作家如何跨越时代和国界等不同因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的原因——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时空转换法、情节离奇法和人物性格参差法。(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1年04期)
潘洁[7](2011)在《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音乐的“间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辩证戏剧’[1]"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文章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Martina,Pippal[8](2008)在《全球性-无限性-间离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What globalisation means,seems to be evident to all of us,namely the process,which takes place all over the world nowadays,based on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digital revolution with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World Wide Web,global TV broadcasting,Satellite telephones etc.But globalisation is also,which goes without saying,based on some crucial changes in policy and economy.With regards these transformations I just need to menti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from 1982 onwards,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market economy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erstwhile Warsaw Pact after the political turning point("Wende") in 1989 and the liberalisation of world-trade.(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期刊2008-11-07)
潘洁[9](2005)在《论库特·魏尔歌剧》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哀》(以下简称《马哈哥尼》)是20世纪上半叶德—美杰出的作曲家库特·魏尔(Kurt Weill,1900-1950)与戏剧哲学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合作的重要作品。《马哈哥尼》对音乐一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叙述体戏剧”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本文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论文通过对布莱希特戏剧观的阐述,分析了剧中音乐“间离性”的五种表现特征:1.情绪分离的两种形态。阐述音乐情绪与事件情绪的分离、声乐情绪与伴奏情绪分离,以此用音乐的手段来制造观众与剧情的“距离”,唤起观众的能动性。2.音乐的嘲讽性。目的是让观众感到剧情表现的内容是荒诞而轻浮的,不要认同舞台事件,引发其有益的理性思考。3.音乐的叙事性。它卸除了使听众沉迷音乐的华丽外表,用最直截、最精炼的农达方式向观众予以表达。4.音乐的动作性。它能使演员表演某些基本的动作姿态,这种动作姿态具有社会性,带有鲜明的主观态度,有力地表达了脚本所要表现的内容,引导和激活了观众的理性思维。5.音乐与其它歌剧手段相互独立。音乐元素在各种戏剧元素的混杂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不过于沉浸在混合型的艺术品中,从被动的欣赏中解放出来。论文在论述以上“间离性”特征之后,进一步陈述了以下五种“间离性”思想:1.音乐的“反心理”效果。2.音乐的抨击效果。3.音乐的叙述效果。4.音乐的动作效果。5.反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效果。本文把库特·魏尔的歌剧《马哈哥尼》的音乐置放于“叙述体戏剧"这个特定的概念下进行研究,以“音乐的‘间离性’”这一特殊的研究视角,揭示了歌剧《马哈哥尼》的审美趣味,探求了作曲家新的歌剧音乐理念。(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05-04-15)
阿甲[10](1990)在《戏曲艺术的最高美学要求——“程式的间离性”和“传神的幻觉感”的结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受外来影响的歌舞流行一时,而一向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特别是在青年中间,反倒陌生化了。原因很多,在戏曲本身讲,由于近年来古典戏曲有影响的创作和演出甚少;也有这种原因,一些青年人对戏曲艺术接触不多,对它未能理解,不感兴趣;戏曲艺术欣赏的心理特点,虽离不开直觉,但有些源远流长的古老艺术,有它自己的奥妙,当你还没有认识它的形式规律的时候,就不容易引起审美的感受;十年浩劫,使多种戏曲形式和青年人割断联系,也有关系。一九八七年秋冬,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昆剧研究会等单位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北京(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1990年01期)
间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像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电影导演富有宏大的家国叙事情怀,注重色彩和影像的表现形式,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审美,而第六代导演则不同,他们有极其强烈的知识分子情怀和鲜明的自我意识,影像建构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是游离于体制之外且独立存在的群体。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贾樟柯将镜头对准社会历史变迁中边缘人物、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具有深沉厚重的平民意识和草根情结,追求影像对现实表现的穿透力,注重对作品的纪实性表达和现实性批判。其电影作品在国际上赢得极大的反响,但却疏离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观众,失去国内市场,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文艺个性与票房市场的较量可能不仅是贾樟柯电影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大部分文艺电影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研究案例,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出发,对贾樟柯电影语言构造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阐述贾樟柯电影的创作历程及其语言构造的特点。第二部分是结合具体案例,从写实的纪实美学、另类的表达方式和创新的形式元素叁方面系统全面地分析贾樟柯电影的形式语言。第叁部分是结合具体作品,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作者化表达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分析作者化叙事语言的表达。第四部分是通过观摩影片,从社会表征符号、角色形象符号、情感表达符号、时代背景符号四方面分析贾樟柯电影中具有表意性的影像符号语言。第五部分则是从影视传播学视角分析贾樟柯电影的市场接受度,探讨贾樟柯电影的文艺与市场对我国文艺电影发展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离性论文参考文献
[1].滕宜娴.浅析电影中“看镜头”的间离性及其艺术效果[J].电影文学.2019
[2].王彦霖.作者化符号与间离性叙事[D].曲阜师范大学.2017
[3].吴迪.《叁分钱歌剧》戏剧“间离性”与音乐“客观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4].闵志荣.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性与京剧间离性的对比研究[J].音乐时空.2014
[5].任伟利.间离性、镜像与张力:迪金森诗歌的现代性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王旋.从叙事学角度看间离性的运用方法及作用——以哈姆莱特和乔峰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
[7].潘洁.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音乐的“间离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
[8].Martina,Pippal.全球性-无限性-间离性(英文)[C].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2008
[9].潘洁.论库特·魏尔歌剧[D].杭州师范大学.2005
[10].阿甲.戏曲艺术的最高美学要求——“程式的间离性”和“传神的幻觉感”的结合[J].中国戏剧.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