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沥青层底拉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寿命沥青路面,疲劳,容许拉应变,预估
沥青层底拉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乔英娟[1](2014)在《长寿命沥青路面沥青层材料容许拉应变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分析,建立沥青层混合料容许拉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给出材料拉应变容许值预估公式。对常用沥青混合料的拉应变容许值进行预估,分析结果表明,交通等级和路面厚度相同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有效含量高、空隙率小、级配偏细时的拉应变容许值相对较大;反之较小。研究结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了计算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市政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陆飞,张杰,燕海峰[2](2010)在《长寿命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层底拉应变是长寿命沥青路面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作为路面是否能够达到长寿命要求的一个初步评价标准。因此,分析影响路面沥青层拉应变的相关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水平对指导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材料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10年22期)
陈东鹏,童申家[3](2010)在《倒装结构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是控制面层材料疲劳损坏的重要指标,应用B ISAR3.0(B itum en Stress A-nalysis in Road)程序对倒装结构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进行分析,明确了面层层底拉应变与面层厚度、级配碎石过渡层厚度及级配碎石模量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0年01期)
张艳红,王晓帆[4](2009)在《对两类路面沥青层拉应变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内的最大拉应变的规律,选取两类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3.0为计算工具,考虑层间完全连续以及不完全连续两种状态,对各结构在不同的层间结合条件下沥青层最大拉应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两类沥青路面而言,当层间条件为完全连续时,沥青层最大拉应变出现在面层层底;当层间条件为不完全连续时,沥青层最大拉应变出现在中面层层底。(本文来源于《河北交通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吕伟民[5](2009)在《沥青层底面拉应变的预估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沥青层底拉应力是设计指标值之一,但在现场沥青层底拉应力却无法检测.沥青路面弯沉盆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表明,沥青层底拉应变与不同位置的弯沉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在现场测得路面不同位置的弯沉,即可计算得到沥青层底拉应变.根据沥青层底拉应变可评估沥青层的使用寿命.实例说明该方法简便可行.(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沥青层底拉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沥青层底拉应变是长寿命沥青路面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作为路面是否能够达到长寿命要求的一个初步评价标准。因此,分析影响路面沥青层拉应变的相关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水平对指导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材料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沥青层底拉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1].乔英娟.长寿命沥青路面沥青层材料容许拉应变预估[J].中国市政工程.2014
[2].陆飞,张杰,燕海峰.长寿命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
[3].陈东鹏,童申家.倒装结构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分析[J].公路工程.2010
[4].张艳红,王晓帆.对两类路面沥青层拉应变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交通科技.2009
[5].吕伟民.沥青层底面拉应变的预估及工程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