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补偿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铁路,供电技术,无功补偿
综合补偿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成明华,戴丽君[1](2019)在《高铁电力SVG无功补偿综合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补偿装置可以对电网进行动态无功补偿,通过其与电网并联后提供无功电流,可基于负荷的无功电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本文讨论基于MMC的补偿装置,该系统基于以太网的智能设备,通过公共以太网或专用光缆进行组网,利用近场红外感应技术、Wifi无线网络技术使设备终端实时获取装置的信息并加以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监测,并能够接入既有后台控制和监测系统,真正实现控制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9年05期)
戴丽君,成明华[2](2019)在《基于SVG无功补偿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控制技术)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智能系统装置,其成果在铁路配电网中首次应用,综合集成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其主要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系统技术参数,MMC补偿装置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控的无功电流源,主要技术亮点是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实时跟踪检测系统无功和谐波变化进行自动补偿,能够实现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的自动补偿,对系统中任何波动的响应时间小于5ms,能够有效地滤除19次以下的谐波电流,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解决铁路供电系统负荷波动带来的无功波动,进而影响到系统电压和功率因数的波动问题,解决了长距离的电缆敷设带来的充电功率对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9年10期)
刘桓,李斐,冯心远,曾华会,孟会杰[3](2019)在《近地表综合补偿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复杂地表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勘探区地质情况和勘探目标的日益复杂,高保真和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有利于我们识别有利勘探目标。在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中,迭前统计性反褶积技术和振幅补偿技术常被用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恢复地震资料振幅一致性。但是,这些技术存在诸多假设条件,常规地震资料特征难以有效满足这些假设条件从而影响实际应用效果。与之相比,Q吸收补偿技术不受这些假设条件的制约。本文介绍的近地表综合补偿技术主要包含叁维高精度层析静校正技术和基于质心频移法的近地表Q补偿技术,并将该综合补偿技术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中一个复杂地表区块的地震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近地表综合补偿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并有效恢复地震资料振幅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张学威[4](2019)在《模块化叁电平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推广和使用会严重污染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Active Power Quality Combined Compensator,APQCC)可有效补偿电网中存在的谐波电流、无功电流和叁相电力不平衡电流,改善电能质量,而且具有补偿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补偿方式灵活、不易与电网产生谐振等优点。因此对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理论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围绕补偿器的指令电流提取、锁相方法和电流跟踪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探讨与研究。本文研究的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采用的是中点钳位型(Neutral Point Clamp,NPC)叁电平拓扑结构。因此文中首先对NPC叁电平变流器的运行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在分析中点电位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单易实现、能够有效平衡中点电位的方法。本文还在分析几种常用调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抑制中点电位波动的脉宽调制方法。其次分析了传统基于瞬时无功理论指令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叁相四线制系统的瞬时无功理论指令提取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出特定次谐波电流和零序电流。研究了基于电网旋转变换的正负序分离方法和基于遗忘迭代滤波的相位角矫正方法,有效提高了锁相的精度。最后本文采用了无差拍控制方法作为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并通过预测电流校正和电流误差补偿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电流内环的控制性能。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连成哲[5](2019)在《基于SIEMENS数控系统的机床综合误差实时补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误差补偿技术是有效且经济地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手段,本文针对西门子数控系统研究了机床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的相关技术,并基于ARM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系统,通过综合误差补偿实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误差实时补偿的原理,针对SIEMENS数控系统,研究了误差参数的采集方法。基于SIEMENS数控系统提供的外部坐标零点偏移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分别提出了两种误差实时补偿的执行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其次,通过对常用的几何误差、热误差和静态空间误差的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能反映综合误差的参数,并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机床几何-热-切削力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基于提出的误差实时补偿方法和ARM平台,设计开发了综合误差实时补偿系统,通过对反映综合误差的加工参数的监测以及选定的误差模型,实时计算当前时刻的误差补偿值并发送给机床PLC实现误差的实时补偿。在软件设计上,通过多线程并行处理提高补偿的实时性;搭建嵌入式SQLite数据库用以存储加工过程中的机床参数和补偿值,为加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数据;基于Qt Creator开发嵌入式用户界面,可直观监测机床加工状态、进行误差补偿的参数设置。最后,针对QLM27100型五轴龙门数控铣床进行综合误差补偿实验,提高了该机床的加工精度,验证了补偿方法的可行性与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徐建伟,李露莎[6](2018)在《基于大数据分析计算与控制的10kV配电线路综合无功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当10kV配电线路上的功率因数低,线路压降增大的时候,传统的方法是在10kV线路上增加无功补偿装置,这种方法当然能达到减小线路无功功率的目的,但是会增加设备投入成本,而且必须停电安装,本文提出了把低压台区无功补偿装置富余的电力电容器返补到10kV线路上去,通过10kV线路与低压台区及其运行的各种数据分析,选择改造低压台区返补点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使其具有远程通讯功能,同时按一定的控制模型开发一套软件,根据10kV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来控制低压返补点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8年07期)
苏唱[7](2018)在《数控机床误差的综合动态补偿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在机床自动化的程度越高,人们对机床的精确度要求也逐渐提高。当然,提高数控机床精度,减少误差也成为现在人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出现了数控机床误差的综合动态补偿技术。将针对数控机床误差的综合动态补偿技术进行相关阐述以及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07期)
皮永乐[8](2018)在《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机床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领域,其实际效用发挥的程度与它的自身的误差范围有直接关系,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就是决定该机床档次的核心标准。为了有效提升机床的误差精度,各种技术被充分研究并得以在实践过程中切实采用,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效果。本文讨论了一种实用的误差补偿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解决误差问题经济而有效的办法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非常准确的定位功能,对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12期)
刘明[9](2018)在《配电网谐波和无功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极大增长,电能质量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在影响电能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无功和谐波的问题是最为重要和基本的一个问题。因为电力电子装置的频繁使用,使得电力电子装置成为最重要的谐波源。本文分叁个部分对叁相叁线制配电网进行无功与谐波综合补偿,第一部分,混合型滤波器(HAPF)被运用到谐波抑制方面,具体做法是:有源滤波和无源滤波相结合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组成的结构称混合型,此种做法首先对改变了逆变器容量很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次谐波,并且可以使无功功率的变化得到弥补,总体来说,这样有效地减弱了有源和无源电力滤波器的薄弱环节,增加了产品效益,所以对于各方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有源部分的试验分析中,需要的检测电路选定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法qpii-检测法,叁角波控制被使用到控制电路中去;其次,采取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进行无功补偿,TCR对吸收感性的无功功率和吸收容性的无功功率都有很好的作用;最后,将由TCR和HAPF接入配电系统,对电网进行综合补偿。由于矩阵工场和输入信号积分软件的大量应用,分别搭建了单相TCR、叁相TCR、无源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将上述模型综合连接到配电网中进行补偿研究,通过仿真说明了该补偿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合工作实际,采用投入补偿设备和不投入补偿设备两种情况对比的方法,对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补偿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4-01)
张恩忠[10](2017)在《多轴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测量、综合建模及补偿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高档数控机床,特别是多轴精密、超精密数控机床,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航空、国防、舰船、微电子、通讯、汽车制造等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精密复杂结构零件、零件的表面完整性及制造精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使得研制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和高智能化的数控机床也愈来愈迫切。中国第十叁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五年内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它们涉及科技、装备制造、交通、环保和能源等领域,其中第28项就是研制高档数控机床。由此可见研制高档数控机床这即是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体现,也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提高机床精度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技术”误差防止法,它虽能减少机床误差,但经济上代价昂贵。另一种是“软技术”误差补偿法,它用很小的代价便可获得“硬技术”难以达到的加工精度。时至今日,这种方法虽然已经在许多精密制造设备、精密机床和精密仪器上进行了大量实验与研究,但还远未达到商业化程度。本课题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加工精度和效率为目的,以自主研制的两台多轴精密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对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热误差和力误差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研究,对整机、主要部件的精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几何误差、热误差、力误差进行综合建模和误差补偿实验。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多体系统理论,运用齐次变换矩阵对相邻典型体间的理想运动及其运动特征进行了数学描述;对相邻典型体间的几何误差、热误差、力误差等误差元进行运动学分析与研究;对实际运动中相邻典型体间的误差进行运动学描述、分析与研究,构建了机床误差综合模型,该模型可对机床各项误差元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并能对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与解耦。梳理了误差建模步骤及建模方法的意义。(2)以自主研制的五轴精密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借助激光干涉仪等仪器对大量误差数据进行系统的测量与分析,验证了机床的不同进给速度对移动轴的移动误差、转角误差及不同测量间距对其线性位移误差皆没有较大的影响。发现线性位移误差是影响综合误差最主要的因素,转角、直线度误差对其影响较小;对机床误差元素进行分类与分析,可知几何、热误差和力误差元素共计有126项,简化合并为42项,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机床几何、热误差和力误差元素运动学综合误差模型,并对综合误差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构建机床几何误差运动学综合误差模型,重点分析和研究了五轴精密数控机床各个移动轴和旋转轴的几何误差变化规律,得出了两轴联动情况下其综合误差在X、Y、Z轴轴向上的移动、转角误差分量的变化规律。(3)以自主研制的四轴精密数控实验台为研究对象,对整机、主要部件的精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精密数控实验台各移动轴和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了定位、直线度和角度误差曲线,发现定位误差是机床几何综合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四轴精密数控实验台几何误差综合误差模型,通过系统的研究、论证与分析,发现了四轴精密数控实验台在两轴联动、各误差元耦合情况下其几何综合误差在X、Y、Z轴轴上的6个移动、转角分量误差的变化规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综合误差在移动轴轴向上的分量曲线变化趋势与其定位误差基本一致,只是数值有微小差别,这又充分证明了定位误差是机床几何综合误差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同时发现转角、直线误差对于几何综合误差的影响极小,但在超精密加工中则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算法选择最佳的工作空间,只需进行定位误差补偿,就可以达到加工精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等特点。(4)重点分析了四轴精密实验台从冷态到热稳态过程中关键测量点温度与定位误差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实验台移动轴的定位误差随着平台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直至实验台达到热稳态时其定位误差在微小范围内波动,由此可得出四轴精密实验台移动轴的定位误差与温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基于灰色理论选取与机床热误差关联度最大的温度测点作为热误差建模变量,采用正交多项式和牛顿插值算法对精密实验台移动轴的几何与热误差进行综合建模,该综合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强,计算简便,易于程序设计,效率高等优点;利用四轴精密实验台的补偿模块进行补偿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5)在模拟加工状态下对五轴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进行测量与特性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试验数据,发现机床不同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轴向研抛深度对移动轴的定位误差没有显着影响;对BP、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叁种建模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采用叁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五轴数控机床、四轴数控实验台的热误差模型,从中发现SVR性能最优,偏差带最窄,分散程度最小,偏离中心值的趋势最缓;依据SVR模型的预测数据分别对五轴数控机床、四轴数控实验台进行了补偿实验,补偿实验结果证明支持向量回归机建模方法的预测能力、补偿效果和鲁棒性明显优于RBF、BP神经网络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综合补偿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MM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控制技术)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智能系统装置,其成果在铁路配电网中首次应用,综合集成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其主要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系统技术参数,MMC补偿装置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控的无功电流源,主要技术亮点是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实时跟踪检测系统无功和谐波变化进行自动补偿,能够实现容性无功和感性无功的自动补偿,对系统中任何波动的响应时间小于5ms,能够有效地滤除19次以下的谐波电流,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解决铁路供电系统负荷波动带来的无功波动,进而影响到系统电压和功率因数的波动问题,解决了长距离的电缆敷设带来的充电功率对系统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补偿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成明华,戴丽君.高铁电力SVG无功补偿综合技术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9
[2].戴丽君,成明华.基于SVG无功补偿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19
[3].刘桓,李斐,冯心远,曾华会,孟会杰.近地表综合补偿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复杂地表区的应用[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张学威.模块化叁电平有源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5].连成哲.基于SIEMENS数控系统的机床综合误差实时补偿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6].徐建伟,李露莎.基于大数据分析计算与控制的10kV配电线路综合无功补偿技术[J].通讯世界.2018
[7].苏唱.数控机床误差的综合动态补偿技术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
[8].皮永乐.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及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
[9].刘明.配电网谐波和无功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10].张恩忠.多轴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测量、综合建模及补偿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