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磁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电机振动,各向异性,应力分布
应力磁化论文文献综述
贲彤,陈龙,闫荣格,张宇娇,杨庆新[1](2019)在《考虑磁化及磁致伸缩特性各向异性的感应电机铁心电磁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电机铁心电磁应力主要来源于硅钢片的磁致伸缩以及定转子间麦克斯韦电磁应力,在正弦及谐波激励下,硅钢片均具有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因此,为了准确计算电机铁心电磁应力,在该文首先对无取向硅钢片在正弦及谐波激励下的磁化和磁致伸缩特性曲线进行测试;然后,建立考虑磁化及磁致伸缩特性各向异性的感应电机电磁-机械耦合振动模型,并计算电机铁心电磁应力分布;最后,通过对比有无考虑磁各向异性的电机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电机铁心的应力分布的各向异性,同时,计算了5次谐波和7次谐波注入下电机定子铁心电磁应力曲线及频谱,发现在100 Hz和200 Hz频率时,谐波对应力幅值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雅茹[2](2016)在《外应力下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磁化方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信息的“垂直”记录已经成为磁记录领域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而本身就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材料却为数不多,因此,尝试在磁性材料中产生垂直各向异性的意义重大。利用外应力的可控性,我们可以实现对薄膜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能的调控,例如材料的易磁化方向和磁弛豫等,故本文将尝试利用外应力来影响磁性材料的垂直磁化。本论文将采用能量极小原理,讨论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的垂直磁化问题。我们分别研究了外应力处于膜面内和垂直于膜面时,外磁场强度、软磁层厚度、交换耦合常数和外应力场强度的变化对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内磁化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磁层厚度及外磁场强度的减小都会促进系统的垂直磁化;交换耦合强度的减小会促进硬磁层的垂直磁化,和软磁层的面内磁化;当所加外应力处于膜面内时,硬、软磁层所加外应力场强度的增大都会促进系统的面内磁化;当所加外应力垂直于膜面时,硬、软磁层所加外应力场强度的增大都会促进系统的垂直磁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5-05)
段振霞,任尚坤,习小文,袁丽华[3](2016)在《40Cr钢应力磁化过程中的磁化反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可早期检测铁磁构件应力集中程度的新方法,但进一步定量评价和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是复杂的应力磁化反转特征。对40Cr钢圆棒试件在不同最大拉力下进行反复加载-卸载拉伸试验,测定试件表面某确定点处漏磁场与拉应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试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漏磁场强度与拉应力的变化规律为线性关系;当试件受力超过屈服强度时,漏磁场强度与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变为折线,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应力磁化反转现象。随着最大拉力的增大,应力磁化反转极值点位置向较高拉应力方向移动,漏磁场强度最大变化量ΔBmax也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习小文[4](2015)在《铁磁构件应力磁化及反转效应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磁性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提前预测铁磁材料的损伤程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本文依据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物理基础知识,以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为研究手段,探索基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应力磁化及反转效应的机理及其变化规律。基于应力磁导率的力-磁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V形缺口、半圆形缺口和V形与半圆形缺口并存的双缺陷关联的20#钢试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各试件应力集中部位,漏磁场强度切向分量具有最大值,法向分量则改变符号且过零点。其中,不同的缺口形状试件,缺口处附近应力集中程度也不相同,磁记忆信号分布则表现为峰值、峰-峰宽度的不同。试件应力分布云图表明,双缺陷关联试件中心轴线部位存在比半圆形缺口和V形缺口试件更为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梯度值K(z)对双缺陷试件因关联作用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影响区域其评价特征将不再适用。仿真结果还表明,各试件测量点处漏磁场与应力的变化关系为折线关系,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磁化反转现象。试件上不同的测量点位置,应力磁化反转效应特征量磁化反转临界点位置和漏磁场强度最大变化量ΔBmax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ΔBmax可表征试件测量点处对应力的敏感程度。最后,仿真分析了测量路径、探头提离高度对铁磁构件力磁效应的影响规律。以含有不同角度的V形缺口20#钢平板试件为试验对象进行拉伸试验可知,处于不同变形阶段的不同缺口角度的铁磁构件,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Hp(y)分布曲线表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程度与幅值大小;随着构件缺口角度的增大,Hp(y)幅值也随着增大。分析可知,通过磁记忆分布曲线的特征可大致判断受力试件所在的变形阶段。对轴承钢40Cr钢与20#钢的圆棒试件进行了应力磁化反转效应的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铁磁材料构件漏磁场强度与拉应力的变化关系均表现出应力的磁化反转现象。不同的铁磁材料构件,其变化关系曲线形状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磁化反转特征磁化反转极值点位置、漏磁场强度最大变化量ΔBmax变化规律的不同。其次,研究了磁化前历效应对铁磁构件应力磁化反转效应的影响规律。可知,磁化前历效应并不影响应力磁化反转极值点位置,只对漏磁场强度最大变化量ΔBmax值产生影响;其中,磁化方向对ΔBmax值的变化方向有影响,对其变化率无影响。最后,建立了应力等效磁场模型和应力的磁导率模型的应力磁化反转模型,都很好的反映了应力磁化反转现象及基本特征,这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以上结论不仅丰富了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基础理论,而且极大的推动了磁记忆检测技术定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5-05-01)
刘静[5](2014)在《磁化处理对工具材料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加工领域中使用的刀具、刀片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一直是机械加工企业、制造业较为关注的问题,刀具的强度及抗磨损性能对产品的制造精度及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刀具使用寿命无疑对产品的加工成本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提高刀具抗磨损性能及使用寿命一直都被相关行业及研究院所所重视。现阶段已有的较成熟的提高刀具使用寿命的方法主要有刀具结构参数优化、刀具表面层涂层、使用新材料加工刀具及对刀具进行磁化处理等,其中磁化处理相对其他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性价比,结合其相对较简单的操作及较高的时间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正是基于刀具磁化处理的高效、低成本、效果显着、操作简便等特点,结合现今已有的刀具磁化处理研究成果,对刀具磁化处理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最终通过以磁化电压、充磁时间、退磁时间为参数的正交优化实验,研制出以磁化电压、充磁时间、退磁时间为控制变量的刀具自动磁化处理装置。文章对所研制的刀具磁化装置在改善刀具性能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相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应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所研制的刀具磁化处理装置在改善刀具自身性能、减小刀具内部残余应力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对提高刀具的强度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4-04-01)
高新勃,强小科,赵辉,陈艇[6](2014)在《风成红黏土序列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对区域应力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六盘山以西132 m水洛红黏土剖面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表明,水洛红黏土剖面记录的14.8~8.7 Ma沉积序列受到了同沉积时期不同程度的应力作用,磁化率各向异性变化特征对应于应力作用强度较弱的初期和应力作用强度有所加强的中期。进一步分析发现,14.8~11.0 Ma之间显示出3次应力增强和后续应力减弱交替变化的特点,这一应力作用事件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此阶段强烈构造活动的区域应力传递相关,而11.0~8.7 Ma期间存在一个相对较强的应力作用事件,可能是对局部地区应力增强事件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3期)
朱洁,苏垣昌,潘靖,封国林[7](2013)在《高斯型非均匀应力对铁磁薄膜磁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高斯型非均匀应力对的铁磁薄膜磁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易轴平行的拉应力和与易轴垂直的压应力能够增大系统的矫顽场,而与易轴平行的压应力和与易轴垂直的拉应力则会减小系统的矫顽场.在矫顽场增大(减小)的同时,系统还伴随着剩磁及其矩形度的增大(减小).更有意义的是,在与易轴平行的压应力或与易轴垂直的拉应力作用下,在应力的集中区域会出现"易轴旋转"的现象.这种产生"易轴旋转"的应力集中区域的范围强烈地依赖于应力的强度和分布宽度.(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6期)
李一,任尚坤[8](2013)在《铁磁试件静载拉伸时应力磁化的反转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钢含V型缺陷平板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和ANSYS仿真方法对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进行反复加载卸载分析,测量了试样表面规定路径的切向和法向的漏磁场分布;分析了V型缺陷对磁记忆信号的影响以及固定位置的磁场值随应力的变化关系;最后将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应力小于50MPa时磁场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在应力大于50MPa时磁场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应力磁化反转现象,磁化反转位置在50MPa(约是最大应力的30%)。(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张辉,曾德长,刘仲武[9](2011)在《压应力对Fe_(0.81)Ga_(0.19)单晶磁化和磁致伸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Fe0.81Ga0.19合金单晶沿[100]方向的磁机械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基于Stoner-Wohlfarth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在压应力和外磁场联合作用下磁化强度的方向余弦.研究表明,随着压应力的增加,退磁态下合金中的磁各向异性会由叁轴各向异性向双轴各向异性转变.这使得合金中90°畴的体积分数增加,导致磁致伸缩效应增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常福清,刘东旭,刘峰[10](2011)在《铁磁材料应力-磁化性能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受外力作用的铁磁材料,应用微磁学理论,从最小能量原理出发,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了应力作用下的应力-磁化矢量的描述方程,得出应力-磁化率关系表达式。以条形单晶铁为例,编写叁维有限元程序,计算得出应力平行和垂直于外磁场情况下单晶铁磁体内部的磁化矢量分布及应力-磁化率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应力作用下磁化矢量发生偏转,受拉时磁化矢量向外磁场方向偏转,磁化增强,磁化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大;受压时磁化矢量向背离外磁场方向偏转,磁化减弱,磁化率随应力增大而减小;且各向异性磁化率与应力施加方向相关。(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应力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信息的“垂直”记录已经成为磁记录领域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而本身就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材料却为数不多,因此,尝试在磁性材料中产生垂直各向异性的意义重大。利用外应力的可控性,我们可以实现对薄膜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能的调控,例如材料的易磁化方向和磁弛豫等,故本文将尝试利用外应力来影响磁性材料的垂直磁化。本论文将采用能量极小原理,讨论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的垂直磁化问题。我们分别研究了外应力处于膜面内和垂直于膜面时,外磁场强度、软磁层厚度、交换耦合常数和外应力场强度的变化对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系统内磁化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磁层厚度及外磁场强度的减小都会促进系统的垂直磁化;交换耦合强度的减小会促进硬磁层的垂直磁化,和软磁层的面内磁化;当所加外应力处于膜面内时,硬、软磁层所加外应力场强度的增大都会促进系统的面内磁化;当所加外应力垂直于膜面时,硬、软磁层所加外应力场强度的增大都会促进系统的垂直磁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磁化论文参考文献
[1].贲彤,陈龙,闫荣格,张宇娇,杨庆新.考虑磁化及磁致伸缩特性各向异性的感应电机铁心电磁应力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2].王雅茹.外应力下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磁化方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3].段振霞,任尚坤,习小文,袁丽华.40Cr钢应力磁化过程中的磁化反转特征[J].钢铁研究学报.2016
[4].习小文.铁磁构件应力磁化及反转效应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
[5].刘静.磁化处理对工具材料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D].长春工业大学.2014
[6].高新勃,强小科,赵辉,陈艇.风成红黏土序列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对区域应力变化的响应[J].地球科学进展.2014
[7].朱洁,苏垣昌,潘靖,封国林.高斯型非均匀应力对铁磁薄膜磁化性质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3
[8].李一,任尚坤.铁磁试件静载拉伸时应力磁化的反转效应[J].钢铁研究学报.2013
[9].张辉,曾德长,刘仲武.压应力对Fe_(0.81)Ga_(0.19)单晶磁化和磁致伸缩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
[10].常福清,刘东旭,刘峰.铁磁材料应力-磁化性能的相关性[J].燕山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