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取向丝论文-施玉琦

预取向丝论文-施玉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取向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涤纶POY,染色,条干不匀率,动态热应力

预取向丝论文文献综述

施玉琦[1](2019)在《影响涤纶预取向丝后加工染色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弹用户对涤纶预取向丝(POY)染色差异问题反馈较多。针对影响涤纶POY后加工染色原因进行分析,对POY集束位置、含油、清板操作、速度超喂、纸管等影响因素进行多组试验数据对比,选出最优解决方案。试验得出:合适的冷却风条件及集束位置可以获得优异的条干不匀率,从而改善后加工染色;同时通过保证均匀上油,设置合理速度超喂,控制清板操作及纸管因素等,也可以有效改善后加工染色。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影响后加工染色因素必须同时具备合理效果,缺一不可。(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9年02期)

戚黎洲,王春燕,肖顺立,方韶峰,林雪燕[2](2018)在《熔体直纺80 dtex/144 f超细旦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体直纺工艺路线,对80 dtex/144 f超细旦涤纶预取向丝(POY)的生产工艺进行探讨。通过试验得出:熔体管道输送温度289℃,纺丝温度297℃,喷丝孔规格0.16 mm×0.50 mm,组件装砂量60~80目、30 g,80~100目、60 g,环吹风压25 Pa,油架高度650 mm和使用3651油嘴,可生产质量优良的80 dtex/144 f超细旦涤纶POY。(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8年09期)

屠海燕,王春燕,肖顺立,林雪燕,李国元[3](2018)在《965 dtex超粗旦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预取向丝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切片纺工艺路线,成功研制了965 dtex超粗旦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预取向丝(POY)。结果表明:干燥温度145℃,干燥时间3 h,切片含水率4×10~(-5),冷却风速0.95 m/s,集束点位置105 cm,采用"一丝四喷"上油技术,卷绕张力(60±5)cN等工艺适合生产该规格粗旦丝,产品质量稳定,后加工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8年04期)

李国元,汪一栋,俞洋,陆晓丽[4](2017)在《PBT预取向丝的切片纺生产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切片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经试验发现:采用110℃低温结晶、130℃低温干燥、263℃低温纺丝,在纺丝箱体上加装保温设备,采用0.5 m/s的侧吹冷却风,集束板位置设置在受风区78 cm处,采用一板叁饼、一板四饼、DIO组件的生产工艺配置,生产出的PBT预取向丝易加工,加工后弹性好且稳定,不易老化,适用于生产包芯纱、弹性面料等后道织物。(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12期)

王春燕,赵宝东,张玉勤,汪一栋[5](2017)在《576f多孔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体直纺工艺生产了576 f多孔涤纶预取向丝,讨论了主要的工艺条件。通过试验得出:熔体黏度为0.640 d L/g,纺丝温度为290.5℃,环吹风压为48 Pa,双油嘴上油,预网络气压为0.065 MPa,卷绕张力为25 c N的工艺条件下,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576 f多孔涤纶预取向丝。(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12期)

高庆文,孙燕琳,林雪燕,张须臻,王秀华[6](2017)在《拉伸条件对ECDP预取向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态热应力仪对常压沸染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预取向丝(ECDP-POY)在不同的拉伸倍数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CDP-POY在1.0的拉伸倍数下,热应力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并在105℃时出现最大值;在1.6的拉伸倍数下,热应力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快速降低,当温度达到95℃左右后降速趋缓。随拉伸温度的提高,样品的结晶度逐渐增大;在相同拉伸温度下,经1.6倍拉伸后的样品,其结晶度明显比1.0倍拉伸的样品高。研究结果可以为ECDP拉伸变形丝工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11期)

刘慧,白秀娥,赵广兵,李海涛,管新海[7](2016)在《锦纶6预取向丝拉伸假捻变形成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锦纶6预取向丝拉伸假捻变形生产锦纶6变形丝(DTY)的成型工艺,探讨了不同线密度规格锦纶6预取向丝拉伸假捻变形加工速度、拉伸倍数、D/Y比和拉伸假捻变形温度的主要工艺参数。实验表明:当锦纶6预取向丝线密度规格为1.53~2.00之间,加工速度700~800m/min,拉伸假捻变形温度为167~179℃,拉伸倍数为1.25~1.30,拉伸假捻D/Y比选择在1.75~1.80较为合理,其拉伸假捻变形生产锦纶6拉伸假捻变形丝质量较好,具有取向结晶化结构和均匀形态的变形效果,符合后续用于生产拉伸变形包覆工艺及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徐鑫灿,陈正义,崔利,杜杨洋[8](2015)在《368 dtex/576f多孔细旦预取向丝的工艺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20 mm大板径喷丝板生产368 dtex/576 f多孔细旦涤纶预取向丝(POY),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对POY生产稳定性及物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输送温度为280℃,纺丝温度为286℃,纺丝组件初始压力为18.2 MPa,环吹风压为50 Pa,双油嘴上油,集束位置750 mm,纺丝速度为2 650 m/min时,可制得生产稳定和性能优良的多孔细旦POY,产品的断裂强度CV值为2.56%,断裂伸长率为122.3%,断裂伸长率CV值为2.58%,条干不匀率为0.78%。(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5年11期)

崔利,庄耀中,姚敏刚,赵成署,顾自江[9](2015)在《267 dtex/288 f竹炭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竹炭母粒通过干燥、螺杆挤压熔融、注射泵计量进入熔体管道,与聚酯熔体一起进入高效球穴型动态混合搅拌装置,混合均匀后熔体输送至纺丝箱体进行计量纺丝。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对竹炭涤纶预取向丝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母粒含水率小于0.004%,动态混合器转速35 r/min,纺丝温度283~285℃,环吹风风压28 Pa,环吹风风温20~22℃,无风区高度50 mm,纺丝速度2 560 m/min时,生产稳定,产品物理指标性能较好,满足后道加弹要求。(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5年06期)

席丽媛,管新海,赵广兵,李海涛[10](2015)在《卷绕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取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泵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确定生产后加工性能优良锦纶6预取向丝的最佳卷绕速度,采用不同的纺丝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进行试纺,讨论了生产过程中纺丝卷绕速度对于丝样取向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卷绕速度生产锦纶6预取向丝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锦纶6预取向丝的线密度随着卷绕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征取向结构的各项指标却随之增加。卷绕速度为4 350 m/min生产的锦纶6预取向丝,条干均匀、不匀率偏差较低,断裂强度最大,断裂伸长率适中,具备良好的后加工品质。(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5年06期)

预取向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熔体直纺工艺路线,对80 dtex/144 f超细旦涤纶预取向丝(POY)的生产工艺进行探讨。通过试验得出:熔体管道输送温度289℃,纺丝温度297℃,喷丝孔规格0.16 mm×0.50 mm,组件装砂量60~80目、30 g,80~100目、60 g,环吹风压25 Pa,油架高度650 mm和使用3651油嘴,可生产质量优良的80 dtex/144 f超细旦涤纶POY。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取向丝论文参考文献

[1].施玉琦.影响涤纶预取向丝后加工染色原因分析[J].合成纤维.2019

[2].戚黎洲,王春燕,肖顺立,方韶峰,林雪燕.熔体直纺80dtex/144f超细旦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探讨[J].合成纤维.2018

[3].屠海燕,王春燕,肖顺立,林雪燕,李国元.965dtex超粗旦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预取向丝的开发[J].合成纤维.2018

[4].李国元,汪一栋,俞洋,陆晓丽.PBT预取向丝的切片纺生产工艺探讨[J].合成纤维.2017

[5].王春燕,赵宝东,张玉勤,汪一栋.576f多孔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J].合成纤维.2017

[6].高庆文,孙燕琳,林雪燕,张须臻,王秀华.拉伸条件对ECDP预取向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2017

[7].刘慧,白秀娥,赵广兵,李海涛,管新海.锦纶6预取向丝拉伸假捻变形成型工艺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6

[8].徐鑫灿,陈正义,崔利,杜杨洋.368dtex/576f多孔细旦预取向丝的工艺研发[J].合成纤维.2015

[9].崔利,庄耀中,姚敏刚,赵成署,顾自江.267dtex/288f竹炭涤纶预取向丝的生产开发[J].合成纤维.2015

[10].席丽媛,管新海,赵广兵,李海涛.卷绕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取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丝绸.2015

标签:;  ;  ;  ;  

预取向丝论文-施玉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