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视察四川省统计局(论文文献综述)
罗菲[1](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黄雪垠[2](2013)在《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文中提出近代中国的政府管理技术经历了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省政府是抗战时期建制最完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政府,其行政现代化过程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在这期间,四川省政治中央化逐步完成,军阀统治的防区制被废除,现代行政组织逐步健全,政府职能渐次扩展,人事与财务管理日趋制度化,行政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1935年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在“组织与职、能”、“人事与制度”、“文本与实际”、“决策与制约”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关注政府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以探究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及其绩效与制约四川省行政现代化是在中央政府行政改革与川政统一的背景下推行的,目的是要改变割裂、落后的行政实况,成为真正的“民族复兴根据地”。通过省府内部机构设置与基层行政网络建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大为加强,同时现代型政府的服务职能也逐步扩展。规范性的人事制度虽然建立,行政人员的素质与行政技能也有所提高,但仍未摆脱政治派系的干扰与传统用人制度的积习。经过统一与整理后的财务制度逐步规范,但因为非生产性支出过多导致地方建设缓慢;财权与事权的分离破坏了财政制度的完整性;过度动员则进一步过重了人民负担,降低了政府的经济绩效。合署办公与公文改良促进了政府内部运转的效率。通过比较政府在粮食问题与田赋征实上不同的应对,表明随着行政变革的推广与深入,四川省政府的行政实效也相应提高。省府主席张群开明的行政思想及其与临时参议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顺利地完成支援抗战任务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认为,现代化趋向是1935声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由于政治利益博弈、异质的行政风格、行政监督的缺位、特殊的战时体制以及国民党弱势“统治型执政党”的执政模式等因素,使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和阻碍。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变革,也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与试错机会:以张群为首的省政府与民意机关之间的良好互动,给政府与社会的融合提供了实验性的有用经验;滞后的制度建设与低下的经济绩效无法满足基于抗战而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需求,加重了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引发政府权威资源的流失,导致政治不稳定。
黄桂平[3](2009)在《县域产业联动路径研究 ——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三次产业割裂的现状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产业的联动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县域产业联动的实现路径,借以指导县域产业联动实践,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从理论上来说,产业联动顺应了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了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协作,实现了产业优势互补。从现实来看,产业联动就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用市场化的方法在三次产业之间科学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做到区域内既有主导产业,又兼顾了其它产业,使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南充市嘉陵区原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近几年来,为配合南充市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嘉陵区提出了建设川东北新兴经济强区的目标,为此,嘉陵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时,随着餐饮服务、物流产业和凤垭山旅游及观光农业等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由于这种产业转型特点在县域经济中比较典型,因此,研究分析出来的成果将对县域经济的产业联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论文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南充市嘉陵区的蚕桑产业、生猪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嘉陵区总量水平逐年上升的GDP构成中,嘉陵区的三次产业都呈现出与GDP增长保持同步发展的态势,且三次产业产出与其投入之间呈现正相关效应;虽然嘉陵区三次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关联度不强、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的发展要快于第一和第三产业)情况客观存在,但从总体上来看,三次产业之间是相互联动推进的;2.南充市嘉陵区实现产业联动有两条路径,一是以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渗透为主线来进行产业联动,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发挥其价值最大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嘉陵区的地域资源禀赋;二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使产业的上、中、下游产生联动,强化产业内的联系和互补性。把南充市嘉陵区产业联动的实现路径这一研究成果推广到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实践中,无疑将会推动其它县域经济中的产业联动实践工作,进而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本论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南充市嘉陵区产业联动路径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车茂娟,干晓艳[4](2006)在《德水局长四川行——国家统计局李德水局长视察四川统计调查工作纪实》文中研究表明
车茂娟[5](2006)在《张中伟省长强调依法统计》文中提出
车茂娟[6](2005)在《省长关注 亲历亲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晓东[7](2005)在《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研究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复杂、最艰巨的课题之一,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主要对四川应如何突破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做了深入研究。 本文分析了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导致复杂性、艰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四川三农问题的主要特点,提出了解决四川三农问题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制度创新,这也是本文立论的基本原则。 本文研究了四川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和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四川三农问题的突破方向。本文认为:四川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四川农民的就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四川农民工问题上。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制度的二元化分裂,而这一制度分裂又集中体现在城乡土地制度的分裂上。据此,本文提出四川三农问题的突破方向为:从土地制度入手,以制度创新的办法,推动四川农民工的城市化。 本文对四川的土地矛盾和农民工问题进行详细研究,提出了制度创新应解决的四大问题和应实现的四大目标:解决农民工问题,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化;解决土地投入问题,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增长;解决农业体系市场化问题,实现现代农业;解决城乡土地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全套操作性政策方案: 1.农民工问题。以农民工中的举家外出务工家庭为主要政策对象。对其承包土地实行“集体收回、政府赎买、转购社保”,转移其户籍到对应城市,其赎买金用于购买本人在城市的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农民工城市化。
车茂娟[8](2004)在《国家统计局巡查组来四川巡查统计工作》文中研究表明 6月29日至7月4日,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水率领国家统计局巡查组在四川进行了为期7天的统计巡查工作。 6月29日上午在成都召开的巡查工作动员大会,拉开了巡查工作的序幕。动员大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作哈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国家统计局巡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
本刊编辑部[9](2003)在《拳拳之心 殷殷希望——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副省长王怀臣到四川省统计局视察指导工作》文中提出 2003年6月25日,一个清新凉爽的夏日,下午3点正,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副省长王怀臣率省计委、省经贸委和省委农办负责人到四川省统计局视察指导工作,分析上半年经济发展形势,并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陈智,车茂娟[10](2003)在《亲切的关怀 殷切的希望——四川省省长张中伟等省政府领导同志视察四川省统计局》文中研究表明 2003年1月3日上午10时40分至12时,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巨峰、副省长邹广严和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一行4人视察了四川省统计局,带来了省委、省政府对统计干部的殷殷关怀和亲切慰问,并对四川统计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二、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视察四川省统计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视察四川省统计局(论文提纲范文)
(1)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2)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政府史的研究意义 |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思路及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省制改革的历程与动因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区划调整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体制变革 |
四、民国时期省制改革动因的检讨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理论及实践 |
一、从“政体学”到“行政学” |
二、行政效率研究会及其活动 |
三、政府运行方式改革的实践 |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基础 |
一、防区制时期四川省行政实况 |
二、四川省政中央化的过程 |
小结 |
第二章 四川省行政网络构建及政府职能扩展 |
第一节 川政统一前省政府的更迭 |
第二节 川政统一后省政府的制度构建 |
一、省主席及省府委员会 |
二、省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 |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置 |
第三节 基层行政网络的构建与控制职能的强化 |
一、县级政府权力的强化 |
二、县以下行政网络的构建与延伸 |
第四节 警政网络的铺设与管理职能的强化 |
一、警察制度网络的建立 |
二、保安处对社会的管理 |
第五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步扩展 |
一、交通建设 |
二、农村合作事业 |
三、公共卫生体系 |
四、社会救济与福利事业 |
五、社会风俗改良 |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省政府人事行政的运作及困境 |
第一节 省府对县长人事控制权的收回 |
第二节 行政人员训练与行政技能养成 |
一、县政人员训练 |
二、“专才”型行政人员训练 |
三、基层行政人员训练 |
四、地方行政干部训练 |
第三节 行政人员的任用及考核 |
一、县长的任用与考核 |
二、普通公务员的任用与考核 |
三、乡镇行政人员的选用与考核 |
第四节 人事行政实况的分析与检讨 |
一、人事行政现代性的体现 |
二、人事行政现代化的困境 |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省政府财务行政的规范与失范 |
第一节 财政的统一与初步整理 |
一、调整财务行政机关 |
二、整理公债,清理债务 |
三、整理金融,收回地钞 |
四、整理税收系统 |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制度的建立 |
一、计划财政制度的实施 |
二、财务监督制度的推行 |
三、县市地方财政系统的规范 |
第三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分析 |
一、财政收入情况的分析 |
二、财政支出情况的分析 |
第四节 财政制度的失范及检讨 |
一、“裕税”还是“恤商”的艰难抉择 |
二、“财权”、“事权”失衡挫伤经济绩效 |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实效考察 |
第一节 合署办公的效率考察 |
一、省务会议、联席办公会议、行政会议 |
二、合署办公时期机构的变化 |
三、合署办公时期行政经费的变化 |
第二节 公文处理的效率考察 |
一、公文程序的规范与简化 |
二、公文程式的改良与竞赛 |
三、政府之间公文往来的实效 |
第三节 处理粮食危机的能力考察 |
一、粮食危机的爆发及程度 |
二、政府对危机处理失当的检讨 |
第四节 推行田赋征实的能力考察 |
一、田赋征实的实施 |
二、出现问题的应对 |
三、田赋征实的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其他重要因素对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主席张群行政思想的影响 |
一、张群的地方行政经验 |
二、张群行政思想的分析 |
三、张群行政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省临时参议会的影响 |
一、临时参议会的设立及历次开会情况 |
二、省临参会与省政府之间的互动 |
三、临参会对行政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史视角下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检讨 |
第一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变革的现代性 |
一、行政变革现代性的体现 |
二、行政变革现代性的分析 |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性的限度 |
一、行政现代性限度的体现 |
二、非现代性行政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经验 |
一、政府与社会整合的实验性经验 |
二、政府制度移植的试错性经验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县域产业联动路径研究 ——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3 本论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产业联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 产业联动的内涵 |
2.1.1 产业概念及其分类 |
2.1.2 文献综述 |
2.1.3 产业联动的内涵、必要性及目标 |
2.2 产业联动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战略联盟理论 |
2.2.5 工业区位理论 |
2.2.6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7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南充市嘉陵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南充市嘉陵区基本概况 |
3.2 南充市嘉陵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3.3 南充市嘉陵区三次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
3.3.1 南充市嘉陵区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 |
3.3.2 南充市嘉陵区三次产业的投入状况 |
3.4 南充市嘉陵区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3.4.1 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度不强 |
3.4.2 三次产业的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竞争能力弱 |
3.4.3 三次产业的科技含量低,缺乏联动发展的强大技术推动力 |
第四章 南充市嘉陵区产业联动的实现路径 |
4.1 南充市嘉陵区产业联动分析框架 |
4.2 南充市嘉陵区蚕桑产业联动分析 |
4.2.1 蚕桑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
4.2.2 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分析 |
4.2.3 三产联动培育蚕桑产业 |
4.2.4 蚕桑产业联动对产业竞争力各要素的影响 |
4.3 南充市嘉陵区生猪产业联动分析 |
4.3.1 生猪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
4.3.2 生猪产业龙头企业分析 |
4.3.3 三产联动培育生猪产业 |
4.3.4 生猪产业联动对产业竞争力各要素的影响 |
4.4 南充市嘉陵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分析 |
4.4.1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
4.4.2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 |
4.4.3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联动 |
4.4.4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对产业竞争力各要素的影响 |
4.5 南充市嘉陵区产业联动实现路径提炼 |
4.5.1 路径一: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渗透 |
4.5.2 路径二:产业集聚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5.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 |
一、对三农问题与协调发展的认识 |
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 |
三、制度创新 |
四、四川的区域性发展问题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三农问题困境与协调发展的矛盾 |
一、三农问题的内容 |
二、三农问题的表现 |
三、三农问题的困境 |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四川三农问题的特点 |
一、典型性 |
二、区域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严重性 |
第三节 解决四川三农问题的基本原则 |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统筹协调的原则 |
三、制度创新的原则 |
第二章 四川三农问题的根本突破 |
第一节 寻找突破口 |
一、四川农业不足为虑 |
二、四川农村问题的根子在土地 |
三、四川的农民问题在于农民工的就业出路 |
四、突破口在于协调解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
第二节 城乡分裂与土地制度 |
一、经济社会的二元化分裂及后果 |
二、城乡制度约束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 |
第三节 四川的土地矛盾 |
一、土地投入薄弱,土地产出徘徊不前 |
二、土地过度分散,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
三、土地效益低,农民增收难 |
四、城乡土地矛盾尖锐 |
第四节 四川农民的就业出路 |
一、外出务工是四川农民最主要的就业出路 |
二、农民工的前途和后路 |
三、农民工的最终出路是农民工的城市化 |
第三章 制度创新与政府作为 |
第一节 四川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会 |
第二节 四大问题与四大目标 |
一、解决农民工问题,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化 |
二、解决土地投入问题,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增长 |
三、解决农业体系市场化问题,实现现代农业 |
四、解决城乡土地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可行性方案 |
一、突破农民工问题 |
二、土地政府赎买 |
三、土地调剂与市场交易 |
四、政府收益分配 |
五、政府土地调控和管理 |
六、农用地改革 |
第四节 渐进式改革原则 |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第一节 以工促农与农工商一体化 |
一、从小农经济到市场化农业 |
二、农工商协调发展 |
三、农业保护与支持必不可少 |
第二节 以城带乡与城乡一体化 |
一、农民工城市化减轻农村社会发展压力 |
二、在新的土地制度和国家支持体制下建设新型农村社会 |
三、城乡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一、按经济特点构建五大经济区 |
二、以大城市为中心加快城市化,相应调整行政区划 |
三、西部合作 |
四、规划与目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论文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视察四川省统计局(论文参考文献)
- [1]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D]. 黄雪垠. 南京大学, 2013(03)
- [3]县域产业联动路径研究 ——以南充市嘉陵区为例[D]. 黄桂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4]德水局长四川行——国家统计局李德水局长视察四川统计调查工作纪实[J]. 车茂娟,干晓艳. 四川省情, 2006(03)
- [5]张中伟省长强调依法统计[J]. 车茂娟. 四川省情, 2006(02)
- [6]省长关注 亲历亲为[J]. 车茂娟. 四川省情, 2005(08)
- [7]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D]. 罗晓东. 四川大学, 2005(02)
- [8]国家统计局巡查组来四川巡查统计工作[J]. 车茂娟. 四川省情, 2004(07)
- [9]拳拳之心 殷殷希望——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副省长王怀臣到四川省统计局视察指导工作[J]. 本刊编辑部. 四川省情, 2003(08)
- [10]亲切的关怀 殷切的希望——四川省省长张中伟等省政府领导同志视察四川省统计局[J]. 陈智,车茂娟. 四川省情,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