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防灾避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IS,高中地理,防灾减灾,案例
防灾避难论文文献综述
袁海红[1](2019)在《基于GIS的高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案例设计——以应急避难最佳路径选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将GIS技术用于应急避难最佳路径选择的案例,通过GIS技术有机地结合了防灾减灾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GIS空间分析功能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在防灾减灾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0期)
杨迅,李耀华[2](2019)在《我市建成13个防灾避难场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杨迅 李耀华)笔者昨日从市住建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3个防灾避难场所,总面积达175.79万平方米。近年来,市及各县区对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场所逐步实现了防灾设施设备从无到有,防灾避难功能更加完善,防灾设施已(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9-05-10)
马丹祥,苏幼坡,张子文,吕美静,远菊[3](2019)在《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建防灾避难场所多以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和中小学操场等开放空间为主,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的实例较少。为合理可靠地改造、加固既有建筑,使其能够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研究了既有建筑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流程、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不同烈度区、不同工况和不同既有建筑类型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要对既有建筑从建筑安全性、疏散通畅性和市政设施完备性3个方面进行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既有建筑的平时功能、现状条件和相关规范进行避难室内空间与设施设计,编制平灾转换方案;最后,针对避难建筑设计后的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结构进行加固。(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铁军,王大川,王悦馨[4](2018)在《基于综合疏散效率的城市住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责任分区多目标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住区应急避难场所对灾时保障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极为重要。其布局与防灾责任分区是一个涉及人口分布、经济环境、疏散安全和场所本身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而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方案中对此往往采用简单的半径覆盖方式,这对城市住区灾时人员疏散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针对城市住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责任分区问题,通过对现有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回顾发现,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以定性为主,量化研究存在进展缓慢,数量较少,学科交叉度不够等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从综合疏散效率角度提出一个以P-中值模型理论为基础的多目标帕累托最优分区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对城市步行道路空间网络系统的图形学研究,以及对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道路和住区人口分布的系统评价研究。最后,基于该模型并采用WebGis等技术实现了一个可视化计算的应用案例。(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8年06期)
马晨晨,王威,马东辉,苏经宇[5](2018)在《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在防灾避难场所中属于基础设施部分,在场所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在疏散和安置灾民、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标识牌系统的完整性、美观性、安全性和平灾结合为优化设计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应急标识设计的各项指标及重要度,进行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优化设计;最后,以泰州中学新校区中心避难场所为例,结合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类型、使用功能和要求以及地方的风俗文化与环境,从大小、类型、高度和颜色等方面对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进行规划方案整体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李轶杰,王志涛,马东辉[6](2018)在《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室外型避难场所在综合应对地震、极端天气等灾害中暴露出的规划、建设及功能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公共建筑兼做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等公共建筑兼做避难场所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并由此给出了现阶段适合我国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的发展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期刊2018-11-24)
马晨晨,王威,苏经宇[7](2018)在《基于叁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防灾避难场所的使用效率,对防灾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分析。基于风险理论,在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基础上,引入敏感性因素,建立基于叁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及规划实际,建立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依据ALARP原则,将场所风险值分为四个等级,为场所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全》期刊2018年11期)
陈越平[8](2018)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需要面对的自然灾害也种类繁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多关注。尽管我国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环节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需要客观的正视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环节出现的各种不足,从而克服由于规划系统性不足而导致的建设标准不完善,以及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等。因而,我们需要正确分析我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在发展环节存在的客观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体制、优化机制,从而推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城市防灾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8年09期)
刘成学[9](2018)在《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然而,自上个世纪以来,环境的恶化使全球自然灾害的形势严峻,人口、财富高度集中的城市一旦受灾,产生的损失相当严重。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其他类型的城市空间不可替代的,因此应该从认识城市防灾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把城市防灾作为一项基本规则贯彻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当中。本论文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分析探讨了城市灾害的特点与严重性,并从城市安全角度的出发,来认识了解城市绿地系统,发现总结出城市绿地在解决城市防灾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城市安全的规划与建设及城市景观绿地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37期)
蔡凯臻[10](2018)在《提升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基于街区层面紧急疏散避难的时空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街区层面空间要素对于紧急疏散避难行动时空过程的影响,基于空间环境设计与防灾技术设施整合的角度,从疏散起始-建筑及其场地、疏散行进-街区疏散路径网络、停留避难-紧急避难场所3个层次,提出提升街区疏散避难能力和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防灾避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通讯员 杨迅 李耀华)笔者昨日从市住建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3个防灾避难场所,总面积达175.79万平方米。近年来,市及各县区对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场所逐步实现了防灾设施设备从无到有,防灾避难功能更加完善,防灾设施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灾避难论文参考文献
[1].袁海红.基于GIS的高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案例设计——以应急避难最佳路径选择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2].杨迅,李耀华.我市建成13个防灾避难场所[N].连云港日报.2019
[3].马丹祥,苏幼坡,张子文,吕美静,远菊.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周铁军,王大川,王悦馨.基于综合疏散效率的城市住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责任分区多目标规划模型[J].住区.2018
[5].马晨晨,王威,马东辉,苏经宇.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8
[6].李轶杰,王志涛,马东辉.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8
[7].马晨晨,王威,苏经宇.基于叁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安全性研究[J].安全.2018
[8].陈越平.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J].风景名胜.2018
[9].刘成学.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
[10].蔡凯臻.提升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基于街区层面紧急疏散避难的时空过程[J].建筑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