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叶栅特性论文-杨泳,徐开俊,李珊珊,熊平化,连洁

平面叶栅特性论文-杨泳,徐开俊,李珊珊,熊平化,连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面叶栅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叶栅,数值模拟,周期性,压气机

平面叶栅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泳,徐开俊,李珊珊,熊平化,连洁[1](2018)在《平面叶栅周期性特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改善小角度进气条件下叶栅栅前流动周期性的试验控制方法,以某跨音速压气机平面叶栅试验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小角度进气条件下尾板偏移角度和端壁通道宽度对叶栅栅前周期性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叶栅在小角度进气时栅前周期性分布特性较差,调节下尾板角度对栅前周期性具有一定影响,调节上尾板对近端壁通道气流难以起到导流效果;采用全叶片式叶栅进气方案时,仅端壁附近流道的流动受到边界附面层影响,而中间测量通道内的周期性分布得到明显改善;改变近端壁两端通道宽度可以有效改善栅前流场周期性。(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8年09期)

杨凌,李大春,钟兢军,李勇俊[2](2018)在《叶片前缘造型对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叶片前缘造型对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Fluent软件,采用一种径向参数造型方法对轴流压气机DMU37动叶根部5%叶高平面叶栅进行前缘改型,分析不同冲角下造型参数变化对叶栅流场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后的叶栅流场出口截面质量平均的总压损失系数变大,但较小切削深度使可计算正冲角范围扩大2°;在0°及正冲角时,切削后的叶栅静压比提高,端部区域低能流体向叶高中间位置迁移,端部区域总压损失变小;切削后的叶栅流场损失特性变化开始于前缘附近,进而影响整个流道,证明前缘对整个流场气动特性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前缘造型方法提供了参考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大春,杨凌,高宇,钟兢军[3](2017)在《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轴流压气机DMU37动叶根部5%叶高典型截面叶型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分析不同冲角和进口等熵马赫数下叶栅流场损失及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同一冲角下,进口等熵马赫数的提高增加了叶片负荷和扩压能力,同时也使出口总压损失增加,失速冲角范围变小;相同进口马赫数时,随着冲角增加,出口总压损失先减小后增大,-4°冲角时总压损失最小.同时,验证了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马赫数、冲角损失特性规律具有相似性,并且,叶栅端壁区域受进口马赫数和冲角变化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胡建军,孔祥东,李志显,张永贵,张永建[4](2014)在《带叶尖自发射流的平面叶栅流场特性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值求解叁维定常黏性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了叶尖单孔自发射流条件下的叶栅流场,分析了自发射流与泄漏流的相互作用,比较了有、无自发射流条件下叶尖泄漏及载荷分布,探讨了端壁相对运动速度对自发射流抑制泄漏流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尖射流在其下游形成的扇形低速区占据了部分泄漏流通道,由此对泄漏流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叶尖吸力面载荷分布产生影响;与无叶尖射流相比,当进口雷诺数同为5.764×105时,叶尖自发射流的存在使泄漏比相对值降低5.42%,单个叶片载荷增加1.41%.(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向宏辉,葛宁,任铭林,姜正礼,樊嘉峰[5](2011)在《平面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影响特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方法,针对压气机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A类、B类)的影响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在整理分析原型叶栅变工况流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总体性能参数与栅后尾迹等叁个层面详细考察了两类叶型探针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叶栅通道内没有激波的亚音流场环境,A类探针的综合影响程度略小于B类探针,而对于叶栅通道内会形成强激波的跨音流场环境,A类探针的综合影响程度要大于B类探针;A类探针对叶栅出口尾迹分布的扰动作用大于B类探针,预示在压气机多叶排环境下B类探针的工程适用性更好。(本文来源于《燃气轮机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向宏辉,葛宁,任铭林,姜正礼[6](2010)在《平面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影响特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方法,针对压气机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A类、B类)的影响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在整理分析原型叶栅变工况流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总体性能参数与栅后尾迹等叁个层面详细考察了两类叶型探针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叶栅通道内没有激波的亚音流场环境,A类探针的综合影响程度略小于B类探针,而对于叶栅通道内会形成强激波的跨音流场环境,A类探针的综合影响程度要大于B类探针;A类探针对叶栅出口尾迹分布的扰动作用大于B类探针,预示在压气机多叶排环境下B类探针的工程适用性更好.(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2-26)

刘滨春[7](2007)在《平面叶栅特性的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几何参数已确定的平面叶栅实验结果的归纳与气动分析,给出进口马赫数M1很低时平面叶栅特性。为进一步分析压缩器作功增压与损失的关系,压缩器特性以及压缩器不稳定工作等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试验技术与试验机》期刊2007年04期)

刘仪,刘斌,向一敏,曹春丽[8](1996)在《平面叶栅跨音流场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模型方程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隐格式构造思想。将它运用到关通量分裂格式中,可得到无近似因子分解、无矩阵运算的高效二阶精度隐式矢通量分裂差分格式,并用来直接求解时间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数值计算标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计算量少、收敛快等优点,在平面叶栅跨音流场的计算中,较好地捕获了激波,与实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伊景海,史峰,徐忠[9](1995)在《平面叶栅内固体粒子运动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固体粒子在平面叶栅内运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Lagrangian轨迹法分别在考虑与不考虑边界层影响的情况下,计算了固体粒子在叶栅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在利用Lagrangian法计算固体粒子的运动特性时,对于尺寸比较大的粒子可以不考虑边界层的影响,而对于尺寸比较小的粒子则需考虑边界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伊景海,毛靖儒,徐忠,马材芬[10](1994)在《平面叶栅内固体粒子运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acE-10型高速摄影机拍摄了流经平面叶栅的气固两相流中固体粒子的运动过程;在MoviesModel100型胶片运动分析仪上对固体粒子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粒子的尺寸、初始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粒子在叶栅内运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1994年09期)

平面叶栅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叶片前缘造型对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Fluent软件,采用一种径向参数造型方法对轴流压气机DMU37动叶根部5%叶高平面叶栅进行前缘改型,分析不同冲角下造型参数变化对叶栅流场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后的叶栅流场出口截面质量平均的总压损失系数变大,但较小切削深度使可计算正冲角范围扩大2°;在0°及正冲角时,切削后的叶栅静压比提高,端部区域低能流体向叶高中间位置迁移,端部区域总压损失变小;切削后的叶栅流场损失特性变化开始于前缘附近,进而影响整个流道,证明前缘对整个流场气动特性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前缘造型方法提供了参考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面叶栅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泳,徐开俊,李珊珊,熊平化,连洁.平面叶栅周期性特性数值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8

[2].杨凌,李大春,钟兢军,李勇俊.叶片前缘造型对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3].李大春,杨凌,高宇,钟兢军.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7

[4].胡建军,孔祥东,李志显,张永贵,张永建.带叶尖自发射流的平面叶栅流场特性数值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4

[5].向宏辉,葛宁,任铭林,姜正礼,樊嘉峰.平面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影响特性的对比研究[J].燃气轮机技术.2011

[6].向宏辉,葛宁,任铭林,姜正礼.平面叶栅中两类叶型探针影响特性的对比研究[C].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7].刘滨春.平面叶栅特性的实验分析[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7

[8].刘仪,刘斌,向一敏,曹春丽.平面叶栅跨音流场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1996

[9].伊景海,史峰,徐忠.平面叶栅内固体粒子运动特性的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5

[10].伊景海,毛靖儒,徐忠,马材芬.平面叶栅内固体粒子运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1994

标签:;  ;  ;  ;  

平面叶栅特性论文-杨泳,徐开俊,李珊珊,熊平化,连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