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徐剑晖

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徐剑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紫外光解反应器模型,臭氧催化氧化,硫化氢

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剑晖[1](2017)在《真空紫外辐射处理气态污染物硫化氢和甲苯的效能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态污染物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紫外光解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紫外灯所产生的短波紫外光强度比例低造成能量利用效率低;第二,紫外灯使用寿命短造成维护成本高;第叁,光解时需添加辅助氧化剂和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剂易失活且工艺流程复杂;第四,尾气中的臭氧副产物需处理;第五,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生成中间产物。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第一,研究并开发强度高、波长185nm的真空紫外光(UV_(185))比例高的长寿命新型紫外灯,解决紫外灯能量利用效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第二,研究将紫外光与UV_(185)光解O_2所产生的O_3进行协同作用降解气态污染物,不需要添加辅助氧化剂和催化剂;第叁,研究紫外光解技术与其他后处理技术联用而产生协同作用,使生成的O_3等副产物去除的同时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中间产物的去除效果,达到无O_3排放和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矿化率的双重目的。以上叁个研究方向对促进紫外光解技术在气态污染物治理上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意义。本论文自主研制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UV_(185)比例占总光强的10%,光电转化效率为30%,理论寿命达5万小时。将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解决常规紫外灯在使用中存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采用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降解无机气态污染的代表污染物硫化氢时,将紫外光与UV_(185)所产O_3进行协同作用,发现硫化氢降解率随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湿度和含氧量的升高而提升。单独紫外光解和单独臭氧氧化对硫化氢的处理能力均有限,而二者产生协同作用后硫化氢的降解率比单独光解和单独臭氧氧化的降解率之和还要高30%-66%,且初始硫化氢浓度越高,协同作用越明显。为研究降解硫化氢的反应动力学和协同作用机理,建立降解硫化氢的紫外光解反应器模型,模拟紫外光解反应器的流场和辐射场,对单独光解硫化氢、单独臭氧氧化和协同降解的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和反应动力学研究。降解率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硫化氢单独光解的产物主要是H_2和S,单独臭氧氧化的产物主要是SO_2和SO_3,协同降解的主要产物为H_2SO4。对协同作用降解硫化氢时的初始硫化氢浓度、停留时间和相对湿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数学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的趋势一致,数值偏差较小,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高频无极真空紫外灯降解有机气态污染的代表污染物甲苯时,在紫外光解反应器之后串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以负载Mn O_2的活性炭床层作为催化剂,以光解反应器出口残留O_3作为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臭氧源,两个反应器产生协同作用,对尾气中残留O_3进行后处理的同时进一步矿化中间产物。既解决目前以紫外光解技术为核心的空气净化器处理室内有机气态污染物时尾气中残留O_3的问题,又能进一步提高有机气态污染物的中间产物去除效果,达到无O_3排放和提高污染物矿化率的双重目的。降解甲苯时,优化并设计光解反应器和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分析单独紫外光解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甲苯浓度、相对湿度和进气流量。分析单独臭氧催化氧化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甲苯浓度、进气流量和O_3浓度。研究紫外光解反应器和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协同作用和机理,发现二者串联之后甲苯的矿化率高于单独紫外光解和单独臭氧催化氧化的矿化率之和,因此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机理是由于185 nm真空紫外光的存在,增强了·OH和·O的氧化能力,能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醛后在酸化的同时打开苯环,生成小分子中间产物,苯甲酸的存在时间极短或生成量极低。与完整的甲苯相比,苯甲醇、苯甲醛、甲酸和乙酸这些中间产物更容易在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被完全矿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1-01)

张博[2](2015)在《吸附法/微波紫外辐射深度处理氯霉素工业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法是处理环境污染物的常见方法,而吸附有污染物的吸附剂如若处置不当则会成为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含氯有机物大多具有生物毒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选用代表性含氯物质氯霉素(CAP)模拟废水及抗生素实际生产废水作为研究对象,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其进行吸附处理,采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技术对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进行无害化再生,同时对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氯化物进行降解。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氯霉素,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即酸处理和碱处理、不同p H及氯霉素不同初始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氯霉素的作用机理。实验表明,以Na OH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活性炭对CAP的吸附;p H对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较小;活性炭吸附CAP的动力学模型相对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可以自发有序进行。通过建立不同因素对微波紫外工艺再生活性炭及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实验,并以活性炭再生率、活性炭再生损耗率、氯霉素脱氯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空气流量0.028 m3/h,微波功率为400 W,辐照时间10 min,活性炭用量为6g。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活性炭再生率平均为94.97%,CAP脱氯率达到85%以上,再生5次内,活性炭再生率平均稳定于95%以上;以BET、Boehm化学滴定法为表征手段,活性炭在微波紫外体系下再生一次后比表面积为886.695m2/g,总孔容为0.44215cm3/g,分别为原活性炭比表面积的96.11%和总孔容的97.05%;且活性炭经过再生一次后,碱性基团从0.1675 mmol/g增加到0.4230mmol/g;再生五次后的活性炭吸附仍然复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氯霉素在单独微波体系下降解,CAP的脱氯率为63.84%,矿化度平均为4.69%,而在微波紫外体系下,CAP的脱氯率为83.32%,CAP的矿化度平均值为37.51%。对于模拟抗生素废水利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技术进行处理,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10组平行试验,实验得出结论即在MW/UV下,活性炭平均再生率为116.15%,MW条件下为66.86%;MW/UV体系下的平均矿化度为26.43%,MW下的矿化度为2.77%;处理后的废水COD平均值为82.10mg/L<300mg/L,达到了国标处理制药废水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师生波,尚艳霞,朱鹏锦,杨莉[3](2011)在《短期增补UV-B辐射处理对美丽风毛菊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地区的美丽风毛菊为材料,通过短期增补UV-B辐射的模拟试验,研究了叶片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对增强UV-B的响应.不同处理天数的取样分析表明,与对照UV-A相比,增补UV-B+UV-A处理时光合色素有增高的趋势,紫外吸收物质含量也略有增高.说明高山植物叶片中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能有效保护光合机构,短期内UV-B辐射强度的增加所加剧的色素光氧化现象并不严重,受叶片增厚的影响单位叶片面积的光合色素含量有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刘胜杰,张曼霞,王亚童,朱益民[4](2010)在《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相结合处理压载水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由小球藻、扁藻及新月菱形藻配制成的模拟海水,考察了不同藻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累积处理水量对滤前压力影响,讨论了装置最佳流量及持久性问题。结果表明,该法除藻效率可达84.4%以上,灭菌效率可达80%以上,对粒径较大藻类的去除效率高(扁藻粒径>新月菱形藻粒径>小球藻粒径);随着累积处理水量的增加滤前压力增大;最大处理流量为10 m3/h的装置其最佳处理流量为5 m3/h,一次处理海水约100 m3,可持续运行约20 h。(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王琳[5](2010)在《紫外辐射检测的嵌入式双光谱图像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电力公用事业部门应用了一系列手段来检测传输线以及配电设备。可见与紫外双光谱相机成为了这些部门最新的可视化诊断工具,以识别电力设备中的潜在破损。本课题在对位于日盲波段的深紫外辐射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整体电子系统软、硬件框架,设计了一套嵌入式双光谱图像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实现紫外信号与可见光背景双光谱图像的采集、处理、迭加、显示、存储等功能。本文在DSP+FPGA构建的便携式硬件平台上,实现了实时化采集可见与紫外双通道图像数据,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图像格式转换、双通道图像迭加与图像分析。其中紫外光通道为检测到极微弱的电晕,采用了进口的紫外探测器,即带碲化铯光电阴极的像增强管作为接收检测装置,分辨率可达单光子计数水平。可见光通道以叁百万像素的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确保了图像的清晰度。系统整体软件建立在支持多通道、多算法的RF5参考框架之上,既使框架的搭建、算法的添加变得简单,又确保了系统的实时运行速度。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可以输出到液晶屏与寻像器进行显示,也可对选定的合适图像进行压缩与存储,以便进一步分析。最后介绍了系统调试过程中的一些实用经验与方法,且在实际高压变电站现场电晕检测中,与国外同类进口仪器进行比对实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苑执中,彭明生,李勋贵[6](2005)在《辐射处理彩色金刚石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刚石的结构缺陷是当前宝石界和材料界研究的热点,金刚石中存在各种缺陷(包括点、线、面缺陷),应该是各种点缺陷与宏观变形结构共同制约着金刚石特定的电性与光学性质(如颜色)等物理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04-01)

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吸附法是处理环境污染物的常见方法,而吸附有污染物的吸附剂如若处置不当则会成为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含氯有机物大多具有生物毒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选用代表性含氯物质氯霉素(CAP)模拟废水及抗生素实际生产废水作为研究对象,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其进行吸附处理,采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技术对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进行无害化再生,同时对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氯化物进行降解。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氯霉素,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即酸处理和碱处理、不同p H及氯霉素不同初始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氯霉素的作用机理。实验表明,以Na OH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活性炭对CAP的吸附;p H对活性炭吸附量的影响较小;活性炭吸附CAP的动力学模型相对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可以自发有序进行。通过建立不同因素对微波紫外工艺再生活性炭及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实验,并以活性炭再生率、活性炭再生损耗率、氯霉素脱氯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空气流量0.028 m3/h,微波功率为400 W,辐照时间10 min,活性炭用量为6g。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活性炭再生率平均为94.97%,CAP脱氯率达到85%以上,再生5次内,活性炭再生率平均稳定于95%以上;以BET、Boehm化学滴定法为表征手段,活性炭在微波紫外体系下再生一次后比表面积为886.695m2/g,总孔容为0.44215cm3/g,分别为原活性炭比表面积的96.11%和总孔容的97.05%;且活性炭经过再生一次后,碱性基团从0.1675 mmol/g增加到0.4230mmol/g;再生五次后的活性炭吸附仍然复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氯霉素在单独微波体系下降解,CAP的脱氯率为63.84%,矿化度平均为4.69%,而在微波紫外体系下,CAP的脱氯率为83.32%,CAP的矿化度平均值为37.51%。对于模拟抗生素废水利用微波紫外耦合辐射技术进行处理,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10组平行试验,实验得出结论即在MW/UV下,活性炭平均再生率为116.15%,MW条件下为66.86%;MW/UV体系下的平均矿化度为26.43%,MW下的矿化度为2.77%;处理后的废水COD平均值为82.10mg/L<300mg/L,达到了国标处理制药废水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徐剑晖.真空紫外辐射处理气态污染物硫化氢和甲苯的效能及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张博.吸附法/微波紫外辐射深度处理氯霉素工业废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师生波,尚艳霞,朱鹏锦,杨莉.短期增补UV-B辐射处理对美丽风毛菊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刘胜杰,张曼霞,王亚童,朱益民.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相结合处理压载水可靠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0

[5].王琳.紫外辐射检测的嵌入式双光谱图像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0

[6].苑执中,彭明生,李勋贵.辐射处理彩色金刚石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标签:;  ;  ;  ;  

去紫外辐射处理论文-徐剑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