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香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322000
摘要: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寄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要从想学、爱学、好学开始。
关键词:恰到好处的主题主题情境任务学习方法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接触信息技术。目前,信息技术课越来越受老师和家长所关注,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也有不同的看法。信息技术课堂与语文、数学等课不一样,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这喜欢又不等同与喜欢语、数课一样,他们喜欢的是游戏,喜欢信息技术课堂的形式,而并非课堂的本身。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从本质上喜欢它呢?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还是得从学生自身出发,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我总结了从教以来的经验,收集了一些课堂细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一、准备恰到好处的主题,让学生想学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实现的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中,教师始终围绕主题,精心设计任务,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让主题贯穿整堂课。学生围绕主题,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主题活动。信息技术主题式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视野。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最大范围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要准备恰到好处的主题,成功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学。
1.从兴趣出发,设计吸引力主题。学生才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积极主动才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分析学生的需求在哪里,确定主题开展教学。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它能让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快速而且牢固。
2.从生活出发,设计人性化主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是的,其实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考虑到生活实际。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教学机制还不够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生活化,多寻找生活化的内容,将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展现在课堂上,而学生又能将课堂中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做到生活与课堂强强联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专题性主题。主题式教学具有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功能,通过科学的设计渗透于主题的内容与结构之中。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分析,选择专题性主题内容。科学、合理地把握三维目标,掌握知识与技能,才能设计出适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教学主题。
二、设计相关主题情境任务,让学生爱学
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多数的老师都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掌握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种技能,技能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到位的。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任务的设计也相当重要。如四年级上册第13课《各种各样的标志》,将任务设计成一个游戏的形式,让大家来做回设计师,给学校附近的一张地图加上各种各样的标志。结果大家都能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好各种标志,让别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2.让主题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情境任务中无法自拔地学习。“主题”一词源于德国,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主旋律。它表现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课堂就是一首音乐,确定主题之后,制定相关情境任务,让课堂的核心不脱离主题。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准备恰到好处的主题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主题贯穿整堂课,要围绕主题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爱学。要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架构,选择正确的、合理的学习方法,开展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2]《陶行知教育思想文集》。
[3]刘敏“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