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解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感,什克洛夫斯基,第一印象效应,审美对象,首因效应,布莱希特,林海雪原,戏剧理论,不美,审美客体
消解性论文文献综述
薛永武[1](2019)在《熟悉感对美感的消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审美主体越是熟悉审美客体,不但不能增加美感,有时反而能够产生对美感的消解性。熟悉感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影响熟悉感是指主体对比较熟悉的事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熟悉的程度直接影响主体的审美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21)
张慧[2](2014)在《语言缠绕现象理据性及消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特性,语言缠绕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缠绕会随着语用等参数的介入而自然消解。只有当其影响日常交际时,人们才会认识到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并且着手对其进行研究。人们对于语言缠绕现象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而且系统性不强。这种现状使得人们没有看到语言缠绕的广泛存在,并导致对语言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将语言缠绕现象的理据性和消解性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专门的研究内容,旨在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一次全面且系统的剖析。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要通过对语言缠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理据性以及消解的方式。本研究既有语言学方面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方面的实用价值。论文通过对语言缠绕现象的考察,厘清语言与思维、所指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从而试图揭示出语言的本质。同时本研究也能够为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例如小品、相声、脑筋急转弯等幽默语言的运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语言缠绕现象进行总的概述,说明语言缠绕现象的由来及概念的界定,并且指出语言缠绕现象呈现出的共同特征是自我相关。第二章阐述了语言缠绕现象的分类,根据语句的真值与缠绕的关联将语言缠绕现象划分为两类:显性缠绕和潜性缠绕。然后分别对这两类缠绕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第叁章试图揭示出语言缠绕现象产生的理据性。首先,指出理据的定义,并且说明语言是具有理据性的。其次,从语言的内部自足性逻辑系统及对存在描述的投射角度切入,分析语言的缠绕机理。最后,从自我观念的形成、语言与世界同构、大脑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省力原则四个方面解释语言缠绕现象的理据性。第四章论述语言缠绕现象的消解案例及实际应用,即论述语言缠绕现象如何得到消解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解释有些语言缠绕现象自然消解的原因是由思维跃层、思维与语言之间的镜像关系以及语用参数的介入而引起。其次,指出人们可以根据语言逻辑和语用两方面对语言缠绕现象进行消解。最后,分析语言缠绕现象对于自我创作笑料的素材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20)
吴志刚[3](2012)在《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消解性普及》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作为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影像化、直观化、迅捷化、通俗大众化等特征相当鲜明。利用电视对精英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扩大了精英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电视在向大众传播精英文化的过程中,对精英文化有所消解。这种消解是值得关注的。提升电视文化的品质,(本文来源于《摇篮》期刊2012年06期)
方雪梅[4](2011)在《《孙子兵法》莱昂内尔·贾尔斯译本的消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子兵法》成书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部军事巨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缜密,要对其翻译并非易事。《孙子兵法》的英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英译本是由卡尔斯罗普于1905年翻译的。到2006年为止,大概有26种不同的英译本。不同译本呈现出一些不同的要点与表达。针对《孙子兵法》不同译本对原文的偏离,很多学者是从误译或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分析的,有学者认为大部分译者忽视了一些汉字或词组的历时变化。在众多的《孙子兵法》英译本中,莱昂内尔·贾尔斯的译本是最具影响力的译本之一,也是最为学术界乐道的译本之一。本文作者对《孙子兵法》贾尔斯译本全文仔细研读后发现,译文中有些看似误译的地方并不只是被误译那么简单,而是被不同程度的解构(被消解或解释)了。本文试图用解构主义翻译观来分析并呈现《孙子兵法》贾尔斯英译本所蕴含的消解性特征。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思潮,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诞生于法国。随后,其影响力由法国向整个欧洲大陆扩散,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解构主义与翻译理论的结合,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视野。解构主义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延异”、“撒播”、“印迹”、“增补”等。“延异”与“撒播”衍生为解构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即“消解性”和“解释性”。在解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也具备这两个主要特征。简单地说,消解性就是指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地否定和破坏,解释性就是指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地阐释和说明。在解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作者细致分析贾尔斯译本全文,发现了39个消解性例子。本论文将这些例子归为两大类阐释:语言方面(又下分为字词、从句和句子叁个层面)和文化方面,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说明消解性特征在译文中的体现。分析还发现,贾尔斯在其翻译过程中,对《孙子兵法》的消解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本论文表明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汉语典籍译本的分析有指导作用。我们在分析其它汉语典籍译本的时候,应该把“消解性”与“误译”区分开来。“消解性”是译者有意无意而作的创造性翻译,而“误译”是指由于译者缺乏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语言知识而造成的信息缺失或信息歪曲作出的翻译。汉语典籍的语言为古代汉语,译者对汉语典籍进行翻译时,“消解”往往会覆盖较大篇幅。本论文有助于评判译本优劣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11-01)
祝乃娟[5](2011)在《土地问责为何“只问不责”》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问责与房价居高不下形成了眼下一道扎眼的景象。近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共同通报2009年度土地执法检查责任追究情况,简单说,就是“土地问责”。2009年,全国共有2个设区市、29个县(市、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共计44人受到纪律处分。其中73(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1-07-11)
楚立峰[6](2011)在《刍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构主义翻译观,顾名思义就是受解构主义指导与影响的翻译观点。解构主义翻译作品具有消解性。消解性就是对原文进行破坏和否定。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一个原文可能同时有多个译文并存,原文与所有的译文都地位平等。本文主要结合名家、名作、名译论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1年14期)
缪海涛[7](2009)在《悖论及其可消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悖论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广为关注的现象,其魅力就在于其不可消解性。尽管许多哲人如罗素、蒯因、塔斯基以及克里普特等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悖论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完全解决。本文从逻辑角度论证了悖论的成因及其可消解性,指出悖论问题实质是逻辑问题,只有克服了传统逻辑中的过于形式化和绝对化,同时引入语境概念,悖论问题方能得到最终消解。(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09年10期)
荣月[8](2006)在《举证责任倒置:消解“性贿赂”取证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性贿赂的实质是权色交易,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给国家机关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我国应尽快将“性贿赂罪”纳入刑事立法议程。解决“性贿赂”取证难题:在“性贿赂”犯罪中运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保护被告人的权利”与“保证诉讼效率”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顿新国[9](2005)在《我们还是不能在屋子里进行鸟类学研究——对亨佩尔消解性解悖方案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亨佩尔发现的确证悖论表明,一只粉红色的鞋确证假说“所有乌鸦都是黑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屋子里不用出门就可以进行鸟类学研究,但这是违反我们的直觉的。因此,亨佩尔提出一个消解性解决方案来进行辩护。这种消解主要是通过保留等值条件和抛弃尼科德标准中的“非相干性”条件进行的。保留等值条件具有较强的特设性,因此不能令人信服;保留“非相干性”条件不具有导致悖论的必然性,抛弃它也不必定能避免悖论的产生。因此,按照解悖的罗素—策墨罗—哈克标准,亨佩尔方案不具备一个良好解悖方案的合法资质。(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金岱[10](2001)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消解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不能说是与外界隔离的,事实上它对国际文学与文化思想吸纳很多,但却鲜有释放,并未形成内外双向交流,所以,从某一意义说,它仍有自行其是的逻辑,有它特殊的发展线索。 20世纪中国文学,大约可以分为叁个阶段:第一,启蒙文学阶段;第二,政治文(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消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特性,语言缠绕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缠绕会随着语用等参数的介入而自然消解。只有当其影响日常交际时,人们才会认识到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并且着手对其进行研究。人们对于语言缠绕现象的研究早在20世纪就已经开始,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而且系统性不强。这种现状使得人们没有看到语言缠绕的广泛存在,并导致对语言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因此,基于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将语言缠绕现象的理据性和消解性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专门的研究内容,旨在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一次全面且系统的剖析。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要通过对语言缠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理据性以及消解的方式。本研究既有语言学方面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方面的实用价值。论文通过对语言缠绕现象的考察,厘清语言与思维、所指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从而试图揭示出语言的本质。同时本研究也能够为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例如小品、相声、脑筋急转弯等幽默语言的运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语言缠绕现象进行总的概述,说明语言缠绕现象的由来及概念的界定,并且指出语言缠绕现象呈现出的共同特征是自我相关。第二章阐述了语言缠绕现象的分类,根据语句的真值与缠绕的关联将语言缠绕现象划分为两类:显性缠绕和潜性缠绕。然后分别对这两类缠绕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第叁章试图揭示出语言缠绕现象产生的理据性。首先,指出理据的定义,并且说明语言是具有理据性的。其次,从语言的内部自足性逻辑系统及对存在描述的投射角度切入,分析语言的缠绕机理。最后,从自我观念的形成、语言与世界同构、大脑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省力原则四个方面解释语言缠绕现象的理据性。第四章论述语言缠绕现象的消解案例及实际应用,即论述语言缠绕现象如何得到消解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首先,解释有些语言缠绕现象自然消解的原因是由思维跃层、思维与语言之间的镜像关系以及语用参数的介入而引起。其次,指出人们可以根据语言逻辑和语用两方面对语言缠绕现象进行消解。最后,分析语言缠绕现象对于自我创作笑料的素材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解性论文参考文献
[1].薛永武.熟悉感对美感的消解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张慧.语言缠绕现象理据性及消解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3].吴志刚.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消解性普及[J].摇篮.2012
[4].方雪梅.《孙子兵法》莱昂内尔·贾尔斯译本的消解性[D].中南大学.2011
[5].祝乃娟.土地问责为何“只问不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
[6].楚立峰.刍议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消解性[J].商业时代.2011
[7].缪海涛.悖论及其可消解性[J].求索.2009
[8].荣月.举证责任倒置:消解“性贿赂”取证难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顿新国.我们还是不能在屋子里进行鸟类学研究——对亨佩尔消解性解悖方案的质疑[J].河南社会科学.2005
[10].金岱.当代中国文学的消解性特征[J].文艺研究.2001
标签:美感; 什克洛夫斯基; 第一印象效应; 审美对象; 首因效应; 布莱希特; 林海雪原; 戏剧理论; 不美; 审美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