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类林论文-李红平

栎类林论文-李红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栎类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多目标经营

栎类林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平[1](2018)在《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多目标经营技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栎类林是中条山区一个重要的建群树种。总结了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经营历史,分析了栎类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纯林近自然经营、混交林多目标经营、针阔混交林多目标经营等栎类林经营策略。(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期刊2018年04期)

马映栋[2](2015)在《小陇山栎类林群落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选取甘肃小陇山天然栎类林群落中的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采伐强度对整座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调查时间(五年前后)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变化及其主要树种空间相互竞争关系。其中,采用森林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探讨采伐强度与林分空间结构的关系;O-ring函数分析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变化;生态位指数结合竞争指数评价林分中空间竞争关系,最终得到调整和优化森林空间结构适宜的采伐强度,树种空间主要分布状态和树种间的竞争力度,且提出可行的建议。其具体的讨论结果如下:(1)应用混交度、角尺度及大小比数3个结构参数,结合Hegyi竞争指数评价小陇山辽东栎天然林不同采伐强度0(对照)、20%(中度)、30%(强度)、40%(极强度)下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强度采伐下,林分混交程度高,林分结构最稳定;采伐强度对林木大小分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分析采伐强度与林分及树种空间竞争关系表明,树种辽东栎竞争指数随采伐强度加大而提高,华山松竞争指数变化趋势呈“凹”型,椴树呈倒“J”型,认为采伐能达到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和提高林分及主要树种的竞争力的目的,采伐强度以20%或30%为宜,采伐强度不宜过大。(2)调查前后,锐齿栎林的空间格局整体上表现为随机分布;林上层锐齿栎分布稳定,主要为随机分布,林间层多均匀分布,林下层聚集分布明显;树种膀胱果和青榨槭因株数较少,在大部分尺度上仍随机分布,但随时间变化在局部尺度上则出现轻微的聚集分布。(2)分析林木空间关联性变化,则膀胱果与锐齿栎在幼树期因相互竞争而大部分尺度上互为负相关,其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相互促生且小部分尺度上相互独立;树种锐齿栎与青榨槭、膀胱果与青榨槭在整体上保持无关联,逐渐发展为小范围内互为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调查时间锐齿栎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其尺度依赖性强,林木分布格局的尺度吻合程度较高,林分整体上为随机分布,说明五年前后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没变;就主要树种而言,锐齿栎分布格局变化符合群落中种群发育的规律,膀胱果和青榨槭分布格局变化受株数影响较大;林木种间关联性变化与种群结构及其演替阶段有关;但就群落演替过程而言,5年期限不足以表征整座林分的演替规律。(3)阔叶林径阶分布比较集中,整体上呈倒“J”型;林木间竞争关系复杂,主要树种的胸径与其竞争指数值呈幂函数分布,林木胸径30cm处是树种竞争强度由激烈到缓和变化的拐点,若对胸径小于30cm的树适度采伐,可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各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有明显差异,总体排序与其重要值无关,先后顺序为:叁桠乌药>地锦槭>鹅耳枥>光叶泡花树>水榆花楸>红椋子>小叶鹅耳枥>锐齿栎>川鄂鹅耳枥>象蜡树;树种间生态位重迭程度均较高,但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迭度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由于树种生活型不同,树种竞争强度与其生态位重迭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朱学灵,刘晓静,崔向慧,吴明作,叶永忠[3](2012)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地表火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 乔木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灌木层和幼苗层 Pielou 指数先增加后降低,但草本层 Pielou 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表现为先高后低再升高然后降低的特点,说明林火扰动对栎类群落林下草本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栎类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幼苗层和草本层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大多不显着,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以及草本层和幼苗层之间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显着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 Pielou 均匀度指数有极显着差异。不同恢复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着,其他各层物种多样性特征变化不具规律性; 栎类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在过火后 10 年物种变化更替频繁,但不同恢复阶段栎类群落幼苗始终占据一定优势; 随着植被恢复的进程,灌草植被的变化是耐荫种逐步替代阳生种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吴海龙,张艳,余新晓,张振明,宋思铭[4](2011)在《基于统计软件R的典型栎类林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合理的分析栎类林空间结构,以北京地区典型栎类林每木检尺的数据为来源,以树高、胸径、冠幅数据为基础,通过R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ENVI进行一系列迭加得到森林结构的数值化的统计信息,最后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来研究森林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3块样地中,2号样地蒙古栎林空间结构信息指数最大为70.075 2,表明2号样地空间信息复杂程度最大,林分结构相对稳定;3号样地栓皮栎林空间结构信息指数最小为42.101 6,表明3号样地空间信息复杂程度低,林分结构相对不稳定。(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杨艳锋[5](2009)在《北京山区栎类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栎类林是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北京市栎类林现状分析后发现,栎类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天然更新形成的次生林为主;中幼龄林占绝大多数;林种结构以水源涵养林所占比重最大。而且由于长期缺乏经营管理,林分结构功能退化,质量效益低下。因此,本研究以北京山区栎类林为研究对象,从树种结构、年龄结构、群落层次结构及林分空间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整合出北京山区栎类林林分调整的指导理论及方法,同时提出目标结构模式:树种乡土化、多样化,组成混交化,分不同立地条件构建乡土阔叶树种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油栎针阔混交林,栎类所占比重在30%-80%之间;林分年龄结构异龄化;林分郁闭度在0.5-0.8;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发育良好,层次明显;林木空间分布格局趋向随机分布。在此基础上,应用郁闭度、树种组成及角尺度3个指标,对北京山区栎类林经营类型进行细化分类,并提出不同经营措施类型健康经营技术。最后,建立示范林,通过经营作业设计及经营效果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5-01)

于洋,曹敏,刘文胜[6](2003)在《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硬叶栎类林的树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以长苞冷杉(Abiesgeorgei)林、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林作为亚高山针叶林的代表,以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林作为硬叶栎类林的代表,分别选择了6块样地,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倒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H、JD)分别测定其树种多样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叁个森林类型的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的倒数、物种丰富度的顺序均为:长苞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丽江云杉林;而前两类森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但都高于丽江云杉林的均匀度指数值。滇西北的川滇高山栎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人工种植的亚高山针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较原始林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过程。亚高山针叶林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的树种多样性,使云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阎传海,宋永昌[7](1996)在《淮河下游地区栎类林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淮河下游地区落叶阔叶栎类林多样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气候的关系。选取物种多样性指数(SDI)、群落均匀度指数(CEI)和生态优势度指数(EDI)测度栎类林多样性,以可能蒸发量(干燥度)分析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栎类林SDI0.24~2.19,CEI0.15~0.92,EDI0.13~0.91,其多样性表现出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增加的规律,(2)栎类林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与该地区干湿状况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一致。文中还就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期刊1996年04期)

邓凤笙[8](1988)在《天然马尾松——栎类林的考察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湘潭市所辖两县一郊一区属湖中丘陵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有半数农户严重缺烧柴。为了发展薪炭林和提高现有天然薪炭林的经营水平,市林学会和市林科所联合组织力量,于1984和1985的9—10月间,对分布最广的天然马尾松——栎类林的林分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1988年02期)

栎类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选取甘肃小陇山天然栎类林群落中的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采伐强度对整座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调查时间(五年前后)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变化及其主要树种空间相互竞争关系。其中,采用森林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探讨采伐强度与林分空间结构的关系;O-ring函数分析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变化;生态位指数结合竞争指数评价林分中空间竞争关系,最终得到调整和优化森林空间结构适宜的采伐强度,树种空间主要分布状态和树种间的竞争力度,且提出可行的建议。其具体的讨论结果如下:(1)应用混交度、角尺度及大小比数3个结构参数,结合Hegyi竞争指数评价小陇山辽东栎天然林不同采伐强度0(对照)、20%(中度)、30%(强度)、40%(极强度)下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强度采伐下,林分混交程度高,林分结构最稳定;采伐强度对林木大小分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分析采伐强度与林分及树种空间竞争关系表明,树种辽东栎竞争指数随采伐强度加大而提高,华山松竞争指数变化趋势呈“凹”型,椴树呈倒“J”型,认为采伐能达到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和提高林分及主要树种的竞争力的目的,采伐强度以20%或30%为宜,采伐强度不宜过大。(2)调查前后,锐齿栎林的空间格局整体上表现为随机分布;林上层锐齿栎分布稳定,主要为随机分布,林间层多均匀分布,林下层聚集分布明显;树种膀胱果和青榨槭因株数较少,在大部分尺度上仍随机分布,但随时间变化在局部尺度上则出现轻微的聚集分布。(2)分析林木空间关联性变化,则膀胱果与锐齿栎在幼树期因相互竞争而大部分尺度上互为负相关,其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相互促生且小部分尺度上相互独立;树种锐齿栎与青榨槭、膀胱果与青榨槭在整体上保持无关联,逐渐发展为小范围内互为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调查时间锐齿栎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其尺度依赖性强,林木分布格局的尺度吻合程度较高,林分整体上为随机分布,说明五年前后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没变;就主要树种而言,锐齿栎分布格局变化符合群落中种群发育的规律,膀胱果和青榨槭分布格局变化受株数影响较大;林木种间关联性变化与种群结构及其演替阶段有关;但就群落演替过程而言,5年期限不足以表征整座林分的演替规律。(3)阔叶林径阶分布比较集中,整体上呈倒“J”型;林木间竞争关系复杂,主要树种的胸径与其竞争指数值呈幂函数分布,林木胸径30cm处是树种竞争强度由激烈到缓和变化的拐点,若对胸径小于30cm的树适度采伐,可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各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有明显差异,总体排序与其重要值无关,先后顺序为:叁桠乌药>地锦槭>鹅耳枥>光叶泡花树>水榆花楸>红椋子>小叶鹅耳枥>锐齿栎>川鄂鹅耳枥>象蜡树;树种间生态位重迭程度均较高,但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迭度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由于树种生活型不同,树种竞争强度与其生态位重迭度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栎类林论文参考文献

[1].李红平.北坛中心林场栎类林多目标经营技术探索[J].山西林业.2018

[2].马映栋.小陇山栎类林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

[3].朱学灵,刘晓静,崔向慧,吴明作,叶永忠.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栎类林群落不同火烧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特征[J].林业科学.2012

[4].吴海龙,张艳,余新晓,张振明,宋思铭.基于统计软件R的典型栎类林空间结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

[5].杨艳锋.北京山区栎类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6].于洋,曹敏,刘文胜.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硬叶栎类林的树种多样性[J].山地学报.2003

[7].阎传海,宋永昌.淮河下游地区栎类林多样性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

[8].邓凤笙.天然马尾松——栎类林的考察报告[J].湖南林业科技.1988

标签:;  ;  ;  

栎类林论文-李红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