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渗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能源消纳,深度调峰,虚拟储能,调峰备用
高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薛晨,任景,张小东,崔伟,刘友波[1](2019)在《含虚拟储能的新能源高渗透电网深度调峰备用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北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消纳需求与反调峰特性的矛盾成为电网运行面临的严峻挑战,但电力运行的逐步市场化也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新途径。基于此提出新能源高渗电网中虚拟储能、深度调峰共同参与备用的市场决策模型。首先,考虑新能源的波动性,构建引入不确定度的新能源备用模型;针对用户侧资源的价格敏感性,构建基于"虚拟储能"的"充放电"能力的备用模型;其次,基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确定不同调峰深度的补偿机制,构建火电深度调峰参与备用的模型;最后,以新能源消纳为核心,系统调峰备用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虚拟储能、火电深度调峰共同参与的备用决策模型。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决策模型对保证系统调峰备用容量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11期)
韩仕富,张钦惠,王智方,周璨,董伟广[2](2019)在《高渗透率下微电网和大电网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逐渐增加对配电网络的可靠运行和控制提出了重大挑战.研究微电网和大电网作用机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微电网的动态等值模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模式和分层控制策略.然后,给出了两种典型的针对微电网进行动态等值建模的基本方法.最后,探讨了不同渗透率下微电网对大电网影响的一般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路畅,郭力,柴园园,高爽,盛万兴[3](2019)在《含高渗透分布式光伏的增量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装有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和用户侧储能的增量配电网日前调度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站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动作、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用户侧光伏变流器无功补偿和储能装置充放电等调控手段,基于支路潮流模型建立了以增量配电网运营商日前运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由于潮流约束中存在电压平方项和电流平方项,目标函数的网损部分存在电流平方项,所以原模型是二次约束二次规划模型(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ming,QCQP)。通过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将原始NP难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Mixed Integer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MISOCP)。为了保证二阶锥松弛精度,提出计算配电网最优潮流的多时段割平面约束,将其加入到每次迭代优化中求解,直至松弛误差减小到预定范围。最后用实际算例验证了调度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8期)
张峰,孟高军,孙玉坤,刘海涛,李建林[4](2019)在《高渗透率风电并网下的电力系统调频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中风电比例不断提高,大规模风电并网对传统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造成冲击,导致系统频率偏差,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严峻的威胁,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风电并网背景下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方法,首先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传统一次调频手段的影响。随后在此基础上,研究阐述了风电机组转子动能控制、功率备用控制以及新兴附加储能系统控制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基本原理及其特点。最后对未来风储联合参与高渗透风电背景下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宋琪[5](2019)在《适应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如风电与光伏)在电网中渗透率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放射型单向电能传输形式已变为更加复杂的环状双向电能传输形式。电能传输安全可靠不仅对电力系统电源配置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电网规划灵活性提出了最新要求。因此,从电力系统经济、可靠、灵活和适应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针对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余畅舟,徐海珍,刘淳,王庆龙[6](2019)在《高渗透率下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渗透率下逆变器输出电流特性,介绍了逆变器的系统结构,建立了输出电流的小信号模型.根据实际并网系统的特点,分析逆变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输出电流的频域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输出电流特性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丁津津[7](2019)在《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智能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能源需求也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化石类能源的日益耗尽,加快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呈区域化、快速发展态势,其中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速度最为迅猛,已经逐步形成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接入的区域性电网。这些电网正面临着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并网带来的挑战,集中体现在:高渗透率、间歇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接入,改变了发电与负荷的比例,从根本上改变了电网特性,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和管控难度,对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1]。当前,迫切需要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集群进行管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大量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的负荷预测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结合配电网参数和数据,提出改进的电气距离,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集群进行划分,再使用基于CS-PSO算法的电网双层调控模型,实现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示范工程的智能调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比较了目前主流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数学分析和仿真计算。并选取合适的潮流计算方法比对不同容量渗透率(30%,70%,200%)情况下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集群接入配电网的电压波动和网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适当的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可以有效抑制电压波动、降低线损,有益于改善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而且相对于集中将分布式光伏布置于某一点而言,将分布式光伏拆分、布置到各个节点之后,对电压和线损的改善更为明显;但当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不断提高,电压偏差则由小变大、线路损耗也慢慢增大,此时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于配网电压的支撑优势已经丧失殆尽,尤其当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容量较大时,在大部分节点都出现了电压越上限和线损超标的现象,配电网的运行环境远比未接入光伏的时候恶劣,且凭借配电网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无法改善,在这种的情况下,应该禁止分布式光伏的持续接入。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容量和位置的理论参考。2、使用一种计及负荷和发电不确定性的光伏发电短期预测方法,将频域分解与Elman神经网络(Elman Neural Network,ENN)、随机森林等算法相结合,对配电网负荷进行分析和精确预测;然后基于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iForest)算法和LSTM神经网络算法对光伏发电进行短期预测。负荷预测和分布式光伏的预测结果作为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接入的配电网调控依据,精确度可以满足工程实践需求,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3、深入研究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集群划分和调控技术,使用一种以阻抗距离和敏感度为双重评价标准的改进电气距离作为量化和计算的参数,并应用谱聚类方法对高渗透率的可再生光伏发电进行集群划分。为优化划分结果,引引入戴维森保丁指数(Davies Bouldin Index,DBI)、剪影指数(Silhouette Index,SI)和均方误差指标,作为集群划分优劣的综合评价指标。将集群划分的结果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分区控制的依据,取聚类的质心作为关键节点,并对核心节点进行控制。对IEEE33节点系统和安徽金寨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可以有效的区分不同特性的集群并找出影响各个集群的关键节点,有效降低控制成本。4、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CS-PSO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规划算法。该算法以电压和线损作为双重的优化目标,各节点的控制变量为可控节点的无功功率和储能有功功率。将该算法应用于配电网区域调控中,提出一种双层智能控制策略,在指定周期内应用CS-PSO算法进行工作点位置辨识与快速调节(线性计算);在每个控制步长内,基于节点电压与网损,对有源配电网的全局进行优化计算与精确调节(非线性计算)。与传统的集中形式的电网调度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最大限度的改善分布式光伏集群并网条件。5、在安徽省金寨县的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示范区构建并实施的光伏发电集群控制系统,是本文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场应用。该示范区为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并网消纳和调度控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改善了区域电网电能质量水平,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脱网风险,提升了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静态集群中枢母线电压不合格率降到了 3%以内;静态集群台区线损率下降约30%;户用光储发电收益提升约30%;台区总谐波电流畸变率下降到4%以内。整个示范区对外表现出可观测、可控制、可治理的特性,确保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集群“发的出、并的上、用的掉”,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8-01)
张金平,汪宁渤,黄蓉,马明,何世恩[8](2019)在《高渗透率光伏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会造成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随机波动,进而加重了电网频率调节负担。同时高比例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会替代部分常规机组,进一步削弱了电网调频能力。针对高比例光伏并网对电网频率稳定带来的全新挑战,分析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对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介绍了当前光伏发电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技术路线。最后,结合当前我国电网和新能源发展实际情况,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5期)
王慧君,田震清[9](2019)在《高渗透印花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印花是指使用染料或涂料在织物表面形成图案和文字。印花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丝网印花、圆网印花、滚筒印花、数码印花等多种印花工艺并存的格局。各种不同的印花工艺适用范围不同,工艺特点也存在差异,使用的印花设备与耗材也不尽相同。丝网印花作为经典的传统印花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整个印花产业中占有较高比重;但是对于某些薄型织物的双面印花和长绒长毛织(本文来源于《丝网印刷》期刊2019年07期)
祖文静,李勇,谭益,孙充勃,刘嘉彦[10](2019)在《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测试系统建模与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测试系统的评估指标,基于中国某光伏扶贫县配电网的实际数据,建立了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配电系统。该系统含居民、商业、工业等负荷,同时接入了小水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能体现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而带来的馈线末端高/低电压等问题。根据实测的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全年时序特性进行潮流仿真与N-1安全校验,并结合指标评估验证系统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07期)
高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逐渐增加对配电网络的可靠运行和控制提出了重大挑战.研究微电网和大电网作用机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微电网的动态等值模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模式和分层控制策略.然后,给出了两种典型的针对微电网进行动态等值建模的基本方法.最后,探讨了不同渗透率下微电网对大电网影响的一般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1].薛晨,任景,张小东,崔伟,刘友波.含虚拟储能的新能源高渗透电网深度调峰备用决策模型[J].中国电力.2019
[2].韩仕富,张钦惠,王智方,周璨,董伟广.高渗透率下微电网和大电网的作用机理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路畅,郭力,柴园园,高爽,盛万兴.含高渗透分布式光伏的增量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4].张峰,孟高军,孙玉坤,刘海涛,李建林.高渗透率风电并网下的电力系统调频技术综述[J].电气应用.2019
[5].宋琪.适应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6].余畅舟,徐海珍,刘淳,王庆龙.高渗透率下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特性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丁津津.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智能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9
[8].张金平,汪宁渤,黄蓉,马明,何世恩.高渗透率光伏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9].王慧君,田震清.高渗透印花技术[J].丝网印刷.2019
[10].祖文静,李勇,谭益,孙充勃,刘嘉彦.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测试系统建模与有效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