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级中学443000
摘要:由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改,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高中体育教学在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变化,无论是从教师本身,还是师生关系,又或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发展改革
我们作为高中体育老师,绝对不能因为这门科目和高考关系不大而忽视它。我们应该重视它,我们应该运用这门科目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随着我国新一轮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来临,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已经不再适用。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该如何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使体育知识被完全吸收,给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程,使体育新课改的有效性得以实现,成为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于是,绝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都在进行改革、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改变带来了一定的效果。
一、更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学术水平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学术水平永远都是自己的教学基础。自己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作基础。这就好比建房子首先需要地基一样。你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它为基础,没有它,那么你在其他方面再好、再优秀也没有用,房子终会有倒塌的那一天。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学术水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对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高。毕竟,我们只有自己的教学能力过硬,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基础好了,再怎么改也不怕。
二、更加重视让学生明确学科意义
新课改下,我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身体素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但是,很多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却缺乏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于是,老师们开始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学生们在高考的压力下一切向分数看齐,认为体育和高考无关,因此忽视了体育。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在正式上课前让学生们明白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就更应该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学生可能就是因为身体素质不好,最后只能看着自己的成绩下降而鞭长莫及。另外,体育锻炼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因此,作为高中体育老师,帮助学生明确体育学科的重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三、越来越重视对师生关系的构建
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注意到,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关系。因此,很多老师现在都已经开始重视对于师生关系的构建。老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就必须与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高中体育课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操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除了教授相关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其余的交流都具有随机性。因此,老师应该打破这种局面,在课上课下创造交流机会,让学生信赖自己。同时,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内心敏感而又脆弱,对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可能会有其他年龄段的人所不具有的过分在意,相对激烈的言行可能会让他们对体育老师及有关体育项目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应尽量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营造轻松自在但又不失纪律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运动时保持身心愉悦。
四、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慎重
众所周知,高考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而高中的文化课都是为高考而设,因此高中文化课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算得上是最艰苦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所以高中生对体育课的趣味性相当看重。但是,在传统的高中体育课中,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看到了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他们开始更慎重地选择教学内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现在很多高中体育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都开始注重其趣味性。
在这个知识型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里,一定要有一个好体魄,才能有奋斗的资本。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也就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自己的学生不被时代所淘汰。在现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推进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都在改变、在创新,我们已经看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许多改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谢自豪刘秀芳《体育概念探析》.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4期。
[2]苏彬《对我国现代体育概念的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