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王思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中学教师韩婷婷
课标要求及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属于语文课程标准的第四学段教学内容,课标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欣赏、体验、领悟、获得,学习水平是领悟;学习内容是文学作品。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是联系、评价,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能力与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体验、品味,学习水平是理解、运用,学习内容是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
学情分析:
优势:有一定的文本体验,而且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他们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本课的教学学生已有情感体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劣势:很多同学的心理状态不太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的情感,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教材分析中指出:“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从学情分析中学生的生活因素和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对莎莉文老师的精神和艺术表现力有一定难度。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学魅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要理解内容,对内容的整体把握。
(2)通过阅读问题,合作探究,学生理解词句意思,概括人物形象。
(3)通过情境再现,资料助读,学生感受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设时间3分钟)
以“猜字”这个游戏导入。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游戏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点评:这样设计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试着走进盲聋哑人的世界,更能体现残疾人学习的不易,亲身感受到老师帮助的重要性。】
二、作者简介(预设时间1分钟)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点评:听老师讲述,便于学生对海伦·凯勒初步了解。】
三、检查预习(预设时间2分钟)
搓捻(cuōniǎn)繁衍(yǎn)迁徙(xǐ)觅食(mì)小憩(qì)遨游(áo)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xiá)企盼:盼望。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迁移。
【点评: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感知课文(预设时间20分钟)
通过默读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这篇课文里的人物给你留下了哪些比较深刻的印象?
学生分组提问,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作答。(老师:善良,热情没有偏见等)。
(“我”:聪明,勇敢,脾气比较坏,慢慢懂事,好学习等。)
(一)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再塑谁的生命?文中海伦对老师什么情感?
(二)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丽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莎丽文老师。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题目是<<再塑生命>>,让我们一起来填写“再塑生命”的历程:
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像大雾中的航船___(课文第4自然段)
光辉的起点:____相识____(课文第5自然段)
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文字___(课文第13自然段)
【点评:从题目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结构。能让学生直观的、有目的的去学习更加有效。】
(三)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莎莉文老师都教了海伦什么?海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段落事件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6、8段
第7段
第9-12段
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一个人要重塑生命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四)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点评:在细节中感受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深切的关爱,突破本篇文章的难点,深刻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魅力。】
(五)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它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五、拓展延伸(预设时间12分钟)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最终获得成功。文中运用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方式从侧面描写莎莉文老师,你也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情感吧?
【点评:每个人的生活都带着自我最真切的烙印,文学的力量源于对生活真实感受的捕捉。由阅读迁移到写作,同时完成情感价值。】
六、作业布置(预设时间2分钟)
1、搜集整理有关自立自强的名人名言。2、推荐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总体点评: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再塑生命,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脉络,这一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细节揣摩、人物分析。学生思维开阔,但紧扣主题,教师讲解,课堂上对文章的挖掘丝丝入扣。教师能够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课堂亮点是问题从学生中来,归纳解决的过程就是很有效的以学定教,运用多样性的评价,使学生增强交流意识。这节课采用的是互评和点评的方法。让学生在互价中学会自我肯定,学会欣赏,学会批评,既有利于语文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培养语文素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