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险社会理论,刑事立法观念谦抑性,社会转型
社会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赖文颖[1](2019)在《风险社会理论与中国刑事立法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理论长期以来秉持传统古典刑事立法观,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问题进行被动回应。而当下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风险不断增加且日趋复杂。这一社会转型对于法学研究者以及立法者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此社会变革背景下,若抱残守缺,坚持一元化的传统刑事立法观,将可能导致越来越难以维持层出不穷社会风险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间的动态平衡。因此,将风险刑法及其价值取向,立法技术等方面纳入立法考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刑法制定和修改的历史变迁及趋势,探讨"社会风险理论"对我国刑事立法观念及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而展望刑法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相结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3期)
李小英[2](2019)在《布迪厄社会理论视角下唐廷枢翻译活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着名买办、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唐廷枢,早期在香港殖民政府和上海海关担任了长达十年的翻译。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他的这段经历及对他个人的影响。通过运用场域、惯习、资本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发现,唐廷枢的早期翻译活动为他进入商业场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惯习,尤其是经济资本和信息资本,而且他能进入上述翻译场域又主要得益于其早年在马礼逊学校学习时获得的惯习和资本。同时由于身份资本的不足,其翻译生涯遇到发展瓶颈,但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后来杰出的事业。(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立玮,陈涛[3](2019)在《中国社会理论研究评述(1949-2019)》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大陆学界社会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和分析。本文认为,对国内外社会理论传统的整理和译介、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理论"的多方面探索构成了中国社会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可谓瑕瑜互见,尤其是在创建"中国社会理论"方面尚任重而道远。(本文来源于《社会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雨阳,赵明楠[4](2019)在《“广场体育群体现象”的社会学阐释——基于布迪厄社会理论下的权力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近年来,广场体育群体出现爆发式增长,集散在城镇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广场舞扰民"、"健步走占道"等民事纠纷也层出不穷,在公民体育参与权与休息权的冲突之下,广场体育群体变得愈发庞大,聚集现象更为显着。前人从现象学出发,将这种现象归结于动机诉求和矛盾冲突,群体特质和社会认同促成了广场体育群体的形成,而权力冲突的根源则是体育公共空间的供需矛盾与治理缺失。但现象学的视角忽略了社会纵向变迁的"循环模式",动机不是随意出现的,矛盾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诠释广场体育群体现象需探寻其本质,找到"存在存在"的意义。本文基于布迪厄社会理论,依据"整体看待,拆分解析"的要求,从整体视角看待广场体育群体现象,从发展历史、社会条件和发展历史与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解析广场体育群体现象。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研究结果:(1)纵向外因——社会空间的占据社会娱乐活动被场域控制者所占据,广场体育群体成员作为场域中的被控制者因文化和经济的劣势,在社会空间争斗中处于下风,体育权利的实施只能寄于全民健身笼罩的保护。但是这层笼罩是轻薄的、脆弱的,原先并不存在,现今也是无形的。究其实质为博弈的力,而所谓"广场体育群体"即更强外部张力吸附至全民健身边界之上的"准体育群体"。这些附着体并非体育群体,受保护最少、受冲击最多、话语权最弱,自由境遇的底线面临挑战时随即出现社会空间争斗。(2)纵向内因——活动形式的演化广场体育群体现象并非凭空出现,也非外界舶来,而是活动形式为适应社会出现的演化。演化的表象是新思维、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流失。究其实质,是新空间的超越和旧空间的剩余的组合,其演化结果不可避免地融合了新旧空间的存在。但流失不同于丧失,只是被多重的新空间彻底压扁,挤压的过程即是事物演化的过程。其诱则因内外力的不均衡,目的则是人根据自己的本性以"应和"自然、社会与自我融合。(3)横向外因——传播媒介的激化通讯科技的加强让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交往不再仅局限于面对面的语言或非语言交往,网络媒介将社会关系进一步拉近,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大,个人接受的信息量更加复杂。在繁杂的信息中,个体难以辨析真伪,在社会互动中因为"首映效应"、"态度相似性"、"需求互补"、"情感相通"、"距离远近"、"交往频率"、"智慧能力"、"人格品质"等因素出现随大流现象,社会行为因社会互动的加强而由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4)横向内因——社会认同的追求广场体育群体的活动是被控制群体占据主流的文化活动,是独立个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选择性集聚。社会结构压力将分散的个体挤压进狭小空间,主体间密度减小,在社会文化认同的作用下,个体自发选择集聚,聚合体的引力和斥力都要远大于个体,也就形成了集体不断吸纳个人,集体之间不断对抗的局面。距离被拉近后的不同群体间的内部个体之间再次互相产生认同,致使社会脉络增多,社会关系复杂。(5)纵横交错——社会争斗激发创新广场体育群体现象是矛盾斗争的产物。这种矛盾斗争源自社会各主体之间,但主体多元,时间错综。经济、文化占据上峰的青年人作为场域控制者,牢牢占据这一时代的娱乐活动,中老年人被迫卷入青壮年的时代潮流。大多数中老年无法适应时代潮流,但在广场体育群体的"大场面"中找到了"共同存在",因而表现出群体性兴奋,社会空间因而被广场体育群体占据。广场体育群体的空间占据引发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冲突,在权力争斗中,阶段性空间争夺的产物即为新事物。空间争斗中力的不平衡,挤压出了公路健步走、广场舞等广场体育活动,继而又挤压出与之类似的形形色色广场体育活动。在过度挤压至话语权时,处于被控制场域的自发性体育组织与控制场域的社会主体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力的不平衡到达临界点,自发性体育组织为争夺场地权和话语权而出现蛮不讲理地强占场地行为。暴力对抗的刺激反馈于社会,新一轮社会关注和社会思考重新建立。研究结论:广场体育群体现象的出现是历史长河中的节点,并非当前时代的产物,现象与本质本身就是循环往复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在循环过程中,空间环境的变动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压力之下的个体开始重组以达到新的平衡。广场体育群体现象即是重组的产物,重新聚合的新群体不断吸附周边的个体,也必然更加强大。尽管新群体的凝聚力相较外在压力仍十分弱小,但二者亦保持持续对抗的关系,力的对抗过程表现即为广场体育群体现象,力的边界即是判断广场活动是否属于体育的界线。但是社会主体是动态的,主体间脉络是复杂的,而研究者本身也属于社会,因此,研究是具有局限性的,广场体育群体的本质是否是体育无法界定,就即刻的现象而言,广场体育群体只是被迫接近并已经附着在体育这一主体上的散点,但这些散点还尚未突破边界融入体育主体。(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向辉[5](2019)在《社会理论视域中的文本复杂性及其理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理论的思考,意味着世界的多重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再建构,也意味着复杂性的世界有了某种程度的简单化趋向策略,也唯有通过诸如此类的策略社会科学才得以建构起来。在能动性、过程性及系统性处境下的社会实践本身更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不同理论策略和思考样式所呈现的是新的文本的复杂性。在文本复杂性和事实多样性之间,就需要了解作者的文本理路、理论基础,从而在叙事逻辑背后找到真相。(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强明[6](2019)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有效治理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理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对照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效治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揭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有效治理的重要启示,这些重要启示分别是丰富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增强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自觉性;增强社会治理有效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能够进一步解决我国有效治理存在的不足,推动我国有效治理合理健康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昆鹏[7](2019)在《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视域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彻底颠覆,通过更加关注现实,其市民社会理论达至哲学升华,具有空前革命性,其中关于市民社会的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及市民社会的发展趋势等论述都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内蕴,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是现代化的标志,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协调者等对我们完善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30期)
谢静,杨晓东[8](2019)在《论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望月清司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解释成市民社会产生、异化、发展的过程史。利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批判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叁阶段理论,结合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和晚年的东方理论的探索,可以对望月清司"市民社会像"的叁重规定做出合理评价。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及其基础(分工体系)是要经历"异化"阶段最终被社会主义所扬弃,而望月却试图将市民社会抽象化、永恒化。虽然望月承认并论证了社会主义中蕴藏的市民社会基础,但他夸大了市民社会的积极影响,把人类社会历史归结成为经济发展史,用生产力和分工史观囊括丰富的市民社会涵项,忽视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所蕴含的政治奥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市民社会概念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研究市场和权力逻辑之间的张力问题。(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10期)
张思琪[9](2019)在《浅析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民社会"的概念历史悠久,亚里士多德用此概念来指代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西塞罗将其扩充为政治共同体的某些生活状况。后黑格尔赋予市民社会以经济内容,马克思将其定为在经济基础领域。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不同于前几者,是从上层建筑领域出发的,其中的内容意蕴丰富,引人深思,本文将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出发,浅析其对于我国当前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7期)
谢仁生[10](2019)在《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经济学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经济以土地占有为主,商业被压制,社会阶层固化。11世纪始,商业逐渐发展,随之而起是城市的兴起。商业精神、货币观念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农业社会根基,市民社会在这种背景下渐渐成熟起来。从理论渊源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来自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但更受苏格兰启蒙学派影响。苏格兰启蒙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利己心促进了经济发展,他从人的本性角度论证了个人在追求私利的同时又与他人、社会建立起联系。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又促进了社会福利。斯密的劳动观,分工思想及其论证方法都深刻启发了黑格尔。只不过,黑格尔以一种概念思辨的方式从抽象法、道德、伦理几个层面继承了斯密等人的理论。他指出,道德也是一种权利或法,家庭不仅是市民社会的逻辑起点,也是伦理实体的第一个现实环节。市民社会就是个体、家庭的集合体。但市民社会不是自然的伦理实体,而是精神实体,要受理性的约束。它经过了叁个阶段,即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与同行工会。(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9年05期)
社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近代着名买办、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唐廷枢,早期在香港殖民政府和上海海关担任了长达十年的翻译。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他的这段经历及对他个人的影响。通过运用场域、惯习、资本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发现,唐廷枢的早期翻译活动为他进入商业场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惯习,尤其是经济资本和信息资本,而且他能进入上述翻译场域又主要得益于其早年在马礼逊学校学习时获得的惯习和资本。同时由于身份资本的不足,其翻译生涯遇到发展瓶颈,但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后来杰出的事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赖文颖.风险社会理论与中国刑事立法观[J].法制博览.2019
[2].李小英.布迪厄社会理论视角下唐廷枢翻译活动探析[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赵立玮,陈涛.中国社会理论研究评述(1949-2019)[J].社会学研究.2019
[4].李雨阳,赵明楠.“广场体育群体现象”的社会学阐释——基于布迪厄社会理论下的权力冲突[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向辉.社会理论视域中的文本复杂性及其理解问题[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张强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有效治理的启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
[7].张昆鹏.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视域出发[J].青年与社会.2019
[8].谢静,杨晓东.论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构[J].理论月刊.2019
[9].张思琪.浅析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意蕴[J].长江丛刊.2019
[10].谢仁生.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经济学本质[J].知与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