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描述符论文-胡玲,李钦松,刘圣军,刘新儒

小波描述符论文-胡玲,李钦松,刘圣军,刘新儒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波描述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拉普拉斯-贝尔特米算子,模型匹配,谱图小波(SGW),点描述符

小波描述符论文文献综述

胡玲,李钦松,刘圣军,刘新儒[1](2019)在《叁维模型匹配的谱图小波描述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叁维模型的点-点匹配,基于谱图小波变换(SGWT)构建点的描述符.对叁维模型各顶点处的脉冲函数进行多尺度谱图小波变换,因为这些小波系数能够充分反映模型各顶点处的多尺度几何信息,将它们依次作为元素形成多维向量.该向量即为模型各点的谱图小波描述符,点描述符的欧式距离可以度量点与点之间的几何差异性.由于谱图小波(SGW)同时使用低通和带通滤波器分析信号且能够稳定地重构信号,这使得提出的描述符具有很好的形状分辨能力、紧凑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显示,谱图小波描述符具有比同类方法更卓越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涂斌斌,谷丽华,揣荣岩,许会[2](2018)在《一种使用自适应小波去噪和SIFT描述符的步态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步态特征提取与识别性能过度依赖所采集步态加速度信号质量和周期划分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小波去噪和SIFT描述符的步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指标自适应地选择最优小波基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其次,采用SIFT算法提取关键点,以K-means聚类方法计算关键点描述符集合的聚类中心,经拟合得到步态特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去除高频噪声,避免周期划分偏差对步态特征准确性的影响,经自采和公开数据集实验,最短响应时间为0.52s,最大识别率为91.7%,证明了该方法在小样本范围达到对步态信号的有效识别.(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8年06期)

吴杰,吕春媚,崔彪[3](2015)在《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电压扰动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提高电压扰动信号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新算法。首先将信号通过小波变换进行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小波轮廓描述符的定义,在Mallat算法的基础上提取各扰动信号的小波轮廓描述符作为参考模板,再通过动态时间扭曲分类器与参考模板进行匹配,选取最优路径获得分类结果。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无需先对扰动信号进行多种特征提取再分类,识别过程较为简单;而且解决了对电压闪变和暂态脉冲等扰动不明显或扰动时间较短的信号易引起误判的问题。Matlab仿真分析的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出扰动信号,准确率高。(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白向峰,李艾华,赵瑞星,信东,崔洪亮[4](2010)在《一种起始点无关的小波轮廓描述符》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小波轮廓描述符依赖于起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首先对经过平移和尺度归一化后的轮廓进行小波变换,再将各个频段小波系数进行自相关变换,消除起始点变化对描述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终的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该描述符彻底摆脱了对起始点的依赖,同时具有较高的描述精度。实验结果证明了自相关小波轮廓描述符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0年10期)

杨翔英,章毓晋[5](1999)在《小波轮廓描述符及在图像查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目标形状的描述方法.在给出小波轮廓描述符数学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实验验证了描述符的各个性质,并讨论了描述符的实际计算问题.另外结合基于内容的图像查询对小波轮廓描述符与傅里叶轮廓描述符的描述和检索性能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小波轮廓描述符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1999年07期)

小波描述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步态特征提取与识别性能过度依赖所采集步态加速度信号质量和周期划分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小波去噪和SIFT描述符的步态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指标自适应地选择最优小波基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其次,采用SIFT算法提取关键点,以K-means聚类方法计算关键点描述符集合的聚类中心,经拟合得到步态特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去除高频噪声,避免周期划分偏差对步态特征准确性的影响,经自采和公开数据集实验,最短响应时间为0.52s,最大识别率为91.7%,证明了该方法在小样本范围达到对步态信号的有效识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波描述符论文参考文献

[1].胡玲,李钦松,刘圣军,刘新儒.叁维模型匹配的谱图小波描述符[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涂斌斌,谷丽华,揣荣岩,许会.一种使用自适应小波去噪和SIFT描述符的步态识别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

[3].吴杰,吕春媚,崔彪.基于小波轮廓描述符和动态时间扭曲的电压扰动分类[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5

[4].白向峰,李艾华,赵瑞星,信东,崔洪亮.一种起始点无关的小波轮廓描述符[J].红外技术.2010

[5].杨翔英,章毓晋.小波轮廓描述符及在图像查询中的应用[J].计算机学报.1999

标签:;  ;  ;  ;  

小波描述符论文-胡玲,李钦松,刘圣军,刘新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