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薛俊梅,吴俊明[1](2021)在《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化学创新与创新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对我国新发展阶段化学教育如何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一般思考。认为创新素质培养应开展3项基本建设: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并且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化学创新思维。
冯迪垒[2](2021)在《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美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将“创意实践”列为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近年,侧重发展学生“创意实践”素养并同时兼顾其他四项核心素养的创意类美术课程(简称创意美术课程)已受到美术教育界的关注。由于创意美术的研究起步不久,既缺少相对严密设计下的研究样例,也缺少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其中的研究成果,致使围绕创意美术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尚待解答,从而影响创意美术课程的实践探究与推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本文作者虽曾在高中尝试性地开设过创意美术课程,但实践中有太多疑问待解。作为一名教育硕士,作者决意以“创意拼贴”这一创意美术属下的课程主题,开展一项相对完整的研究,并由此展开本文作者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最终推动本人工作实践并为探索创意美术的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参考。这便是本论文选题的基本缘由。本文以“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为题,通过研究旨在回答“在普通高中开设侧重于发展创意思维和培养创意实践能力的‘创意拼贴’课程是否可能和可行?”、“可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实施?”、“能取得怎样的教学结果?”、“是否能归纳提炼出创意美术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否能给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确定后,首先从文献研究入手,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以明了目前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的研究基础,也考察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尚存的不足,以明确本研究的探索空间。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对与本研究关联密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加德纳多元智能等理论进行梳理,以便为本研究构筑理论基础,并明晰这些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点。其次,通过回顾我国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并通过研读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2020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领会其中对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政策精神。第三,本研究通过对普通高中学生问卷以及对高中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包括课程环境、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师生对开设创意美术(甚至具体到创意拼贴)课程的看法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访谈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由此获得相应的实证研究发现和结论。第四,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精神,借鉴吸收“美是生活”、教育目标分类学、多元智能的思想理念和理论原理,尤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对创意拼贴单元课程与教学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研究部分既包括创意拼贴课程开设的理由和意图的阐释,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包括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在普通高中的具体实施,学生的课程作业和学习收获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对本次单元课程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进而得出“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的总体结论:创意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必要而必须的、普通高中普遍具备开设创意美术课程的潜力、创意美术课程是助推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创意拼贴”为创意美术的可行和有效提供了例证。同时,也对普通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提出了五条建议:应为创意美术提供平等的课程环境、应以“大创意”观来审视创意美术价值、创意美术以主题式单元课程为宜、“学会评价”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难点以及情感体验和价值引领应是创意美术的教学重点。
程洁婷[3](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更应该担此重任,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本论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为内容,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充分借鉴我国学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和创新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将课堂创新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进行研究。在审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后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整体朝着新时代的方向与时俱进,但在课堂创新教学部分还存在创新意识不足、创新性教学深度不够、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在掌握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的几条路径:第一,增强教师课堂创新教学意识;第二,优化课堂创新教学过程;第三,以“优教”促“优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研究,以期能够增强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白微[4](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创新源动力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中,中学阶段是把方向和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学生、教师各种活动方式和影响的总和,是物质、精神、氛围上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类型。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并贯穿于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重要作用,开展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对于完善我国创新型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岳阳市区6所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以及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硬件条件、机制保障、有效途径以及价值导向等方面。改进这项工作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强校园物质文化,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新平台,拓宽创新视野,为创新素养培育创造良好条件;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提升全员创新能力,调动全员创新激情,保障全员创新热情,为创新素养培育健全机制保障;丰富校园行为文化,回应中学生创新诉求,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丰富中学生创新内容,为创新素养培育拓宽有效途径;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价值导向。
马丽琴[5](2020)在《高中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及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被提出。创客教育对即将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创客课程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目前还没有统一建设标准,制约了学校创客教育的落实。因此,研究如何设计实施创客课程,对高中学校建设创客课程,教师开展创客课程教学活动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理论探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高中创客课程设计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高中创客课程各构成要素进行了设计与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创客教育、创客课相关研究及国内外高中创客课程的现状,确定创客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思路。其次,通过对创客课程的相关理论探究及对国内外高中创客课程开发实施典型案例的分析,构建出包含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活动、课程评价五个环节的高中创客课程模型。在此模型的框架下,对高中创客课程五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最后,对研究设计的高中创客课程开展实践应用。实践过程选取了一所高中学校不同年级的两个班级,结合该学校创客课程现状进行了基于两个项目的课程实践。最后通对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和师生满意度的调查来验证本研究所设计的高中创客课程。实践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高中创客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效果,对学校创客课程的建设,教师创客课程教学的开展都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刘洪翔[6](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冯华[7](2020)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的理念更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结合创新思维能力的相关理论,针对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特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化学教学中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进行了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从而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的策略。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教师起引导和点拨知识的作用。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打造课堂氛围。将化学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发挥老师教学中的有力作用。使用合理的方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真正得以体现,只有对问题质疑,才能加强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打造高效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将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整合,创造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发言,对学生的积极言论,无论正确与否,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树立探究知识的信心,建立创新意识的潜力,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1][3]。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一是研究方法,以往有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是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和个人经验的总结,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研究,而我采用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从老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材知识结构的变化方面分析,使得对问题的阐述更全面。三是培养化学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我是根据化学创新能力的思维构成要素构建教学策略并加以培养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调查问卷的设计是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编制的,我未能按照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二是本人心理学知识基础薄弱,本论文引用的相关心理学研究成果较少。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我结合近几年教学经验,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探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常见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相关措施,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王鹏[8](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许可[9](2019)在《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看是创新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势在必行。而中学时期的学生拥有更完备的思想体系以及更强的自主动手能力,对于知识的接受和消化也更全面和具体,所以中学时期对于培养创新素养人才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学也是培养创新素养人才的主要阵地。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从中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科学培育的指引作用,全面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2017年9月,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建立贯通全学段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构建具有标准健全和覆盖全学段等特点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本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在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并界定了创新素养、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基于课堂观察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这四个概念。除此之外,还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和对培育方式的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做了阐释。其次,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构了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先通过访谈相关专家了解一定数量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再将这些行为划分至不同维度,分别将五个维度及每个维度下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1-9标度法形成问卷发至相关专家,进行赋权。该体系包括课堂提问、创设情境、课堂活动、讲解方式、培养主动性五个维度。再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结果统计,构建判断矩阵,使用秩和法算出五个维度及每个维度下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获得一、二级指标的重要度排序,建成最终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评价体系。最后,以相关政策为依据为二级指标厘定评价标准,为综合评价教师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提供了一种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可行的方法。并对本研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了研究的设想,有待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继续完善。
刘巧雯[10](2019)在《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我国各中学普遍采用的传统面对面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情况仍屡见不鲜,这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集合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两者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监控、主导、启发作用的同时,重视并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为了探究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方面是否具有正面影响,本研究将“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初一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主要是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两方面进行了解,结果表明广州市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水平均处于一般到良好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本研究还对广州市初中生物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广州市初中生物教学的情况和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条件,为本研究针对初中生物教学问题设计适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和今后混合式教学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以初一年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水平的变化差异,以及相对于传统面对面教学对照班的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混合式教学实验前后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人格均得到显着性地提高(P﹤0.01),其中创新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新人格的好奇性、想象力维度上均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在创新思维敏捷性和创新人格的冒险性维度上达到显着差异(P≦0.05);(2)与传统教学相比,实验班创新思维能力显着提高(P≦0.05),尤其在深刻性这一维度上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在广阔性、灵活性维度上达到显着差异(P≦0.05);(3)与传统教学相比,实验班在创新人格水平上虽未达到显着差异,但也明显提高不少,在好奇性和想象力维度上均达到显着差异(P≦0.05)。总的来说,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混合式教学实践后学生在生物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信息素养方面有所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培养,师生交互情况有所改善等情况,也从侧面证实了混合式教学对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虽得到明显地提高,但仍处于良好水平,说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突破的,需要长时间地坚持与训练。
二、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搞好创新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
1.1 我国新发展阶段需要强化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
(1) “行动”: |
(2) “新型”“举国体制”: |
(3) “关键核心技术”: |
(4) “创新链整体效能”: |
1.2 进行创新教育,化学教育是我们的主阵地 |
1.3 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化学创新教育吗 |
2 化学创新与创新素质概述 |
2.1 化学创新概述 |
2.2 创新素质概述 |
3 我国新发展阶段化学教育如何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一般思考 |
3.1 引导学生打好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 |
3.2 重视发挥背景知识助推创新的作用 |
3.3 有计划地让学生亲历化学的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创新化学体验 |
3.4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
3.5 重视训练学生细心周密、认真做事的态度 |
3.6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创造的习惯 |
4 创新素质培养的基本建设 |
4.1 创新教育的环境建设 |
4.2 创新教育的制度建设 |
4.3 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5 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化学创新思维 |
(2)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素养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
(二)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创意素养的独特平台 |
(三)创意类美术课程在高中美术课程体系中须有相应地位 |
(四)“创意拼贴”是探索高中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可行方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案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 |
一、课程标准研究 |
二、问卷调查 |
三、个别访谈 |
四、现状研究小结 |
第三章 创意拼贴单元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一、开设创意拼贴单元的缘由与意图 |
二、课程纲要与教学方案设计 |
三、教学过程与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一、本研究的总体结论 |
二、对创意美术课程建设的建议 |
三、本研究的成效、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难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难点 |
1.4.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新课程改革 |
2.1.2 高中思想政治课 |
2.1.3 课堂创新教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阿玛拜尔(Amabile)创造力理论 |
2.2.4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2 调查问卷的编写及测评方法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1 被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
3.3.2 教师对新课改的了解情况 |
3.3.3 教师的课堂创新教学情况 |
3.3.4 学生对当前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
3.3.5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
4.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欠缺 |
4.1.2 教学内容重知识轻实践 |
4.1.3 创新性教学深度不够 |
4.1.4 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
4.1.5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自主性 |
4.2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素质不均衡 |
4.2.2 教师对新课改精神领悟不到位 |
4.2.3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到制约 |
4.2.4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
4.2.5 学生缺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 |
5.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的实现路径 |
5.1 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
5.1.1 深度学习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
5.1.2 创设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环境 |
5.1.3 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
5.2 优化课堂创新教学过程 |
5.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
5.2.2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讲授式”为主的局面 |
5.2.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
5.3 以“优教”促“优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5.3.1 践行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
5.3.2 兼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5.3.3 开展多种形式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
5.4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
5.4.1 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
5.4.2 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
5.4.3 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发展过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4)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时代发展之需要 |
1.1.2 国家政策之号召 |
1.1.3 素质教育之深化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
1.3.2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综述 |
1.3.3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关联性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校园文化建设及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相关概述 |
2.1 校园文化概述 |
2.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2 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
2.2 创新素养概述 |
2.2.1 创新素养的含义 |
2.2.2 创新素养培育的意义 |
2.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
2.3.1 中学阶段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最佳时期 |
2.3.2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要素 |
2.3.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 |
2.3.4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 |
2.4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作用 |
2.4.1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熏陶 |
2.4.2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引导 |
2.4.3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成长过程给予励志 |
2.4.4 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创新心理给予锻炼 |
第3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工具的编制 |
3.1.2 调查方式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情况 |
3.2.3 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调查情况 |
3.2.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调查情况 |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从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硬件条件存在不足 |
3.3.2 从校园制度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机制保障存在不足 |
3.3.3 从校园行为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有效途径存在不足 |
3.3.4 从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价值导向存在不足 |
第4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对策 |
4.1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创造良好条件 |
4.1.1 美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
4.1.2 健全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创新平台 |
4.1.3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拓宽创新视野 |
4.2 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健全机制保障 |
4.2.1 优化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全员创新能力 |
4.2.2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调动全员创新激情 |
4.2.3 创建鼓励创新教学的评价机制保障全员创新热情 |
4.3 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拓宽有效途径 |
4.3.1 注重校园特色活动,回应中学生创新诉求 |
4.3.2 开展创新性教育,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 |
4.3.3 拓展社会实践,丰富中学生创新内容 |
4.4 深化校园精神文化,为创新素养培育提供价值导向 |
4.4.1 建立和弘扬引导独立思考的校园文化 |
4.4.2 建立和弘扬尊重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 |
4.4.3 建立和弘扬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校园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中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与课程设计 |
2.1.2 创客课程 |
2.1.3 项目式教学 |
2.1.4 开源硬件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2.2.2 创客课程研究现状 |
2.2.3 高中创客课程现状研究 |
3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基础 |
3.1 创客课程的学理基础 |
3.1.1 创客课程的哲学理论基础 |
3.1.2 创客课程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3.1.3 创客课程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3.2 普通高中学生认知发展基础 |
3.2.1 高中生个体认知发展 |
3.2.2 高中生群体认知发展 |
3.3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基础 |
3.3.1 高中创客课程目标设计基础 |
3.3.2 高中创客课程内容设计基础 |
3.3.3 高中创客课程活动设计基础 |
3.3.4 高中创客课程评价设计基础 |
4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 |
4.1 国内外高中创客课程案例分析 |
4.1.1 国外高中创客课程案例分析 |
4.1.2 国内高中创客课程案例分析 |
4.1.3 国内外高中创客课程案例的启示 |
4.2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系统架构 |
4.2.1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模型 |
4.2.2 高中创客课程资源设计 |
4.2.3 高中创客课程目标设计 |
4.2.4 高中创客课程内容设计 |
4.2.5 高中创客课程活动设计 |
4.2.6 高中创客课程评价设计 |
5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实践 |
5.1 高中创客课程设计实践背景 |
5.2 高中创客课程资源设计实践 |
5.2.1 空间资源 |
5.2.2 团队资源 |
5.2.3 教学资源 |
5.3 高中创客课程目标设计实践 |
5.4 高中创客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
5.5 高中创客课程活动设计实践 |
5.5.1 实践项目一:生日会小彩灯 |
5.5.2 实践项目二:智能电风扇 |
5.6 高中创客课程评价设计实践 |
5.6.1 课程教学评价 |
5.6.2 课程满意度评价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创客课程实施学校现状调研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二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 |
附录三 创新素养评价表 |
附录四 课程作品评分标准 |
附录五 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六 高中创客课程满意度访谈提纲(教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外创新能力教育研究概况 |
1.4 国内创新能力教育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6 目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章 化学教学中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
2.1 原电池原理的探究 |
2.2 雷雨发庄稼的化学现象 |
2.3 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
第3章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
3.1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
3.2 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展现学生创新能力 |
3.3 教师需指导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和潜力 |
3.4 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 |
第4章 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4.1 转化师生角色,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
4.2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教学,可以使问题形象生动 |
4.3 创造情境,加强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4.4 注重课堂导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
4.5 建立知识结构网络框架,体现微观和宏观思想 |
第5章 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5.1 研究初、高中化学思维的相互衔接 |
5.2 课堂中引入矛盾教学,让学生在无疑处思考 |
5.3 让学生树立研究化学规律的思维 |
5.4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 |
5.5 教学中引入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知新知识 |
5.6 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思考问题 |
5.7 教学中激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8)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9)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1.创新素养 |
2.创新素养培育方式 |
3.对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 |
4.基于课堂观察的创新素养培育方式的评价 |
(四)国内外有关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的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有关创新素养的研究 |
2.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的研究 |
3.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的研究 |
4.国内外创新素养培育评价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依据与原则 |
(一) 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1.建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2.建构指标体系的原则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选取与体系建构 |
(一)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二)使用访谈法对指标进行提炼与选取 |
1.访谈对象说明 |
2.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3.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 |
4.访谈实录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四)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内涵 |
1.课堂提问 |
2.创设情境 |
3.课堂活动 |
4.讲解方式 |
5.主动性培养 |
四、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的问卷制作与实施 |
1.问卷发放对象说明 |
2.问卷发放对象的基本情况 |
3.设计问卷的思路 |
4.问卷的回收与整理 |
(二)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的模型 |
2.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 |
3.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五、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标准的厘定 |
(一)评价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
1.评价标准的含义 |
2.评价标准的作用 |
(二)厘定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标准的原则 |
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原则 |
2.通用性原则 |
3.结果导向性原则 |
(三)厘定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标准的依据 |
(四) 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
六、结论 |
(一)研究小结 |
1.筛选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 |
2.使用德尔菲法对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评价指标赋权 |
3.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
4.厘定了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
(二)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实验研究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创新能力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混合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
2.1.1 创新 |
2.1.2 创新能力 |
2.1.3 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
2.2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
2.2.1 混合式学习 |
2.2.2 混合式教学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人本主义理论 |
2.3.3 掌握学习理论 |
2.3.4 活动理论 |
2.4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 |
3.1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3 调查小结 |
3.2 初中生创新能力现状 |
3.2.1 调查设计 |
3.2.2 调查问卷说明 |
3.2.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4 问卷发放 |
3.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4.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设计 |
4.1.1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流程设计 |
4.1.2 混合式教学和传统面对面教学新授课与实验课具体操作及比较 |
4.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实践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研究过程 |
4.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情况和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条件调查 |
附录2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附录3 创新思维能力测试问卷 |
附录4 学生初中生物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5 混合式教学效果问卷 |
附录6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
致谢 |
四、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加强创新素质培养[J]. 薛俊梅,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21(11)
- [2]普通高中创意拼贴课程及教学研究[D]. 冯迪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创新教学研究[D]. 程洁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D]. 白微.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高中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D]. 马丽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D]. 冯华. 西南大学, 2020(05)
- [8]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9]培育初中生创新素养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角度[D]. 许可.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D]. 刘巧雯.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