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管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R技术,管壁厚度,灰度
钢管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伍晶晶,张士晶,陈华,张小海,冉龙宏[1](2019)在《基于CR技术的钢管壁厚测量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给出一种基于CR成像系统评价钢管壁厚的工艺方法。首先利用钢阶梯试块进行试验分析,研究CR成像系统对比度响应特性随射线能量的变化关系,以确定其用于厚度测量的线性响应范围,然后针对3个不同壁厚的钢管,按特种设备标准规定的检测技术等级分别对数字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以优化曝光参数,将最佳曝光参数下测量并拟合的厚度-灰度线性方程用于计算管壁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际厚度的误差均不超过3%。研究结果表明CR测量特种设备管道管壁厚度的可行性,为管壁腐蚀监测提供一种辅助方法。(本文来源于《失效分析与预防》期刊2019年05期)
周语石[2](2019)在《钢管内磁场测量与磁特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管道内磁场可以反映管道走向、焊缝等重要信息。因此,管道内磁场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测量数节钢管内的磁场分布,初步揭示了钢管内的磁场分布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平行移动单节钢管,几乎不改变管道内磁场的强度和分布形状;改变单节钢管的走向,不改变管道内磁场的分布形状,但会改变其强弱;双节拼接管道的连接缝处有很强的磁场跳变,且改变管道走向基本不会削弱该磁跳变的幅度。(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6期)
王泽[3](2019)在《无缝钢管直径测量与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缝钢管是一种实用性很高的断面钢材,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大的需求量,例如石油、锅炉、电站、船舶、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地质、建筑及军工等领域。无缝钢管的直径和表面缺陷信息是评判钢无缝管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和客户最关心的部分。十叁五规划以来,市场对无缝钢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无缝钢管检测方法很难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本文设计了一套使用单个面阵相机结合旋转前进方案完成柱型无缝钢管图像采集的装置,可以通过单次采集同时完成直径的尺寸测量和表面缺陷的检测。首先,对采像装置的设计。通过对无缝钢管的外形特征和检测任务要求的分析,为无缝钢管设计一套旋转前进的采像装置。通过采用双条形光源和平行光源构成的组合光源解决钢管表面反光和保留边界信息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采像装置的稳定性和可拓展性。其次,对采像硬件的选型。硬件选型的工作主要是考虑实际检测中的成本问题,需要在满足检测要求的情况下减小硬件成本。通过对相机、镜头和光源主要参数的分析,确定本文采像硬件的型号。然后,对无缝钢管边界的定位及直径的测量。从原始图像定位出无缝钢管的准确边界是本文直径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的基础。通过图像分割、梯度运算和直线拟合等算法完成无缝钢管的边界定位,进一步通过边界方程得到无缝钢管的准确直径,测量误差小于0.01mm。最后,对无缝钢管表面缺陷的检测。由于原始图像各处的反光程度存在差异,所以直接从待测图中分离出两种类型的表面缺陷存在困难。本文通过提取表面疑似缺陷区和再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疑似区分类两步算法完成无缝钢管表面缺陷的检测,缺陷的检测准确率达96%。企业生产要求的检测标准是直径的测量误差小于0.01mm、表面缺陷在0.2mm×0.2mm以上尺寸的检出率高于95%。本文检测算法对无缝钢管直径的测量和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均满企业的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吴禹胜,代志健,刘红霞,胡蓉[4](2019)在《埋弧焊钢管焊缝过渡角复型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准确便捷地测量螺旋埋弧焊管焊缝过渡角,通过分析焊缝过渡角的外观形状、控制要求、测量要求以及传统的测量方法,指出了传统检测方法在现场检测应用的难点,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复型(自然脱落的焊剂药皮)技术进行焊缝过渡角无损间接测量的方法。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破坏性小、检测效率高、测量准确性高、测量区域广等优点。经现场测量验证,该方法可以迅速完成现场埋弧焊焊缝过渡角测量的检测,且检测具有随时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焊管》期刊2019年05期)
李长赟,许同乐,荆建蒙,臧传志[5](2019)在《基于Beer-Lambert定律的钢管壁厚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钢管壁厚的高精度测量,基于Beer-Lambert定律和滤波反投影算法提出了一种钢管壁厚测量的方法。根据Beer-Lambert定律,通过对数化处理,建立了钢管壁厚与探测器接收信息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滤波反投影算法推导出钢管壁厚的表达式,并理论推导出X射线测厚和超声波测厚的误差公式。实验仿真表明,测得?273×10 mm的钢管壁厚为10.01 mm,误差为0.1%,与超声波测厚的误差大致相等;对不同型号的钢管进一步仿真表明,当钢管壁厚为2.5~5 mm时,X射线测厚误差可保持在3%以内,与超声波测厚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绍阳[6](2019)在《基于线结构光的方矩形钢管参数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弯方矩形钢管已在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对高标准的方矩形钢管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方矩形钢管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在线检测环节存在精度较低、检测系统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智能化地提高方矩形钢管尺寸参数的在线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以设计低成本、高精度且稳定的在线测量系统为出发点,重点研究线结构光测量技术在方矩形钢管宽高、弯角半径、对角线以及凹凸度等参数测量方面的关键技术。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现有的激光条纹中心线提取算法,综合在线测量系统需要满足的精度和效率要求,选择了形态学骨架法作为条纹中心线提取算法。并针对形态学骨架法会产生大量骨刺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骨刺去除算法。实验结果与其它算法相比,验证了改进的骨刺去除算法提高了条纹中心线提取的精度和效率,满足系统需求。(2)建立了相机的成像模型,从而明确了相机与待测方矩形钢管之间四个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同时,推导了基于靶标的相机内外参数及激光平面标定原理,构建了条纹中心点叁维重建的约束方程,完成了方矩形钢管点云模型的叁维重建。(3)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图像局部特征的特性,研究了一种方矩形钢管点云模型的快速拼接算法。该网络模型以自动生成的方矩形钢管深度图像作为输入,以相应生成的拼接参数作为预测输出,通过端到端的迭代训练直到满足精度要求。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网络模型可以精确预测两片点云之间的拼接参数,并且预测时间与点云量无关,拼接效率高。(4)通过分析拼接后方矩形钢管点云模型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和法向量的参数测量算法。该算法利用在模型上建立形状模板作为边界,并通过在模板内构建法向量来采集参数计算所需的点数据。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在线测量系统的指标要求。(5)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参数测量系统。首先,根据实际生产的在线测量技术指标和环境,确定了在线测量系统的基本框架和设备型号。其次,根据方矩形钢管的生产型号以及相机和激光投影仪的参数,确定了待测方矩型钢管、相机以及激光投影仪的相对位置。最后,通过对标准方矩形钢管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达到国标的误差要求,并且满足实际生产中在线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马国华[7](2019)在《基于压力钢管容积法导叶漏水量的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叶漏水量是评价水轮发电机组品质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量方法应结合电站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本文基于压力钢管容积法,通过采集导叶前后水压,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导叶漏水量,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数据回归精度较高,通用性强,适用于水电站评定导叶漏水量。(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抽水蓄能》期刊2019年01期)
罗会敏[8](2019)在《超高层建筑钢管柱安装测量定位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高层建筑福州叁迪联邦大厦为例,该建筑高度为210m,主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外设有21根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形成外围框架体系。就钢管柱安装定位测量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钢管柱安装测量控制以及测量校正,同时提出了减少安装误差的措施及建议,保证了钢管柱安装偏差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良好的观感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2期)
唐昀超[9](2018)在《基于视觉测量方法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能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社会和经济效益深远,其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为了满足再生混凝土的结构性应用需求,本研究中将再生混凝土浇筑在钢管内形成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RACSTC)这种组合构件。钢管能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提高其承载力,而核心再生混凝土能防止钢管过早屈曲,当二者构成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时,弥补了再生混凝土和钢管力学性能的缺陷,实现了 1+1>2的双赢效果。这种组合柱不仅具有高延性、高承载力,而且具有优秀的工作性能,同时也扩大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压方面,而对抗震性能和损伤机理的研究较少;另外,由于需要对地震作用下的钢管组合柱进行变形测量和评估,以及监测其应力应变曲线,而应变片和传感器难以预置于钢管变形区域的关键点,导致应变峰值的精确值只能依靠插值法估算,无法通过应变片直接采集有关数据。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引入了机器视觉方法来测量震损结构的叁维变形和破坏信息。本文通过对17根试件的试验和对27根试件的有限元模拟,研究了轴压比、长细比、钢管壁厚、钢管强度和再生混凝土强度等重要参数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用无接触的视觉方法实现全场变形和应变的测量,并与应变片和传感器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和精确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为了分析构件破坏形态特点,实时精确测量试件变形,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方法,阐述了视觉系统结构和叁维变形测量原理,利用这种新型测量技术完整地采集了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全场叁维变形和应变数据,并且实现了叁维变形的全自动测量。通过对大尺寸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轴压比、钢管强度、再生混凝土强度等各因素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长细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构建了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吻合度较好;在大量有限元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的恢复力计算模型,其与试验曲线验证较好。通过试验与模拟数据对比、变形的视觉测量及分析,定量描述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及退化能力、全场叁维变形及破坏形态等抗震性能。提出了无标记单目视觉静态测量试件变形的方法、无标记双目视觉动态跟踪测量试件全场叁维变形的方法。用单目视觉和激光测距仪构建了测量系统,测量试件损伤后的变形,提出了改进的霍夫变换算法,计算变形目标的边缘信息、最大鼓曲变形数据及其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双目视觉系统动态跟踪测量全场叁维变形,提出了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并对叁维点云数据进行圆拟合,通过叁维反求变形曲面变形和应变。与接触式测量值相比,双目视觉静态和动态测量最大鼓曲直径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19%和0.33%,双目视觉动态跟踪测量全场应变的相对误差均值均小于0.50%。为了获得大视场的全场叁维变形数据,采用两组双目视觉进行测量。开发了用双目视觉和多目视觉从静态和动态自动采集钢管混凝土柱的全场叁维变形数据的软件系统。对15根大尺寸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和2根圆钢管混凝土对比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的抗震试验,研究了轴压比(0.2、0.4和0.6)、钢管壁厚(6 mm和8 mm)、钢管强度(Q235和Q345)和再生混凝土强度(C40和C50)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等效粘滞系数等曲线,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特征和抗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滞回曲线饱满且均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同钢管普通混凝土一样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再生混凝土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变形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影响较小。在相同的轴压比下,套箍系数提高,延性增大,耗能能力提高,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低的试件的弹性刚度更好,延性系数较低,极限位移转角较大,屈服位移转角较小,骨架曲线下降段更平缓,各级位移循环的耗能较小。在相同的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延性系数降低,会降低延性,钢管强度对延性影响不大屈服位移转角和极限位移转角均降低,总耗能变小。套箍系数和材料相同时,轴压比提高,滞回曲线的饱满程度降低,耗能能力降低,侧向刚度增大、延性降低,峰值荷载过后,承载能力降低幅度大。当套箍系数接近时,钢管强度高的试件有较好的耗能能力。钢管强度对延性影响不大,再生混凝土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变形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影响较小。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恢复力特性,研究了长细比、钢管厚度和轴压比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叁折线型骨架曲线的恢复力改进模型。以27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为例,用改进模型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试验、有限元分析和全场受力变形视觉跟踪测量的定量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与钢管普通混凝土柱相比,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抗震地区的承重结构中是可行的。视觉方法可克服少数采样点不准的缺点,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双目视觉方法可直观地反映构件的叁维变形过程、获得叁维变形曲面的参数和测量全场应变值,测量精度符合工程要求,在表面变形和应变测量方面可取代应变片等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8-10-01)
李毅军,王洪礼[10](2018)在《原油输送钢管R_(t0.5)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金属材料的常温拉伸试验是用拉伸力将试样拉伸,一般拉至试样断裂以测定其力学性能,其所获得的技术指标是评价材料性能优劣、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指导设计和选材的重要依据。在检验过程中,由于误差的存在,检测结果必然存在着测量不确定度。对金属材料拉伸性能各项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有着重要意义。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强度分为上屈(本文来源于《厦门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钢管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气管道内磁场可以反映管道走向、焊缝等重要信息。因此,管道内磁场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测量数节钢管内的磁场分布,初步揭示了钢管内的磁场分布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平行移动单节钢管,几乎不改变管道内磁场的强度和分布形状;改变单节钢管的走向,不改变管道内磁场的分布形状,但会改变其强弱;双节拼接管道的连接缝处有很强的磁场跳变,且改变管道走向基本不会削弱该磁跳变的幅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管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伍晶晶,张士晶,陈华,张小海,冉龙宏.基于CR技术的钢管壁厚测量工艺研究[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9
[2].周语石.钢管内磁场测量与磁特征初探[J].电子测试.2019
[3].王泽.无缝钢管直径测量与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吴禹胜,代志健,刘红霞,胡蓉.埋弧焊钢管焊缝过渡角复型测量方法研究[J].焊管.2019
[5].李长赟,许同乐,荆建蒙,臧传志.基于Beer-Lambert定律的钢管壁厚测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绍阳.基于线结构光的方矩形钢管参数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7].马国华.基于压力钢管容积法导叶漏水量的测量研究[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9
[8].罗会敏.超高层建筑钢管柱安装测量定位技术应用[J].福建建材.2019
[9].唐昀超.基于视觉测量方法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
[10].李毅军,王洪礼.原油输送钢管R_(t0.5)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厦门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