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的痛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初期,心理痛苦,影响因素
女性的痛苦论文文献综述
杨漫丽,万艳平,王松,胡小萍[1](2019)在《女性乳腺癌术后初期患者心理痛苦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初期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心理痛苦温度计对2018年4月至8月在湖南省3所叁甲医院乳腺和甲状腺外科193例术后初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治疗初期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4.47±1.41)分,心理痛苦≥4分的患者占74.1%,问题列表中最常报告令患者感到心理痛苦的问题是担忧(6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手术类型是保护因素(均P<0.05),临床分期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初期的患者心理痛苦普遍存在且程度较重,重点关注较年轻、行改良根治术和临床分期较严重的患者,根据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因素制订有效的针对措施,引导患者积极应对。(本文来源于《现代临床护理》期刊2019年02期)
李晨,杨明莹,段文晶,蒋爱梅,黄琪[2](2018)在《女性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心理痛苦现状及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痛苦程度,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对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95例首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首次化疗前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4.92±2.23)分,其中显着心理痛苦者有69例占72.63%(DT评分≥4分).引起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原因排序居前10位的依次是:手术疤痕、担心复发、手臂活动困难、日常生活被打乱、焦虑、记忆力下降、料理家务困难、与丈夫沟通不良、疲乏、外观改变.从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家庭和谐两者对心理痛苦评分有影响(P<0.05),将年龄和家庭和谐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和谐是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存在明显的心理痛苦;年龄、家庭和谐是心理痛苦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躯体症状、情绪和家庭问题是化疗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艾莉西亚·艾萨丁,李诗语[3](2018)在《观看的痛苦与快感:马来西亚恐怖片中的女性凝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庞蒂雅娜(pontianak)~(1)的传说和那些被恶灵控制的超自然形象在马来西亚鬼故事和恐怖电影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庞蒂雅娜是一种不死的、会索取鲜血和复仇的怪物女性(monstrous feminine)。这个吸血鬼般的形象,专门捕食那些她认为是造成她意外死亡并且杀死她孩子的罪魁祸首的生命。她是那些在产前或生产过程中被爱人杀死的孕妇的鬼魂化身,也因此成为了复仇的灵魂。在恐怖片这一类型中,同样有被恶(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8年06期)
张婷[4](2018)在《张洁笔下女性的痛苦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洁笔下的作品中通常出现"痛苦的理想主义者"的人物形象,这之中以女性人物居多,她们往往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痛苦成为她们人生体验的代名词。"痛苦的理想主义者"是张洁书写笔下人物的定位。而所谓痛苦,既是悲剧的象征,也是一种创伤的记忆,包含心灵、身体、思想等多重折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颜[5](2016)在《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的痛苦》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丽丝·莱辛是当代非常受大众认可的女作家之一。2007年,莱辛获得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悲剧的一生。在这部小说中,除了女主人公玛丽之外,其他女性角色同样承受着各种痛苦。她们的命运和大自然的命运紧密相连,同样遭受着父权社会带给她们的各种剥削和压迫。本文将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玛丽及小说中其他女性的不幸生活。生态女性主义以关怀伦理学为理论基础,旨在建立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和谐统一的新的关系模式。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叁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系统地分析玛丽及其他女性的生存困境,并创新性地把女主人公的悲剧提升到女性群体的悲剧。论文主体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论,在介绍了作家莱辛和小说《野草在歌唱》之后,简单分析了学术界对该小说的研究成果及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之后提出进一步挖掘小说中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任务。第二章分析自然生态的不和谐给玛丽带来的痛苦。通过剖析小说女主人公玛丽及男性角色和自然的关系,揭示和谐的自然生态是女性摆脱痛苦的前提。第叁章分析社会生态的不和谐给玛丽带来的痛苦。通过分析小说中男性角色对玛丽的态度,说明只有实现男性和女性的平等,女性才能摆脱痛苦。第四章分析精神生态的不和谐给玛丽带来的痛苦。通过剖析玛丽根深蒂固的殖民意识、不成熟的主体意识和扭曲的性意识,揭示出女性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第五章分析小说中其他女性生活的不幸,揭示出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父权制下痛苦的必然性。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莱辛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我们去关注玛丽及其他女性角色的痛苦对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只有当自然、女性及其他弱势群体不再被视为父权制下的“他者”,而是建立一种所有生命相互依存和共生的关系,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姜曼[6](2015)在《在痛苦中超越命运——分析《荆棘鸟》女性对爱的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荆棘鸟》中生动的描画了叁代人四位女性的感情经历,通过对玛丽、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的爱情观以及她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追寻的剖析,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5年05期)
张珊,郑蓉颖[7](2013)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14期)
许辉[8](2013)在《“有罪的喜悦”与“无罪的痛苦”——从女性、妻性、母性的角色冲突谈安娜悲剧的必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个完整的女人,总要扮演女性、妻性、母性等叁种角色。当这叁种角色相互协调时,就会让女人感到满足和幸福;反之,当这叁种角色相互发生冲突时,就会让女人感到不满和不幸,甚至导致悲剧。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就是典型的例证。试从安娜所扮演的女性、妻性、母性之间的角色冲突这一视角来分析安娜悲剧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保山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林莉[9](2013)在《非裔美国女性痛苦与成长的现代神话》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是着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和坚定的活动家。其代表着《紫色》奠定了她在当代文学界不可动摇的地位。《紫色》以书信体形式叙述了黑人女性西丽的灾难式经历与不懈斗争史。学者们从多角度对《紫色》展开过研究。但以原型批评为视角对小说进行系统深入分析的甚少。原型批评侧重于分析文学作品与神话原型的关联。鉴于《紫色》中富含原型,笔者运用原型分析理论从叁个方面解读《紫色》:原型主题,原型人物及原型结构。从原型主题角度分析,《紫色》中涉及追寻主题,死而再生主题,成长主题和同性恋主题。从原型人物角度分析,《紫色》中的主要人物均可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西丽如同耶稣般拥有宽容的心。莎格与摩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莎格似摩西拥有双重身份。再次,莎格如摩西一般充当了传道者跟指引者两大角色。参逊是索菲亚的原型因为他俩都力大无穷,同时都具备强烈的反抗精神。从原型结构角度分析,西丽的经历与圣经中的U型结构相吻合。其人生经历了天堂---苦难---反抗---救赎的U型般模式,西丽的个人经历是非裔美国女性痛苦地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真实写照。基于以上种种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沃克在《紫色》中大量运用原型,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更升华了小说的寓意。文中诸女性角色正是非裔美国女性的缩影。她们一直致力于身份的追寻。非裔美国女性试图利用女同性恋这一武器来推翻父权制的压迫,获得精神上的重生,实现个人的成长。事实上,《紫色》即一部关于非裔美国女性在痛苦中成长的现代神话。(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3-04-01)
孙学棋,李向欣[10](2013)在《书写从未被书写的女性,言说无法言说的痛苦——莫里森的《宠儿》与叶广芩的《雾》比较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女权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伯奈特先生与布朗夫人》这篇文章中曾提出现代主义应当让女性"书写女性,因为女性从未被书写过"。①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和中国当代作家叶广芩,分别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各自民族的女性曾遭受的深重苦难,替她们言说出(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3年04期)
女性的痛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痛苦程度,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对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95例首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首次化疗前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4.92±2.23)分,其中显着心理痛苦者有69例占72.63%(DT评分≥4分).引起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原因排序居前10位的依次是:手术疤痕、担心复发、手臂活动困难、日常生活被打乱、焦虑、记忆力下降、料理家务困难、与丈夫沟通不良、疲乏、外观改变.从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家庭和谐两者对心理痛苦评分有影响(P<0.05),将年龄和家庭和谐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和谐是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存在明显的心理痛苦;年龄、家庭和谐是心理痛苦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躯体症状、情绪和家庭问题是化疗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的痛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漫丽,万艳平,王松,胡小萍.女性乳腺癌术后初期患者心理痛苦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临床护理.2019
[2].李晨,杨明莹,段文晶,蒋爱梅,黄琪.女性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心理痛苦现状及相关因素[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
[3].艾莉西亚·艾萨丁,李诗语.观看的痛苦与快感:马来西亚恐怖片中的女性凝视[J].当代电影.2018
[4].张婷.张洁笔下女性的痛苦书写研究[J].北方文学.2018
[5].王颜.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的痛苦[D].河北大学.2016
[6].姜曼.在痛苦中超越命运——分析《荆棘鸟》女性对爱的追寻[J].青春岁月.2015
[7].张珊,郑蓉颖.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J].海外英语.2013
[8].许辉.“有罪的喜悦”与“无罪的痛苦”——从女性、妻性、母性的角色冲突谈安娜悲剧的必然性[J].保山学院学报.2013
[9].林莉.非裔美国女性痛苦与成长的现代神话[D].合肥工业大学.2013
[10].孙学棋,李向欣.书写从未被书写的女性,言说无法言说的痛苦——莫里森的《宠儿》与叶广芩的《雾》比较谈[J].山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