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丽丽孙美红刘昌慧(青岛市立医院内分泌科山东青岛266011)
【摘要】目的通过选择科室重点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对临床实习护理学生进行专科护理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及实习效果。方法实习护生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选择科室重点病例组织全科护士及实习护生进行讨论。结论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教学环节[1]。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临床实习护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组织实习护生进行病例讨论,对提高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重点病例实习护生临床带教
护理临床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护生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评判性思维观察、评估、判断、计划、评价的重要手段[2]。多年以来,临床上一直采用传统的以带教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做知识的被动接收器,但却不会灵活应用于临床,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这样会削弱护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临床教学效果。因此,我科在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中采用重点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对象
对象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月在我科进行为期四周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0名为对照组,以2011年2月-2011年7月在我科进行为期四周的护理本科生40名为实验组,两组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
2方法
2.1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由带教老师固定时间授课,跟随带教老师轮班,听老师说,跟老师做,被动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2实验组
2.2.1病例准备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后,选定重点病例,比如危重病例、疑难病例、病情随时变化的等这些病例,提前1天告诉护生,让护生自己翻看病历、查阅有关资料和病人沟通,做好发言的准备。
2.2.2讨论内容针对病例提问相关专科知识、讨论制定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预期目标、重点解决的问题、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护理进展等。
2.2.3讨论方法由带教老师汇报病例10-15分钟,护士长针对病例进行提问15分钟,提问内容涉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然后护生根据带教老师汇报的病例和与病人的沟通,发表各自的意见30分钟,提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预期目标、健康教育和计划的实施,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并给予补充15分钟,最后由护士长给予重点病例综合分析15分钟,指出遗漏的问题和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提出与病例相关的护理进展,最后进行总结。
3结果
通过对临床护生进行重点病例分析,促进了护生对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对护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独立面对病人,独立承担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组织临床护生进行重点病例讨论和没有进行病例讨论的护生,分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考核成绩表
4讨论
4.1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护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的操作方法,更好的加强和巩固了护生的专科知识。每次病例讨论前,护生必须做好相关内容的准备,通过收集资料,提出准确的护理问题,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后通过护士长给予总结,护生可以评价自我观察与解决问题是否准确与完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2有利于培养护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病例分析,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固定分管病人,利用所学的专科知识、交流技巧,了解病人的诊疗情况,对病情动态观察,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带教老师给予修改和补充,认真对待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4.3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病例分析要求护生主动学习,通过带教老师的分析,调动护生思考面对具体病例如何观察病情,如何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同时,通过病例分析与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为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全面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护生在病人的床旁时间增加,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观察更为细致,将专业知识与基础护理有机结合,体现专业内涵。
4.4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病例分析,为护生与病人提供了沟通的空间,通过主动询问了解病人的需求,在询问中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发现病人的问题,了解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病人满意。
4.5通过病例分析,对带教老师也是一种提高专科业务水平很好的方法,每次讨论前,带教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病例的护理过程,补充护生遗漏的问题,指出不恰当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业务水平很有帮助。
5小结
通过组织护生进行重点病例分析,使护生乐于参与,容易理解,认真投入临床实践,从而提高了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临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伟坚.临床带教与护生的心理诱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2(17):653.
[2]莫选菊.改良护理查房培养实习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J].护理学杂志,2005,20(5):58-59.